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起义第一枪,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是叶挺还是贺龙?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2 14:53:12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向井

A 试题分析: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故选A。点评:关于南昌起义,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27年8月1日,后来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领导者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南昌起义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我选A,南昌起义。
答案:A.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又称八一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是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的领导下,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南昌起义第一枪是谁打的

  打响南昌起义的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都是贺龙。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中共掌握或影响下的部分国民革命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谁

朱德,90年前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谁打响了第一枪

在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中,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打响了第一枪。
在那个关键的时刻,叶挺和他的团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必须在没有任何军事准备的情况下,迅速组织起一支起义军,并迅速发动起义。然而,他们充分利用了南昌市内的有利地形和民众的支持,迅速完成了任务。
在起义的当天早上,叶挺和他的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并开始在南昌市内布置兵力。在清晨时分,起义军向城内的各个重要地点发起了攻击。
与此同时,其他部队也迅速赶到,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就在此时,叶挺率领的独立团的一支小队率先向驻守在城内的敌军发起了冲锋。这支小队在冲锋的过程中,叶挺亲自举枪射击,打响了第一枪。这一枪不仅标志着起义的开始,也象征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进攻和敌军的溃败,南昌市内的敌军最终被全部消灭。
这次起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作出的第一声响亮回答。
由于中共中央在大革命胜利发展的过程中忽视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那时候南方的绝大部分军队都控制在国民党手中。中国共产党所能掌握或影响的武装力量主要集中在国民党人张发奎统率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其中包括贺龙、叶挺等部队,他们正分驻在江西北部。这是革命和反革命双方共同注目的力量。1927年7月15日武汉政府实行“分共”后,立刻调动军队对这个地区采取包围之势。张发奎也有“在第二方面军之高级军官中的共产党分子如叶挺等须退出军队或脱离共产党”的表示。局势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再不当机立断而稍有迟疑,仅有的这点革命武装力量必将完全断送。
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起义部队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占领了南昌城。随后,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迅速撤离南昌,经过赣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准备同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发动土地革命,进军广州,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9月下旬,起义军占领潮安、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由于部队在盛夏烈日下连续长途行军,过于疲劳,加上作战中伤亡和中途的逃散,部队已严重减员。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终于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民武装汇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周恩来后来说:八一起义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这在大方向上是对的。这次起义像一声春雷,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重挫败后,又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便是在这次起义中诞生的。
八一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为首的兰花革命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领导的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常委李立三等人向中共中央建议集中武装力量,实行南昌暴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意后,决定派中央常委周恩来前往江西南昌,组织前敌委员会领导武装起义。准备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有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十师,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七十五团,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官教导团等共约二万余人。
  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叶、贺部队也先后到达。当天,以周恩来为书记,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前敌委员会在南昌江西大旅社正式成立。任命贺龙为起义军代总指挥,叶挺为起义军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并决定7月30日晚举行武装起义。
  后由于张国焘的阻挠,起义时间推迟到8月1日凌晨4时。正当起义部队按预定计划加紧准备的关键时刻,参加起义的第二十军第一团一个姓赵的副营长叛变投敌,前委遂决定将起义时间提前2小时。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二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经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南昌城内的国民党武装力量一万余人,占领了南昌城。8月1日上午,在江西省政府西花厅召开由起义领导人以及各省市和海外华侨代表4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了邓演达等25人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谭平山任主席。大革命时期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15名共产党员和7名国民党员以国民党中央委员名义发表“中央委员宣言”,揭露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屠杀工农、背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罪行,号召继续为反帝与解决土地问题而奋斗。
  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由贺龙代理总指挥,叶挺代理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下辖三个军:第二十军军长由贺龙兼,党代表廖乾吾;第十一军军长由叶挺兼,党代表聂荣臻;第九军副军长由朱德担任,党代表朱克靖。南昌起义胜利后,前敌委员会决定立即撤离南昌,按原计划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8月3日至5日起义军分批撤离南昌,南下向东江进发,力图以东江为基地,依靠海口取得国际援助,重新北伐。南下部队沿途打了不少胜仗,但由于没能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孤军奋战,特别是三河坝分兵后,部队兵力分散,不能有效地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1927年9月下旬,起义军在潮汕地区,遭强敌围攻,寡不敌众而失败,一部分撤至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农军会合;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入湘南,与当地农民自卫军结合,坚持开展游击战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因为南昌起义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的第一次起义。
我记得南昌起义是打响了反封建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含义是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南昌起义的影响: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
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南昌起义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含义是什么?

