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勃定律,哈勃定律表示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8 07:20:56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哈勃定律的内容? 公式及含义

哈勃定律
Hubble'slaw
1929年,E.P.哈勃发现河外星系视向退行速度v与距离d成正比,即
v = H0×d
v为退行速度,d为星系距离,H0为比例常数,称为哈勃常数.这个关系称为哈勃定律,又称哈勃效应.哈勃定律中,v以千米/秒为单位,d以百万秒差距为单位,H的单位是千米/(秒·百万秒差距).哈勃定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测量遥远星系距离的唯一有效方法.只要测出星系谱线的红移,再换算出退行速度,便可由哈勃定律算出该星系的距离.哈勃定律中的速度和距离不是直接可以观测的量.直接观测量是红移和视星等.因此,真正来自观测、没有掺进任何假设的是红移-视星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假设,才可得到距离-速度关系.
早在1912年,施里弗(Slipher)就得到了“星云”的光谱,结果表明许多光谱都具有多普勒(Doppler)红移,表明这些“星云”在朝远离我们的方向运动.随后人们知道,这些“星云”实际上是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
1929年哈勃(Edwin Hubble)对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与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时只有46个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可以利用,而其中仅有24个有推算出的距离,哈勃得出了视向速度与距离之间大致的线性正比关系.现代精确观测已证实这种线性正比关系
v = H0×d
其中v为退行速度,d为星系距离,H0为比例常数,称为哈勃常数.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揭示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这种膨胀是一种全空间的均匀膨胀.因此,在任何一点的观测者都会看到完全一样的膨胀,从任何一个星系来看,一切星系都以它为中心向四面散开,越远的星系间彼此散开的速度越大.

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速度——距离关系和速度——视星等关系,是建立在观测红移——视星等关系及一些理论假设前提上的。哈勃定律原来由对正常星系观测而得,现已应用到类星体或其他特殊星系上。哈勃定律通常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
1929年哈勃(Edwin Hubble)对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与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时只有46个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可以利用,而其中仅有24个有推算出的距离,哈勃得出了视向速度与距离之间大致的线性正比关系。现代精确观测已证实这种线性正比关系
v = H0×d
其中v为退行速度,d为星系距离,H0为比例常数,称为哈勃常数。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揭示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这种膨胀是一种全空间的均匀膨胀。因此,在任何一点的观测者都会看到完全一样的膨胀,从任何一个星系来看,一切星系都以它为中心向四面散开,越远的星系间彼此散开的速度越大。
哈勃定律是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1929年搞出来的东西。他在长期对来自遥远星系的光谱进行分析时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中的特征元素的谱线都多少存在红移现象。就是这些谱线所在的位置都会向光谱的红端移动,而且星系离我们越远,向红端移动得越“厉害”。于是他敏锐地觉察到,这其中存在一种规律,应用这个规律,只要测量出光谱红移的程度,就可以计算出这个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和离我们有多远。于是,他就搞出来一个现在叫做“哈勃定律”的东西。
哈勃定律的表述是:来自遥远星系光线的频率红移与他们的距离成正比。
由于频率红移对应于遥远星系相对于地球的退行速度,所以,哈勃定律也表述为:星系的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
相应的公式是:Vf = Hc x D
式中:
Vf:Velocity ( Far Away ) 远离速率 单位:km / s
Hc:Hubble's Constant 哈勃常数 单位:km / (s.Mpc)
D:Distance 相对地球的距离 单位:Mpc 百万秒差距(秒差距是天文学专用的距离单位,1秒差距=3.26光年)
其中:远离速率Vf由光线的频率红移得出,符合下式:(λ-λ0)/λ0=v/c,称为多普勒效应。该式中,λ为测量得到的星系红移后的光线频率,λ0为光源静止时的频率,v为星系视向移动速率(即为Vf),c为光速。Vf乘以哈勃常数,即可得到该星系相对于地球的距离。
哈勃定律对于现代宇宙学非常重要。由频率红移计算出的最远星系的距离可以大致认为是可观察宇宙的大小;而由频率红移计算出的星系远离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反向推算,所有星系必然在某一时刻相互距离非常接近,甚至聚集在一起。这个时刻被认为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时刻,也是宇宙诞生的时刻。因此,由哈勃定律可以推算宇宙的年龄。
目前宇宙的大小和宇宙的年龄就是由哈勃定律计算出来的。星系的退行速度与距离之间只差一个比例常数,即哈勃常数。可以说,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与哈勃常数的数值有直接关系。哈勃常数越大,宇宙膨胀的速率越大,年龄越小;哈勃常数越小,宇宙膨胀的速率越小,宇宙的年龄越大。在1931年,哈勃和赫马森得出的哈勃常数为558,后修正为526。但由此计算出的宇宙年龄太小,比太阳系的年龄还小。显然,这个值是不合适的。此后,直到本世纪,哈勃常数一直在修正,基本趋势是数值越来越小。
到2012年,NASA宣布,根据斯皮策红外空间望远镜的测量结果,得出的哈勃常数值为74.3±2.1(km/s)/Mpc,Mpc表示百万秒差距,即每增加326万光年的距离,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每秒增大74.3±2.1千米。

【哈勃定律】的意思是什么?【哈勃定律】是什么意思?

【哈勃定律】的意思是什么?【哈勃定律】是什么意思? 【哈勃定律】的意思是: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研究星系光谱时发现的定律。即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v)和它的距离(d)有关,关系式为v=hd,式中h为哈勃常数。★「哈勃定律」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哈勃定律是什么意思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研究星系光谱时发现的定律。即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v)和它的距离(d)有关,关系式为v=hd,式中h为哈勃常数。
★「哈勃定律」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用哈勃定律造句
1.哈勃定律(天文学)2.我们和室女座之间质量趋于减慢我们银河后退,如预期的依照大约百分之十的哈勃定律那样。>

哈勃定律是什么?

