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哥白尼的故事
- 2、哥白尼的故事有哪些?
- 3、哥白尼的故事
- 4、哥白尼的故事
- 5、哥白尼的故事
- 6、哥白尼故事 短
- 7、哥白尼小时候有哪些故事?
- 8、科学家的故事:哥白尼的日心说
- 9、哥白尼外国名人故事
- 10、哥白尼日心说被烧死的故事
关于哥白尼的故事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以后,立即遭到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的攻击,他骂哥白尼是疯子、傻瓜。神学界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围攻。最初,梵蒂冈态度暧昧,后来竟蛮横地宣布日心说是异端邪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但是,真理终究要战胜邪恶。到了十八世纪,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使哥白尼的学说获得更加稳固的科学基础,得到普遍的承认。
第一个故事
有一天,哥白尼突然发现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不一样,于是,他就留心观察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在每年的第一天,太阳升起和落下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哥白尼就断定老师讲的地心说是错误的,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这个推断是可以做科学实验证明的,也符合逻辑,因此,哥白尼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哥白尼知道这是个重大发现,很高兴,很快就写成了“太阳中心说”。
第二个故事
哥白尼写好“太阳中心说”后,很高兴,就拿去发表,可是所有媒体都不发表。不发表的原因是:我们课本里讲的是地球中心说,全世界人都知道太阳是围绕着地球转的。
人也都看到每天太阳都是从地球的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你现在说的刚好与这相反,肯定是不对的,你又不是科学家,不能发表。
哥白尼不服,就继续给人解释做思想工作。可是人都不但仍不相信他的新发现和学说,而且都说哥白尼有病,干扰社会,散布邪说等。
执政者、教皇、科学家和所有的人都痛斥哥白尼:“你再不听劝说了,如果你还要继续胡闹,我们就对你不肯气了”。哥白尼无奈,就决定不发表了。哥白尼暗自决定,等到他快要死的时候再想办法发表。
的确,哥白尼此后就再也没有讲过他的新发现了,在他晚年将要逝世时才发表了他的新发现。哥白尼想:“反正我已经是要快死的人了,我必须把这个新发现告诉给我的同类世人,至于人知道后信不信、怎么对待我都行”。
扩展资料: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第一个故事
有一天,哥白尼突然发现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不一样,于是,他就留心观察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在每年的第一天,太阳升起和落下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哥白尼就断定老师讲的地心说是错误的,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这个推断是可以做科学实验证明的,也符合逻辑,因此,哥白尼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哥白尼知道这是个重大发现,很高兴,很快就写成了“太阳中心说”。
第二个故事
哥白尼写好“太阳中心说”后,很高兴,就拿去发表,可是所有媒体都不发表。不发表的原因是:我们课本里讲的是地球中心说,全世界人都知道太阳是围绕着地球转的。
人也都看到每天太阳都是从地球的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你现在说的刚好与这相反,肯定是不对的,你又不是科学家,不能发表。
哥白尼不服,就继续给人解释做思想工作。可是人都不但仍不相信他的新发现和学说,而且都说哥白尼有病,干扰社会,散布邪说等。
执政者、教皇、科学家和所有的人都痛斥哥白尼:“你再不听劝说了,如果你还要继续胡闹,我们就对你不肯气了”。哥白尼无奈,就决定不发表了。哥白尼暗自决定,等到他快要死的时候再想办法发表。
的确,哥白尼此后就再也没有讲过他的新发现了,在他晚年将要逝世时才发表了他的新发现。哥白尼想:“反正我已经是要快死的人了,我必须把这个新发现告诉给我的同类世人,至于人知道后信不信、怎么对待我都行”。
扩展资料: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第一个故事
有一天,哥白尼突然发现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不一样,于是,他就留心观察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在每年的第一天,太阳升起和落下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哥白尼就断定老师讲的地心说是错误的,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这个推断是可以做科学实验证明的,也符合逻辑,因此,哥白尼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哥白尼知道这是个重大发现,很高兴,很快就写成了“太阳中心说”。
第二个故事
哥白尼写好“太阳中心说”后,很高兴,就拿去发表,可是所有媒体都不发表。不发表的原因是:我们课本里讲的是地球中心说,全世界人都知道太阳是围绕着地球转的。
人也都看到每天太阳都是从地球的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你现在说的刚好与这相反,肯定是不对的,你又不是科学家,不能发表。
哥白尼不服,就继续给人解释做思想工作。可是人都不但仍不相信他的新发现和学说,而且都说哥白尼有病,干扰社会,散布邪说等。
