本文目录一览:
- 1、“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 2、结草衔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 3、请问“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
- 4、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
- 5、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
- 6、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 结草衔环的意思
- 7、?结草衔环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 8、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
- 9、文言文“某当结草衔环以报”的翻译是什么?
“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词目】结草衔环
【拼音】jiécǎoxiánhuán
【词解】结草:把草拧结成绳子;衔环:嘴巴里含着玉环。
【释义】: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
结草衔环典故
1、结草
春秋时候,晋国的魏武子有一名宠姬,深得魏武子欢心。武子多次对儿子魏颗说:“这个女人很会照顾我,又没有生养,我死了以后,你要找个好人家把她嫁出去。”
后来魏武子得了重病,弥留之际又对儿子们说起这个姬妾:“我很喜欢她,我死后你们把她殉葬,让我在那边也有个伴儿。”
魏武子死后不久,魏颗就自己做主,把父亲的这位姬妾嫁出去了。他的兄弟们质疑他不遵从父亲的遗嘱,魏颗说:“把她择配良人,这是父亲生前多次嘱托过我的。至于殉葬的事,那是父亲临终乱命,不足为据。再说,这是关乎人命的事情,你们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吗?”
公元前594年,秦晋两国发生辅氏之战。秦国的将领叫杜回,晋国的将领就是魏颗。杜回孔武有力,勇猛善战,他作战不乘战车,举着刀横冲直撞,下砍马腿,上砍人头,造成晋军惨重伤亡。双方战至一处草地,正难解难分之时,忽然杜回一不留神绊了一跤,爬起来跑没几步,又绊了一跤。魏颗奇怪地观察了一番,发现远处有一个老头正把长长的青草一路挽成结,搞得杜回老是摔跤。魏颗大喜,驾车直追,活捉了杜回,立了大功。
晚上,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结草的老头。老头对他说:“你当年嫁出去的那个姬妾,就是老汉我的女儿。我感戴你的恩德,用这种方法来报答你。”
于是,“结草”就成了报恩的代名词。
2、衔环
东汉时候有个人叫杨宝,是华山地界的人。杨宝九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华山北麓玩耍,忽然看见一只老鹰在扑抓一只黄雀。黄雀拼死挣扎,逃出鹰爪,却被老鹰的翅膀狠狠拍了一下,坠下地来。老鹰转了一圈,没找到黄雀的影踪,只好悻悻地飞走了。
杨宝跑到黄雀坠落的树下查看,只见黄雀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旁边有几只大蝼蛄,正在设法把它拖走。杨宝心生怜悯,上前赶走了蝼蛄,把黄雀捧起来带回家去。
黄雀受了重伤,没办法飞走。杨宝就把它养在衣箱里,每天喂给它黄花清水。过了三个月,黄雀的伤痊愈了。杨宝把它带到户外放生,黄雀拍拍翅膀飞走了。
这天夜里,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名黄衣童子向他行礼。杨宝问:“你是谁?”童子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不慎遭难,幸亏得到了你的救助才能活命。你的仁爱令人钦佩,我要答谢你的救命之恩。”说着,童子拿出四枚洁白无瑕的玉环,递给杨宝,又说:“我祝愿你的四代子孙都像这玉环一样纯洁高贵。”说完,童子就化成黄雀飞走了。
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一连四代位列三公,而且德行为当时人所称颂。
这个“衔环”的故事和“结草”的故事合起来,就成了“结草衔环”这个成语,用来指代知恩图报的行为。
结草衔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508 成语 结草衔环 注音 ㄐㄧㄝˊ ㄘㄠˇ ㄒㄧㄢˊ ㄏㄨㄢˊ 汉语拼音 jié cǎo xián huán 释义 「结草」,指魏颗救父妾,而获老人结草御敌的故事。 比喻死后报恩。 典出《左传.宣公十五年》。 「衔环」,指杨宝救一只黄雀,后得黄衣童子以四枚白玉环相报的故事。 比喻报恩。 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结草衔环」比喻至死不忘感恩图报。 典源 1、「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 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 及雒,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 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1>,颗见老人结草以亢2>杜回3>,杜回踬4>而颠,故获之。 夜梦之曰:「余,而5>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6>,余是以报。」 〔注解〕(1)辅氏之役:发生在辅氏的战役。 辅氏,春秋晋国地名。 (2)亢:同「抗」,抵御、抵挡。 (3)杜回:秦国有名的大力士,生卒年不详。 (4)踬:音ㄓˋ,遇阻碍而跌倒。 (5)而:同「尔」,你。 (6)治命:神智清醒时的遗命。 2、「衔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据《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李贤注引)宝1>年九岁时,至华阴山2>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3>,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 宝取之以归,置巾箱4>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 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5>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 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6>,当如此环矣。」 〔注解〕(1)宝:杨宝,杨震之父,汉弘农华阴人,生卒年不详。 (2)华阴山:华山的又名。 (3)搏:音ㄅㄛˊ,扑打。 (4)巾箱:古代放置头巾的小箱子。 (5)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 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 (6)三事:即三公。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典故说明 「结草衔环」系由「结草」及「衔环」二语组合而成。 「结草」一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记载春秋时秦桓公攻打晋国,晋大夫魏颗在辅氏之役大败秦军,并且捉到秦国大力士杜回的故事。 相传魏颗之所以能打胜仗是因为两军对战时,战场上出现一个老人,老人在秦军必经的地方把草打结,杜回经过时被草结绊倒而被掳,晋军才获得胜利。 晚上魏颗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宠妾的父亲,因为魏颗在父亲魏武子死后,遵从父亲神智清醒时的交代,将父亲的宠妾改嫁,老人在战场上将草打结绊倒杜回,是为了报答魏颗救了他女儿性命的恩情。 「衔环」一语则是出自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内容记录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面,发现鸱枭攻击一只黄雀,结果黄雀受伤坠落在树下,全身爬满蝼蚁,杨宝将黄雀带回家放在巾箱中救治,以黄花喂食,百来天后黄伤愈,就飞走了。 夜里杨宝梦见一个黄衣童子,说他是西王母的使者,为了感谢杨宝救命之恩衔来四只白玉环送给他,希望杨宝的后世子孙品德清白如玉,位极三公。 而「结草衔环」又有『生当衔环,死当结草』的说法,认为「衔环」是活着报恩,「结草」是指死后报恩。 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结草衔环」,用来比喻至死不忘感恩图报。 如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斗胆,敢问老爹奶奶一个名姓也,等小人日后结草衔环,做个报答。」 书证 01.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斗胆,敢问老爹奶奶一个名姓也,等小人日后结草衔环,做个报答。」 02.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 03.《西游记》第三七回:「今来志心拜恳,千乞到我国中,拿住妖魔,辨明邪正,朕当结草衔环,报酬师恩也!」04.《老残游记》第一四回:「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至死不忘感恩图报。 【使用类别】用在「感恩报德」的表述上。 【例 句】<01>大恩不言谢,我就是结草衔环,也不足为报。 <02>你对我的大恩大德,我就是结草衔环,也要报答。 <03>你对我的知遇之恩,我一定结草衔环,绝不会忘记。 <04>承蒙恩人鼎力相助,日后必结草衔环,以酬谢您的大恩大德。 <05>你对我们全家的救命之恩,我们就是结草衔环,也难以回报。 近义词: 知恩报恩,感恩图报 反义词: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过河抽板,过河拆桥 辨识 参考语词 衔环结草,结草衔环,衔环结草
