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鳟鱼养殖条件,环境对虹鳟鱼生长影响很大,虹鳟鱼养殖的环境要求有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8 15:00:08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环境对虹鳟鱼生长影响很大,虹鳟鱼养殖的环境要求有什么?

虹鳟鱼是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属于冷水性鱼类,四季水温最好在12℃到18℃左右,最佳池水温度为16℃到18℃,夏季最高水温不能超过24℃,他对养殖环境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操作不慎可能会导致死亡。。
需要有一个7~22度的水温,水里面要有充足的氧气,水是流动的,水里面有一定的盐分,水里面没有一些其他的杂质,有一个非常好的酸碱度,这样的条件是非常适合这种鱼的。
必须要在淡水中养殖,同时也需要注意水中的空气质量,而且一定要种植一些水草,同时也应该注意清洁水,这样才能够让鱼养殖的更好,而且也能够提高鱼的质量和口感。
一定要选择干净的环境,同时也要控制周边的温度和湿度,在养殖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在污水里养殖,也应该选择一些比较潮湿的地方进行养殖。也要适当的投喂饵料,保证充足的食物来源。
水质要求温度。这是一个重要条件,四季最佳水温为12-18℃,夏季最高水温不能超过24℃。溶解氧。水中溶解氧应在7mg/L以上,最低一般不能低于5mg/L。流速。要求有较大的流量,流量大,养殖规模就大,产量也高。一般流速为每秒1升水,其产量为100-200公斤。它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无沉淀物。
虹鳟鱼对饲料的要求是40%-45%的蛋白质,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幼鱼的粗蛋白含量为45%左右,成鱼不低于40%。饲料中应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并应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饵料可就地取材,用小鱼、小虾、动物内脏、猪血、蚕蛹、蚯蚓等动物原料与豆饼、小麦粉、玉米、麸皮、蔬菜等按不同阶段、不同比例混合成颗粒饲料投喂。如苗期动物饵料可占60%左右,成鱼50%左右,亲鱼40%左右。
适宜养殖虹鳟鱼的环境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适宜的水温。养殖中,虹鳟鱼的生长温度尽量控制在7~22摄氏度之间,适宜的水温可以促进虹鳟鱼的生长繁殖,如果水温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虹鳟鱼的生长迟缓甚至死亡,通常用于虹鳟鱼的孵化温度为8~11摄氏度,培育鱼苗的适宜水温为9~15摄氏度;成鱼的最佳水温为14~18摄氏度。
充足的氧气。在养殖中氧气含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虹鳟鱼的生死,也会影响到虹鳟鱼的繁殖发育,如果氧气含量低,虹鳟鱼的胚胎和卵黄吸收速度就会变慢,甚至可能出现孵化后的嵌顿畸形。适合虹鳟鱼的氧气为6毫克/升以上,它们在溶氧量达到9毫克/升时生长繁殖最快;如果水中的溶氧量低于5毫克/升,它们的呼吸速度会加快,而在3毫克/升时,虹鳟鱼会大量死亡。为了让虹鳟鱼茁壮成长,池塘中的溶解氧水平至少要达到6毫克/升。

虹鳟鱼在什么环境下最好养殖

1、虹鳟是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在水质呈清、无污染、砂砾底质的河川溪流中。虹鳟喜欢生活在水温8—20℃的水中。2、在人工密养条件下,最佳生长水温是 12—18℃,当水温低于7℃或高于20℃时食欲明显减少,生长减慢,抗病国减弱,水温达到24℃时停止摄食,在26℃短时间内即能死亡。所以虹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水温上限是24℃。虹鳟鱼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温度,只要水不结冰,就能摄食、生长,但摄食强度减弱、生长缓慢。3、养鳟水体中的溶氧要求在 5mg/L以上,当溶氧在5 mg/L时鱼的呼吸频率加快,感觉不适,在4mg/L时即出现缺氧症状,常会引起死亡。当溶氧为3mg/L时会出现大批死亡。养殖水体的PH值应保持在5 —9,碱度1.5mg.n/L,硬度8—12。虹鳟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经过短暂的驯化,可以用海水进行成鱼的养殖。4、水是进行虹鳟养殖的前提条件,养殖用水应该是流动的冷凉水,常年水温在22℃以下,冬季不结冰。水质要符合养鱼用水标准,澄清无污染。这类水源程序有山泉、山涧溪流、地下进水、水库的底层排水、雪山融水等。养鳟用水要有一定的流量,通常可养鱼的数量均按水流量计算,一般情况下每秒1升水的流量的养鳟产量约为 50—200公斤。流水池中的用水要有一定的流速,一般在1.2—1.8米/分之间,养稚鱼水的流速要小一些,养成鱼和培育亲鱼的水流速稍大些为好。

