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周,北周的军事制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8 17:10:39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北周的解释及造句

   北周拼音
  【注音】: bei zhou
   北周解释
  【意思】:北朝之一,公元557-581,鲜卑人宇文觉所建。参看〖南北朝。
   北周造句
  1、北周废榆中县,其地并人子城县,仍属金城郡。
  2、隋朝时开始娣的女儿成为慈禧太后的北周,她的继子为新皇帝。
  3、最后再对北周最终能统一北方的历史原因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简要探析。
  4、随着中原北周、隋和唐等王朝对吐谷浑军事打击的加强,吐谷浑对党项的控制日渐减弱;
  5、后来,北周覆灭,小怜又被隋文帝赐给代王妃的兄长李询。
  6、太和新制,经过北周改革,最终形成隋唐财政制度。
  7、《南北史》中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了三日三夜。
  8、北周武帝释放奴婢,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9、当北周战胜北齐在公元577,这是最后的.时刻,并最终利用北部汉语朝南。
  10、隋代石佛造像与金铜像特征基本相同,造像形式变化越来越丰富,这种变化前期主要是相对北齐、北周的风格对比而言的。
  11、提出突厥虽与北周有过合从伐北齐的经历,然而北齐之灭亡并非突厥与北周合从的结果。
  12、北齐自身衰落,再加北周与陈的合攻,才终致灭亡。

什么叫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五代以后鲜用,避免与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周公。次年初,宇文氏废西魏恭帝建国,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史称北周。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北周初期控制关陇地区,由于一系列战乱,民生凋敝,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思想文化也趋于保守落后。但是北周政治相对清明,君主颇有励精图治者,且其历来有志于统一北方。[34]
北周立国后与北齐的军事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宇文泰用府兵制建立起一支骁勇善战的府兵。北周统治的区域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人文文化,这种文化表现为尚利,尚武,粗野的特点,有别与北齐控制下区域地理文化表现出的务农,尚文,尊儒的特点。北周的区域文化能够培养出比北齐优秀的兵源,对于北周最终能够吞并北齐有着直接的影响。

北周是什么朝代呢?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五代以后鲜用,避免与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北周初期控制关陇地区,由于一系列战乱,民生凋敝,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思想文化也趋于保守落后。但是北周政治相对清明,君主颇有励精图治者,且其历来有志于统一北方。
北周的经济
北周时期,宇文泰在经济上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积极劝课农桑,奖励耕植,并相应地制定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就是将被破坏了的均田制恢复起来,使那些由于土地兼并、战乱、天灾而丧失土地,流落他乡的农民和土地重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