请问“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把那个小妾给他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却把父亲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
后来,秦将杜回领兵攻打晋国,晋王命魏颗率兵抵抗。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许多结把杜回绊倒,魏颗因此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的那个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
《后汉书·杨震传》注引《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杨宝小的时候,在山林中见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黄雀。杨宝见它可怜,便带回家中精心照料。等小黄雀的伤完全养好后,杨宝就把它放了。当天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黄衣童子,口中衔着四个玉环,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祝愿杨宝子孙几代都做大官。后来,杨宝的儿子、孙子、曾孙果然都做了大官,享尽了荣华富贵。
根据这两个传说,人们概括出了“结草衔环”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后以“结草衔环”为感恩图报之典。
“结草衔环”一词出自元·李行道《灰阑记》:“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
结草衔环
发音jiécǎoxiánhuán
释义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示例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
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
“结草衔环”一词出自元·李行道《灰阑记》:“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示例】: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翻译】:在辅氏那场战役,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个老人结草去绊杜回,杜回被绊倒,所以(魏颗)擒获了他。
【示例】: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近义词】感恩图报、饮水思源
扩展资料:
近义词释义:
一、感恩图报 [ gǎn ēn tú bào ]
【解释】:图:设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出自】: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翻译】: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人
二、饮水思源 [ yǐn shuǐ sī yuán ]
【解释】: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出自】:北周·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翻译】:吃到树上结的果实,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了河中的水,想到了河水的来源。
【示例】:这也是他饮水思源的意思。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 结草衔环的意思
1、结草衔环,汉语词汇,读音为jié cǎo xián huán,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结草:把草结在一起,绊倒敌人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
2、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也说“衔环结草”。
?结草衔环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释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著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读音】:jie cǎo xian huan
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 比喻 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成语出处: 《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 崎岖 谩报恩。” 成语例句: 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 祖宗 ,做鬼都 感激 二位爷的恩典, 结草衔环 , 一定 会报答你二位的。 繁体写法: 结艸衔环 注音: ㄐㄧㄝ ˊ ㄘㄠˇ ㄒㄧㄢˊ ㄏㄨㄢˊ 结草衔环的近义词: 感恩报德 饮水思源 见饮流怀源 结草衔环的反义词: 以德报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ldq 忘恩负义 忘却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做事有损于过去的恩义 如此忘恩负义,以致弄到牺牲盟国去订密约&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feel deeply grateful till death 读音注意: 结,不能读作“jiē”。 写法注意: 衔,不能写作“街”。
文言文“某当结草衔环以报”的翻译是什么?
结草衔环
解释
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
典故
春秋时期的晋国,诞生过很多个叱咤风云的家族,魏氏就是其中一个,也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前身。
魏武子,即魏_,是魏氏比较公认的第一代宗主,他早年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后又跟晋文公南征北战,立了不少功劳,但是到了晚年,魏武子也做了一件荒唐事。
魏武子有一个爱妾,没有生儿子,魏武子生病时,很大度地告诉他的儿子魏颗说:“等我死去以后,就让她改嫁吧。”
等到魏武子病危时,又把魏颗叫到病榻前,嘱咐他说:“我死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认为父亲临终前所说的话是在病重时神志不清的话,就按照魏武子最初的意思,让那个小妾改嫁了”
过了几年,前594年7月,秦国趁着趁晋国大军出兵攻打赤狄,出兵偷袭晋国,魏颗率领晋军在辅氏(晋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迎击秦军,秦晋爆发了辅氏之战。
战场上,秦国有一个大力士叫做杜回,魏颗抵挡不住,转身逃走,杜回在后面紧追不舍。
眼看魏颗就要被追上,这时,一个老人将野草打成结拦阻秦国力士杜回,杜回一不小心被绊倒在地,被晋军俘获,秦军也因此战败。当晚,魏颗梦见这老人,说他就是当年魏武子的那个爱妾的父亲,特来报恩,成语“结草衔环”的典故就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