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则天的死因,武则天怎么死的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死因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30 05:47:36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武则天怎么死的

病逝的,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扩展资料:
武则天成功获取民心:不靠暴力和阴谋权术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从30岁被立为皇后(公元655年)到公元683年唐高宗死的30年时间内,武则天辅佐高宗治理国家。她用李绩、刘仁轨平定了高丽,占领平壤;用裴行俭、黑齿常之等击退吐蕃贵族和突厥的骚扰,使自中原到东西边境得以安定。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审时度势地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言十二事”,即:
1、发展农桑
2、以德感化天下
3、免除京畿地区徭役
4、禁浮华
5、崇尚俭朴
6、广开言路
7、杜绝谗言
8、学习老子的《道德经》
9、为母服孝三年
10、5年以上有功官员不再考核
11、八品以上京官增加年俸
12、任事已久又有才德官员可晋升
这十二条是治国之本,是经济政策,又是军事策略,是一份十分全面的施政纲领,对普通百姓和各级官员都有好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武则天成功获取民心:不靠暴力和阴谋权术
病逝的,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拓展资料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705年11月,武则天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诗四十六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武则天
武则天晚年,一批男宠慢慢走进她的生活。高宗去世后不久,武则天便有了第一个男宠冯小宝,当时武则天还比较注意约束男宠,后来冯小宝因为任性使气,得罪了武则天最后被秘密杀死。武则天生命中的第一个男宠销声匿迹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迅速崛起,成为武则天的新宠。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作耳目,二张兄弟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无字丰碑
老死的吧,82岁在政治家中已经是高龄了,古代人寿命都不高。。。。。。。。个人浅见。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武则天退位与上阳宫。,宗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病逝于上阳宫崩逝,时年八十二。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到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
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扩展资料:
武则天自幼聪慧伶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而且美貌异常。十四岁时,被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太宗去世后,按惯例到长安的感业寺出家为尼。
武则天不甘心就这样在李治的朦胧恋情,又重返皇宫,当了高宗李治的妃子。她的美貌和才情使得李治对她非常着迷,在宫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但是,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绝不甘居人下,她的目标是当皇后。
登上皇后宝座之后,武则天利用皇后的身份和皇上对自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在此后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贬辅政大臣褚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太宗时期的重臣长孙无忌,逼其自缢。
罢免朝中褚遂良、长孙无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公元660年,李治因患风眩,眼不能视,遂下昭委托武则天协理政事。自此,武则天从参政步入执政,人虽在幕后,却控制了朝廷的实权。
由于武则天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李治那样久诿不决,很为群臣敬服。高宗虽讨厌她的独行独断,但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则天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一起接受群臣朝拜,天下人称为“二圣”。
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国家权柄,尽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在这之后,为确保权力不被分散,为确保自己能够长期主政,武则天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布置。
683年,李治病死,立下遗嘱让太子即位,但国家大事还要听从武则天的意见。李显即位后就是唐中宗,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
但中宗也没有能将皇帝宝座坐热,即位不到两个月就被母亲赶了下去,废为庐陵王,幽禁在深宫之中。之后,武则天把最后一个儿子李旦推上了皇位,这就是唐睿宗。
武则天虽然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但不许他处理朝政,一切大事都由自己来决定,逐渐地,武则天就产生了做女皇的愿望。
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登基称帝的条件已经成熟,就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
至此,武则天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以洛阳为都城。这年,她已是67岁的高龄。
武则天称帝后,更加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天下之广,不是仅凭一个人的能力就能治理得好的,必须大规模的选拔储备人才,依靠大家的能力”治理国家,因此,凡是能够“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都不计门第,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
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推荐为官,首创了由皇帝亲自考试的殿试制度和以军事才能为主的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能臣良将为其所用,有力地维护着王朝的统治。
对于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就是要广泛的开垦农田,只有农田多了收成才能多,而农业收成好了人民就能不愁衣食,就能富足。”
她规定,凡能够使“农田增加,百姓家中有余粮”的地方官升迁;而“为政苛滥,百姓流离失所,户口减少”的地方官“轻者贬官,重的撤职查办”。
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武则天初参政时的655年,全国户数为三百八十万户,到她临终时的705年增加到六百一十五万户,短短半个世纪户数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就可看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之
此外,武则天还非常重视对臣下及人民进行理论指导,召集文人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紫枢要录》、《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臣轨》等书,对为政经验进行总结,对臣民的行为规范进行劝导。
在武则天的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武则天怎么死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是她的死因却扑朔迷离,有人说她是被害死的,究竟女皇帝武则天怎么死的呢?下面是这方面内容的介绍。
公元705年,武则天因为染了小病,不幸去世,享年83岁。当时武则天的年龄已经很高了,并且还患上了中风的毛病,极有可能因为各种疾病突发而驾崩。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之中也明确记载,武则天在去世6年前就患有顽疾,武则天墓志铭之中写道:“时则天皇帝春秋高,加有风疾。
当时的武则天病得十分严重,甚至在迎仙宫卧床不起,由她身边的男宠张易之把持朝政。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如果她意识清醒的话,是绝对不会让张易之等人轻易把控朝政的。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的位置已经被李显架空,加上唐中宗的性格十分软弱,因此他谋杀武则天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政变之后,李显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力。
武则天执政评价: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之称。
特别提示 武则天活了83岁,这个年龄在古时候算是非常的长寿了,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有这么长寿的极少,所以说她是自然死亡的可能性比较大。

