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不可终日造句,惶惶不可终日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3 18:21:17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不可终日怎么造句

  【词语】:

  不可终日

  【拼音】:

  [bù kě zhōng rì]

  【解释】:

  指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造句】:

  1、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2、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家王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不可终日。

  3、现在道高一丈一,谁在惶惶不可终日?

  4、以及生活在堂皇与荒凉景象之间的市民的.惶惶不可终日。

  5、通告发出之后,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去坦白自首。

  6、他因为犯了法而惶惶不可终日。

  7、在逃的犯罪分子往往过的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8、你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它所占据。

  9、躲在掩体里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10、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惶惶不可终日,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11、他怀疑自己得了白血病,忧心忡忡,不可终日。

  12、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13、历史上的忠臣义士,临危时无不处之泰然;奸臣大恶,则无不惶惶不可终日。

  14、在我军围追堵截下,这群匪徒如今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了。

  15、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吓得国民党政府要员们惶惶不可终日。

  16、在我军多次围剿下,这股土匪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了。

  17、听说农民起来造反了,乡下的地主和城里的绅士都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不可终日造句

不可终日造句如下:
1、我宁可参加工作不可终日无所事事。
2、现在道高一丈一,谁在惶惶不可终日?
3、他怀疑自己得了白血病,忧心忡忡,不可终日。
4、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5、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6、你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它所占据。
7、以及生活在堂皇与荒凉景象之间的市民的惶惶不可终日。
8、这让我们惶惶不可终日,不能睡觉,不能干任何其他事。
9、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令他们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
10、在逃的犯罪分子往往过的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11、杞国有个人害怕天会塌下来,常常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
12、大人物岌岌不可终日,持霹雳杵驾着一头紫色的蛮兽飞奔向回生崖。
13、直到今天轮他卖冰棍儿,王老师就有些惶惶不可终日似地踱起步来。
14、听说农民起来造反了,乡下的地主和城里的绅士都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15、败则心情恶劣,茶饭不思,心惊肉跳,惶惶而不可终日,最后人财两失。

惶惶不可终日的意思

惶惶不可终日的意思是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出自出自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担心害怕到了极点。
近义词:闻风丧胆、惊惶失措、惊恐万状。
反义词:无所畏惧、临危不惧、处之泰然。
例句: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令他们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
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1、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2、通告发出之后,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去坦白自首。
3、第一,不要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失败不是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
4、在很早的原始部落时代,人类也是过着惶惶不可终日,朝不保夕生不保死的生活。
5、卑劣的人则灵魂分崩离析,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憎恶自己,逃避自己,时常处于悔恨之中。
6、你们要受制于那些恨你们的人,你们将要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人追赶,也要逃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惶惶不可终日

不可终日怎么造句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夏_尊叶圣陶《文心雕龙》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乐华用铅笔记录下来。”下面为您提供关于【不可终日怎么造句】内容,供您参考。1、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2、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家王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不可终日。3、现在道高一丈一,谁在惶惶不可终日?4、通告发出之后,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去坦白自首。5、他因为犯了法而惶惶不可终日。6、以及生活在堂皇与荒凉景象之间的市民的惶惶不可终日。7、在逃的犯罪分子往往过的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8、你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它所占据。9、躲在掩体里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10、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11、他怀疑自己得了白血病,忧心忡忡,不可终日。12、历史上的忠臣义士,临危时无不处之泰然;奸臣大恶,则无不惶惶不可终日。13、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惶惶不可终日,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14、在我军围追堵截下,这群匪徒如今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了。15、听说农民起来造反了,乡下的地主和城里的绅士都吓得惶惶不可终日。16、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吓得国民党政府要员们惶惶不可终日。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用“不可终日“造句

他处在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下。
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
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