北周统一北方


北周统一北方
北周统一北方
北周统一北方指的是北周与陈朝联盟和北齐的战争,结果以前者获胜告终,北周成功统一北方,陈朝夺得淮南。公元550和556年,高氏和宇文氏分别篡夺东魏和西魏政权称帝,史称北齐和北周。北齐拥有今河北、山东、安徽及山西、河南大部分地区,军事、经济实力较强,但实行纵容各级官史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政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至后主高纬时,更是腐败透顶,不胜其弊。北周占有今陕西、宁夏、甘肃、四川及河南、湖北等部分地区,虽军事、经济实力不如北齐,政治却比北齐好,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国力日渐强盛,于是宇文邕决定北连突厥,南和陈朝,并乘陈攻占北齐淮南地之机,发起攻灭北齐的战争。公元577年正月,高恒从邺城出逃济州(今山东茌平西南)。宇文邕围攻邺城,焚烧西门,北齐军战败。北齐灭亡。此次战争历时3年,较大的战役有:河阴之战,平阳之战,邺之战。
名称
北周统一北方
地点
今陕西、山东与江南一带
时间
575年—577年
参战方
北周、北齐
结果
北周获胜并统一北方、北齐灭亡
参战方兵力
不详
伤亡情况
不详
主要指挥官
宇文邕、高恒
又名
北周灭北齐之战
北齐衰象
北齐的鲜卑化和西胡化风气十分重。集中表现在对占统治地位的鲜卑人和鲜卑化人对汉人和汉化人的排斥与杀害,之所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是北齐统治集团是出自反汉化的六镇军人。
而且出现一种“西胡化”的倾向,也就是统治集团沉迷于西域胡人的歌舞娱乐当中,意志消沉。也使得相当多胡人因为歌舞伎艺得以得到高官厚禄,甚至与太后通奸。整个国家处于贪腐横行的状态的状态。
太建北伐
周武帝掌握大权后,始有讨伐北齐之议。先是在建德元年(572年)遣使南方陈朝,以期联合进攻北齐,陈宣帝表示同意,但要把樊、邓州让给陈朝,北周使者杜杲认为城池应该从北齐地盘那里取得。之后双方多次通信,达成协议,建德二年(即太建四年,573年)陈朝派出以吴明彻和黄法氍为主帅,以十万部队进攻北齐,吴明彻所部由秦郡出发,黄法氍由历阳出发。
四月,黄法氍部将复广达在大岘(今天安徽含山东北)与北齐军接战,击败北齐军。又吴明彻部将程文季率敢死队,除掉州护城河的障木栅后,大军包围秦州。北齐派出军队救援历阳,被黄法氍所部所败,北齐又调遣府仪同三司尉破胡、长孙洪略带兵救援秦州。吴明彻派出猛将巴山太守萧摩诃单骑驰马冲阵齐军,斩杀北齐军前队善射者西域胡及大力者十余人,陈军乘机进攻,北齐军大败,陈军斩获不可胜计,尉破胡逃走,长孙洪略战死。北齐派出王琳赴寿阳(今安徽寿县),组织军队抵抗陈军。
五月,黄法氍所部击破历阳,进军合肥,合肥望旗请降,秦州随后亦降。
六月,黄法氍攻克合州,程文季攻克泾州,吴明彻也进破仁州。
七月,吴明彻所部运动至峡口,攻克其北岸城,南岸守军皆弃城而走,陈军很快攻占仁州。随后吴明彻军夜袭寿阳守军,北齐巴陵王王琳统领的守军大败而逃,只得退守相国城及金城。
十月,吴明彻开始进攻寿阳,于肥水筑坝,引水灌城。城中苦于潮湿,士兵多数腹泻,手脚浮肿,死者十之六七。北齐调遣行台右仆射皮景和等率军数十万救援寿阳,援军在距寿阳30里即扎营。陈军诸将见到北齐军军队数量众多产生了畏惧,问吴明彻:“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吴明彻回答:“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吴明彻军随后发起猛攻,一鼓作气攻克寿阳,俘王琳、王贵显、扶风王可朱浑孝裕、尚书卢潜、左丞李騊駼等,这些送到建康。北齐军的驼马和辎重尽为陈军所得。王琳善抚士卒,甚得军心,被俘齐军见王琳后皆歔欷不能仰视。吴明彻见后,为防兵变,派人斩杀王琳。
太建北伐至此结束,陈军攻陷北齐数十城,淮南之地被陈朝所占。
北周起兵