执政者、教皇、科学家和所有的人都痛斥哥白尼:“你再不听劝说了,如果你还要继续胡闹,我们就对你不肯气了”。哥白尼无奈,就决定不发表了。哥白尼暗自决定,等到他快要死的时候再想办法发表。
的确,哥白尼此后就再也没有讲过他的新发现了,在他晚年将要逝世时才发表了他的新发现。哥白尼想:“反正我已经是要快死的人了,我必须把这个新发现告诉给我的同类世人,至于人知道后信不信、怎么对待我都行”。
扩展资料: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白尼
有一天,哥白尼突然发现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不一样,于是,他就留心观察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在每年的第一天,太阳升起和落下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哥白尼就断定老师讲的地心说是错误的,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这个推断是可以做科学实验证明的,也符合逻辑,因此,哥白尼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哥白尼知道这是个重大发现,很高兴,很快就写成了“太阳中心说”。
第一个故事
有一天,哥白尼突然发现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不一样,于是,他就留心观察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在每年的第一天,太阳升起和落下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哥白尼就断定老师讲的地心说是错误的,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这个推断是可以做科学实验证明的,也符合逻辑,因此,哥白尼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哥白尼知道这是个重大发现,很高兴,很快就写成了“太阳中心说”。
第二个故事
哥白尼写好“太阳中心说”后,很高兴,就拿去发表,可是所有媒体都不发表。不发表的原因是:我们课本里讲的是地球中心说,全世界人都知道太阳是围绕着地球转的。
人也都看到每天太阳都是从地球的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你现在说的刚好与这相反,肯定是不对的,你又不是科学家,不能发表。
哥白尼不服,就继续给人解释做思想工作。可是人都不但仍不相信他的新发现和学说,而且都说哥白尼有病,干扰社会,散布邪说等。
执政者、教皇、科学家和所有的人都痛斥哥白尼:“你再不听劝说了,如果你还要继续胡闹,我们就对你不肯气了”。哥白尼无奈,就决定不发表了。哥白尼暗自决定,等到他快要死的时候再想办法发表。
的确,哥白尼此后就再也没有讲过他的新发现了,在他晚年将要逝世时才发表了他的新发现。哥白尼想:“反正我已经是要快死的人了,我必须把这个新发现告诉给我的同类世人,至于人知道后信不信、怎么对待我都行”。
扩展资料: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白尼
哥白尼的故事有哪些?
1、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逝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2、1491年至1495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的首都,也是东欧最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由于它地处东西欧交通要冲,所以比较早地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因此在这座古老的大学里,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和腐朽的封建教会的经院哲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哥白尼在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在心灵里埋下了向经院哲学挑战的种子.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Brudzewski)教授.是这位教授的启蒙教育促使哥白尼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文科学.
3、 1497年,哥白尼就任瓦尔半米亚牧师的僧正.1510年后,他先后从事过管理、外交等工作.他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他是近代第一个提出劣币淘汰良币理论的经济学家.哥白尼医术高明,他利用业余时间行医,免费为穷苦人治病,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被人们誉为“神医”.哥白尼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附录里,发表过他的球面三角论文.
4、哥白尼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当条顿骑士团疯狂侵略波兰时,他挺身而出,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1519年,条顿骑士团来犯,埃尔门兰德地区的僧侣全给吓跑了,而他却勇敢的组织和领导了奥尔兹丁城的人民奋勇反击侵略者,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5、尽管哥白尼总是事务繁忙,但他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天文学的研究上.1515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1525年,哥白尼原来的女管家安娜衷心爱上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来到了被教会剥夺了结婚权利的哥白尼身边.由于她的精心照顾和帮助,才使得《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写作得以顺利进行.