虹鳟鱼百科

虹鳟鱼是一种鲑科、太平洋鲑属冷水性塘养鱼类。虹鳟是世界上广泛养殖的重要冷水性鱼。因成熟个体沿侧线有一棕红色纵纹,似彩虹,故名。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温淡水中,对养殖水域的水质要求较高。目录1.生活习性2.形态特征3.分布范围4.养殖技术5.营养价值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喜栖息于清澈、水温较低、溶氧较多、流量充沛的水域,虹鳟生活极限温度0-30℃,适宜生活温度为12-18℃,最适生长温度16-18℃,低于7℃或高于20℃时,食欲减退,生长减慢,超过24℃摄食停止,以后逐渐衰弱而死亡。它对水中溶氧要求高。溶氧低于3毫克/升为致死点,低于4.3毫克/升时出现浮头开始死亡。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呼吸频率加快。食性肉食性。幼体阶段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为主;成鱼以鱼类、甲克类、贝类及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食水生植物叶子和种子。形态特征虹鳟鱼性成熟个体沿侧线有1条呈紫红色和桃红色、宽而鲜红的彩虹带,直沿到尾鳍基部,在繁殖期尤为艳丽。似彩虹,故名。鱼体呈纺锤状,略侧扁。有一脂鳍,体色美丽。体侧有一条棕红色纵带,状似彩虹。体型侧扁,口较大,斜裂,端位。吻圆钝,上颌有细齿。背鳍基部短,在背鳍之后还有一个小脂鳍。胸鳍中等,末端稍尖。腹鳍较小,远离臀鳍。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顶部蓝绿色、黄绿色和棕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白色和灰白色。头部、体侧、体背和鳍部不规则的分布着黑色小斑点。分布范围虹鳟鱼在北美洲的山涧、河流中。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日本、欧洲、大洋洲、南美洲、东亚地区部分水域以及哥伦比亚的河流里均有分布。虹鳟为引进品种。全国的50多个虹鳟专业养殖场大多分布在北京、黑龙江、山东、山西、辽宁、吉林、陕西。养殖技术虹鳟是属于鲑科的一种冷水性鱼类,是目前最广泛的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由于虹鳟最适合进行人工集约化养殖,具有高产、高效、市场广阔等特点,所以虹鳟鱼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范围及产量在逐年增长。饲养成鱼是我们的生产目的,一般饲养成鱼是用满1龄的鱼做为鱼种开始饲养,也有的是从当年鱼开始一直养到食用鱼出池,各地可根据条件来决定。1.放养密度,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放足量的鱼种,通常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年生产量约为放养量的3.5—5倍,在允许的条件下,放养量和生产量成正比,所以,要实现预定年产量,放养量必须达到生产目标的20—30%。2.饲料、饲养成鱼的饲料主要有,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肉骨粉、肉粉、血粉、酵母粉、啤酒酵母、豆饼、大豆、豆粕、麦麸皮、玉米面、面粉下脚、另外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鱼油、豆油等。饲料中粗蛋白含量43%左右,粗脂肪13%左右,粗灰分6—12%,粗纤维2—5%,无氮浸出物20—25%,碳水化合物20—30%,磷0.8%以上,钙0.2—0.25%,镁0.1%,氯化钠1—2%,饲料中的代谢能应大于300千卡/100克。饲料原料一定要保证质量,发霉、变质的饲料坚决不用。营养价值1、虹鳟鱼不耐任何污染,必须在清澈透明的冷水中饲养,养殖产品干净卫生,肉味鲜浓,口感嫩活。2、肉里无刺,便于食用,宜老宜幼,易于消化。3、维生素D、铁元素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食品。4、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22炭6烯酸和20炭5烯酸含量非常高,前者具有助脑发育成长,活化脑细胞,延缓脑老化的功效,后者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功效。5、鱼脑富有含磷蛋白,可促进脑的发育。6、鱼皮富含蛋白质,具有美容和强健筋骨的功效。7、铁元素是肌体造血的必须物质,对保持内脏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8、虹鳟鱼卵,粒大如黄豆,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卵蛋白,是享誉世界的高档营养食品。虹鳟鱼是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极保健营养食品。近些年来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进口的所谓深海鱼油,实际就是从鲑鳟鱼提取出的鲑鱼油,因富含22碳6烯酸和20碳5烯酸这二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而极具营养价值,其功能主要是营养心、脑血管系统。鲑鳟鱼类这二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淡水鱼类,如每100克虹鳟鱼肉中这二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983毫克和247毫克。这是鲑鳟鱼类营养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