惶惶不可终日造句用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惶惶不可终日”的解释
惶惶不可终日[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惶惶:恐惧不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用“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第1组
1、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令他们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
2、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3、现在道高一丈一,谁在惶惶不可终日?
4、以及生活在堂皇与荒凉景象之间的市民的惶惶不可终日。
5、第一,不要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失败不是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
6、他因为犯了法而惶惶不可终日。
7、在逃的犯罪分子往往过的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8、这让我们惶惶不可终日,不能睡觉,不能干任何其他事。
9、卑劣的人则灵魂分崩离析,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憎恶自己,逃避自己,时常处于悔恨之中。
10、你们要受制于那些恨你们的人,你们将要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人追赶,也要逃跑。
用“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第2组
11、只有南郭先生惶惶不可终日,前思后想,觉得此地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收拾行李连夜逃跑了。
12、在冬天的寒冷里向往瑞雪,其实是以善良的心愿去迎接冬天的到来。既然冬天的寒潮都会不期而遇,一个心境坦然的人又何必为此而惶惶不可终日呢?唯有积极面对,人生才有超然脱俗的境界和意义。想必在世俗的浮华中重拾童年的纯真和善良,冬天的寒冷又将是一幅美丽绝伦的画卷……
13、在这个诠释熵增的过程中,过度诠释也在不断走向极端,以至于最后诠释者们要么为之因病死去,要么被杀,要么惶惶不可终日。
14、恐惧实习生对将面临的实习生活感到极度的担心和害怕,由于不知如何面对而惶惶不可终日。
15、相反地,一天到晚情绪激动,一点风吹草动就急躁不安而惶惶不可终日,我们认为有这样情绪的人不好。
16、不久前出现的金信信托事件被认为是政府加强监管的一个信号,其他信托投资机构颇感到有些惶惶不可终日。
17、一只老鼠天生胆小,整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中,特别是最近这片区域出现了一只威猛的猫,更令它惶惶不可终日。
18、尽管哈马斯的火箭弹很少伤到人,但确实使许多以色列人惶惶不可终日,惹恼了整国人。
19、紧接着革职锁拿,抄家追赃,皇亲国戚也不能幸免,贪污官吏惶惶不可终日。
20、数以千计的恐怖主义分子受到正义的制裁,或者被关进监狱,或者正四处逃窜,惶惶不可终日。
用“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第3组
21、这是一场衰退,一段低迷,是对人类行为造成的后果的必然修正,我们没必要因信贷紧缩惶惶不可终日。
22、历史上的忠臣义士,临危时无不处之泰然;奸臣大恶,则无不惶惶不可终日。
23、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爷到前门大街变卖家当,令满朝官员惶惶不可终日。
24、夏红与张经伦相处中,渐渐发现他因资本积累期间犯有"不可告人的原罪"而惶惶不可终日。
25、从伏地魔获得重生以来,斯拉格霍恩始终在遇上食死徒兵被他们胁迫加入的恐惧中惶惶不可终日。
26、在我军围追堵截下,这群匪徒如今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了。
27、若过度惊恐,病理之恐则伤肾,肾失温煦,元阳受损,惊恐不安,过恐则气下,惶惶不可终日。
28、
29、患者情绪低落,感到死神就要降临到自己头上,惶惶不可终日,出现心理恐慌和惧怕。
30、那次的印象也确是可怕和深刻的,行刑的第二天和许多天以后,主教还表现出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
用“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第4组
31、商品房库存逐年增长,符合市场规律,人们不必谈虎色变,惶惶不可终日。
32、在我军多次围剿下,这股土匪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了。
33、比如揭发出一个贪污犯,可以把追缴回来的非法所得的一半奖励举报人,这样虽然也会造成一定的财富流失,但终究能追回一部分,比全部落入贪污犯手中要好得多,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让贪污者惶惶不可终日。
34、你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它所占据。
35、躲在掩体里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36、杞国有个人害怕天会塌下来,常常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这沉重的精神负担,弄得他几乎要发疯。
37、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惶惶不可终日,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38、许多欧洲人与通货膨胀相抗争已算经验老道,但仍惶惶不可终日,和美国人不相上下。
39、每个人都无比关心自己和至亲至爱之人心脏的健损,以至于稍有危疾就惶惶不可终日。
40、每个人都无比关注自己及至亲至爱之人心脏的健损,以至于稍有微疾便惶惶不可终日。
用“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第5组
41、惶惶不可终日的统治阶级,显然是病急乱投医,把大诗人当成了救命稻草,一把抓在手里,再也不放松了。
42、在孔孟的忠君思想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他们视做官为忠君的主要的乃至唯一的一条途径,孔子丢官三月无君便惶惶不可终日堪称是最佳的写照。
43、因为人类之所以会去追问世界的本源问题,在根本上是为了人本身的生活与存在寻找可以立身其上的可靠根基,以免在变幻不定的宇宙面前茫然失措或惶惶不可终日。
44、想起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科学精神所引起的直接后果,便会立刻想到神话是被它摧毁的了。
45、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46、我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地深怕关我的家伙基于某种人道主义观念的误导可能会一时冲动改变我单调的伙食,拿其它难以下咽的玩意取代这天幸的盖浇饭。
47、表面看起来名士们整日就是饮酒清谈,歌啸竹林,送往劳来,一掷千金,任意而为,放诞无忌,事实上他们没有一个不是提心掉胆,惶惶不可终日。
48、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视为对自己的严重威胁,从而惶惶不可终日。
49、但也有一种可能,因为理性的狂妄,而背离了整体和对爱的信任,当死神必临之时,孤立的音符或段落必因陷入价值的虚无而惶惶不可终日。
50、实际上犯罪人逃避刑事追究后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对其无疑也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包括道义与身心两个方面。