建德四年(575年)七月,周武帝和齐王宪及内史王谊谋划伐齐,又派遣纳言卢韫三次问计于安州总管于翼。周武帝召集大臣于大德殿上通知伐北齐的计划,随后周武帝下诏伐齐。委任柱国陈王宇文纯、荥阳司马消难、郑公达奚震为前三军总管,越王盛、周昌公侯莫陈崇、赵王招为后三军总管。齐王宇文宪率领二万军队向黎阳进发,随公杨坚、广宁公薛迥率领水军三万自渭水入黄河,梁公侯莫陈芮统帅二万军队守太行道,申公李穆帅统领三万军队守河阳道,常山公于翼帅众二万出陈、汝。总计12万人。
八月,北周六路大军开入北齐境内,军纪严明,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又周武帝所部六万进逼河阴,攻破外城,北齐军退保内城。又宇文宪所部攻占武济,兵锋指向洛口。周武帝见河阴难下,转而率军进攻金镛城,但遇到守城军队顽强抵抗,无法攻下。
九月,被齐右丞高阿那肱自晋阳带兵救援洛阳,北周军此时因为旧攻金镛城不下,加上周武帝生病,主动撤军。
此次出征周武帝曾与手下大臣讨论出兵计划,宇文弼认为北齐虽然失道,但是还有能干的大臣在,而且”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冲要,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所以他认为应该取小道偷袭晋州,周武帝不听。建德五年(576年),北周再次大举伐齐,周武帝吸取教训采用这条计。
十月四日,周武帝调遣军队伐齐,以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随公杨坚统带右三军,谯王俭、大将军窦泰、广化公丘崇统带左三军,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统带前军。周武帝的计划是进攻晋州,以图吸引北齐主力来救援后进行决战,打败对方后再进逼北齐的首都邺。
北周军军至晋州,屯驻在汾曲。周武帝先调遣齐王宇文宪统带精骑二万守雀鼠谷,陈王宇文纯步骑二万守千里径,郑公达奚震步骑一万守统军川,大将军韩明步骑五千守齐子岭,焉氏公尹升步骑五千守鼓钟镇,凉城公辛韶步骑五千守蒲津关,赵王宇文招步骑一万自华谷攻北齐汾州诸城,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又调遣内史王谊监督诸军攻平阳城,周武帝每日从汾曲到平阳城下督战。北齐行台仆射海昌王尉相贵负责带兵防守平阳城。围城不久,防守北城的晋州刺史崔景嵩,在夜晚遣使请降于北周,王轨带领众响应,打开北城门。当天天还没有亮,北周将领段文振,持槊和数十人率先登城,和景嵩同至尉相贵住处劫持了他。守军得知消息后士气崩溃,无心抵抗,晋州被北周攻克,俘虏相贵及甲士八千人。
此时,齐主和冯小怜在天池打猎,晋州的告急文书,从太阳升起到中午不停送来。右丞相高阿那肱却说:“大家正为乐,边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闻!”至傍晚,晋州使者再至,说:“平阳已陷”,高阿那肱才把晋州危机消息告诉。高纬听到后马上起身,但冯小怜恳请北齐后主再下一盘棋,高纬答应,延误了发兵时间。
十月二十五日,高纬亲率大军救援平阳,到达时平阳已被攻下,遂昼夜猛攻平阳,北周守城将领晋州刺史梁士彦领兵一万与之展开激烈的战斗,北齐军曾经挖地道进攻,但是被北周军拿木头塞住无法攻克。
十二月初三,周武帝所部与宇文宪所部会合,救援平阳。初六,周武帝部队到达平阳与北齐军对阵。此时齐军东翼稍稍后退,冯小怜惨叫:“军败矣!”录尚书事城阳王穆提婆也应声:“大家去!大家去!”高纬居然立即带着淑妃逃奔高梁桥。开府仪同三司奚长劝高纬:“半进半退,战之常体。今兵众全整,未有亏伤,陛下舍此安之!马足一动,人情骇乱,不可复振。愿速还安慰之!”武卫张常山自高纬身也劝谏说:“军寻收讫,甚完整。围城兵亦不动。至尊宜回。不信臣言,乞将内参往视。”高纬听后停止逃跑。但穆提婆拉着齐主手肘说:“此言难信。”高纬听后又和冯淑妃向北逃走。北齐军知道皇帝逃跑后士气崩溃,被北周军大败,死者万余人,军资器械被丢弃满地都是。只有安德王高延宗全军而退。
十二月十三日,北周军军至晋阳。十四日,高延宗称帝,大赦天下。十二月十七日,北周军击败北齐军,攻破晋阳。
建德五年(577年)一月十八日,北周军达到邺,围困邺城。随后击败北齐军,攻占邺城,高纬带数百骑逃亡。后被北周将领尉迟勤捉获,送至邺城。
二月,北齐其余抵抗力量陆续被消灭,北周统一北方。

