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歼10设计团队主要人员有谁
- 2、歼十飞机研制中型号可靠技术总顾问是谁
- 3、宋文骢做什么的
- 4、宋文骢的人物生平
- 5、“宋文骢”的读音是什么?
- 6、宋文骢的介绍
- 7、歼十飞机总设计师叫什么宋文(用拼音)
- 8、我国的歼10战斗机是谁设计的?
- 9、收集符合茨威格眼中的伟大人物或悲剧故事300字
- 10、宋文骢的主要荣誉
歼10设计团队主要人员有谁
宋文骢。宋文骢,自然科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宋文骢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多个春秋,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7、歼8、歼9、歼10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7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尤其在歼10飞机研制任务中。他运筹帷幄,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和工程研究成果,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航空主战装备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歼十飞机研制中型号可靠技术总顾问是谁
歼十总师:宋文骢院士。据解放军报27日报道,今年3月22日,网上网下的人们都在自发地缅怀一位科技功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去年的3月22日,他走完了86年的人生旅程。“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却低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斯人已逝,风骨犹存。正是宋文骢等的潜心铸剑、默默砺剑,让歼10一飞冲天,让中国空军叱咤蓝天,让中国军队走得更高更远。科学是浪漫的,科研却艰苦而寂寞。宋文骢,心怀强国壮志,澎湃强军雄心,血液早已融进钢铁雄鹰。在歼10这个项目中,他投入了全部热情和激情,一辈子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甘当寂寞奉献人。他极少接受媒体采访,2009年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中央电视台采访,才被迫答应。
宋文骢做什么的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宋文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宋文骢感动中国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作为歼10总设计师的宋文骢,他都干什么?谁说的。。。。。总设计师很重要的。歼10设计的时候,用了很多新技术。目前世界上,一架新飞机的设计,新技术一般只占全机的20%左右,这样是为了能够不让工程下马,稳步研发。而歼10采用了70%的新技术,可以说是跳跃式的发展了。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研发成功的,但是总设计师拍板,就是要赶上国际形势,而且做为总设计师都是要担当责任的,我想你了解军,工的“问,责,制,度”的,严.重,性,吧?宋文骢为歼10付出了很多心血的,你说的部分正确,航电,动力,是专哗乏糕何蕹蛊革坍宫开人负责,但是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会拿出很多方案,而几乎每个方案都是有利弊的,而且都是有风险的,这就需要总设计师来决定,用什么方案了,如果总设计师最终采用了一个方案导致失败的话,那么后果可严重了。比如歼10的鸭式布局,比如腹部的进气口,等等,这些可不是照抄的,全是自己摸出来的。最初宋文骢在台上讲的时候,下面的专家升至不知道歼10张什么样,需要的定位是什么,楼主去看下歼10研发的年代就可以想象的出了,当时我们的飞机是什么样的,研发的可以说就是未来的一个产品,实属不易的一件事情了。在歼10试飞成功后,宋文骢都已经说不出话了,试飞员当场就哭了,你知道那是多大的跨越吗?宋文骢的人物生平1930年3月26日(民国十九年),宋文骢出生于云南昆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为家中长子,父母取小名为“泰斗”。1935年(民_二十四年),父亲送5岁的宋文骢到学堂读书。1942年9月(民国三十一年),宋文骢考入云南省立大理中学(现大理一中)。1946年7月(民国三十五年),在大理读完初中后,宋文骢回到了昆明。9月,宋文骢考入昆明天南中学(现昆明市西山第一中学),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进步思想,秘密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7月,宋文骢正式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一名侦察员,解放后,在云南军区情报处担任谍报组和侦查组组长。1950年,宋文骢加入长春空军第二航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在空军某部任飞机机械师、中队机械长。1951年5月,宋文骢提前毕业,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分配到空军第九师27团担任机械师。1953年3月,由大队政委和机务主任介绍,宋文骢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8月,宋文骢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为第三期空军工程系飞机、发动机专业学员。1957年,宋文骢被评为哈尔滨市劳动模范。1958年,宋文骢参加东风项目,分配的沈阳112厂设计室,担任改型飞机总体设计组组长。1959年11月,上级将第一设计室(东风107项目设计室)和第二设计室合并,宋文骢担任新组建设计室的总体组组长。1960年7月,宋文骢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沈阳601所任设计员、专业组长。1961年8月,新组建的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沈阳诞生,宋文骢担任气动布局组组长。1962到1964年间,宋文骢带领战术、布局专业组进行了20多种不同平面形状和参数组合的新机方案设计研究,最后集中到两种正常式布局方案——单发动机和双发动机。1964年,宋文骢力主的双发方案获批,成为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超声速歼击机——歼-8飞机研制成功的关键。1969年7月,歼-8飞机试飞成功。1970年,宋文骢离开沈阳,赴成都组建新的歼击机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分所(成都611所)。1974年2月,宋文骢被任命为611所总体室和气动室主任。1980年6月,宋文骢担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总设计师。1981年10月,宋文骢任中国“六五”第一个重点项目歼-7C飞机的总设计师。1982年2月16日,宋文骢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新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在会上提到世界歼击机现状、飞机空中格斗能力、鸭式气动布局等新概念,引起与会专家和部队领导的兴趣。