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元勋四大家族,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2 17:34:54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在满清时期被称为四大家族的分别是谁,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四大家族分别是富察氏和钮钴禄氏,佟佳氏和赫舍里氏。这四大家族随着清朝的灭亡,也开始慢慢衰落,后来都把姓氏改成了汉人一样,成为了普通人。
我记着应该是由赫舍里氏、富察氏、佟佳氏、钮钴禄氏,他们最后的结局都不错,改为汉姓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满清时期被称为四大家族的是多隆一组,僧格林沁一组,年氏一族,敖氏一族,最后的结局都不好,因为威胁到皇帝的统治都被降级了
提到满清的家族,大部分人的脑海里都会出现“满洲八大姓”,也是满洲姓氏里最为显赫的八个家族。而所谓的满清“四大家族”,这种说法大多出现在野史和杂说之中,正史里却没有过相关记载。
所谓满清“四大家族”大概其指的是钮祜禄氏、赫舍里氏、佟佳氏、富察氏。
钮祜禄氏家族
钮祜禄氏家族是清圣祖康熙帝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的娘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清王朝的“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姑爷)和他的儿子遏必隆(孝昭仁皇后、温僖贵妃之父,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之一)。顺带说一句,清高宗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甄嬛的原型)也出自这一显赫家族,但属于小宗旁支之后、不是额亦都的直系后裔。
赫舍里氏家族
与钮祜禄氏相比,赫舍里氏是一个年轻的家族。他们世居都英额,后又迁徙至哈达。在满清兴起之前,赫舍里氏家族中既没有世家大族的地位,也没有身居要职的成员,实在缺乏引人注目的地方。直到太祖的铁骑踏碎了哈达的城防,赫舍里家族才在族长硕色的带领下投奔了建州,从此,也来开了赫舍里家族这个后起之秀数十年辉煌兴盛的序幕。
佟佳氏家族
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便是佟养真的孙女,佟佳氏家的女儿。康熙即位,佟佳氏家族立刻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皇亲贵戚。不仅佟国纲、佟国维这二位皇帝的亲舅舅得到了重用,佟佳氏上至三代全部被追封了一等公爵的爵位。佟佳氏可算是有清以来第一家因外戚身份而兴旺发达的满洲望族。
伴随着康熙皇帝日益巩固的皇权,佟佳氏的靠山也是越来越稳固。孝康章皇后过后,康熙皇帝又娶了舅舅的两个女儿为妃,也就是后来的孝懿仁皇后和悫惠皇贵妃,而在这期间,佟佳氏入朝为官的人不计其数,一时间佟佳氏可谓是一门贵盛,人称“佟半朝”。
富察氏家族
富察氏家族真正发迹相对较晚,是清高宗原配孝贤纯皇后的娘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熙年间的重臣马齐、马武兄弟(孝贤纯皇后的两位大爷)和乾隆年间的名将傅恒、福康安父子(孝贤纯皇后的弟弟和侄子)。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看明白了,所谓满清“四大家族”,说白了就是清朝初期及中期政治影响力较大的四个外戚家族。当然,钮祜禄氏家族不仅是外戚家族,而且还是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家族

红楼梦四大家族顺口溜

红楼梦四大家族顺口溜是:贾史王薛。
红楼梦四大家族分别是贾家,史家,王家,薛家,这四大家,王家是武官之首,史家是文官之首,在这四大家族中,真正在朝中有地位的,只有王家王子腾,其他家族都是陪衬,而因一系列的荒唐,最终全部衰败。
四大家族介绍:
1、贾家为开国元勋之后,当朝八公,贾家独占其二,天下推为名门望族。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勤劳王事,从龙有功,一起以显赫的功勋创下了家业,得了两个世职。
2、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侯爵为仅次于公爵的高级爵位,也是超品。尚书令掌总领百官,仪形端揆。其属有六尚书,法周之六卿,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凡庶务皆会而决之。
3、王家为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王家的爵位为伯爵,仅次于公侯。太尉为掌管中央军事的最高长官,秦朝以太尉为“三公”之一。
4、薛家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紫薇”意通“紫微”,指天文帝星之紫微星,象征帝王。“舍人”一官,先秦已设,后历代因之,均为皇帝亲近属官。