6、1543年5月24日,伟大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病逝.
这么多!要哪个随便挑!O(∩_∩)O
哥白尼的故事
导读: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从根本上纠正了地球中心说,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对社会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他由于害怕宣传"地球中心说"的教会的迫害,直到临死前夕,才把《天体运行》一书公布于世。后来,乔布丹·布鲁诺则无畏地公开宣传太阳中心说,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了他的教籍,迫使他长期流浪异国,并千方百计地诱捕他。但是这一切,都未能使布鲁诺退缩。
哥白尼
反动教会恨透了布鲁诺,采取种种卑鄙伎俩,终于把布鲁诺诱骗回国,在宗教裁判所里关了他八年多的时间。布鲁诺受尽了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但始终不肯放弃真理,向反动教会屈服。
1600年2月17日,教会判处了布鲁诺死刑,决定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把他活活烧死。布鲁诺听到他被判死刑后,心里平静如常,他告诉刽子手们说: "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感到恐惧。"临刑前,他无畏地高喊;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历史的进步终于使全世界了解了布鲁诺,知道了他的价值。后来,罗马教会不得不为布鲁诺平了反。
哥白尼的故事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Kingdom of Poland)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市(city of Toruń)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Kraków University),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 Bolog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Padua, )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名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但是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一系列的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学说里的数学运算很复杂也很不准确。但是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驱使一些其他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作更为准确的观察,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泰寿·勃莱荷,开普勒就是根据泰寿积累的观察资料,最终推导出了星体运行的正确规律。
虽然阿里斯塔克斯比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早1700多年,但是事实上哥白尼得到了这一盛誉。阿里斯塔克斯只是凭借灵感做了一个猜想,并没有加以详细的讨论,因而他的学说在科学上毫无用处。哥白尼逐个解决了猜想中的数学问题后,就把它变成了有用的科学学说——一种可以用来做预测的学说,通过对天体观察结果的检验并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旧学说的比较,你就会发现它的重大意义。
显然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估价哥白尼的影响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天文学的应用范围不如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那样广泛。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即使对哥白尼学说的知识和应用一窍不通,也会造出电视机、汽车和现代化学厂之类的东西。但是不应用法拉第、麦克斯韦、拉瓦锡和牛顿的学说则是不可想象的。
仅仅考虑哥白尼学说对技术的影响就会完全忽略它的真正意义。哥白尼的书对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他俩又成了牛顿的主要前辈。是这两者的发现才使牛顿有能力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故事一
沃德卡尔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也是最喜爱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尔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尔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尔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尔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灭亡。
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在他十多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于是,他住到了叔叔家中。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哥白尼生平
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波兰西部维斯杜拉河畔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家里兄妹四个,哥白尼是最小的。在他10岁时,父亲去世了,舅父卢卡斯承担起了抚育他的重任。
1491年至1495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的首都,也是东欧最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由于它地处东西欧交通要冲,所以比较早地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因此在这座古老的大学里,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和腐朽的封建教会的经院哲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哥白尼在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在心灵里埋下了向经院哲学挑战的种子。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Brudzewski)教授。是这位教授的启蒙教育促使哥白尼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文科学。
1496年哥白尼前往意大利求学,先后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费拉拉大学学习和研究法律、天文学、数学、神学和医学,他同时还学会了希腊文。1503年,哥白尼获得了教会法规博士学位。
1497年,哥白尼就任瓦尔半米亚牧师的僧正。1510年后,他先后从事过管理、外交等工作。他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他是近代第一个提出劣币淘汰良币理论的经济学家。哥白尼医术高明,他利用业余时间行医,免费为穷苦人治病,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被人们誉为“神医”。哥白尼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附录里,发表过他的球面三角论文。
