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茨坦公告内容,波兹坦公告的内容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9 15:50:17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波茨坦公告的内容是什么?

《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波茨坦会议期间,中国、美国和英国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
公告是在法西斯德国已经投降,日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屡遭失败、行将彻底崩溃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美国由于原子弹试爆成功,认为不借助苏联的力量促使日本投降的条件已经具备,便由早先急切希望苏联对日作战,转为担心苏联对日参战会影响其独占日本及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在此情况下,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与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就美陆军部长H.L.史汀生起草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备忘录进行协商修改,并在电请蒋介石签字后,以三国政府公告形式发表。公告的发表使日本统治集团十分恐慌。同年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9日,苏联对日作战。日本政府被迫于10日通过中立国瑞士向中、美、英、苏发出乞降照会。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书
日本投降书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了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1945年7月17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
会议期间,三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有关对日本战后处置的方针,并通过一项由美、英、中三国代表签署的决议,即《波茨坦公告》。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公告宣布:盟国对日作战将继续到日本完全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必须立即投降。公告还规定了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条件,即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领土进行占领;实施开罗宣言之条件,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惩办战争罪犯;禁止军需工业等等。
7月27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不管美、英、中三国《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如何,都将予以不理,始终根据既定的根本方针,坚决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而迈进。29日,铃木首相发表声明,称美、英、中三国宣言无异于开罗会议,日本政府毫无关心的必要,拒绝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议会宣布接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
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投降。全文如下:美、中、英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今集中对待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撤退。(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全文如下: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 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待日本之星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如下:
1、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
2、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3、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4、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
5、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
6、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
7、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实际上向盟军投降。
扩展资料1945年7月17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三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有关对日本战后处置的方针,并通过一项由美、英、中三国代表签署的决议,即《波茨坦公告》。
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公告宣布:盟国对日作战将继续到日本完全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必须立即投降。公告还规定了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条件,即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领土进行占领;实施开罗宣言之条件,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惩办战争罪犯;禁止军需工业等等。
1945年7月27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不管美、英、中三国《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如何,都将予以不理,始终根据既定的根本方针,坚决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而迈进。29日,铃木首相发表声明,称美、英、中三国宣言无异于开罗会议,日本政府毫无关心的必要,拒绝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9日,苏联对日作战。日本政府被迫于10日通过中立国瑞士向中、美、英、苏发出乞降照会。1945年8月8日,苏联加入《波茨坦宣言》。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议会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波茨坦公告

波兹坦公告内容

法律分析:对日本的最后通牒。中、美、英联发《波茨坦公告》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地下室与他的情妇爱娃双双自杀,结束了他恶贯满盈的一生。当天下午,前苏联红军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屋顶。5月8日,德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法律依据:《波茨坦公告》
第六条 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第七条 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第八条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第九条 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机会,投降国并且永不称霸。

波茨坦公告内容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现在由日本管辖,日本行政划为冲绳县波茨坦公告中关于日本领土的的规定是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它小岛之内;中美英联发波茨坦公告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地下室与他的情妇爱娃双双自杀,结束了他恶贯满盈的一生当天下午,前苏联红军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屋顶5月8日,德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了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在柏林西南郊波茨坦举行会议,该公告发表于会议期间中国未参加公告的讨论,但在公告公布前曾。
波茨坦公告的全称是中美英三国促进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在苏美英三国柏林会议期间,于1945年7月26日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同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加入公告8月9日,进入对日作战状态公告全文共13条;公告在当时并未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视,其所导致的结果是,两枚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长崎爆炸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这是一份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1945年7月28日下午,铃木贯太郎首相接见记者时就日本政府对于波茨坦公告的态度发表声明说,波茨坦公告没有任何主要价值,“只有对它置之不理,我们将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而且,日本政府害怕波茨坦公告内容会影响其国民和军队的;波茨坦公告发表的时间具体是在1945年7月26日,其是由中国美国英国和苏联四国共同签署发布的,其核心内容是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
两个文件都由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分别代表苏美英三国政府签署当时只发表了包括14项内容的公报议定书则有21项,内容比公报多此外,会议期间还发表了美中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Potsdam Proclamation的全称为“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在苏美英三国柏林会议进行期间,于1945年7月26日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苏联于同年8月8日对日宣战并加入公告,8月9日对日。
7月26日9时20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公布公告宣布中美英三国武力在“所有联合国之支持鼓励下”,“即将给予日本以最后的打击”日本应以法西斯德国的失败为鉴,尽快做出抉择,盟国。
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与此同时,杜鲁门还指令美国政府的情报机构迅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波茨坦公告的内容让日本;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如下1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2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3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于是,杜鲁门通过驻华大使赫尔利,向蒋介石转告了通告的内容蒋对公告表示赞同,只是要求将他的名字列在英国首相之前7月26日9时20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公布公告宣布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
原因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所以波茨坦公告是中国,美国,英国发表的签订过程11945年7月17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三国;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