虹鳟鱼养殖条件

虹鳟鱼是一种高档水产养殖品种,其养殖条件如下:1、水质条件:虹鳟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温宜在10℃至18℃之间,PH值在6.8至7.5之间,水中溶氧量要高,最好在5mg/L以上。2、水体环境:虹鳟鱼需要一个清洁、富含氧气、光照充足的环境。此外,虹鳟鱼需要一个流动的水体环境,以保持水质的新鲜度和卫生。3、饲料条件:虹鳟鱼是肉食性鱼类,以小型水生昆虫、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因此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4、养殖密度:虹鳟鱼的养殖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2条,过高的密度会影响鱼的生长和健康。5、养殖设备:虹鳟鱼的养殖设备主要包括鱼池、过滤器、增氧器、温控设备等。

红蹲鱼的生长条件

红鳟鱼即虹鳟鱼
是冷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其生活水温为5~24℃,适宜水温为7~18℃,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3~18℃。在适宜水温条件范围内,虹鳟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机体能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当生活环境水温低于7℃或高于20℃时,虹鳟鱼摄食停止,机体衰竭以至死亡。在天然水域中,如水量充沛,溶氧量充足,尚可忍受24℃以上的水温,而在养殖场条件下,水温22℃左右即有致死的危险。 虹鳟鱼是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水流的刺激不仅可加速体内物质代谢,而且能把排泄物带走,应不断供给清新而富含氧的水流,以满足其对氧的需求。虹鳟生活的适宜流速为2~3厘米/秒。虹鳟鱼对水中的溶氧量一般要求在5毫克/升以上。要使虹鳟鱼生长良好,水中溶氧最好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以上食欲旺盛,生长快速。当水中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虹鳟鱼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即感困难;低于4.3毫克/升时,鱼密集于注水部,持续很长时间,鱼头顶部呈现黄色,鳃盖外张,此即虹鳟鱼“浮头”,与此同时出现死亡;低于3毫克/升,出现窒息而大批死亡,该值为夏季虹鳟鱼的致死点。 虹鳟鱼喜清净而透明的水,水中悬浮物落于鳃上能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以致窒息,在混水中摄食停止,生长受阻,以致死亡。幼鱼对混浊尤为敏感,暴雨和洪水期的浊水能引起稚鱼和幼鱼死亡增多。除温度和氧气外,虹鳟对水质指标有一定要求。虹鳟虽然生存于酸碱度值5.5~9.2的水中,最适酸碱度值范围为6.5~6.9。对盐度的适应能力随个体的增长而增强,稚鱼能在0.5%~0.8%盐度的水中生长,当年鱼能在1.2%~1.4%盐度的水中生长,通常在35克以上个体经半咸水过渡,即可适应海水生活。 虹鳟鱼喜欢集群,游泳速度较快,摄食凶猛,常常群跃水面争掠食物。