宋文骢在第二次新歼方案论证会上介绍了新式布局的飞机模型,为第三代歼击机歼-10的雏形。之后的两年时间里,经过多次论证、研究和评审,新的方案被确定为中国新一代战机歼-10的总体方案,歼-10飞机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1984年4月26日,经过三次新歼选型会和发动机选型会的反复研究,611所的鸭式布局被选为最终方案进行发展,歼-7C飞机完成首飞。歼-7C的研制成功,使中国跨入能完全独立自主研制第二代歼击机的国家行列。1985年,宋文骢主持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突破数字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的国内研究空白。完成了国内从未设计过的腹部进气道、国内独一无二的水泡式座舱,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铁鸟试验台,国内第一个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动态模拟综合试验台设计等。1989年7月,宋文骢在厂所结合时任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成功实现首飞,在首飞完成后,宋文骢特意将自己的生日改为了3月23日。2001年,宋文骢等人在《中国工程科学》08期发表了著名的《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论文,为全新一代战斗机的预研工作起到了开创性的重要作用,文中所提出的气动布局方案奠定歼-20隐身战斗机的基础。2003年,宋文骢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3月10日,歼-10飞机正式交付空军。2004年4月13日,歼10飞机最终通过国家航定委的设计定型审查。7月,宋文骢任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2006年10月30日,在珠海举办的第二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上,荣获终身奉献奖。2010年2月10日,“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宋文骢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6年3月22日13时10分,宋文骢因病在北京301医院逝世离世,享年86岁。2016年3月26日上午10点,宋文骢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宋文骢”的读音是什么?“宋文骢”的读音是sòngwéncōng。人物介绍:_宋文骢(1930.3.26-2016.3.22),男,汉族,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大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航空报国金奖、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宋文骢的主要成就气动布局宋文骢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20世纪60年代,宋文骢在研制东风113飞机过程中创建了“战术技术与气动布局专业”,并担任布局组组长,承担飞机型号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开拓工作,开创性的完成了歼-8飞机的作战使用分析、多种布局参数研究和总体方案论证,总结出了战术技术论证、气动布局和性能分析方法。1982年2月16日,宋文骢在北京召开的新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第二次新歼方案论证会上介绍了新式布局的飞机模型,为第三代歼击机歼-10的雏形。2001年,宋文骢等人在《中国工程科学》08期发表了著名的《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论文中所提出的气动布局方案奠定歼-20隐身战斗机的基础。航空电子专业体系1985年,宋文骢主持组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完成了国内从未设计过的腹部进气道、国内独一无二的水泡式座舱,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铁鸟试验台,国内第一个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动态模拟综合试验台设计等。后逐渐形成了航空电子系统组、航空电子系统动态模拟仿真组、机载OFP软件开发组等多个核心专业组。中国第一个完整的航空电子专业体系在一航成都所诞生。随后,飞行与品质控制设计试验研究室也在一航成都所成立。歼-10总设计师1986年,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国家重大专项歼-10飞机总设计师。在歼-10战斗机的研制中,宋文骢的主要贡献有:发展放宽静安定度的鸭式布局设计技术,提出歼-10飞机总体方案,制订了一系列跨行业、跨部门的设计师系统管理文件和程序,制定了各大系统的技术完整性主计划,明确了责任、研制步骤、主要试验项目和工作内容,组织攻克关键技术,实现歼-10飞机先进技术方案。在试飞过程中宋文骢主持试飞结果分析,故障判断,研究解决措施,提出改进设计要求。主要作品类别名称备注论文歼击Ⅲ型飞机研制中的设计师系统---关于中国歼击机发展的思考---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气动布局研究2001年8月发表于《中国工程科学》杂志2000年的中国军用航空技术1990年7月获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鸭式布局飞机的发展2003年中国航空学会总体专业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资料15岁天才落榜清华,所幸被西工大破格录取,21年后怎样了?“长大以后是读清华呢?还是读北大呢?”相信不少朋友小时候都曾有过这种“纠结”,反正那时候还小,根本不会考虑自己是否能考上这两所名校,选就完事儿了!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也和大家一样,从小就在纠结“读清华还是读北大”,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这么说吧,初中毕业考试一共6门课,他考了599分,读清华读北大都不是问题,然而由于一个“特殊原因”,他惨遭拒绝。若不是西北工业大学破格录取他,我国就极有可能痛失一个人才,今天,我们便来说说他的传奇故事。杨伟,1963年出生于四川资中一普通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才能,3岁,可以计算100以内的简单运算;6岁,各科成绩几乎满分,看过的知识更是过目不忘,初中毕业那年,他拿下了599分(满分600分)的惊人成绩,震撼全校。这一年,我国各大名校恰好开设了少年班(针对早慧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班主任老师便推荐杨伟也去试试,说实话,这时候杨伟刚进入高中2个星期,对“高考”几乎一无所知,不过看老师和父母那么热情,他便寻思着随便考考,就连填报志愿,都没有多想,清华、北大也是随便一填。结果成绩一下来,再次轰动全校,杨伟的分数距离清华北大少年班的录取线,只差了1分,要知道,他才刚进入高中2个星期,若是能再复习几个星期,绝对没问题。