波兹坦公告的内容是什么?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它的同意。苏联于8月 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内容如下:
一、吾等战胜国首脑,代表吾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
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这次战争。
二、美英之庞大陆海空军,籍由西方调来之军队,业已增
强数倍,即将予日本以最后的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
之决心而支持及鼓舞。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为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民力量,
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对
付抵抗之纳粹时,不的不将德国人民的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
摧毁殆尽。然现在集中队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
量。吾等之军力更加以吾等之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
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必将终归全
部破坏。
四、现应即早决定,日本是否仍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
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入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所统制?抑或走向
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
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
六、吾人坚信,若不将穷兵黩武之军国主义驱出世界,则
和平安全及正义秩序不能产生。故决将欺骗及误导日本人民使其
妄欲征服世界之政权及势力,永远扫除。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
力量已毁灭有确实的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领,
俾吾人在公告中所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
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指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回家乡,
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识奴役日本人民,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
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
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
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
必须成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货物
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
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治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
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并以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
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战领军队当即
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
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有意识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
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这份重要历史文献的译本,现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基础中美英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这份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纳粹德国胜利后,三国将共同努力打败日本,履行《开罗宣言》和其他二战后如何对待日本的决定。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区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向日本发出最后通牒。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他在宣布之前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苏联在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公告。《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是:盟国将给予日本最后一击,直至其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重申必须执行《波茨坦宣言》的条件。日本投降后,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指定的岛屿;彻底解除军队武装;将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允许保留可以重新武装用于作战的工业,但允许保留可以满足其经济需要和支付货物补偿的工业,允许其获得原材料和资源,参与国际贸易;在实现上述目标并建立负责任的和平政府后,盟军占领军立即撤出。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一般叙述《开罗宣言》,又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波茨坦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公告是在法西斯德国已经投降,日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屡战屡败,即将彻底崩溃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由于原子弹试验成功,美国认为日本投降的条件在没有苏联帮助的情况下已经满足,于是从早先急于让苏联对日作战,转变为担心苏联对日作战会影响其对日本的垄断和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波茨坦会议期间,美国总统H.S杜鲁门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对美国陆军部长H.L史汀生起草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备忘录进行了谈判和修改,并要求蒋介石签字后,以三国政府公告的形式发表。该公告令日本统治集团恐慌。同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9日,苏联对日作战。10日,日本被迫通过中立国瑞士向中、美、英、苏四国发出了乞求投降的照会。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接受《波茨坦宣言》的停战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详细描述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公告,简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这份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打败纳粹德国后,三国将共同努力打败日本,履行《开罗宣言》和其他战后如何处理日本的决定。1945年7月17日,美、英、中三国元首和外长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三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战争的条件和战后处理日本的方针,并通过了由美、英、中三国代表签署的决议,即《波茨坦公告》。苏联在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公告。公告:盟国对日战争将持续到日本完全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必须立即投降。该公告还指出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议会宣布收到《波茨坦公告》,并发布投降书。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元首和外长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26日,他们发出《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投降。全文如下:美、中、英三国政府领导人声明:余等人: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英国首相,代表亿万人民,经过商议,同意给日本一个结束战争的机会。美国、大英帝国和中国的广大的大陆、海、空军力量已经加强了许多倍,他们从西方调来的部队和空军,很快就是对日本的最后一击。他们的部队受到联合国全体决心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将与日本作战,直到日本停止抵抗。德国对全世界唤起的自由人的力量的无效的、无意识的抵抗,取得的成果是突出的,可以是日本人民的殷鉴。这支部队在对抗纳粹抵抗时,不得不摧毁德国人民所有的土地、工业和生活方式。但是,今天聚焦日本的力量更大,不可估量。我们的军事力量,以我们的坚决意志为后盾,如果全面实施,必然会消灭日军,日本的本土终将被彻底毁灭。现在已经到了,日本必须决定一条路,是继续被自己计算错误的士兵控制,日本帝国被彻底毁灭,还是走理智的道路。以下是我们的条件,我们绝不会改变,也没有别的办法。犹豫和拖延更是我们无法接受的。必须永久清除那些欺骗和错误地领导日本人民徒劳地征服世界的人的权威和权力。我们坚持认为,除非将负责任的军国主义赶出世界,否则和平、安全和正义的新秩序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新秩序建立之前,在日本的战争力量被摧毁之前,在有确实可信的证据之前,日本的领土必须按照其盟国的指定被占领,这样我们在此所述的基本目的才能实现。《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其它吾人所决定之小岛。日军完全解除武装后,允许其返回家乡,有和平、生产、生活的机会。我们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毁灭其国家。然而,战犯,包括那些虐待我们俘虏的人,将受到法律的审判。日本政府一定会消除复兴和加强日本人民民主趋势的所有障碍。必须确立言论、宗教和思想自由以及对基本人权的重视。将允许日本维持其经济所必需的产业,并可以支付商品补偿,但可以获得原料,这与控制原料不同。日本最终将被允许参与国际贸易关系。在实现上述目的并根据日本人民自由表达的意愿建立了和平和负责任的政府之后,盟国占领军应撤出。我们通知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真诚履行一切适当保证。另外,日本很快就会被彻底毁灭。