武则天是怎么死的武则天死亡的原因

武则天是怎么死的?武则天死亡的原因武则天是我国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后宫一步一步登山皇位,执政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那么武则天是怎么死的?下面中国小编将揭秘武则天死亡真相。太子的选择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困扰她多年的事。在称帝之初,武家子孙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动求为太子。天授二年九月,在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的授意下,凤阁舍人张嘉福指使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不许,王庆之以死泣请。武则天给印纸一张作出人证,让他走,以后王庆之多次求见专言此事。武则天怒,命凤阁侍郎李昭德赐杖。李昭德引王庆之出光顺门,立即杖杀,余党散去。之后,李昭德、狄仁杰都劝武则天立亲子为太子,无人再敢为武承嗣等求乞。圣历元年三月初九,武则天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李显。廿八日,李显回到洛阳,满朝文武无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忧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武则天同意立李显为太子。圣历二年,武则天怕自己死后太子与武家子孙不能相容,令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三思等立誓于明堂,铭之铁卷,藏人史馆。长安元年十二月,武则天为其父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于文水吴陵。碑高5丈,宽9尺,厚3尺,碑文6700余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墓碑。碑文由唐代宰相李峤撰写,记载了武氏家族的起源及其父武士_的一生经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次年六月,武则天又为其母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于咸阳顺陵,也是一块巨大的墓碑。碑文由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撰写,记载了其母杨氏的一生经历。长安二年正月,武则天首设武举选拔将领,使许多有才干的人得到重用。十一月,武则天令苏平反酷吏所定的旧案,从而使许多蒙冤者得以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昭雪。长安四年八月,武则天卧病在床。十一月,封张柬之为守凤阁侍郎。神龙元年正月廿二日,张柬之、崔玄等迎李显太子,杀张昌宗、张易之等,逼武则天让位于李显。廿三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监国。廿四日,武则天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廿五日,太子李显即帝位,为中宗。廿六日,武则天移居上阳宫。廿七日,唐中宗李显率百官谒上阳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初四,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至此,15年的武周王朝告终。同日,唐中宗复改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十一月廿六日,武则天病死于上阳宫仙居殿,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归乾陵合葬。王皇后、萧淑妃及其牵连的人都予赦免。神龙二年五月十八日,葬武则天于乾陵,谥号则天大圣皇后;景云元年,改称天后,后又改称大圣天后;延和元年,改称则天后;天宝八年,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因为她触犯了家族天下的古早,打倒所有的反对者,当了女皇帝,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指责为狠毒、淫荡、杀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这些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武则天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已经没有什么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她志得意满,加上年龄增长,开始耽于享乐。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入侍武后。二人常傅朱粉、穿着华丽的衣服。武承嗣、武三思等都争着追捧他们,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做耳目,二张兄弟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据史料记载,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因与丈夫武延基和皇兄、时为邵王的李重润一起议论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处死。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_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谋反,于是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兄弟,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革命。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李显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旧历十一月廿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去世,享年82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的真正死因是什么,有什么隐情?