不过如此优异的成绩,已经足以引起全国其它高校的注意,它们纷纷联系杨伟,表示想录取他,但当它们得知杨伟是色弱以后,便忍痛放弃了他,这个“特殊原因”让杨伟颇感失落,难道自己这辈子都不能从事感兴趣的专业了吗?所幸,一位老师的出现,改变了杨伟的一生——他叫罗时钧,是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力学教育家,他的导师乃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此时的罗时钧时任西工大空气动力学专业主任,听说杨伟的事情后,当即打电话表示:“来,我们学校要你!”接到罗时钧老师的电话,杨伟十分激动,他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罗时钧老师还鼓励他道:“没事的,我也是色弱!”罗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改变了杨伟的人生,很快,他便进入西工大空气动力学专业本科学习,这一年,他年仅15岁。由于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杨伟自然倍加珍惜,他每天争做最早去教室学习的学生,并抓紧一切课余时间跑去图书馆充实自己,俗话说得好:“不怕别人比你优秀,怕的是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凭借着不懈努力,杨伟很快就完成了本科学业,并继续在西工大攻读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硕士学位,22岁毕业那年,便被中国航空工业成都所九室聘用,在这里,第二个改变杨伟人生的人物出现——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对这个聪明又努力的孩子,宋文骢十分欣赏,并给了他很多帮助和支持,在歼10研究工作中,杨伟专门负责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挑战,2001年,杨伟便升任为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兼副所长,并带队研发枭龙战机,成为中国航空工业史上最年轻的总设计师,这一年,他不过38岁。再后来,杨伟又带队研发了歼20战斗机,轰动全球!期待杨伟先生在未来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宋文骢的人物生平
1930年3月26日(民国十九年),宋文骢出生于云南昆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为家中长子,父母取小名为“泰斗”。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父亲送5岁的宋文骢到学堂读书。 1942年9月(民国三十一年),宋文骢考入云南省立大理中学(现大理一中)。 1946年7月(民国三十五年),在大理读完初中后,宋文骢回到了昆明。9月,宋文骢考入昆明天南中学(现昆明市西山第一中学),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进步思想,秘密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云南民主青年同盟”。 1949年7月,宋文骢正式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一名侦察员,解放后,在云南军区情报处担任谍报组和侦查组组长。 1950年,宋文骢加入长春空军第二航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在空军某部任飞机机械师、中队机械长。 1951年5月,宋文骢提前毕业,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分配到空军第九师27团担任机械师。 1953年3月,由大队政委和机务主任介绍,宋文骢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8月,宋文骢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为第三期空军工程系飞机、发动机专业学员。 1957年,宋文骢被评为哈尔滨市劳动模范。 1958年,宋文骢参加东风项目,分配的沈阳112厂设计室,担任改型飞机总体设计组组长。 1959年11月,上级将第一设计室(东风107项目设计室)和第二设计室合并,宋文骢担任新组建设计室的总体组组长。 1960年7月,宋文骢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沈阳601所任设计员、专业组长。 1961年8月,新组建的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沈阳诞生,宋文骢担任气动布局组组长。 1962到1964年间,宋文骢带领战术、布局专业组进行了20多种不同平面形状和参数组合的新机方案设计研究,最后集中到两种正常式布局方案——单发动机和双发动机。1964年,宋文骢力主的双发方案获批,成为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超声速歼击机——歼-8飞机研制成功的关键。1969年7月,歼-8飞机试飞成功。 1970年,宋文骢离开沈阳,赴成都组建新的歼击机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分所(成都611所)。 1974年2月,宋文骢被任命为611所总体室和气动室主任。 1980年6月,宋文骢担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总设计师。 1981年10月,宋文骢任中国“六五”第一个重点项目歼-7C飞机的总设计师。 1982年2月16日,宋文骢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新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在会上提到世界歼击机现状、飞机空中格斗能力、鸭式气动布局等新概念,引起与会专家和部队领导的兴趣。宋文骢在第二次新歼方案论证会上介绍了新式布局的飞机模型,为第三代歼击机歼-10的雏形。之后的两年时间里,经过多次论证、研究和评审,新的方案被确定为中国新一代战机歼-10的总体方案,歼-10飞机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1984年4月26日,经过三次新歼选型会和发动机选型会的反复研究,611所的鸭式布局被选为最终方案进行发展,歼-7C飞机完成首飞。歼-7C的研制成功,使中国跨入能完全独立自主研制第二代歼击机的国家行列。 1985年,宋文骢主持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突破数字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的国内研究空白。完成了国内从未设计过的腹部进气道、国内独一无二的水泡式座舱,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铁鸟试验台,国内第一个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动态模拟综合试验台设计等。 1989年7月,宋文骢在厂所结合时任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 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成功实现首飞,在首飞完成后,宋文骢特意将自己的生日改为了3月23日。2001年,宋文骢等人在《中国工程科学》08期发表了著名的《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论文,为全新一代战斗机的预研工作起到了开创性的重要作用,文中所提出的气动布局方案奠定歼-20隐身战斗机的基础。 