“波茨坦公告”的内容是什么?

7月26日,美、英、中政府发布“波茨坦公告”,公告指出:日军必须无条件投降;除本国四岛外,日本应从其占领的一切领土上撤出,否则,只有“自取灭亡”。
这时,美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已将次临界铀235和两枚原子弹的组成部件运到了位于马里亚纳群岛中的提尼安小岛上。
日本政府对“波茨坦公告”所列条文未作出任何反应。

《波茨坦公告》就日本领土做出了哪些规范

1855年由日本与俄罗斯共同签订的《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是两国首次就库页岛与千岛群岛的主权归属所进行的协商。该条约的第二条明订:;今后日本国和俄罗斯国的疆界应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全岛属于日本,得抚全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属于俄罗斯。这显示两国已就北方边界问题取得共识。国后岛、色丹岛以及齿舞群岛均位于择捉岛南方,不过条约中并未列明其主权归属,日本政府因此认定这些岛屿为日本领土,非争议地区。此外,该条约还注明库页岛将维持两国共管,不另定国界。在《1875年圣彼得堡条约》中,日俄两国同意日本完全放弃对库页岛的主权并将之交予俄国,而俄国亦相对应地放弃对千岛群岛的主权并交由日本管辖。1904年至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对俄罗斯帝国而言是个军事灾难[8][9]。1905年日俄两国在美国出面调停下签订了《朴资茅斯条约》,正式结束日俄战争,并使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的领土。虽然俄国内战期间日本_领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部分区域,但日本并未_吞这些领土,后来亦于1920年代中期撤出该区域。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使日苏边界_突暂时告一段落。在往后的数年内,苏联与大日本帝国间均未爆发严重的对立_突,直至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为止。1941年4月13日两国在莫斯科签署《日苏中立条约》,确认了两国对彼此的中立性;但该条约于1945年遭苏联单方面废弃。1945年8月14日,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并于翌日无条件投降。苏联则于同年8月18日至9月3日间发起行动_领千岛群岛;岛上的日本居民于两年后遭到遣返。现今的千岛群岛争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渐浮现;这主要是《雅尔达密约》、《波茨坦公告》与《旧金山和约》内语意不清的内容与解释上的分歧所导致的。由美国、英国与苏联三国联合签署的《雅尔达密约》规定:;苏联、美国与英国等三大强权的领袖已同意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后的二或三个月内,苏联基于以下条件应当对日本宣战:??2.俄罗斯因日本于1904年所发动的攻击而受损的权利应当完全回复,意即:库页岛南部与其邻接岛屿应回归苏联管辖??3.千岛群岛的主权应归属苏联。;您很显然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当时所谈的并不是任何苏联的领土。我所说的是千岛群岛,日本领土,而其主权处置应该以和平手段解决。我获悉前任总统相当支持苏联和平取得争议诸岛。不过,苏联与稍后的俄罗斯政府均对此事予以否认。《波茨坦公告》就日本领土做出了以下规范:;8.应当施行《开罗宣言》的规定,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与其他根据我等决议的小岛。北方领土的岛屿并未明确地列入条约中,但美国稍后强调;其他根据我等决议的小岛一词是北方四岛归属日本的正当理由。