古代四大家族是什么

  家族是由姓氏,血缘等亲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人的集合。中国古代国君或诸侯都是依靠家族关系维系社会发展,如:周朝分封制、晋国六卿等等。那么我想给大家分享下古代四大家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古代四大家族是什么
  清河崔氏:“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清河崔氏,“四大家族”之一。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家族”——这个四大家族可是官方的评价。其中的北魏开国元勋司徒崔浩,更是将清河崔氏推向了第一个颠峰。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文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范阳卢氏:“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范阳卢氏,“四大家族”之二。
  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
  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
  乾隆皇帝也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荥阳郑氏:“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四大家族”之三。
  “幽公六代孙荣,号郑君,生当时,汉大司农。当时六代孙穉,汉末自陈徙河南开封,晋置荥阳郡,开封隶焉,遂为郡人”。从燕太子詹事郑温开,温生四子;涛(西祖)、晔(北祖)、简(南祖)、恬(中祖)。
  从北朝入随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宰相接连不断的诞生。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太原王氏:“裔迁太原,王家频称,因以王姓,代出群英”。太原王氏,“四大家族”之四。
  太原王氏,始自东汉王柔、王泽兄弟。三国时有司空王昶,西晋时期,太原王氏开始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全家族先后有12人在朝中任要职,其中有3人位至 “三公”,著名的有司徒王浑。西晋覆亡后,王湛一支随司马氏南迁,从而获得了在东晋重新兴盛的机会。王湛之孙王坦之在反对桓温篡位、维护东晋王朝统治中立了大功,被任命为尚书令,与儿子王国宝等,威震朝内外。他叔伯兄弟王蒙的女儿是东晋哀帝的皇后,孙女又成了孝武帝的皇后,这一门两皇后将太原王氏的权势强化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大将军王恭,尚书仆射王愉也是这一家人。
  王愉之孙王慧龙北奔北魏,开创北朝隋唐太原王氏之基业。其后北魏镇东将军王琼,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正式成为“四大家族之一”。
  家族的意义作用
  凝聚亲情
  家族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这两种职能把人与人之间紧密的
  家族·亲情联系起来,形成不可分割的团体。家族对内职能:家族负有维持共同生计的使命,即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家族经济职能,用以提供一个家族物质生产与消费的保证,维持家族的延续和扩大,生儿育女,配偶成家;维持家族成员间的感情融洽,管理、制约、调整内部成员行为的职能。家族对外职能:向社会提供劳动力;相应地向社会提供智力、财力,包括对社会上老、弱、病、残、孤、寡的扶养义务。家族对外关系的维系是发展社会关系的十分重要机能,它所结成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促使社会发展的纽带。家族对整个社会有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成为左右社会行为的最小单位。
  延续传承
  家族是后代延续的最佳展现形式。在民间,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是最重要的事情,而这就是家族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分别是贾家、史家、王家和薛家,《红楼梦中》主要讲述就是关于四大家族的故事,而这本小说还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还被多次翻拍成电视剧,所以它的热度是非常高的。
《红楼梦》四大家族介绍
四大家族是指红楼梦中的一个封建官僚集团,他们势力庞大,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四大名宦世家,都名列当时的护官符之中。
四大家族的评选标准有三,其一是原籍本省,其二是有权有势,其三是极富极贵。护官符依此标准,开列出了本省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