北周的军事制度


北周的军事制度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五代以后鲜用,避免与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那么在军事上宇文家有哪些改变呢?
颁行新制:
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高欢大军压境,南有萧梁不时构衅。尤其是高欢,视西魏为劲敌,急欲将其扼杀于襁褓之中,而东西魏力量对比又十分悬殊,东魏地广国富,人口逾二千万,兵强马壮,高欢能调动的军队不下二十万;西魏地狭国贫,人口不满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
同时,西魏立国之初,关中即遭大饥,人心浮动。宇文泰也看到了这种形势,大统元年(535年)三月,他命各衙署斟酌古今以来的治国经验,且可以用于现实者,制订颁行了二十四条新制。并提拔了武功大姓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拟订治国大纲,革新政治。
府兵制度:
宇文泰首先进行的是改革军制,建立府兵制度。大统三年(537年),宇文泰开始整军。先是,东魏连年入侵,永熙三年(534年)八月,高欢帅师攻克潼关,进逼华阴(今陕西华阴西南);大统元年(535年)春正月,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军再攻潼关,见宇文泰已有准备,遂挥师攻华州(治华山,今陕西华县),赖着刺史王罴的拚力死战,才打退了东魏进攻;大统二年(536年)三月,高欢又亲率万骑袭取夏州,徙五千户而归。
不久,又袭取灵州,徙五千户而归;大统三年(537年)正月,高欢又领军屯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于黄河上架设浮桥,准备渡河攻潼关。高欢恃戎马之强,年年进攻西魏,虽然未曾得手,但宇文泰知道,长此下去,实力处于劣势的西魏必然难以支持,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开拓兵源,扩充军队。
大统三年(537年)七月,宇文泰集诸军于咸阳,八月,率之于潼关整军,宣布军法军规,不得贪财轻敌,不得作威于百姓,与敌作战,用命则赏之,逃脱皆戮之。通过这次整顿,西魏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不久,高欢率二十万大军入侵,西魏以少胜多,在沙苑(今陕西华阴县境内)大败高欢,俘敌八万余人。

北周是什么朝代?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
历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北周。
北周时期的思想文化简介:
在思想文化上宇文泰雅好儒术,以儒家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去除鲜卑族的一些落后习俗和摒弃当时思想领域中风靡一时的空谈玄理、崇佛论道一类的腐朽风习。在京师长安设立国子学,拜儒学大师卢诞为国子祭酒,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儒家思想观念的人士,作为政权的支柱。
还根据先秦典籍《尚书》中的《大诰》一文的格式,制定《大诰》一篇,作为文章的样式,于大统十一年(545年)宣示群臣,明令自今后文章须皆依此体,力图以此矫正浮华文风。