2003年,宋文骢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3月10日,歼-10飞机正式交付空军。 2004年4月13日,歼10飞机最终通过国家航定委的设计定型审查。7月,宋文骢任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 2006年10月30日,在珠海举办的第二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上,荣获终身奉献奖。 2010年2月10日,“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宋文骢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6年3月22日13时10分,宋文骢因病在北京301医院逝世离世,享年86岁。 2016年3月26日上午10点,宋文骢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宋文骢”的读音是什么?
“宋文骢”的读音是sòng wén cōng。
人物介绍:
宋文骢(1930.3.26-2016.3.22),男,汉族,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大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航空报国金奖、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
宋文骢的介绍
宋文骢(1930.3.26-2016.3.22),男,汉族,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大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航空报国金奖、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的优秀带头人,曾从事歼-8、歼-7C、歼-10飞机的研制,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2010年,当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歼十飞机总设计师叫什么宋文(用拼音)
宋文骢(cōng)
骢:青白色的马
宋文骢(1930.3.26-2016.3.22),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省大理人,中国著名的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航空报国金奖、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歼-10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被誉为“歼-10之父”。
我国的歼10战斗机是谁设计的?
歼1”战斗机总设计师是宋文骢 宋文骢 宋文骢 男 79岁 飞机总体设计专家。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省大理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院士,198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载,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七、歼八、歼九、歼-10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七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成果。
收集符合茨威格眼中的伟大人物或悲剧故事300字
宋文骢(1930.3.26-),飞机总体设计专家,歼10飞机总设计师。原籍云南省大理。
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仼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世纪60年代初,宋文骢就和同志们一道首创了我国飞机设计第一个气动布局专业组并担任组长,开始了对飞机新式气动布局的深入研究。
80年代中后期,上级发文提出要研制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今年,歼-10在国庆节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飞机的硏制定型和装备部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在北京*广场举行,上午11时11分,由空军151架飞机组成的空中梯队准时飞越广场上空,由我国自行硏制,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战斗机编队惊艳亮相,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扩展资料: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危险的怜悯》等。
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宋文骢的主要荣誉
1990年7月,宋文骢的《2000年的中国军用航空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获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歼-7Ⅲ型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宋文骢排名第一,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992年,宋文骢被航空航天工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6年,宋文骢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国防工业工会授予航空工业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宋文骢被国家人事部对其记“一等功奖励”。2000年,宋文骢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宋文骢被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授予“航空报国金奖”。 2002年,宋文骢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宋文骢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10月30日,在珠海举办的第二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上,宋文骢荣获终身奉献奖。 2007年2月27日,宋文骢主持设计的歼-10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7月1日,荣获“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 2010年2月10日,“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宋文骢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