惶惶不可终日

意思如下: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解释:惶惶:恐惧不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出处: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例句: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惶惶不可终日,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近义:惊惶失措 惊恐万状 闻风丧胆
反义:处之泰然 临危不惧 无所畏惧
造句赏析
1、一个个惶惶不可终日,七嘴八舌,最后得出了共同结论,这就是造反派真冲进来揪人,绝对不能顽抗,要老老实实地跟着走,有罪没罪先承认了再说。
2、孙少安兴致勃勃走向了外县。这个时候,孙玉厚老汉却心神不宁地走出走进,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
3、英军大量死亡,导致英国人口锐减,还给英国人带来了心理上的极大恐惧,人们惶惶不可终日。
4、先后二十多年间,李显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每次听到武则天派人来看他,他都吓得胆战心惊。

惶惶不可终日的意思

惶惶不可终日意为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形容担心害怕到了极点, 含贬义。是汉语词语, 惶惶,亦作“皇皇”,急躁、慌乱、心神不定的样子。
出自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惶惶不可终日造句:
1、因为他,我已成为爱情里的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中,等待他给我的最后一声夺命的弓弦之鸣。
2、在很早的原始部落时代,人类也是过着惶惶不可终日,朝不保夕生不保死的生活。
3、一天到晚情绪激动,一点风吹草动就急躁不安而惶惶不可终日,我们认为有这样情绪的人不好。
4、商品房库存逐年增长,符合市场规律,人们不必谈虎色变,惶惶不可终日。

用岌岌不可终日造句(大约30个左右)

(1)大人物岌岌不可终日 持霹雳杵驾着一头紫色的蛮兽飞奔向回生崖。 (2)如今国势颠危 岌岌不可终日 我若徒守礼之节文 终丧三年 这国事还有可为吗?那才叫作弃义背礼呢!空守着这终丧三年之节文 不过徒为后之君子所讥笑罢了。 (3)其时 个旧盗匪窥伺 岌岌不可终日。 (4)1923年 北京“八校因 *** 积欠经费九个月 同仁生计困绝无法维持 学校本身尤岌岌不可终日。 (5)北京“八校因 *** 积欠经费九个月 同人生计困绝无法维持 学校本身尤岌岌不可终日。 (6)“中国今日何以必需乎革命?……满清之政治腐败已极 遂致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 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 非革命无以救垂亡 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