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所决定的()。
- 2、抗原决定簇简介
- 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决定簇b一定的化学组成c一定的物理性质d
- 4、什么是抗原决定簇
- 5、抗原决定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6、抗原决定簇又称
- 7、抗原决定簇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 8、抗原决定簇是不是信息分子
- 9、抗原决定簇的定义
- 10、抗原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时候,是不是一个决定簇就产生一种抗体?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所决定的()。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所决定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抗原决定簇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1 拼音 kàng yuán jué dìng cù
2 英文参考 antigenic determinant
3 注解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抗原以此与相应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则通过识别抗原决定簇来区分“自己”与“非己”;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也通过抗原决定簇来完成。因此抗原决定簇是使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决定簇是抗原分子的一小部分,其大小相当于相应抗体的结合部位。它们可由5~7个氨基酸、单糖或核苷酸所组成。每一个抗原决定簇,其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着一种特异性,可与一种抗体结合。多种抗原决定簇也就决定着多种抗原特异性。一个抗原分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这些决定簇的组成与空间排列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分子中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在抗原分子内部存有无功能的、隐蔽的抗原决定簇。只在理化因素的处理下暴露到抗原分子的表面时,才能起抗原决定簇的作用。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决定簇b一定的化学组成c一定的物理性质d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D)
A、抗原的分子量
B、抗原的化学性质
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D、抗原表位
E、载体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分子表面特定的化学基团所决定的,这些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是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抗原决定簇可以是由连续序列(蛋白质一级结构)组成或由不连续的蛋白质三维结构组成,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
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物质的表面,有些存在于抗原物质的内部,须经酶或其他方式处理后才暴露出来。一个天然抗原物质可有多种和多个决定簇。抗原分子越大,决定簇的数目越多。
抗原分子的B细胞决定簇大小不同,其最大表面积约为50~70mm,约由4~6氨基酸残基或糖基组成。100个氨基酸残基多肽可有14到20个非重叠决定簇,由线状排列彼此相邻的氨基酸组成,故称为线性或连续性决定簇。而球蛋白是有三维空间的折叠肽链,故其大多数决定簇被掩盖在内部,可称为隐蔽性决定簇。
隐蔽性决定簇只存在于其表面的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或与抗体结合者称为功能性决定簇。组成这种决定簇的氨基酸,是由折叠的肽链将有同位置的氨基酸使之相邻成为有一定空间构型的决定簇,故称为构像决定簇或不连续决定簇。
什么是抗原决定簇
它可以是由连续序列(蛋白质一级结构)组成或由不连续的蛋白质三维结构组成,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物质的表面,有些存在于抗原物质的内部,须经酶或其他方式处理后才暴露出来。一个天然抗原物质可有多种和多个决定簇。抗原分子越大,决定簇的数目越多。
中文名:抗原决定簇
外文名:antigenic determinant
别称:抗原表位
组成:6-12氨基酸或碳水基团组成
抗原决定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免疫一章中 抗原表面的球蛋白 被吞噬细胞获取分析呈递给t细胞 最后由浆细胞分泌出抗体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由吞噬细胞吞噬
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
determinant
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大多存在于抗原物质的表面,有些存在于抗原物质的内部,须经酶或其他方式处理后才暴露出来。一个天然抗原物质可有多种和多个决定簇。抗原分子越大,决定簇的数目越多。在各个抗原决定簇中,最易引起免疫应答的是免疫显性决定簇。决定簇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①抗原决定簇。作用在B细胞上,并可与对应体的Fab段结合。②免疫原性决定簇。最后作用在T细胞上,与细胞免疫有关。抗原物质的这两种决定簇的部位决定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异性
。蛋白质抗原决定簇的大小一般不超过6~8个氨基酸残基
;碳水化合物抗原决定簇约含6