北周是现在的什么省

陕西、山西两省。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宋朝以后鲜用),由宇文氏建立,定都长安,北周自建国后,统治实权一直在霸府宇文护身上,皇帝无力与之抗阻,为了摆脱宇文护的束缚,经过一连串的计划与斗争,北周武帝终于杀死了宇文护,掌握大权;
并以德施政,人民安乐,在位时更成功灭北齐,统一北朝。但他死后三年,北周便被杨坚的隋所取代,后由隋灭陈,统一中国。
北周由宇文泰奠定根基。北魏在六镇之乱时,宇文泰投靠权臣尔朱荣,随其入关中讨伐叛逆,后来投于以关中陇西为根据地的大将贺拔岳的麾下,并渐渐受重用。
控制洛阳的另一权臣高欢认为贺拔岳有不臣之心,故使陇西秦州军人刺杀贺拔岳。贺拔岳所属将领在贺遇刺后,拥立宇文泰为统帅。宇文泰只是表面上服从高欢,其实控制关陇。
北魏孝武帝在讨伐高欢失败后,逃奔关中。宇文泰虽收容了他。但不久就将孝武帝杀害,改拥立西魏文帝建立西魏(535年)。而东方的高欢在孝武帝逃入关中后拥立东魏孝静帝,把朝廷迁到河北邺城,建立东魏(534年)。
西魏建立后,宇文泰成为大丞相。宇文泰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奠定宇文氏在关中的基础。宇文泰任用苏绰等人改革,使西魏进一步强盛。进而攻入南梁的成都,夺取西川地盘。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嫡长子宇文觉承袭为安定郡公、太师、大冢宰。次年,宇文泰之侄宇文护迫西魏恭帝禅让,由宇文觉即位天王,建立北周,建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
宇文觉不满宇文护专权,企图铲除宇文护,但反被其所杀。宇文护拥立宇文觉庶兄宇文毓,是为北周明帝。几年后,明帝被杀,又拥立宇文毓异母弟宇文邕为北周武帝。
宇文护执掌政权十五年,成为北周实际上的主宰。他承继宇文泰、苏绰的政策,消灭威胁政权的军阀,使北周政权更巩固。北周武帝年间,宇文护的儿子乱政害民,宇文护的威望大降。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北周武帝乘机刺杀了宇文护,重夺政权。
北周武帝执政后,积极推广汉化并励精图治。575年发兵征北齐,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华北,仅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未降,奉逃奔突厥的皇子高绍义为帝。北周统一华北后国力一度兴盛,北周武帝英年早逝,北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周宣帝生前即传位年幼的儿子北周静帝宇文阐。
580年6月8日宣帝病死,外戚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进而把持朝政。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与益州总管王谦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联合叛变反抗杨坚,爆发尉迟迥之乱,但被杨坚所派的韦孝宽、王谊与高颎等人平定。
期间杨坚亦诛杀北周明帝长子太师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及尚在人世的宇文泰五子,并与突厥通好,突厥他钵可汗遂将高绍义交给北周。
581年3月4日,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受禅称帝,改国号隋,北周享国二十四年而亡。杨坚建国不久,就将北周近支宗室诛杀殆尽,将宇文洛封为介国公作为北周奉祀。
国号
北周的国号为“周”,是以宇文觉的爵号命名的。宇文觉称帝后,便以“周”作为国号,“周”字前加方位“北”字。称呼“北周”,是因为地处北方之故,“北周”称呼具有专指性,以区别其他建号为“周”的政权。
后周是北周的别称,因为在北周之前已经有西周、东周,所以称北周为后周。宇文周是北周的别称,因为北周的皇室姓宇文,所以称呼宇文周。

北周皇帝列表排名表

宇文泰
宇文毓
宇文觉
宇文护
宇文钦
宇文闵
宇文厚
宇文邕
北周的历史背景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时间为557年至581年,由宇文泰建立。北周的建立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东魏时期,北魏东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低谷,国家内部矛盾重重,社会动荡不安。宇文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崛起,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改革,成功地建立了北周朝代。
北周皇帝列表排名表
北周共有八位皇帝,按在位时间排序,分别是宇文泰、宇文毓、宇文觉、宇文护、宇文钦、宇文闵、宇文厚、宇文邕。其中,宇文泰是北周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时间最长,共计24年。
宇文泰
宇文泰是北周的开国皇帝,他于557年建立北周,自任大丞相、大将军、太师、太保、柱国、大单于、大都督、大冢宰等职务。在位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改革,如颁布《周礼》、废除均田制、改革官制等,使北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宇文毓
宇文毓是北周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毓在位时间不长,只有三年,但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加强军队管理、改革税收制度等。
宇文觉
宇文觉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宇文泰的孙子。宇文觉在位时间只有两年,但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加强中央集权、增加官员数量等。
宇文护
宇文护是北周的第四位皇帝,他是宇文泰的曾孙。宇文护在位时间只有一年,但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加强对民族的控制等。
宇文钦
宇文钦是北周的第五位皇帝,他是宇文泰的玄孙。宇文钦在位时间只有两年,但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增加对官员的考核等。
宇文闵
宇文闵是北周的第六位皇帝,他是宇文钦的弟弟。宇文闵在位时间只有一年,但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等。
宇文厚
宇文厚是北周的第七位皇帝,他是宇文钦的儿子。宇文厚在位时间只有两年,但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增加对官员的考核等。
宇文邕
宇文邕是北周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宇文钦的孙子。宇文邕在位时间只有一年,但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加强对民族的控制等。