虹鳟鱼高产人工养殖技术

虹鳟鱼原产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后被引到数十个国家进行人工养殖。虹鳟属于冷水鱼类,生活水温2-25摄氏度,最适生长水温12--18摄氏度。虹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多刺少,营养丰富,在国际上一直被列为名贵鱼类。我国的虹鳟鱼养殖始于1959年,由朝鲜引进少量发眼卵和鱼苗,先在黑龙江进行试养,以后又扩大到北京、山西、辽宁等省养殖,现在虹鳟鱼养殖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_、自治区。一、虹鳟养殖对水质的要求1、温度。这是重要条件,四季水温最好在12-18摄氏度,夏季最高水温不能超过24摄氏度。2、溶氧。水中溶氧应在7mg/l以上,最低时一般不能低于5mg/l。3、水流流量。要求有较大的流量,流量大,养殖规模大,产量也高。一般每秒1升水的流量,具有100-200千克的生产能力。4、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不含泥沙。二、养殖池条件1、鱼池形状。各地养殖虹鳟的鱼池形状各异,但以长方形为多。一般长宽比例为8:1--10:1,可根据地形确定适当比例。从进水口到出水口保持一定的坡降(1/50--1/100),便于水体交换和排污。池与池之间可利用地形分级跌水排列布局。2、鱼池面积与深度:大致可参考如下尺寸:鱼池类别面积(平方米)深度(米)孵化池、仔鱼池2-60.3-0.5鱼苗池16-300.3-0.6鱼种池50-3000.6-0.8成鱼池100-7000.8-1.0亲鱼池200-10000.8-1.23、鱼池建设。鱼池结构为砖混结构,内壁用水泥抹光滑。进出水口设在鱼池上中部,以便于保持水位。同时,进出水口都要设栅栏,以防逃鱼。三、苗种及投放1、苗种的放养密度:各养殖阶段参考密度阶段体重(克)水温(摄氏度)密度(尾/平方米)备注卵黄吸收前/135000溶氧6-8mg开食1-2月0.5131000-500/开食2-4月315500-300/开食4-6月1517300-200/开食6-9月8019200-100/开食9-12月18015100-50/二龄鱼10001530-15/亲鱼1000-2500153-5/2、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3、鱼苗、鱼种在投放时要消毒处理。四、饵料的要求1、虹鳟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为40%-45%,要求饵料营养全面,粗蛋白含量幼鱼在45%左右,成鱼不低于40%,饵料中要有较高的脂肪含量,还应注意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2、饵料可就地取材,利用小鱼、小虾、动物内脏、猪血、蚕蛹、蚯蚓等动物性原料与豆饼、麦粉、玉米、糠麸、蔬菜等在不同阶段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工成颗粒饵料进行投喂。如苗种阶段动物饵料可占60%左右,成鱼50%左右,亲鱼40%左右。3、饵料一定要新鲜。严禁使用霉变的饵料。五、日常管理1、投喂。成鱼每日投喂2次,上午9时和下午15时,苗种每天可增喂1-2次。日投饵量以鱼体重计,幼鱼约占3%-4%,成鱼1%-2%。2、筛鱼。虹鳟经一段时间饲养,个体大小会出现差异,要定期筛选,保持每个鱼池中的鱼大小基本-致。3、加强鱼病防治工作,发现病鱼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死鱼要及时剔出。4、当出现缺氧时要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鱼类窒息死亡。