武则天晚年手上的权力渐渐减弱,再加上有两个男宠对朝政虎视眈眈,所以她真正的死因是被逼退位后,在宫里患病而死的。
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历史上是病老而终,但是她垂暮之年时,宰相张柬之开始谋划要推翻武周,这是最大的隐情。
武则天真正死因是国家统治失败,内忧外患。导致他积劳成疾,忧郁寡欢而死。
武则天在中国封建皇朝男权当道的漫长历史中,可以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所以关于她的传闻也是有很多,史书上记载武则天是在她81岁那年“病笃”,也就是生病去世的,但是除了身体原因以外,精神受到打击才是武则天真正一命呜呼的关键。
武则天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她本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在李世民去世以后,入感业寺修行。但是唐高宗冒着满朝文武的反对,将其接回宫中,甚至后来在李治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接手了他的政事,最后更是自己登上皇位,可以说是一个女性所能达到的巅峰了。
武则天统治下的唐朝,可以说是进一步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虽然对她的反对声一直不断,但是武则天凭借强硬的政治手腕,还是将统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武则天的男宠也是不断,到了她暮年之际,武则天政事上的心思放的越来越少,而其中最受她喜爱的就是太平公主送她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在武则天身边呆了整整八年之久,可见对其喜爱。而且还给他们兄弟两个插手朝政的权利,可以说是武则天的心腹。
但是张平之这两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凭借武则天的宠爱,陷害朝臣,使得很多大臣都对他们不满,也让更多的大臣支持将政权还给李唐,让武则天传位给太子。
当时的武则天其实的统治已经慢慢在松动,而宰相张柬之已经一步步在谋划让李显登基,武则天身体加心理的双重折磨,导致她的身体越来越差。而后来张柬之直接斩杀张易之两兄弟可以说是压倒武则天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武则天在整个朝廷都孤立无援,最后被气死了。

武则天怎么死的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死因

  老病而死的,具体什么病史书并无记载。
  武则天,生卒于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东,父亲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和寿命最长的皇帝,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登基后废唐,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见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ZLDuJsvge5b2YizvKIGbqh2aLrUBoocsN0voL6XDkPyDzcV7hATO99z5cdviISQSiEVnRryo9qrLRB1dwipl4L3qnx0GeMLq8DHaWSlMOEW
寿终正寝的,古代人活到82岁已经是高寿了,武则天是古代皇帝中活得最长的。
  武则天是老病而死。
  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去世,享年82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当真死于谋杀吗?

武则天确实是死于谋杀,因为他在死亡之前并没有查出任何的疾病,也只有谋杀这样的说法才能立住,
武则天没有死于谋杀,在当时武则天的安全被御林军保护的非常严密,根本没有刺客可以靠近得了他。
我觉得不是。武则天是挺有智慧的一个人,她应该不会给机会让别人谋杀她。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手握唐朝重权,将唐朝治理的井井有条,晚年退位后,迁入上阳宫安享晚年,不久便离世,去世前的武则天甚至已经不再梳妆打扮自己,每天一副憔悴的面容,因此后世一直对她真正的死因有所猜测,因为武则天一生都是善于粉饰自己的,晚年虽不再问政,但也不至于失去生活的意义,因此可能是受人逼迫,但史料上曾记载了武则天是病逝的,此时武则天年龄已经达到了83岁,因此可以用寿终正寝来理解,但恰逢时局动荡,于是有许多人便怀疑武则天真正的死因是源于唐中宗李显的蓄意谋杀。这个怀疑一直保持了千百年,直到陕西的考古工作中出土的一块碑文记载,终于发现了武则天真正的死因。
这块石碑是在陕西唐中宗的墓中发现的,这块墓碑上记载的乃是武则天孙女婿王同皎的墓志铭,上面也有许多关于女帝武则天的内容,其中就明确的写到了武则天在晚年患有严重的痛风疾病。而武则天退位时已经八十多岁了,这在古代属于非常高龄了,像如今的老人往往在这个年纪都会被顽疾所困扰,何况在医学并不发达的当时,因此武则天因为年事已高加之疾病缠身而去世的原因是顺理成章的。
其实根据史料上的记载,武则天在退位后,是非常孤独的,她被软禁于宫寝之中,同时生活上强烈的落差感会一直烦扰她的心智,这种烦恼对于一位高龄老人来说,无碍于雪上加霜,因此武则天自然死亡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
至于谋杀一说,唐中宗李显在血缘上,是武则天的儿子,而李显本人的性格又十分懦弱,他在当时是不具备弑母的能力的,因此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专家们推断出,武则天的死因是自然死亡而不是人们推测的谋杀。

武则天怎么死的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死因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谋反,于是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兄弟,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李显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东都。
  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去世,享年82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去世,享年82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2]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又被称为武则天或武后,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武周皇帝武则天是怎么死的?武则天的死因是什么?