  含意就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这个是有历史背景的,大革命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共产党在陈独秀那帮文人、大学生手上指挥时,大批共产党人遭受血腥屠杀,陈独秀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说白了就是陈独秀以为能中国弄成共和议会制,共产党和国民党就是相当于美国的驴象两党,这样大家放下刀枪,写写文章演演讲搞搞竞选,岂不美哉。但问题在于蒋介石不是华盛顿,他想学希特勒,变中国为他的“党国”“军国”这样就可以“攘外先安内,集中力量办大事”,如此这般共产党就是他的挡脚石。一个举起了屠刀,而另一个却做着投机竞选美梦,悲剧就不可避免了。
  南昌起义象征着共产党政策的转变,开始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时确定了“革命不可依赖军阀”的独立自主领导武装的路线。
  个人认为蒋介石的想法很好,很美妙,他也明白中国这种底子要崛起,是不可能搞什么竞选制度的,集中力量才能办好大事。问题的关键是蒋介石想法好是好,可惜他自从叛变革命以后,本质上变成了个军阀,统治基础狭隘,在经济上依赖江浙财阀,在政治上学纳粹德国搞权威制,独裁制,这就决定了他和他的其他对手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他更强大点,能够代表中国政府而已。
  既然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的本质,他也不可能像他的对手毛泽东一样打破一切从最基础做起,在制度上有所创新,在政治上代表更广泛更多阶层的利益。这样一来,他的“安内”就算没人打扰他,给他安一百年中国估计都不会有什么起色。他的“攘外先安内”在实际执行中变成了“对外不抵抗,对内不停战”悲惨结果,直到西安事变,他被迫抗日。
  不过话说回来,蒋介石做为站在那个时代颠峰高度的人,心智和信念必然极为坚定。许多后来的研究者批评蒋抗战胜利后继续打内战,一念之差断送民主建国大业。其实不然,要是蒋搞民主建国了,那才叫奇怪。对于蒋来说,搞民主建国就是否认了他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是对他道路的否认,是对他的死刑,是绝对不可容忍的。在蒋的心里必然明白所谓“民主建国”最后会把中国弄成个什么玩意,这正是符合陈独秀们那些文人政客们发挥的舞台,这种制度会把许多社会上本已经存在的矛盾政治化,扩大化,未必有利于中国的崛起。共产党在建国后同样不开放竞选也是同样的道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意思讲白了就是其他党不配领导也没能力领导中国,和蒋的想法差不了多少。
  蒋的悲剧在于他是个有想法的人,但从叛变革命当上军阀起,他就做不到他的想象计划中的那样,纠缠于各种影响他统治基础的派系斗争,利益纠纷等等,最后酿成悲剧。反而是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陈独秀右倾路线后,由一个政客党,转变成为一个独立领导革命事业,有所担当的党。毛泽东从基础做起,创建新制度,自己培养革命人才,传承革命理想,先从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团结利用改造中国农民阶层这步做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百折不挠,最终胜利。(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企业界如果也能学当年共产党这样踏踏实实,而不是学蒋介石那样要政策要照顾搞投机,也不会沦落到如今给帝国主义造边造角的地步)
  在此历史背景,楼主想必该明白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了吧。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并为创建人民军队打好坚定的基础。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并为创建人民军队打好坚定的基础。
全句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含义很明确,共产党建立在自己的武装军队,开始了武力反抗
含义是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有自己的队伍。
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含义是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是叶挺还是贺龙?

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不是叶挺也不是贺龙,而是欧百川。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
1933年7月11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作出决议,规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同年第一次纪念八一建军节。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不是叶挺也不是贺龙,而是欧百川。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不是叶挺也不是贺龙,而是欧百川。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南昌起义的第一枪究竟是在南昌哪里打响的?

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这一枪让大家看到了革命的新希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城头打响了第一枪
起义的第一枪在位于章江路的藩台衙门打响,而且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个多小时。南昌起义打响了我国武装斗争的第1枪,人民军队也从此诞生了,这对于我国的革命是非常重要的。

南昌起义第一枪谁开的 这里有详细介绍

关于南昌起义第一枪,有四个版本:
1、第一,黄兴版:黄兴(1874.10.25--1916.10.31),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湖南长沙府善化县高唐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村)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民主革命家,军事家。
2、第二,猎人版:相传当时南昌牛行车站附近的草地上,有三个分别叫张多福、张孝忠、林三虎的猎人用土铳打野兔时,土铳声被误为是起义信号。南昌起义真正发生的时间是1927年8月1日凌晨,其时月色再好,夜间的能见度也是很差。
3、第三,哨兵版:南昌起义按中共前委最终决定的时间是在8月1日凌晨2点。而在7月31日晚上,有个不是共产党员的国民政府的军人在站岗放哨时,发现了起义苗头,立马对着天空连开三枪,警告、恫吓起义者。其枪声正好与起义信号吻合。此时还不到午夜12点。各起义部队以为贺龙领导的二十军提前打响战斗,也立即按各自的任务发起攻击。?
4、第四,欧百川版:欧百川(1894.8--1970.9),号学海,又名廷芳。苗族,贵州松桃县盘信镇柳浦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柳浦村)人。早先在贵州省警察传习所毕业后,分回家乡松桃县任县保安警察队长。1921年,欧百川加入贵州东北路游击司令严约伯的部队,历任黔军第一师第二旅事务长、营长、团长等职。1926年投奔贺龙,担任团长。
1927年8月1日凌晨,战斗的枪声划破夜空,八一南昌起义正式举行。起义军经过一夜激战,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起义取得胜利。
当日,《南昌民国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宣言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解决土地问题,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共产党的主张写了进去,布告国民。
“这表明,南昌起义不是简单的兵变,而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目标、有纲领的武装起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叶桉教授认为,南昌起义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打出了我党的纲领。
正因为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历史,南昌起义的发动日——8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南昌,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从此被誉为“英雄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是( )。