个单位的己糖(六碳糖);核酸半抗原的每个抗原决定簇约含6~8个核苷酸。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不仅依赖其氨基酸组成、数目和排列顺序,也依赖于分子局部构型以及分子的其余部分对此局部构型的影响。
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如白喉类毒素有8个抗原决定簇,流感病毒有40多个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的表面,但也有隐藏在抗原内部的e68a84e799bee5baa631333236366262,如牛血清蛋白的抗原决定簇多于18个,但只有6个暴露在抗原表面,隐藏子抗原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一般是无功能的。抗原分子在酶的作用下,是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发挥抗原决定簇的作用。
抗原决定簇又称
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物质的表面,有些存在于抗原物质的内部,须经酶或其他方式处理后才暴露出来。一个天然抗原物质可有多种和多个决定簇。
抗原分子越大,决定簇的数目越多。在各个抗原决定簇中,最易引起免疫应答的是免疫原性决定簇。决定簇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①抗原决定簇。作用在B细胞上,并可与对应体的Fab段结合。②免疫原性决定簇。最后作用在T细胞上,与细胞免疫有关。
抗原通过抗原表位与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表位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T细胞和B细胞表位
免疫应答过程中,T细胞的TCR和B细胞的BCR所识别的表位具有不同特点,分别被称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1、T细胞表位
TCR仅能识别约10~20个氨基酸左右的小分子多肽。这些表位由序列上相连的氨基酸组成,主要存在于抗原分子的疏水区,称为线性表位或序列表位。
此类表位一般并不位于抗原分子表面,须由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为小分子多肽并与MHC分子结合,然后才能被TCR识别。由于T细胞仅能识别经加工处理的表位,故一般不识别天然抗原的构象型表位。
2、B细胞表位
BCR或抗体能与未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的抗原发生反应,其识别的靶结构主要是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表位。这些表位由序列上相连或不相连、但在空间结构上相互临近的氨基酸或多糖组成,称为构象表位。
此类表位大小不一,约由4~6个氨基酸残基或者糖基组成。B细胞表位一般存在于天然抗原分子表面,不经加工处理即可直接被B细胞识别。
抗原决定簇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抗原决定簇是抗原表面决定抗原性的特殊集团,一般抗原决定簇是由6至12个氨基酸的多肽或碳水基团组成,它可以是由连续序列(蛋白质一级结构)组成或由不连续的蛋白质三维结构组成。 而这其中,抗原又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完全抗原的本质是蛋白质或者糖蛋白,半抗原多为多糖、脂质和一些小分子化学物质,一般为糖链、脂链或特殊的化学功能集团,半抗原进入体内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后才能成为完全抗原,即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之后,原先的半抗原分子就成为了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不是信息分子
是。抗原决定簇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它是决定抗原反应性呈现高度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分子。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抗原决定簇的定义
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其他部位,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的特殊化学基团,能与其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结构。结构已经确定的抗原决定簇称为抗原表位。
抗原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时候,是不是一个决定簇就产生一种抗体?
抗体是针对一种病毒产生的,一个抗原有多个决定簇,一种抗原决定簇产生一种抗体。
如果你想知道的是产生多少种抗体的话,从最简单的一个角度:
抗体的产生是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了抗原的刺激,就是决定簇的刺激而产生的,此时不管抗原决定簇的分布是怎样,只要受到x种决定簇的刺激,就会产生相应种类的抗体。
抗原决定簇和抗体结构上是一一对应的。证据:《免疫学》明确说到“因为抗体具有与抗原决定簇相对应的结合部位(抗原结合簇),所以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特异性是指一种抗原决定簇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所以是一一对应的。但是一种抗原不止对应一种抗体,因为一个抗原可能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证据:“抗原的特异性是由分子表面的特定化学基团所决定的,这些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可能不止一种特定化学基团,因此可能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抗原抗体结合必须有一个“接触-异构-结合”的过程,他们通过分子间结构作用力(好像叫做结构应力)结合。权威答案在《免疫学》里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