武则天怎么死的 武则天冲破男尊女卑的束缚,成功成为大唐王朝的掌控者,建立自己的国号周,自立为武周皇帝,唯我独尊,励精图治,治国安邦,成功树立自己的威信和统治。武则天十分的长寿,虽然她登基时已是67岁的高龄,但是她在位时间近20年,最后逝世时为83岁,寿终正寝。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最后病逝的原因是病逝的,因其高龄为八十多,在当时是为长寿,且日夜操劳国事,身体渐受困扰,最后在上阳宫中病逝。且说武则天病逝前最担忧的一件是便是将这王朝留给哪家,是给自己的侄子武氏,还是将这王朝还给李氏,给自己的儿子李显继承。
当时武则天没有定夺,而武氏家族为求得太子之位,不断活动,且拉拢朝中大臣上表武则天,求立武承嗣为太子,但被武则天拒绝,此后对多次上表立武氏为太子一事,十分恼怒,武则天因此仗杀其中代表,使其中余党散去。
加上狄仁杰等人均要求立唐朝亲子为太子,且当时武则天十分宠爱张氏兄弟,他们所持意见也是拥戴李氏为太子,为使唐朝重归李氏血统做出一点贡献,但武则天并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后拥戴李氏的大臣秘密设计李显回京,且在朝臣和李旦的请求下,武则天最后同意李显为太子。
武则天害怕死后李氏和武氏两家不容,便令他们于明堂起誓,将这次事件载入史册,藏于史馆,令他们铭记于心。武则天最后可谓是死得其所,她的一生政绩辉煌,于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唐朝女皇武则天,她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是病死的, 除此之外她经常生气,所以身体的负担也是很重的,而且当时国家的局部战争情况是很严重的,她也受到了打击。
武则天是因为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根本没有办法治愈,然后就去世了。并且武则天是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的。
后来武则天失去了权利,苍老的非常的快,心中非常的郁闷就死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可以说是历史的奇迹,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女人敢像武则天这样公然称帝。武则天本是开国功臣之女,母亲是隋朝的皇室贵族,家族也是名门大家,因为武则天的父亲支持李渊起兵有功,后来唐朝开国后,武则天一家受到了极高的礼遇。然而好景不长,武则天的父亲在她12岁的时候去世了,她和母亲也被堂兄赶出了家门。后来母女俩无奈只好搬回了长安居住,可是令他们没想到的人是她竟被唐高宗看中了,之后一代女皇也由此起步了。
进宫之后的武则天很快就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但是李世民从没有提拔过她,却不料李世民的重病,竟然成了她命运的转折。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感染风寒,虽然细心调理,但还是迟迟不愈,他预感自己的时日无多,却又担心李治太过于懦弱难堪大用,所以就下令,让李治守在自己的床前,时时待命,同时也传授他江山社稷和用人之道。
李治的到来,给了端汤送药的武则天绝佳的机会。因为后宫的人都知道李世民病重,恐怕不久于人世。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选择向未来的皇帝李治靠拢。没过多久李世民驾崩,武则天由于和李治藕断丝连,因此在长安感业寺出家没几天就被李治救出来了。此后5年,武则天步步为营,先后除掉了萧淑妃和王皇后,然后登上皇后宝座的武则天以此为契机,夺取了自己最高的权力。
后来在武则天的纵容下,二张兄弟逐渐掌控朝政,陷害忠良,得罪了很多大臣,使朝局更加的混乱,君臣的关系十分紧张,后来朝中的大臣发动政变处死张易之和张宗昌二人,逼武则天退位。武则天没有办法只好退居二线。
仅仅过了一年,失去了男宠和权力的武则天就像一枝枯萎的鲜花,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病死在了仙居殿,享年82岁。史书上对于武则天之死记载的非常模糊,对于武则天养男宠事件更是遮遮掩掩。虽然武则天是一代女皇,但是私生活很混乱,最后因为失去男宠和权力心痛抑郁而死,实在是让史官无法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