  八一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经过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今寻乌)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8月25日,先头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这时,驻广东的国民党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调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义军南下;调黄绍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于都)前进,支援钱大钧部作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前委决定乘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当日,起义军向壬田守军发动进攻,歼其一部,于26日攻占瑞金县城。接着,集中兵力进攻会昌的钱大钧部主力,激战至30日,攻占会昌县城。两战歼钱大钧部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9月初,起义军一部在会昌西北的洛口地区,击退黄绍竑部的进攻。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⑸虾迹?赝〗?⒑??舷隆?月22日,第11军第25师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主力继续南进,于23日占领潮安(今潮州)、汕头。在此期间,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25师,令黄绍竑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
  根据上述情况,中共前委决定,第20军新建的第3师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汕地区,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击东进之敌。9月28日,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县山湖(玉湖)附近地区同东路军遭遇,将其击溃,继向汤坑(今丰顺市)推进,在汾水村地区与敌再次激战,至30日,起义军伤亡2000余人,无力再战,遂向揭阳撤退。是日晚,黄绍竑部攻占潮安。10月3日,起义军主力在流沙(今普宁市)与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员会会合,继续向海丰、陆丰地区撤退,在经过流沙西南钟潭村附近的莲花山时,再次遭到东路军的截击,激战不胜,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此后,这两支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附:“八一”建军节的确定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南昌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中央政府同意这一建议,并决定在红军成立纪念日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员会为纪念南昌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及奖励与优待红军战士起见,特决议如下:(一)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今年“八一”纪念节授予战旗于红军的各团,同时授予奖章领导南昌暴动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二)责成内务部人民委员部制定红军家属优待证,发给一切红军战士的家属收执。(三)在区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乡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内务部共同管理之下及在乡苏维埃政府下组织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管理优待红军家属的一切事宜。
  7月14日,中共中央发布《为“八一”反帝反战争日与红军纪念日告红色战士书》,号召“全体中国的工农劳苦群众武装起来加入红军,拥护我们百战百胜的红军,慰劳我们红军的家属。”同时,要求红军在“新的战争中,提高我们的军事技术,锻炼我们自己,解除敌人的武装,武装我们自己,使我们铁的红军在不断的胜利中日益壮大起来。”
  根据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的指示和决定,中央苏区全面开展纪念“八一”活动。红军各部队加强军政训练,特别是对红军官兵进行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再教育,增强官兵的政治责任感。全国总工会发布文件,号召苏区工人突击赶制3万双布草鞋慰问红军。苏区共青团中央局号召共青团员,积极参加红军和开展慰问红军活动。少共苏区中央局号召青年妇女,突击做10万双草鞋送给红军来纪念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共江西省委、福建省委、闽赣省委、粤赣省委也相继作出布置,要求各县委做好“八一”慰问工作。苏区广大人民在县、区、乡党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组织下,纷纷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提高了红军广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战斗积极性。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并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公然抛弃孙中山三大革命政策,实行反共的“清党”,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使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后因敌重兵进攻南昌,起义部队撤离,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加入东江地区农民武装斗争;部分转战湘南,开展游击战争,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此后的秋收起义则成功实现了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变,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八一”南昌起义
八一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起义总指挥部设在江西大旅社。
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由贺龙指挥的第二十军第一、第二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由叶挺指挥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经5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同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和第七十五团,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参加起义,于2日拂晓开到南昌,与主力部队会合。
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由贺龙兼代总指挥,叶挺兼代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郭沫若任政治部主任。
起义部队下辖3个军:第十一军由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二十军由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九军由韦杵任军长(未到职〕,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8月1日被中国共产党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扩展资料
南昌起义的背景
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派遣李立三等同志前往九江,准备组织中共在北伐军中的力量,联合国民革命军第12师师长张发奎重返广州,发动农民暴动,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但是那时张发奎已经实行“清共”政策,使原来的计划落空。中共中央遂决定采取独立的军事行动,集中武装力量,进行南昌暴动,并派中央常委周恩来赴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暴动。
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并在江西大旅社召开会议,宣告前敌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任委员。会议决定贺龙任起义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