《红楼梦》贾家介绍
贾家为开国元勋之后,当朝八公,贾家独占其二,天下推为名门望族。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勤劳王事,从龙有功,一起以显赫的功勋创下了家业,得了两个世职。爵位的排序是公侯伯子男,公爵为仅次于王爵的高级爵位。公侯伯三等爵位的品秩都居于一品之上,明朝,公侯伯品秩均为超品,伯爵为超品三等爵,侯爵为超品二等爵,公爵为超品一等爵,而国公又是公爵中的第一等。
清朝,子爵位同正一品,男爵位同正二品,公侯伯超品。宁国公贾演长子贾代化世袭一等,曾任京营节度使。贾代化之子贾敬考中了乙卯科进士,但未袭官爵便出城修道,其孙贾珍世袭三品威烈,曾孙贾蓉捐龙禁尉之职。荣国公贾源长子贾代善世袭荣国公。贾代善之子贾赦世袭一等,贾赦之子贾琏捐同知之职。
贾代善临终前遗本一上,为次子贾政请封了一个主事之衔,先帝令其入部习学,后升为员外郎。贾政之女贾元春选入宫中做了女史,封为凤藻宫尚书和贤德贵妃。贾府既是从龙勋贵,又是皇亲国戚,既为钟鸣鼎食之家,亦是诗礼簪缨之族。
《红楼梦》史家介绍
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侯爵为仅次于公爵的高级爵位,也是超品。尚书令掌总领百官,仪形端揆。其属有六尚书,法周之六卿,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凡庶务皆会而决之。尚书令为尚书省的长官,统领吏、兵、礼、刑、户、工六部,是全国最高行政长官,统辖各部院,总揽全国,是真正的宰相。
隋唐宋时期,尚书令为百官之长,是地位最高的文官。唐朝之时,这个职位更是由李世民亲自担任,后因尚书令权势地位过高,又因李世民担任过这个职位,故不再实授,而以尚书令的副官左右仆射分掌尚书省事宜。尚书左右仆射与中书舍人、门下侍中并为宰相,尚书令的职权被一分为二之后,仍然是实质上的宰相,与中书门下二省的长官分庭抗礼。
史公去世以后,爵位世袭到子孙辈并没有降等,其孙史鼐仍袭保龄侯爵,保龄侯史鼐之弟史鼎,又封了忠靖侯,史家的爵位不但未降等,还额外加封一位侯爵。史家一门两位侯爵,保龄侯史鼐又外任外省大员,官高爵显。
《红楼梦》王家介绍
王家为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王家的爵位为伯爵,仅次于公侯。太尉为掌管中央军事的最高长官,秦朝以太尉为“三公”之一。太尉为秦汉时期的官职,位列三公,与丞相同为全国最高级别的官员。太尉总揽兵马,掌管全国军事,是最高级别的武官,乃天下军官将领之首。统制是北宋时期的官名,北宋时,为加强中央,皇帝直接控制军队,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则在各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以节制兵马。出兵作战时,于诸将中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管诸军。
王家的祖先王公官至太尉,为全国武官之首,曾亲自领兵出征,故为都统制,建立了军功,所以被封为县伯。王公长子世袭县伯爵位,单管各国进贡朝贺之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王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王家的,所以王家珍宝无数,富贵逼人,有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之称。
王公长孙世袭县伯爵位,次孙王子腾初任京营节度使,后升为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又加授九省都检点,总揽军政大权,管辖地方官员。后来王子腾更入京任内阁大学士,一路扶摇直上,出将入相,从外任九省统制、兼任九省都检点到回京拜相,是四大家族中权势最高的一位。
《红楼梦》薛家介绍
薛家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紫薇意通紫微,指天文帝星之紫微星,象征帝王。舍人一官,先秦已设,后历代因之,均为皇帝亲近属官。紫薇舍人之名,则是作者取先朝雅称,以示金陵薛家祖上曾为天子宠臣,执掌诏诰大权,十分显赫。紫薇舍人位列阁老之尊,为天子近侍之臣,负责起草诏令、参决奏表、执掌中书省诸事,号称文士之极任,之盛选,诸官莫比焉,是一个既以文采名世,又有极大权力的显要之职。
薛公未立军功,故无封爵,但位在枢近,权倾朝野,且深得天子宠信,因此地位显赫至极。薛家始祖之贵是身居天子近臣之宠要而得来,加上掌管宫中财权,既富且贵。薛公长子,宝钗祖父亦是朝中,继承薛公诗书文采,家中藏书无所不有。薛蟠仗祖父之名在户部挂名,宝钗祖父在时,薛家仍是大官之家。
到宝钗父亲这一代,薛家转型为世袭的皇商,领皇宫内帑,代表皇帝营商,是以官方身份管理由经营的重要产业的国营大资本家。薛父深受皇恩,于户部挂职,领内府帑银行商,靠着祖父和皇室的特殊关系垄断许多产业,其产业遍布天下各省各地,如同丰年大雪绵延千里,挣下数百万家资,成为了四大家族中最富贵的一家。且书香继世,家学深厚,虽为豪门巨富之家,亦是世宦书香门第。加上与其他三家的联姻,更有在都在外担任大官要职的世交亲友无数,官官相护,声势自然一时无两。薛家乃金陵一霸,上有皇室天恩扶助,下有四大家族联姻相护,权财两收,是金陵省声势赫奕的大族名宦之家。