虹鳟鱼养殖条件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水源,如涌泉水、地下水、河水等均可,适宜虹鳟鱼生长繁殖的水温为7-22℃。合适的水流能促进虹鳟鱼更好的生长,水中的酸碱值最好在6.5-6.8之间,盐度根据虹鳟鱼的生长阶段不同来调整,一般稚鱼可适应5-8%的盐度,成鱼可适应30%的盐度。虹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自然条件下野生的虹鳟鱼一般生活在水质清澈无污染的砂砾底质河流或溪流中。野生虹鳟鱼根据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划分为湖沼型虹鳟鱼和降海型虹鳟鱼。生活在较深的冷水或沿岸地带水域的被称为湖沼型虹鳟鱼,而夏季和冬季入海的群体则被称为降海型虹鳟鱼。虹鳟鱼对于生活环境的水温、含氧量、水流速度、酸碱值、盐度等都有一定要求。1、适宜的水温人工养殖虹鳟鱼,生长水温尽量控制在7-22℃之间,合适的水温会促进虹鳟鱼生长繁育,若是水温过低或过高,会造成虹鳟鱼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一般适宜虹鳟鱼孵化的水温为8-11℃,培育鱼苗的适宜水温为9-15℃,饲养成鱼的适宜水温为14-18℃。一般水温在12-14℃时,饲养正确的当年鱼体重可达到100-250g,饲养两年体重可达到1斤-2斤,饲养三年体重可达2斤-4斤,若水温控制在8-10℃时,当年鱼体重约为30-50g,饲养两年体重约在300-600g,饲养三年体重约800-1000g,当水温控制在14-18℃时,放养时50-100g的鱼种经过180天的饲养体重即可达到600-900g,以此看出,水温对虹鳟鱼生长发育的重要性。2、充足的氧气养殖池中含氧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虹鳟鱼的生死,还会影响它们的繁殖发育,若是含氧量过低,虹鳟鱼的胚胎发育和卵黄吸收速度都会延缓,甚至有可能孵化出畸形仔鱼,适宜虹鳟鱼的溶氧量为6毫克/升以上,它们在溶氧量达到9毫克/升是生长繁育最快,如果水中的溶氧量低于5毫克/升,它们的呼吸频率会加快,当溶氧量为3毫克/升时,鱼群会大量死亡,所以养殖虹鳟鱼,为使它们更好的生长繁殖,池中的溶氧量至少要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3、水流速度速度合适的水流可以为池中的水带来更多清新的含氧充足的水,水的流动,会加速虹鳟鱼体内的新陈代谢,还能将饵料更长时间的留在水中,利于虹鳟鱼摄食,同时水流还能将水中的污物冲走,为虹鳟鱼营造更加优良的水质,一般水流速度控制在12-18m/分钟即可,具体流速根据鱼的大小而调节。4、酸碱值要求野生虹鳟鱼在酸碱值为5.5-9.2之间的水域中都可以生存,但人工养殖的虹鳟鱼,由于其生活环境等都与野生的有所区别,所以养殖虹鳟鱼的池水酸碱值最好控制在6.5-6.8之间,中型或略微偏酸性的水质都可。5、盐度要求虹鳟鱼对于盐度的适应性较广,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中都可以生长存活,目前人工养殖的虹鳟鱼都是生活在淡水中,若是在养殖过程中要从淡水转化为海水,需要先进行半盐水过度驯化后再投入,例如体重25g左右的虹鳟鱼,只需在半盐水中生活20天左右后就能投放进海水中生活。虹鳟鱼生长阶段的不同对盐水的适应度有所区别,一般稚鱼可以适应5-8%的盐度,而一年龄的鱼可适应20-25%的盐度,成年后的鱼可适应30%的盐度。6、水源选择养殖虹鳟鱼可首选水质清澈且冬暖夏凉的涌泉水;水质稳定、无杂物的地下水也可作为养殖虹鳟鱼的水源之一,但地下水的含氧量较低,在食用之前要经过曝气,释放出水中多余的有害气体,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可流动的水库水或湖泊水也可用来养殖虹鳟鱼;选择河水养殖虹鳟鱼的话,需要注意改善调控水温,及时关注水质以防鱼病,同时还要想好冬季河水结冰无法养鱼的应对措施。

虹鳟鱼养殖注意事项有很多,虹鳟鱼养殖温度怎样合适?

