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穷么菜学名叫什么
- 2、福建苦菜是什么植物
- 3、败酱草是苦菜吗?
- 4、败酱草别名叫什 败酱草别名是什么
- 5、败酱是什么东西
- 6、苦苦菜也叫苦菜、苦苣等,有什么营养成分?
- 7、败酱草别名叫什么
- 8、苦麻菜与芨芨菜区别
- 9、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穷么菜学名叫什么
苦菜。
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味感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
分布很广,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和广东的海南岛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常生于海拔 (50-) 400-2100 (-2600) 米的山坡林下、林缘和灌丛中以及路边、田埂边的草丛中。分布于苏联、蒙古、朝鲜和日本。
全草(药材名:败酱草)和根茎及根入药,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祛瘀,治慢性阑尾炎,疗效极显。山东、江西等省民间采摘幼苗嫩叶食用。
败酱一名苦菜,浙江地方名四季菜,东北称野芹。属败酱科植物。有黄花、白花两种。根作败酱气。李时珍说:"南人采嫩者,曝蒸作菜食"。黄花者味较苦,均入药,功效相似。
福建苦菜是什么植物
应该是山刺玫。
福建苦菜是菊科植物,学名【败酱草】
相应资料:
【中文名】败酱草
【拼音代码】BJC
【别名】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苦菜、苦蘵、野苦菜、苦猪菜、苦斋公、豆豉草、豆渣草、白苦爹、苦苴。
【拉丁名】药材败酱草HerbaPatriniae原植物1、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2、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Fisch.,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材基原】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
【药源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1.白花败酱,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2.黄花败酱,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动植物生态环境:
1、白花败酱,生长于山坡草地及路旁。
2、黄花败酱,生长于山坡草地。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喜稍湿润环境,耐严寒,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以较肥沃的砂质土壤为佳。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春季3.4月在宽1M的苗床播种,覆土0、5-1CM,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约半个月左右出苗,出苗后当苗高3-6CM时可间苗1次,5月或6月初可移植大田。分株繁殖:4-5月挖取老株,或将老株四周自生的幼苗掘起进行移植。行距为30-40CM;株距25-30CM。每穴栽苗2-3株。生长期间,可施肥。
败酱草是苦菜吗?
败酱草是苦菜。苦菜是该品种的学名,败酱草是药名。还可以称为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败酱草即败酱科败酱属植物败酱(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或攀倒甑(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的带根全草,新鲜时无其他异味,晒干后则有强烈的臭酱气味,故名败酱草。
是的。败酱草也叫苦菜、苦叶苗、山苦荬等名字。它多生长在山地间或荒野,山坡草地这类地方,是田间的杂草。败酱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东部和南部等地区。它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以及安徽等。因而在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多有大量种植败酱草。
败酱草外表虽然只是好像看似微小的草本植物而已,并无特殊之处,或将它视之普通的野草、野菜,但其实它却是一种有着珍贵药用价值的草药。近年来,由于败酱草分布广、用途之多、价值高,使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败酱草本身具有耐旱也较为耐寒、生存适应性强的特点。因而是十分的易于种植。以种子播种,种植方式也十分简易。它可以春种夏收、或夏种秋收,或在早秋种植元旦前可收获,再或是冬季较严寒可在大棚种植等。
败酱草外表虽然只是好像看似微小的草本植物而已,并无特殊之处,或将它视之普通的野草、野菜,但其实它却是一种有着珍贵药用价值的草药。近年来,由于败酱草分布广、用途之多、价值高,使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败酱草本身具有耐旱也较为耐寒、生存适应性强的特点。因而是十分的易于种植。以种子播种,种植方式也十分简易。它可以春种夏收、或夏种秋收,或在早秋种植元旦前可收获,再或是冬季较严寒可在大棚种植等。
败酱草别名叫什 败酱草别名是什么
1、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
2、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败酱是什么东西
败酱学名是山苦荬。别名败酱草、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植株高30-80厘米。全株无毛。基生叶多个,矩圆形,长3.5—8厘米,宽1—2厘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基部下延长成柄,边缘有锯齿或不整齐的羽状深裂;茎生叶较小,卵状矩圆形,无柄。茎生叶花期枯萎。花为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有细花梗;总苞长7—8毫米,外层总苞片小,长约1毫米。两性花,花冠黄色,舌状花瓣,长7—9毫米。瘦果,黑褐色,长椭圆形,有棱,果长l一2毫米,冠毛白色。 苦碟子有圆叶种,叶矩圆形,叶片较大,叶缘有稀疏浅锯齿;花叶种,披针形,叶片窄,叶缘缺刻较深,近全裂。 苦碟子适应性强,抗性也强,耐低温。早春气温5—10℃,开始萌发,是较早上市的野菜品种。
苦苦菜也叫苦菜、苦苣等,有什么营养成分?