南北朝时期北周共有多少位皇帝 北周皇帝大揭秘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侄宇文护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1、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北周孝闵帝,名宇文觉(公元542-557年),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翊公主,宇文泰死后他袭职,后废西魏恭帝,称帝,史称北周,即北周太宗孝闵帝。
2、北周明帝宇文毓
宇文毓(534年--560年5月30日),突代郡武川人,生于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卒于武成二年,年二十七岁,大统十四年,(公元五四八年)封宁都郡公,累授大将军,镇陇右,周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转岐州诸军事,歧州刺史,治有美政,黎民怀之,及宇文护废孝闳帝,乃迎立毓。

武成初,以称王不足以威天下,始称皇帝,建年号,毓明敏有识量,护颇畏惮,遂进毒弑之,在位三年,560年被宇文护毒死,谥明帝。
3、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汉化鲜卑人,字罗突,公元560-578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
武成二年,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护立时为大司空、鲁国公的宇文邕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始亲自处理国务。
建德二年,宇文邕确决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门、道士并令还俗,为历史上三武灭佛之一,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开始向国家纳税服役。
建德四年,他独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策划,力排众议,决定伐齐并亲自统军围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因病还师,次年又率大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临汾),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时军事失利,自己仅得免,其后听从宇文忻“死中求生,败中取胜”的建议,终于攻克晋阳,六年,入邺,灭北齐,从此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为后来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北周宣帝宇文S
北周宣帝宇文S(559年-580年),字乾伯,鲜卑族,北周第四代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李太后,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
宇文S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北周国势日渐衰落。
大象元年(579年)禅位于长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权,次年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曰宣皇帝,葬定陵。
5、北周静帝宇文阐
北周静帝宇文阐(573年-581年),原名宇文衍,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周末代皇帝(579年D581年在位),是北周宣帝宇文S长子,母亲朱满月。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年,受宣帝内禅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当时刘P,郑译决定以杨坚为辅政大臣(后在李德林提议下成为大丞相),七月,立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为皇后。
大象三年(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至此北周灭亡,隋朝建立。
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周朝天子的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未能实行,5月9日,杨坚又暗中派人害死介公宇文阐,年仅九岁,后表示大为震惊,发布死讯,隆重祭悼,谥为静皇帝,葬在恭陵,另找一位族人宇文洛继嗣。

北周的开国皇帝是谁?

北周的开国君主是宇文觉,但终其一生,他的称号始终是天王,而非皇帝。北周君主称皇帝是在她的第二代君主宇文毓时期。
是孝闵帝宇文觉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北周的国号为"周",是以宇文觉的爵号命名的。宇文觉称帝后,便以"周"作为国号,"周"字前加方位"北"字。称呼"北周",是因为地处北方之故,"北周"称呼具有专指性,以区别其他建号为"周"的政权。 同时北周还有"后周" 和"宇文周" 的称呼。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死,由嫡长子宇文觉承袭为安定郡公、太师、大冢宰。诸子幼小,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宇文护是内蒙古武川人,宇文泰之侄。宇文护是西魏、北周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是宇文氏政权由西魏过渡到北周至关重要的一环。宇文护在旧日与宇文泰并肩的大将于谨的支持下统理军国大事,为大司马,封晋国公。557年,他以宇文泰嗣子宇文觉幼弱,想乘宇文泰的权势和影响尚存时早日夺取政权,因迫使西魏恭帝(名元廓)禅位于周。不久,就杀了元廓。
  同年,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护为大司马,封晋国公。宇文觉也是少年坚毅刚决,不满宇文护的专权。赵贵、独孤信对宇文护也是相当的不服。他们一起鼓励宇文觉除掉宇文护。于是宇文觉招了一批武士,经常在皇宫后园演习如何擒拿宇文护;他又与大臣商量,决定于某一天开宫廷宴会时,抓住宇文护杀掉。谁知他们的阴谋还来不及实施,就有人向宇文护告密了,反被其先发制人,杀赵贵(满门抄斩),罢了独孤信的官,后来孤独信也被赐死。559年,宇文觉被废黜(后被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