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厝火积薪造句,用“水,火,山,石,田,禾,日,月,上”这几个字怎么组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9 04:45:08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厝火积薪

厝火积薪,汉语成语,拼音cuò huǒ jī xīn,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贾谊多次向汉文帝上书陈述社会的弊端,写出了著名的《陈政事疏》,他认为当前的政治局势很不好,出现很多违背情理、伤害道义的事情,应该想办法革除。如果看不到的话就像厝火积薪一样危险。
厝火积薪造句:
1.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2.这无疑是厝火积薪,你就不怕吗?
3.在房基下挖坑储水,这无异于厝火积薪,后果将不堪设想。
4.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厝火积薪。

厝火积薪的意思

厝火积薪的意思是: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厝火积薪造句:
1.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
2.在房基下挖坑储水,这无异于厝火积薪,后果将不堪设想。
3.马加爵事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厝火积薪最终把自己烧死的事不是没有。
4.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5.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厝火积薪。
6.1911年5月,皇族内阁成立,岑春煊对此更为失望,称此局面为“吏残于上民怨于下譬犹厝火积薪不可终日危亡之势尽人皆知”。

“厝火积薪”第一个字念什么?


读音:cuò
读音:cuò huǒ jī xīn
释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也作积薪厝火。
出自:
1.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2.《野叟曝言》六四回:"目今时势如~,忽然一发便有燎原之势."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造句:
一、这无疑是厝火积薪,你就不怕吗?
二、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
三、在房基下挖坑储水,这无异于厝火积薪,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马加爵事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厝火积薪,最终把自己烧死的事不是没有。
五、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厝是什么意思

厝字的意思:安置。
厝字的意思:安置。厝火积薪;厝,音cuò,磨刀石。例如:厝,厉石也。组词: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藏这极大的危险;厝顿:处置,安顿;厝生:安身,谋生;厝火燎原: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厝所:停放灵柩的处所。
“厝”,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从厂,其形象山崖,表示磨刀石多取自山崖,从昔,昔有久、旧义、表示刀器日久变钝,需用磨刀石磨利,“厝”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造句
1、水头一家亲感谢关心古厝民宿开幕进度的家人和朋友们。
2、兄弟二人皆经营芦柑,弟弟姚某16年前从古厝搬出,在村路尾建房,生有一儿一女。
3、进了正门,阳光从天井洒落到院子里,立即能对比出古厝里居室的阴凉和天井的明媚,这也是古厝内部典型的布局“光厅暗屋”。
4、古厝、老街、廊桥等100多幅摄影作品展现闽北传统优秀文化,唤起人们的浓浓乡情。
5、这是2002年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书所写的序言;披读再三,这篇刊于13年前的文章,依然熠熠生辉。

“厂里加昔”念什么?


“厂里加昔”是“厝”,读音是【cuò 】。
“厝”
部首:厂
笔画:10
意思:
安置 :~火积薪。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浮~。暂~。
磨刀石。
〈方〉在闽南语中代表房屋。
造句:
这无疑是厝火积薪,你就不怕吗?
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
在房基下挖坑储水,这无异于厝火积薪,后果将不堪设想。
马加爵事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厝火积薪,最终把自己烧死的事不是没有。
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成语造句


本来我想答
和你说的差不多了
你好!
白头如新: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虽然我和他认识很久啦!可我人仍是白头如新。
祸如萧墙:近义词红颜祸水
这个女子便是祸如萧墙。
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我们现在厝火积薪啦。
我自己写的,应该没有病句吧!
(*^__^*) 嘻嘻……

用“水,火,山,石,田,禾,日,月,上”这几个字怎么组词?

1、水 水火不容
拼音:shuǐ huǒ bù róng
解释: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造句:他们两人为什么会弄到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呢?
2、火 厝火积薪
拼音: cuò huǒ jī xīn
解释: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造句:这无疑是厝火积薪,你就不怕吗?
3、山 气壮山河
拼音:qì zhuàng shān hé
解释: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造句:这幅画作的气势非常雄伟,给人一种气壮山河的感觉。
4、石 石沉大海
拼音:shí chén dà hǎi
解释: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造句:我写给他的信石沉大海。
5、田 沧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解释: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造句:面对家乡沧海桑田的变化,他激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
6、禾 禾苗
拼音:hé miáo
解释:谷类作物的幼苗。
造句:地里的禾苗已干枯了。
7、日 一日千里
拼音:yī rì qiān lǐ
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造句: 在有效的管理下,公司业务的发展一日千里。
8、月 日新月异
拼音:rì xīn yuè yì
解释: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造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观念也日新月异。
9、上 不相上下
拼音:bù xiāng shàng xià
解释: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造句:从攻防的阵势上看,两支球队的实力不相上下。

用无疑造句是什么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用无疑造句是什么】内容,供您参考。1、他这样做对这次活动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2、你这时说这些话,无疑是火上浇油。3、听他的二胡演奏无疑是一种艺术享受。4、让通缉要犯藏匿于自家,无疑是引狼入室,自寻死路。5、这无疑是厝火积薪,你就不怕吗?6、就培养方式而言,情感教育的渗透无疑是终南捷径。7、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从教育抓起,这是毫无疑义的。8、用高利贷解决公司的经济困难,无疑饮鸩止渴。9、资讯工业在国内工业发展中无疑是举足轻重的角色。10、历史学家批评项羽的妇人之仁,无疑失之偏颇。11、他送来的被褥,无疑是雪中送炭。12、走是不可能了,此时走,无疑自取灭亡。13、犯错误如人患病一样,执迷不悟无疑如忌药讳医,难免病入膏肓;冒雨汤风有如问药求医,可保身安体健。14、这无疑是一个骗局,对此已经是司空见惯了。15、其壮丽的雪景无疑可与沙斯塔山和雷尼尔山相媲美。16、李平平各方面的表现都很突出,被评为“三好”学生是必定无疑了。17、小鸟的心情无疑是悲伤的,它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为了它和树的友情,为了守信。18、在逆境中依旧能保持乐观的人,无疑是强者。19、他的诗虽然算不得是一字连城,但在当前的诗歌创作中,无疑算得上是非常杰出的作品了。20、一叶知秋,队员一上场就兴奋不起来,这场球必输无疑。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厝火积薪”和“曲突徙薪”的区别?

前者是比喻有潜在危险,后者强调要提前规避风险。
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 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曲突徙薪: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厝火积薪 cuò huǒ jī xīn
典故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野叟曝言》六四回:"目今时势如厝火积薪 ,忽然一发便有燎原之势."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
2.曲突徙薪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ū tū xǐ xīn,意思是曲:形做动,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火。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消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防患于未然。出自《汉书·霍光传》。
造句:
1、采取曲突徙薪的措施,可以降低危险的发生。
2、别怪我建议你曲突徙薪,这场地实在挤进太多人了,为了安全得尽快疏散。
3、人们为了防止火患,曲突徙薪,禁止上山携带火种。
4、不要将易燃物置于火源之旁,曲突徙薪,以策安全。
5、各单位要认真落实防火措施,曲突徙薪,消除隐患。
“厝火积薪”和“曲突徙薪”的区别是发生危机前后的反应。
“厝火积薪”是指危机已伏却还不知道,没有做任何措施;而“曲突徙薪”是指在发生危机前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读音:cuò huǒ jī xīn
解释: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处: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例子: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读音:qū tū xǐ xīn
解释: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例子:曲突徙薪广恩泽,愿亟靖海安天骄。 清·黄遵宪《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龚蔼人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