同样的,1943年的《开罗宣言》也未明白提及千岛群岛,而是声明:;日本将自其他以暴力与贪婪取得的领土上被驱逐。日本稍后主张《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并不适用于北方四岛,因为自日俄两国于1855年建交以来,这些领土从来就不属于俄国,俄方亦从未声索之,因此日本所取得的北方四岛并非;以暴力与贪婪取得的领土。俄罗斯,多数民众与媒体均强烈反对就领土问题对日本做出任何让步。一项常见的观点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赢得了千岛群岛,因此不论争议领土先前的历史如何,苏联均对之拥有主权。许多俄罗斯民众认为自日本手中夺取这些岛屿不过是苏联在战争期间作出的牺牲的奖赏,同时也是应其盟国对日用兵的要求而对日宣战的回报。自2000年以降,俄罗斯民众就此问题的态度越发强硬。根据俄罗斯全国民意研究中心于2009年7月间所做的一份民调,89%的受访者反对就千岛群岛争议对日本做出任何让步;而1994年时,这个数字仅为76%。

波茨坦公告的内容是什么?

7月26日9时20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公布。公告宣布:中、美、英三国武力在“所有联合国之支持鼓励下”,“即将给予日本以最后的打击”;日本应以法西斯德国的失败为鉴,尽快做出抉择,盟国同意给日本一机会,以结束战争。条件是:永远剔除日本企图征服世界的权威和势力,肃清军国主义;同盟国必须占领指定的日本领土,以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必须实施《开罗宣言》诸条件;日本的本土限于本州、北海岛九州,及被指定的其他小岛之内;日本军队要完全解除武装;日本战犯将被处以严厉的法律制裁;容许日本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偿付实物赔偿的工业,但不容许日本存在可能重整军备的工业;在实现以上目标并根据日本人民的意志建立和平政府之后,同盟国占领军立即撤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否则日本将遭迅速完全的毁灭。

和平宣言的历史宣言是什么?

《和平宣言》的历史宣言是指 1945 年 6 月 26 日,中、美、英、苏四国发表的《关于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是二战期间中、美、英三国对日本发出的最后通牒,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波茨坦公告》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原则,并且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原则,并且确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波茨坦公告》的发表,意味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了广播声明,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书的签署,正式宣告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波茨坦公告》也随之正式生效。
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交出战争期间所占领的领土,释放所有被俘的战争犯。
《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的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安全之生活。
《波茨坦公告》不影响中、苏、美三国业已缔结的各项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