东晋四大家族权利到底多大,为何皇室还要忌惮他们呢?

东晋名声赫赫的四大贵族分别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龙亢桓氏、颍川庾氏这四大家族,在当时可以说是权力很大,连皇室都要忌惮几分。因为在那个没有科举制度的东晋,皇室没有招募贤才的门路,而这四大家族由于门槛稍微低一点,专会笼络接纳有能力的人,势力就越来越大。再加上当时皇帝要么年纪小,要么驾崩?的早,在这样的混乱之下,他们正好发展了自己的势力,以至于到后来连皇室都要忌惮他们几分。
王羲之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他就是琅琊王家的后代,可想而知势力庞大的王家也是人才辈出呢。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最大的领军人物就是东晋的谢安,是四大家族谢家的后代,当时在这场战役上谢家子孙齐齐上阵,赢得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成就了一段神话,奠定了谢家在当时的地位。
当然还有桓家、庾家,他们的家族也具有传奇色彩,这四大家族的地位在当时是无法动摇的,皇室肯定想过,倘若他们真的联合造反,皇室根本就招架不住,所以才会如此忌惮他们吧。
王谢袁萧四大家族多与皇室联姻。在军事上又多掌握兵权,政治地位不可动摇,对整个东晋王朝影响至深。
东晋的实际政权却不在司马氏手里,而是由王、谢、桓、庾这四大家族轮流掌控,东晋的门阀政治也因此发展到历史的巅峰时期。
四大家族是王、谢、桓、庾四家,他们分别垄断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皇室忌惮他们是因为中央集权无法与地方家族抗衡,同时也需要依靠他们。
四大家族的权利呢大到垄断了,市场经济,所以呢,皇室非常害怕他们毕竟自己手里掌的权不多
东晋名声赫赫的四大贵族分别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龙亢桓氏、颍川庾氏这四大家族,在当时可以说是权力很大,连朝廷都要忌惮几分。因为在那个没有科举制度的东晋,朝廷没有招募贤才的门路,而这四大家族会笼络接纳有能力的人,势力就越来越大。再加上当时皇帝要么年龄小,要么驾崩的早,在这样的混乱之下,四大家族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自己的势力。长此以往,渐渐庞大起来的势力连朝廷都要忌惮几分。
自古有很多描写东晋四大家族盛况的诗词巨作,可想而知,在当时人的眼中,他们四家族简直是一场不可磨灭的神话。首屈一指的是琅琊王家,王家是当时的开国元勋,王家的主心骨王导更是权财两握,很多人那是又敬又怕。当初王导的堂兄弟算是做了件错事,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王家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可想而知他们家的势力是多么的强大呀。
王羲之大家肯定都知道吧,他就是琅琊王家的后代,可想而知势力庞大的王家也是人才辈出。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淝水之战,最大的领军人物就是东晋的谢安,是四大家族谢家的后代,当时谢家子孙齐齐上阵,赢得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成为一段神话,奠定了谢家在当时的地位。
当然还有桓家,庾家,他们的地位也是无法动摇的。倘若他们真的联合,皇家根本就招架不住,所以才会忌惮他们吧。

四大开国元勋是谁?

