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氩;这个字的拼音
- 2、氩的拼音是什么
- 3、氩这个字念什么
- 4、氩字怎么读
- 5、氩怎么读?
- 6、“氩”这个字怎么读?
- 7、氩 怎么读?
- 8、化学元素Ar是什么意思呀,怎么读
- 9、氩怎么读
氩;这个字的拼音
注音:ㄧㄚˇ
氩
读音:[yà]
部首:气五笔:RNGG
释义: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
是惰性气体的一种,
在真空管中通电时发出蓝色光。
氩的拼音是什么
氩
拼 音
yà
部 首 气
笔 画 10
五 行 土
繁 体 氩
五 笔 RNGG
氩的拼音是:yà。
氩读音:yà,注音:一ㄚˋ,部首:气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0画
五笔86:RNGG,五笔98:RGOD,仓颉:ONMTC,郑码:MYAK
笔顺:ノ一一フ一丨丨丶ノ一
释义: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在真空管中通电时发出蓝色光。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无
形近字:亚
亚拼音:yà
释义:
1、较差:他的体力不亚于你。
2、次一等:亚军。亚圣。
3、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亚铁。
4、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亚。
氩这个字念什么
氩读音:[yà]
部首:气
释义: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在真空管中通电时发出蓝色光。
氩字怎么读
氩 yà
◎ 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在真空管中通电时发出蓝色光。
同音字
掗
轧
讶
椻
砑
窫
迓
讶
冴
氩读作:yà
氩部首:气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0画
五笔86:RNGG,五笔98:RGOD
结构:右上包围,电码:8645
释义: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在真空管中通电时发出蓝色光。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同音字:压、轧
一、压拼音yà
释义:〔压根儿〕根本,从来,。
二、轧拼音yà
是:
1、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轧场(cháng )。轧轹(碾,滚压:排挤倾轧)。
2、排挤:倾轧(在一个组织中排挤不同派系的人)。
3、象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响:机声轧轧。
4、姓。
氩怎么读?
氩读作:yà
声母y,韵母a,声调四。
部首气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0画
五笔86RNGG,五笔98RGOD,仓颉ONMTC,郑码MYAK
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在真空管中通电时发出蓝色光。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同音字:亚
1、较差:他的体力不亚于你。
2、次一等:亚军。
3、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亚铁。
4、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亚。
yà
声母y,韵母à,声调四声。
部首气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0画
五笔86RNGG,五笔98RGOD,仓颉ONMTC,郑码MYAK
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在真空管中通电时发出蓝色光。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无
形近字:气
气拼音qì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2、呼吸:没气了。
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
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
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
读作:yà
拼音:yà,声母是y,韵母是à,读作第4声。
释义:一种气体元素,符号Ar(argonium)。无色无臭无味,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放电时发出蓝色的光,在电弧焊接不锈钢、镁、铝等时用作保护气体,也用来填充灯管和灯泡。
笔画:
扩展资料:
化学性质
氩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一般不与其它元素化合。
至今仅在极端条件下制得唯一的氩化合物氟氩化氢(HArF)。这个氟、氢和氩的化合物在-265℃才能保持稳定。此外,氩还可以作为客体分子,与水形成包合物。
除了以上基态的物质外,已经发现含氩的离子和激发态配合物(像ArH和ArF),而根据理论计算显示氩应该可以形成在室温下稳定的化合物,虽然还没有发现它们存在的线索。
“氩”这个字怎么读?
ya四声
ya
ya第四声
氩 怎么读?
yà 是一种惰性气体,与氦、氖、氪、氙同族
氩
氩
yà
<名>
一种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元素,存在于空气中,占空气体积的0.94%,亦存在于火山气体中,从液态空气分离获得。主要用于金属加工和电弧焊接时作为保护性气氛,还用于白炽电灯和荧光灯泡、充气电子管以及盖革计数管作填充气体 [argon]——元素符号为A或Ar
氩
(氩)
yà
ㄧㄚˋ
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在真空管中通电时发出蓝色光。
郑码:MYAK,U:6C29,GBK:EBB2
笔画数:10,部首:气,笔顺编号:311512243
ya,第四声!氩是一种稀有气体和氦,氖,氪,氙,氡属于同一族!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很不活泼,因为最外层电子已是8达到饱和!既难失去电子也难得到电子!