哥白尼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当条顿骑士团疯狂侵略波兰时,他挺身而出,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1519年,条顿骑士团来犯,埃尔门兰德地区的僧侣全给吓跑了,而他却勇敢的组织和领导了奥尔兹丁城的人民奋勇反击侵略者,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尽管哥白尼总是事务繁忙,但他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天文学的研究上。1515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1525年,哥白尼原来的女管家安娜衷心爱上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来到了被教会剥夺了结婚权利的哥白尼身边。由于她的精心照顾和帮助,才使得《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写作得以顺利进行。
1543年5月24日,伟大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病逝。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Kingdom of Poland)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市(city of Toruń)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Kraków University),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 Bolog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Padua, )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名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但是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一系列的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学说里的数学运算很复杂也很不准确。但是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驱使一些其他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作更为准确的观察,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泰寿·勃莱荷,开普勒就是根据泰寿积累的观察资料,最终推导出了星体运行的正确规律。
虽然阿里斯塔克斯比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早1700多年,但是事实上哥白尼得到了这一盛誉。阿里斯塔克斯只是凭借灵感做了一个猜想,并没有加以详细的讨论,因而他的学说在科学上毫无用处。哥白尼逐个解决了猜想中的数学问题后,就把它变成了有用的科学学说——一种可以用来做预测的学说,通过对天体观察结果的检验并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旧学说的比较,你就会发现它的重大意义。
显然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估价哥白尼的影响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天文学的应用范围不如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那样广泛。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即使对哥白尼学说的知识和应用一窍不通,也会造出电视机、汽车和现代化学厂之类的东西。但是不应用法拉第、麦克斯韦、拉瓦锡和牛顿的学说则是不可想象的。
仅仅考虑哥白尼学说对技术的影响就会完全忽略它的真正意义。哥白尼的书对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他俩又成了牛顿的主要前辈。是这两者的发现才使牛顿有能力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故事一
沃德卡尔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也是最喜爱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尔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尔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尔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尔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灭亡。
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在他十多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于是,他住到了叔叔家中。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Kingdom of Poland)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市(city of Toruń)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Kraków University),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 Bolog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Padua, )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名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但是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一系列的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学说里的数学运算很复杂也很不准确。但是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驱使一些其他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作更为准确的观察,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泰寿·勃莱荷,开普勒就是根据泰寿积累的观察资料,最终推导出了星体运行的正确规律。
虽然阿里斯塔克斯比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早1700多年,但是事实上哥白尼得到了这一盛誉。阿里斯塔克斯只是凭借灵感做了一个猜想,并没有加以详细的讨论,因而他的学说在科学上毫无用处。哥白尼逐个解决了猜想中的数学问题后,就把它变成了有用的科学学说——一种可以用来做预测的学说,通过对天体观察结果的检验并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旧学说的比较,你就会发现它的重大意义。
显然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估价哥白尼的影响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天文学的应用范围不如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那样广泛。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即使对哥白尼学说的知识和应用一窍不通,也会造出电视机、汽车和现代化学厂之类的东西。但是不应用法拉第、麦克斯韦、拉瓦锡和牛顿的学说则是不可想象的。
仅仅考虑哥白尼学说对技术的影响就会完全忽略它的真正意义。哥白尼的书对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他俩又成了牛顿的主要前辈。是这两者的发现才使牛顿有能力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故事一
沃德卡尔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也是最喜爱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尔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尔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尔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尔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灭亡。