红鳟鱼的养殖温度尽量保持在25度左右,温度太低或者太高,都会影响红鳟鱼的生长,甚至它还会不吃不喝,如果温度太高,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温。
一般要维持在18度左右。这样的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也可以让鱼很好的生长,千万不要让温差太大。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应该保持在12~18℃左右,温度不要低于7℃也不要高于20℃。
1,温度
虹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其四季水温最好在12℃-18℃左右,最佳池水温度为16℃-18℃,夏季最高水温不能超过24℃。低于8℃或超过20℃时,虹鳟鱼的生长速度会明显下降;如果超过25℃时,虹鳟鱼就会不吃不喝,导致死亡。
2,密度
虹鳟鱼的养殖密度和注水量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每平方米每秒注入0.4L水量的池塘,在水温15℃的情况下,可以放养15kg的鱼种。
3,溶氧量
溶氧量对虹鳟鱼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如果溶氧量过低,虹鳟鱼食欲变差,进食后难以消化,生长速度下降。合适的溶氧量能够保证虹鳟鱼的正常生长,保持良好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喂养
虹鳟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为40%-45%,要求饵料营养全面,粗蛋白含量幼鱼在45%左右,成鱼不低于40%,饵料中要有较高的脂肪含量,还应注意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饵料可就地取材,利用小鱼、小虾、动物内脏、猪血、蚕蛹、蚯蚓等动物性原料与豆饼、麦粉、玉米、糠麸、蔬菜等在不同阶段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工成颗粒饵料进行投喂。如苗种阶段动物饵料可占60%左右,成鱼50%左右,亲鱼40%左右。饵料一定要新鲜。严禁使用霉变的饵料。
鱼类摄食行为是鱼类健康状况的最好标志,鱼类摄食积极则说明其健康状况良好,因此,要保持鱼类有旺盛的食欲就应该视天气、水温及消化情况等每次投喂八成饱为宜。
生产的饲料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质量下降,虹鳟鱼所需的新鲜饲料必须在1个月内使用完,一次不能购买过多的饲料加以贮存。不投喂变质或由于运输贮存不当造成营养成分遭到破坏的饲料,可以有效地防止虹鳟鱼营养性疾病,因此,饲料贮存要注意防潮、防晒、防鼠害,保证贮存处通风干燥。

网箱养殖虹鳟鱼的各项注意事项养殖技术

1、虹鳟属于喜冷性的变温和狭温鱼类,在自然环境下喜栖于水质澄清、水量充沛、具有砂砾底的河川上游支流的冷水中。其生活极限温度是0~300C,适宜的生活温度8~200C,较适宜的生活温度12~180C,最适宜的生活温度16~180C。采取利用地下冷泉、山涧溪流、水库底排水等进行池塘流水养殖方式。利用水库前期水温适宜的自然条件,进选网箱养殖虹鳟食用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同样能够生产出优质虹鳟鱼。2、网箱为聚乙烯网衣装置,底及四周双层,上盖单层封闭,沉子为穿纲铁块。规格为5米×5米×4米,网目2.5厘米,框架用毛竹扎制成5.1米×5.1米正方形或机械化网箱框架。网箱置水库大坝前200米,水深约20米。箱距米,迎水流横向排列。水质清新、背风向阳,便于管理。网箱于苗种入箱前1周下水。3、鱼种选择规格整齐,无病健壮的优质鱼种,规格以90~100克/尾为宜,密度为48~60尾/米2,每箱放1200~1500尾。如采取科学管理,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入箱前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鱼种消毒。4、饲养管理虹鳟鱼的人工配合饲料可分为干饵和鲜饵二大类。鲜饵主要采用一些屠宰厂的下脚料或鱼、禽加工的废弃物以及蔬菜、鲜杂鱼作原料,在制饵过程中往往再添加一些干的植物性饲料,通过颗粒机制成各种规格的半干品,使用这种饲料,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含水量大,不便贮藏运输,只能现加工现喂,只能适合小型养鳟场及养鳟专业户。干饵特点为规模、设备投资较大,仅适合大型企业。手撒法投喂时间要求每次15分钟以上,以不散落箱底为好。前期水温200C以下日投喂3次,每次间隔5~6小时,后期水温18~230C日投喂2次,早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