化学元素Ar是什么意思呀,怎么读
这个是零族元素氩,氩,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Ar。氩是单原子分子,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中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个,由于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氩是目前最早发现的稀有气体。
[yà] 氩
氩,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Ar。氩是单原子分子,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中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个,由于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氩是目前最早发现的稀有气体。化学性极不活泼,但是已制得其化合物——氟氩化氢。氩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氩的最早用途是向电灯泡内充气。焊接和切割金属也使用大量的氩。用作电弧焊接不锈钢、镁、铝和其他合金的保护气体,即氩弧焊。
Ar表示氩元素,也表示氩分子。
Ar还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的符号。
[yà] 氩
氩,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Ar。氩是单原子分子,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中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个,由于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氩是目前最早发现的稀有气体。
化学性极不活泼,但是已制得其化合物——氟氩化氢。氩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氩的最早用途是向电灯泡内充气。焊接和切割金属也使用大量的氩。用作电弧焊接不锈钢、镁、铝和其他合金的保护气体,即氩弧焊。
扩展资料:
氩的发现历史
氩曾经在1785年由亨利·卡文迪什制备出来,但却没发现这是一种新的元素;直到189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和苏格兰的化学家威廉·拉姆齐才通过实验确定氩是一种新元素。
他们主要是先从空气样本中去除氧、二氧化碳、水汽等后得到的氮气与从氨分解出的氮气比较,结果发现从氨里分解出的氮气比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轻1.5%。虽然这个差异很小,但是已经大到误差的范围之外。
所以他们认为空气中应该含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新气体,而那个新气体就是氩气。
另外1882年H.F.纽厄尔和W.N.哈特莱从两个独立的实验中观测空气的颜色光谱时,发现光谱中存在已知元素光谱无法解释的谱线,但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氩气。
由于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氩是目前最早发现的稀有气体,它的符号为Ar(在1957年以前,它的符号为A)。
氩的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氮从空气中提取的密度不同于分解氨获取的。
Ramsay在空气中提取的氩中移除了所有氮,由其和热的镁反应实现的,形成固态的氮化镁。他之后得到了一种不发生反应的气体,当他检查其光谱后,他看到了一组新的红色和绿色的线,从而确认了这是一种新的元素。
19世纪末期,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发现利用空气除杂制得的氮气和从氨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有大约是千分之一的差别。他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发现,并请大家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伦敦大学化学教授莱姆塞推断空气中的氮气里可能含有一种较重的未知气体。他们两人又各自做了大量的实验,终于发现了在空气中还存在一种密度几乎是氮气密度一倍半的未知气体。
1894年8月13日,英国科学协会在牛津开会,瑞利作报告,根据马丹主席的建议,把新的气体叫做argon(希腊文意思就是“不工作”、“懒惰”)。
元素符号Ar。当然,当时发现的氩,实际上是氩和其他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正是因为氩在空气中存在的惰性气体的含量占绝对优势,所以它作为惰性气体的代表被发现。
氩的发现是从千分之一微小的差别开始的,是从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数字的差别引起的,不少化学元素的发现,许多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这种微小的差别开始的。
化学性质
化学元素周期表零族(类)主族元素,符号Ar或A,原子序数18。化学性质极不活跃,一般不生成化合物,但可与水、氢醌等形成笼状化合物。
氩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一般不与其它元素化合。
至今仅在极端条件下制得唯一的氩化合物氟氩化氢(HArF)。这个氟、氢和氩的化合物在-265℃才能保持稳定。
此外,氩还可以作为客体分子,与水形成包合物。除了以上基态的物质外,已经发现含氩的离子和激发态配合物(像ArH和ArF),而根据理论计算显示氩应该可以形成在室温下稳定的化合物,虽然还没有发现它们存在的线索。
制备方法
氩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以体积计算为0.934%,而以质量计算为1.29%。工业用的氩大多就直接从空气中提取。主要是用分馏法提取。 而在火星的大气中,氩-40以体积计算的话占有1.6%,而氩-36的浓度为5ppm。
另外1973年水手号计划的太空探测器飞过水星时,发现它稀薄的大气中占有70%氩气,科学家相信这些氩气是从水星岩石本身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而成的。卡西尼-惠更斯号在土星最大的卫星,也就是泰坦上,也发现少量的氩。
可从空气分馏塔抽出含氩的馏分经氩塔制成粗氩,再经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方法分出纯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氩
氩怎么读
yà。氩,气体元素,符号Ar(argonium)。无色、无臭、无味,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放电时发出蓝色的光,在电弧焊接不锈钢、镁、铝等时用作保护气体,也用来填充灯管和灯泡。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现在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