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在他十多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于是,他住到了叔叔家中。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波兰西部维斯杜拉河畔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家里兄妹四个,哥白尼是最小的。在他10岁时,父亲去世了,舅父卢卡斯承担起了抚育他的重任。
1491年至1495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的首都,也是东欧最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由于它地处东西欧交通要冲,所以比较早地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因此在这座古老的大学里,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和腐朽的封建教会的经院哲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哥白尼在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在心灵里埋下了向经院哲学挑战的种子。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Brudzewski)教授。是这位教授的启蒙教育促使哥白尼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文科学。
1496年哥白尼前往意大利求学,先后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费拉拉大学学习和研究法律、天文学、数学、神学和医学,他同时还学会了希腊文。1503年,哥白尼获得了教会法规博士学位。
1497年,哥白尼就任瓦尔半米亚牧师的僧正。1510年后,他先后从事过管理、外交等工作。他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他是近代第一个提出劣币淘汰良币理论的经济学家。哥白尼医术高明,他利用业余时间行医,免费为穷苦人治病,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被人们誉为“神医”。哥白尼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附录里,发表过他的球面三角论文。
哥白尼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当条顿骑士团疯狂侵略波兰时,他挺身而出,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1519年,条顿骑士团来犯,埃尔门兰德地区的僧侣全给吓跑了,而他却勇敢的组织和领导了奥尔兹丁城的人民奋勇反击侵略者,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尽管哥白尼总是事务繁忙,但他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天文学的研究上。1515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1525年,哥白尼原来的女管家安娜衷心爱上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来到了被教会剥夺了结婚权利的哥白尼身边。由于她的精心照顾和帮助,才使得《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写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扩展资料哥白尼的历史
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由于时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并没有放弃宇宙中心论和宇宙有限论。在德国的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英国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才更加的稳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哥白尼
哥白尼的故事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Kingdom of Poland)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市(city of Toruń)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Kraków University),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 Bolog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Padua, )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名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但是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一系列的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学说里的数学运算很复杂也很不准确.但是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驱使一些其他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作更为准确的观察,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泰寿·勃莱荷,开普勒就是根据泰寿积累的观察资料,最终推导出了星体运行的正确规律.
虽然阿里斯塔克斯比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早1700多年,但是事实上哥白尼得到了这一盛誉.阿里斯塔克斯只是凭借灵感做了一个猜想,并没有加以详细的讨论,因而他的学说在科学上毫无用处.哥白尼逐个解决了猜想中的数学问题后,就把它变成了有用的科学学说——一种可以用来做预测的学说,通过对天体观察结果的检验并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旧学说的比较,你就会发现它的重大意义.
显然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估价哥白尼的影响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天文学的应用范围不如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那样广泛.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即使对哥白尼学说的知识和应用一窍不通,也会造出电视机、汽车和现代化学厂之类的东西.但是不应用法拉第、麦克斯韦、拉瓦锡和牛顿的学说则是不可想象的.
仅仅考虑哥白尼学说对技术的影响就会完全忽略它的真正意义.哥白尼的书对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他俩又成了牛顿的主要前辈.是这两者的发现才使牛顿有能力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故事一
沃德卡尔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也是最喜爱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尔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尔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尔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尔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灭亡.
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在他十多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于是,他住到了叔叔家中.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哥白尼故事 短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灭亡。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被教会的人误会,被人陷害,认为日心说是骗人的,但日心说不是错的.最后哥白尼被教会用火烧死了......