苦菜,别名苦荬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为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它多年生草本,高10~40cm,无毛.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破瘀、排脓和收敛功效.嫩根及嫩茎叶均可食,多生于山地及荒野。
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甘露醇、生物碱等十几种营养物质,性味苦寒,有安心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
但需注意的是,苦味食品一次食用不宜过量,过苦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败胃等不适反应。
苦苣菜的白浆中含“苦苣菜精”、树脂、大量维生素C以及各种类黄酮成分。觉得这样味道会更好一点,但其实若是没有完全熟透的话,它里面会滋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他们的营养成分可以让你养生,可以让你血液循环得到更好的帮助。苦苣菜是一种出色的保健食品。苦苣菜的白浆中含“苦苣菜精”、树脂、大量维生素C以及各种类黄酮成分。
苦苣菜是一种出色的保健食品。苦苣菜的白浆中含“苦苣菜精”、树脂、大量维生素C以及各种类黄酮成分。
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酶、脂酶、水解酶等等,多种酶类种水解酶和脂肪酶又能降低和分解血脂,可预防冠心病,和降血压,减少脂肪在血管中的沉积
苦菜是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药名叫“败酱草”,别名苦苣菜、取麻菜、苣荬菜,药名“败酱草”,民间俗称苦菜。
苦菜为一至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中空,有乳汁。叶互生,长椭圆状广披针形,羽裂或提琴羽裂状,边缘有不整齐的刺状光齿。花全部为舌状,黄色。果瘦,冠毛白色。花期4~6月。春、夏、秋均可采收苦菜,鲜用或晒干备用。
一、苦菜的营养价值
每100g鲜苦苣菜中含蛋白质1.8g,糖类4.0g,食物纤维5.8g,钙120mg,磷52mg及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等。此外,还含有甘露醇、蒲公英甾醇、蜡醇、胆碱、酒石酸、苦味素等化学物质。同时苦苣菜中还含有维生素C88mg,胡萝卜素3.22mg,分别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
二、吃苦菜的好处
1、补血保健: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钾盐、钙盐等,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2、清热解毒:苦菜中含有蒲公英醇、胆碱等成分,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3、预防癌症:苦菜水煎剂对急性淋巴病型白血病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用于预防宫颈癌、直肠癌、肛门癌症。
三、苦菜的药用作用
1、肝硬化:苦菜、酢浆草各300克,同猪肉共炖服。
2、妇女乳结核疼痛:苦菜捣汁水煎,加少许水、酒服。
3、小儿疳积:苦菜30克,同猪肝炖服。
4、肺热咳嗽:苦菜250克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每次1丸,每日2次。
5、治对口疮:鲜苦菜捣汁25毫升,鲜姜汁10毫升,酒调服。
6、乳腺炎:鲜苦菜捣烂外敷,捣汁或水煎服。
7、慢性气管炎:苦菜500克,红枣20颗。先将苦菜煎烂,取煎液煮红枣,待枣皮展开后取出,余液熬成膏。早晚各服膏适量,食红枣一枚。
8、口腔炎:鲜苦菜数棵,洗净放口内细嚼,含10~20分钟,每日2次。
9、咽喉肿痛干:苦菜30克,山豆根5克,加水煎煮,吃菜喝汤,连服数日。
10、急性黄疸型肝炎:鲜苦菜100克,加水煎煮,吃菜喝汤,连服20日。
11、泌尿系感染:苦菜、瞿麦、扁蓄各30克,竹叶20克,水煎服。
12、外痔、血栓痔:苦菜50克,捣烂成泥,掺少许白面,调匀敷患处。
13、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鲜苦菜根茎折断,溢出之白乳汁,点入眼角内。
14、尿路结石、血尿:苦菜根30~50克,加水煎汤服。
15、黄疸:苦菜花子6克研细,水煎服,每日2次。
16、瘊子:苦荣捣汁常点患处,自落。
17、细菌性痢疾:苦菜、地蜂子、仙鹤草各12克,水煎服。
18、肠痈、痈肿:苦菜5~9克,水煎服。
19、产后瘀血腹痛:苦菜、益母草各15克,牛膝、香附各9克,水煎服。
败酱草别名叫什么
败酱草别名叫苏败酱、遏蓝菜,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它的适应能力强,我国多个地区都有分布的。例如江苏,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苦麻菜与芨芨菜区别
苦麻菜: 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刺楬、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为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叶。此外,另含有蒲公英自醇、甘露醇、蜡醇、胆碱、酒石酸等多种成分。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等病症。
芨芨菜: 学名荠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
区别: 苦麻菜味苦偏寒凉,而芨芨菜却有止血的功效,二者苦麻菜多为过水凉拌而芨芨菜一般都是做熟吃。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在中药里属于清热解毒类药,性凉、味辛、苦。归肝、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的功效。现代药学认为,它含挥发油、败酱皂甙和β-甾醇葡萄糖式,有抗炎、抗菌、镇静、保肝和强心利尿的作用。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别名:山苦荬、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 性味归经:微寒;辛、苦;归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禁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月经期间,体质虚寒的人不能吃。