十大开国元勋:
1、朱德
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2、彭德怀
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74年11月29日逝世。
3、林彪
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
4、刘伯承
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5、贺龙
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
6、陈毅
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7、罗荣桓
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8、徐向前
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9、聂荣臻
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10、叶剑英
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开国元勋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董必武、宋庆龄、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有代表性的十七位。
1、毛泽东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2、周恩来
周恩来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刘少奇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4、任弼时
任弼时原名任培国,湖南汨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5、邓小平
邓小平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
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
6、陈云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7、董必武
董必武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 ,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
8、宋庆龄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9、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0、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男,原名得华,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11、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2、贺龙
贺龙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3、陈毅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14、罗荣恒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原名罗慎镇,字雅怀,号宗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15、徐向前
徐向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16、聂荣臻
聂荣臻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17、叶剑英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

红楼梦以哪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1、贾家
贾家为开国元勋之后,当朝八公,贾家独占其二,天下推为名门望族。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勤劳王事,从龙有功,一起以显赫的功勋创下了家业,得了两个世职。爵位的排序是公侯伯子男,公爵为仅次于王爵的高级爵位。
公侯伯三等爵位的品秩都居于一品之上,明朝制度,公侯伯品秩均为超品,伯爵为超品三等爵,侯爵为超品二等爵,公爵为超品一等爵,而国公又是公爵中的第一等。
2、史家
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侯爵为仅次于公爵的高级爵位,也是超品。尚书令掌总领百官,仪形端揆。其属有六尚书,法周之六卿,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凡庶务皆会而决之。
尚书令为尚书省的长官,统领吏、兵、礼、刑、户、工六部,是全国最高行政长官,统辖各部院,总揽全国政务,是真正的宰相。
3、王家
王家为都太尉统治县伯王公之后,王家的爵位为伯爵,仅次于公侯。太尉为掌管中央军事的最高长官,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太尉为秦汉时期的官职,是三公之一,与丞相、御史大夫并为全国最高级的官员。太尉总揽兵马,掌管全国军事,是最高级别的武官,乃天下军官将领之首。
4、薛家
薛家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紫薇舍人是唐宋时期的官职,品秩在唐朝与子爵同级,在宋朝与伯爵同级。紫薇舍人为天子近侍之臣,负责起草诏令,参决政务,执掌中书省诸事。唐朝时紫薇舍人有“阁老”之称,是宰辅之一,乃“文士之极任”。薛公为文臣,未立功勋,故无封爵,但权力颇重,深得天子宠信,因此地位显赫至极。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1、贾宝玉
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
2、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世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林黛玉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3、薛宝钗
与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冠,来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宝玉的姨表姐。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既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平和的性格,又有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

红楼梦四大家族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分别是:贾、史、王、薛,四个家族,即是指以贾府为首的一个封建官僚集团。他们势力庞大,都名列当时的“护官府”之中。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
贾家就是贾宝玉这个家族,贾家为开国元勋之后,当朝八公,贾家独占其二,贾家的先祖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帮着皇帝打下了江山,所以被封为了公爵,荣国公贾源长子贾代善世袭荣国公,贾代善之子贾赦世袭一等将军,贾赦之子贾琏和贾政也在父辈的关照下当了官。
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侯爵为仅次于公爵的高级爵位,虽然史家先祖的爵位不如贾家高,但是史公的官职厉害呀,他是尚书令,尚书令为百官之长,是地位最高的文官,也就是宰相。史公去世后,他的子孙辈世袭了保龄侯,而且贾家的第一代主母(贾宝玉的奶奶)就是史家人。
王家为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王家的爵位为伯爵,是“公侯伯”里最低级的爵位,但是王家祖先王公的官职不容小觑,他是都太尉,掌管着全国的兵马,也就是最高级别的武将,相当于兵马大元帅,史家先祖是文官之首,而王家先祖就是武将之首。
王公去世后,他的长孙世袭县伯爵位,次孙王子腾初任京营节度使,后来王子腾更入京任内阁大学士,一路扶摇直上,出将入相,成为了四大家族里官职最高的人。
薛家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紫薇”意通“紫微”,指天文帝星之紫微星,象征帝王。薛公虽然没有被封爵位,但是他是皇帝的宠臣,到了薛宝钗的父亲这一代逐渐演变为了“红顶商人”,薛家借助皇帝的宠信垄断了很多产业,积攒了富可敌国的财富。
《红楼梦》中心思想: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