好像有点太少了。。。。
故事一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灭亡。
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在他十多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于是,他住到了叔叔家中。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哥白尼小时候有哪些故事?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一. 哥白尼生平
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波兰西部维斯杜拉河畔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家里兄妹四个,哥白尼是最小的。在他10岁时,父亲去世了,舅父卢卡斯承担起了抚育他的重任。
1491年至1495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的首都,也是东欧最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由于它地处东西欧交通要冲,所以比较早地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因此在这座古老的大学里,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和腐朽的封建教会的经院哲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哥白尼在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在心灵里埋下了向经院哲学挑战的种子。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Brudzewski)教授。是这位教授的启蒙教育促使哥白尼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文科学。
1496年哥白尼前往意大利求学,先后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费拉拉大学学习和研究法律、天文学、数学、神学和医学,他同时还学会了希腊文。1503年,哥白尼获得了教会法规博士学位。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瘟神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一、哥白尼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爱,抚养哥白尼的重担就落在了哥白尼舅舅的身上,因为哥白尼舅舅就对宗教有着很深的影响,于是无形中也吸引了哥白尼,尤其是对天文学的知识的热爱,于是哥白尼便经常在闲暇的夜晚观赏晚上的月夜。
有一天晚上哥白尼的哥哥问哥白尼为啥经常趴在窗户边上看月夜,是在为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表示衷心吗?哥白尼回答到,不是这样的,我之所以观察月夜,是想多了解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透彻这方面的知识,才能为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提供便利,像通过观察月可以了解到风向,这个对航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哥白尼的这个故事就可以知道哥白尼是一位很负责,从小就有远大理想的人。
二、哥白尼的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他舅舅去世后,哥白尼便没有家了,于是哥白尼就借住在一个寺院里,在寺院里哥白尼没有重活,哥白尼便有许多空闲时间,哥白尼就可以安心研究自己的天文学,然后哥白尼还从教堂选了一个适合观赏月夜的好位置,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天文观赏台。这个地方在当时不起眼,可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天文景点保存下来了。这两个简短的哥白尼的故事都体现了哥白尼对天文学的热爱。
扩展资料:
哥白尼出生于1473年,卒于1543年。哥白尼在医学,法律,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哥白尼在上大学期间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对天文学的热爱,加上从小受舅舅的影响,哥白尼下定决心要深究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当然在这个探索的路程中是很艰辛的,但哥白尼仍然坚持着,果然付出总会得到回报的。
哥白尼在研究了多年后,在他中年时期终于发现了日心说,哥白尼的这个成就不仅造福了世界,而且还打破了教会对民众施加压力的一些谬论。哥白尼的成就之最就是日心说的发现。之后,哥白尼凭借这个成就为天文学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哥白尼确立的日心说之后,必然地心说的这个理论就是不正确的了,所以说哥白尼的成就还有就是反对一位天文学家提出的地心说的理论。哥白尼的这个成就让人们进入了真理的世界。
哥白尼的成就不仅确立了日心说的观点,还有一个重要的著作的发表天体运行论,虽然这本书是的出版历经多重困难,直到哥白尼去世前几天才出版,但它仍然是哥白尼的巨大的成就,这个著作和日心说的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的一点就是确立了太阳是天体运转的中心,其他一些内容也是和天文知识有关,像行星的运行及其规律。哥白尼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天文学事业,哥白尼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编写成了一本书,这也就是哥白尼的著作叫做《天体运行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古拉·哥白尼
科学家的故事:哥白尼的日心说
篇一:科学家的故事:哥白尼的日心说
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18岁时考入克拉科夫大学。1495~1496年,他在德国几所大学游学。1497~1503年,他赴意大利留学,先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同时努力学习希腊文,攻读天文学。1497年3月9日,哥白尼在博洛尼亚观测月亮掩金牛座α星(毕宿五),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观测记录。他在1500年1月9日和3月4日还观测了土星合月,并在罗马讲学期间观测过1500年11月6日的月食。1512年,哥白尼定居在弗龙堡,弗龙堡城墙中的平台成为哥白尼的天文观测台,他自制了三分仪、三角仪、等高仪等器具。这座遗址被称为“哥白尼塔”,一直保留到今天。
哥白尼的毕生成果是其巨著《天体运行论》,全书分为6卷。在第1卷里,哥白尼讲述了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构造,驳斥了托勒密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论。在后5卷里,他用精密的观察记录和严格的数学论证,阐明第1卷的主张。
哥白尼说:太阳屹立在宇宙的中心,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再次是地球。月亮绕着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比地球离太阳远的行星,依次是火星、木星和土星。行星离太阳越远,运行的轨道就越大,周期就越长。在行星的轨道外面,是布满恒星的恒星天。哥白尼错误地把太阳说成是宇宙的中心,他的宇宙模式是建立在肉眼观测基础上的太阳系构造图。
哥白尼的著作长期不能得到出版,后来由他的朋友们偷偷在德国纽伦堡排印。1543年5月24日,已经双目失明的哥白尼抚摸着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说:“我终于推动了地球。”7月26日,哥白尼逝世。
篇二:科学家的故事:埃德蒙·哈雷的预言在他死后17年准确应验
埃德蒙·哈雷,出生于1656年的英国,20岁毕业于牛津大学王后学院。此后,他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会,去圣赫勒纳岛建立了一座临时天文台。在那里,哈雷仔细观测天象,编制了第一个南天星表,弥补了天文学界原来只有北天星表的不足。哈雷的这个南天星表包括了381颗恒星的方位,它于1678年刊布,当时他才22岁。1680年,哈雷与巴黎天文台第一任台长卡西尼合作,观测了当年出现的一颗大慧星。从此他对慧星发生兴趣。