功效作用: 1.黄花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干菌有抑制作用; 2.并有抗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防止肝细胞变性, 改善肝功能大量应用; 3.又引起暂时性白细胞减少和头昏、恶心、黄花败酱的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均有明显镇静作用; 4.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
药理作用 抗病原体。 (1)抗菌:两种败酱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内毒素有明显的减毒作用。 (2)抗病毒:黄花败酱对柯萨奇病毒、合胞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含硫苷对HIV有显著的灭活作用。 镇静。 黄花败酱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比西方古典的镇静剂缬草强一倍以上。其镇静、催眠功效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
败酱烯、异败酱烯。败酱皂苷也有镇静、催眠作用。 保肝利胆。 能促进肝细胞新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具有较好的保肝、降低转氨酶的作用。黄花败酱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 升白和免疫。 黄花败酱有显著的升高白细胞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环磷酰胺合用,能保护骨髓,使有核细胞明显增加,使外周血白细胞数的下降明显减轻。 糙叶败酱茎的乙醇提取物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细胞毒,并能提高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 墓头回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明显增强。并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S180的杀伤效果。
抗肿瘤。 墓头回有显著的抗肿瘤功效。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00%。电镜观察其抑瘤作用系直接的杀伤作用。对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水提液对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 败酱草的食用方法: 金钱草粥 组成:新鲜金钱草60克 ,粳米50克,冰糖15克 用法:金钱草洗净,水煎取汁,
粳米淘洗干净,倒入药汁,加水适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攒拌溶化,随宜服食。 败酱草汤 材料:败酱草30克,忍冬藤20克,桃仁1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水煎,每日分2-3次服。 功效:主要治疗急性阑尾炎湿热型:发热、腹痛加剧、拒按、口干欲饮、唇红,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凉拌败酱草 材料:败酱嫩叶500 克、精盐、味精、酱油、麻油。 做法:将败酱草嫩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入情水洗去苦味,挤于水切碎放盘内,加入精盐、味精、酱油、麻油,吃时拌匀即成。 功效:此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本草正义》载“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散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此菜适用于肠痈、下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等病症。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使人健康少病。
败酱草知母鱼丸汤 材料:败酱草一把、知母5克、魃鱼500g、料酒一小勺、姜片葱段适量、胡椒粉、盐5克、米醋5g、清水3000克 做法: 1、魃鱼洗净去骨去皮,加入料酒、盐和姜片葱段,搅成鱼糜备用; 2、败酱草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备用; 3、沙锅加足清水,加入知母高火煮到滚,汆入鱼丸; 4、待鱼丸全部浮起后,加入洗好的败酱草再次煮到滚; 5、加入盐、米醋、胡椒粉调味就可以喝了; 6、喝的时候加盐、胡椒调味就可以喝了。 健康小贴士: 1、这汤特别适合春天里内热肠燥、便秘的人。 2、这道汤所有的原料,除了知母需要捡出,苦菜可以搭配鱼丸一起食用。 3、败酱草,也就是苦菜,不需要煮太久,不然会降低食用的口感和营养。
败酱草知母鱼丸汤 材料:败酱草一把、知母5克、魃鱼500g、料酒一小勺、姜片葱段适量、胡椒粉、盐5克、米醋5g、清水3000克 做法: 1、魃鱼洗净去骨去皮,加入料酒、盐和姜片葱段,搅成鱼糜备用; 2、败酱草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备用; 3、沙锅加足清水,加入知母高火煮到滚,汆入鱼丸; 4、待鱼丸全部浮起后,加入洗好的败酱草再次煮到滚; 5、加入盐、米醋、胡椒粉调味就可以喝了; 6、喝的时候加盐、胡椒调味就可以喝了。 健康小贴士: 1、这汤特别适合春天里内热肠燥、便秘的人。 2、这道汤所有的原料,除了知母需要捡出,苦菜可以搭配鱼丸一起食用。 3、败酱草,也就是苦菜,不需要煮太久,不然会降低食用的口感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