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头翁汤组成,2021中医执业医师方剂考点速记:白头翁汤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2 21:48:44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2021中医执业医师方剂考点速记:白头翁汤

【导读】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我国对医疗行业人员的从业资格有了更加严格的要去,不仅在理论知识上,也表现在道德品质上,道德层面需要我们有着正确的三观和救死扶伤的优秀品质,理论知识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扎实稳固的基本功,在历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点中,导赤散方剂和白头翁汤等药剂的组成及功用主治,都是历年考试比较受到关注的易考考点和重要考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都能对中医执业医师方剂考点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中医执业医师方剂考点速记:白头翁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头翁汤(《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方歌】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痰
【趣味记忆】百翁练琴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证候】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关于2021中医执业医师方剂考点速记的相关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医学类从业资格考试,备考、提升、报名、领证等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小编,获取更多资讯。

白头翁汤组成

名称:白头翁汤
出处:《伤寒论》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白头翁(15克)黄柏(12克)黄连(6克)秦皮(12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论: 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为君;黄连、黄柏、秦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四味合用,可以加强清热止痢之功。
方解: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白头翁汤组成是什么?

白头翁汤组成是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配伍组成。白头翁汤是出自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功用是清热解除,凉血止痢。主治痢疾。意见建议白头翁汤组成药物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其原用量分别是15g、6g、12g、12g。但临床上不局限于原方。
白头翁汤起源
这个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由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方中几味药都是清热的,白头翁汤善凉血止痢,黄连黄柏善燥湿,秦皮解除燥湿。白头翁汤是治肠道的常用方子。用的时候抓住关健点,湿热得厉害,表现为里急后重,下赤多白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白头翁汤组成是什么?

白头翁汤是由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配伍组成。其原用量分别是:15g、6g、12g、12g。但临床上不局限于原方,会根据疾病而加减以适应疾病的变化。白头翁汤是出自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热毒深陷血分下痢的常用方。临床以腹痛下痢,赤多白少,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白头翁汤的作用
白头翁汤的作用,主要是清热燥湿,凉肝解毒。在临床上经常用来治疗痢疾,特别是里急后重的症状,就是排便之后仍然觉得还想再次排便,还可以治疗痔疮、肛门灼热感等。临床可以和葛根、金银花等相加减治疗感冒。
还可以治疗腹痛以及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女性的慢性盆腔炎、急性的泌尿系感染,也可以治疗带血的痢疾。在临床中,白头翁汤治疗湿热效果不错,可以适当的加减应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白头翁汤组成是多少?

白头翁汤组成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主要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力的作用,类似于现代医学所称痢疾,表现为里急后重,肛门部灼热,大便脓血,以脓血便为主,口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配伍阿胶,常用于产后妇女肠道感染。
由于药物都是一些清热解毒,凉血药物,如果脾胃虚寒,脾胃虚弱病人需要饭后适量用。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建议随意使用。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热毒深陷血分下痢的常用方。临床以腹痛下痢,赤多白少,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白头翁汤的组成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白头翁汤是什么,是中药还是西药。谢谢

是中药汤剂名:治疗痢疾中的湿热痢疾,方剂如下:
白头翁 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现在药店有盒装中成药:白头翁汤卖。
中药,中医治疗湿热下注导致的腹泻,一般用于急性胃肠炎
治疗热痢,是中药。
“白头翁汤”,是张仲景《伤寒论》里用于治疗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方,典型的中药方剂。
方剂组成如下:
白头翁 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可以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度偏甚者,加减用之。

白头翁汤组成

白头翁汤组成白头翁 15克;黄柏 12克;黄连 6克;秦皮 12克。
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
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临床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痢疾韩氏等以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急性菌痢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8例原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易本法治疗。
基本方:白头翁15g,黄柏、秦皮各12g,黄连6g。兼恶寒发热表邪未解、里热炽盛者,加葛根、银花;腹痛里急明显者,加木香、槟榔;腹痛拒按、苔厚腻挟食滞者,加枳实、山楂。
壮热口渴、烦躁舌绛者加生地、丹皮。用法:水煎30分钟,取汁250ml,保留灌肠,日1—2次,待痢止后继用1—2天后停药。结果:治疗最短1次见效。

中草药名方:白头翁汤1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汤1 【来源】《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9克黄柏12克黄连12克秦皮12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1.4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每次200毫升,一日二次,温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痢疾,热毒深陷血分,腹痛,便脓血,赤多白少,里急后重, *** 灼热,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现除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外,还加减用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鞭毛虫滴虫引起的泄痢以及怠性结肠炎等属于热毒深陷血分者。 【方论】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为君;黄连、黄柏、秦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四味合用,可以加强清热止痢之功。 【实验研究】抗菌试验《四川中医》1986(8):封三,本方对志贺氏、福氏、宋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用打孔法进行抗菌试验表明,组方的四味药均有抗菌作用,其中以黄连、秦皮的抗菌作用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
提醒您:白头翁汤1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