哈雷最广为人知的贡献就是他对一颗慧星的准确预言。哈雷在整理慧星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发现1682年出现的一颗慧星的轨道根数,与1607年开普勒观测的和1531年阿皮延观测的慧星轨道根数相近,出现的时间间隔都是75或76年。哈雷运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反复推算,得出结论认为,这三次出现的慧星,并不是三颗不同的慧星,而是同一颗慧星三次出现。哈雷以此为据,预言这颗慧星将于1759年再次出现。1759年3月,全世界的天文台都在等待哈雷预言的这颗慧星。3月13日,这颗明亮的慧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出现在星空中。遗憾的是,哈雷已于1742年逝世,未能亲眼看到。哈雷的计算,预测这颗慧星将于1835年和1910年回来,结果,这颗慧星都如期而至。这颗慧星就是今天几乎人人皆知的“哈雷慧星”。慧星的神秘性随之被打破。
此外,哈雷发现了恒星的自行,这又是一个重大发现。哈雷还提出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去测定日、地距离,为当时精确测定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他还发现了月亮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为精密研究地、月系的运动作了重要贡献。
哥白尼外国名人故事
哥白尼外国名人故事
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从根本上纠正了地球中心说,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对社会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473年,哥白尼出生于波兰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母早丧,他从小就由当教士的舅舅抚养。
18岁时来到当时波兰的首都克拉科夫,在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由于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哥白尼在那里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同时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用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哥白尼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舅舅为了让哥白尼继承自己的衣钵,在天主教会任职,就送他到意大利留学,学习教会法律。
1495年,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到波伦亚大学学习教会法。然而,哥白尼的兴趣却在天文学上,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攻读天文学与数学着作,并坚持观测天象。后来,哥白尼又先后进入帕多瓦大学和法拉腊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但他仍不改初衷,坚持天文学的研究。
在意大利,哥白尼结交了一批天文学家,他们经常交换对天体结构的认识。加上哥白尼自己的观测研究,他开始对盛行于欧洲已一千年之久的“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地球中心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居于有限的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
教会借助这种理论,说上帝创造了地球,并让它居于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用于点缀宇宙的装饰品。这个理论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用来统治、愚弄人民,为他们自己服务。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国,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
从此,他获得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与充裕的时间,来从事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了研究方便,哥白尼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宿舍兼工作室,在里面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
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其中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就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楼上观测记录的。《天体运行论》共有6卷。在书中,哥白尼大胆地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人们每天看到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是因为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的缘故,而不是太阳在移动。”“天上的星体的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因为它们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转动,而不是因为他们行踪诡秘。”“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一个月绕地球转一周。”
哥白尼还在这本书中批判了托勒密地球是静止的理论。指出地球在运动时,人们只所以觉得是整个宇宙在转动,犹如人在行船上,不觉船动而觉得陆地和城市后退一样。地球不动是假像,地球绕太阳转动才是真实。哥白尼知道,他的“太阳中心说”必将给封建教会以沉重的打击,必将暴露上帝创造世界说法的荒谬。所以他踌躇了很久,直到他已是69岁的老人时,才同意将他的《天体运行论》出版。
1543年5月的一天,当拿到这本书时,他已经瘫痪在床一年多了,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欣慰地闭上了眼睛。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宇宙观,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自然科学便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
哥白尼日心说被烧死的故事
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
哥白尼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在16世纪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和其他行星则围绕太阳公转。然而,这个观点在当时受到了教会的强烈反对和打压。
据说,有一次,哥白尼在他的天文台观测天文现象,突然间一群愤怒的暴徒闯进了他的天文台,他们把他的仪器摔得粉碎,还放火烧了他的房子。幸运的是,哥白尼及时逃脱了,才得以保住性命。
这个事件表明了当时教会对于日心说的反对态度之强烈。尽管哥白尼的日心说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这个观点却遭到了教会的强烈抵制和打压。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但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才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哥白尼简介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Miko?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但直到临终前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享年70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哥白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