定义
  河外星系的视向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远,视向速度越大.这个速度——距离关系在1929年由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称为哈勃定律或哈勃效应.在宇宙学研究中,哈勃定律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但哈勃定律中的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速度——距离关系和速度——视星等关系,是建立在观测红移——视星等关系及一些理论假设前提上的.哈勃定律原来由对正常星系观测而得,现已应用到类星体或其他特殊星系上.哈勃定律通常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
哈勃定律: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速度——距离关系和速度——视星等关系,是建立在观测红移——视星等关系及一些理论假设前提上的
 哈勃定律是物理宇宙论的陈述:来自遥远星系光线的红移与他们的距离成正比.这条定律是哈柏和米尔顿·修默生在接近十年的观测之后,于1929年首先公式化的.它被认为是在扩展空间范例上的第一个观察依据,和今天经常被援引作为支持大爆炸宇宙学的一个重要证据.这个常数的最佳数值是在2003年使用人造卫星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测得的,数值为71 ± 4 km s-1 Mpc-1.在2006年的资料,图中对应的是77 km s-1 Mpc-1.
 在宇宙学研究中,哈柏定律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但哈柏定律中的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速度——距离关系和速度——视星等关系,是建立在观测红移——视星等关系及一些理论假设前提上的.哈柏定律原来由对正常星系观测而得,现已应用到类星体或其他特殊星系上.哈勃定律通常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
这些东东我也看不懂,是去百度上搜的,你去搜搜看嘛,但愿能帮到你
望采纳~O(∩_∩)O~

哈勃定律表示什么?

光是电磁波.当光源远离观测者时,接受到的光波频率比其固有频率低,即向红端偏移,这种现象称为“红移”.当光源接近观测者时,接受频率增高,相当于向蓝端偏移,称为“蓝移”.
哈勃发现,来自星系的光谱呈现某种系统性的红移.即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将星系中特定原子的光谱与地球上实验室内同种原子的光谱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光源正在以多大的速度退行.哈勃发现,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高,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V=H×D(其中H是哈勃常数),这个关系称为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它证实了宇宙的膨胀,而且还提供了一种估计宇宙年龄的手段.

哈勃定律的公式


哈勃定律( Hubble's law ):Vf = Hc x D参数说明:Vf:Velocity ( Far Away ) 远离速率 单位:km / sHc:Hubble's Constant 哈勃常数 单位:km / (s.Mpc)D:Distance 相对地球的距离 单位:Mpc 百万秒差距

什么是哈勃定律?


在1929年的时候,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dwinPowellHubble,1889~1953)了解到星系退行的速度和离人类的距离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距离越远,退行速度也越快。人们把这个规律称作“哈勃定律”。
而第三个事实就是,天文学家们得出结论,在各不相同的天体上,氦的含量都很大,比例也差不多一样,大概占30%。如果单靠恒星本身的核反应机制是不足以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氦的,而“大爆炸”早期的高温,却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
另外一点,大爆炸理论的提出人之一,原苏联科学家伽莫夫(1909~1968)曾经预言,今天的宇宙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在1965年的时候,这个预言被证明了,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漫布于整个空间的“微波背景辐射”,它的温度大概是3K,它们研究得出的这个结果在定性上和定量上都和大爆炸宇宙理论相符合。
但是,大爆炸理论也是有局限性的,宇宙中还有很多疑问解答不了。如,让天文学家们着迷了17年之久的宇宙膨胀。这种“砰”然一声后的自我膨胀将会有一个什么结果呢?是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天体间的引力使它停止,然后收缩、升温又回到“原始火球”,再爆炸?还是出现一个在扩张和崩溃之间实现临界平衡的宇宙?或者最终导致一个具有“负曲线”和无限未来的宇宙呢?又如,上面理论的提出和观测到的事实都是建立在“我们看到的宇宙”,也就是“总星系”中的,这就是所谓狭义的宇宙,是“我们的宇宙”。

哈勃常数是什么?怎么计算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哈勃常数
哈勃常数是什么?
哈勃常数,也称哈勃定律,是关于物理宇宙论的陈述,这条定律是哈勃和米尔顿·修默生在接近十年的观测之后,于1929年首先公式化,被认为是在扩展空间范例上的第一个观察依据,经常被援引作为支持大爆炸的一个重要证据。随着哈勃定律的提出,宇宙膨胀的观念逐渐确立。
哈勃定律的方程式是V=Hr,V是星球向外飞离的速度,r是星球离地球的距离,而H是哈勃常数。
根据这个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宇宙膨胀了多久,“因为星球的光波强弱,和它离开地球的距离有直接关系,因此,科学家便可计算星球离开地球的距离,从而得知哈勃常数的数字,进一步更计算出宇宙的年龄。”
而哈勃常数也可以称为宇宙膨胀系数。最近,哈勃望远镜的研究人员,透过遥远的星系里的造父变星来决定星系的距离,并且统计出哈勃常数约为:每增加百万秒差距的距离,膨胀秒速增加70公里(70km/sec/mpc),误差10%,换算成宇宙年龄为120亿年。

怎样简单地理解 “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速度——距离关系和速度——视星等关系,是建立在观测红移——视星等关系及一些理论假设前提上的。哈勃定律原来由对正常星系观测而得,现已应用到类星体或其他特殊星系上。哈勃定律通常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
中文名
哈勃定律
外文名
Hubble's law
意义
速度和距离均是间接观测得到的量
用途
被用来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
提出时间
1929年
简介
哈勃定律可以由牛顿第一定律推导而来。星系相对于地球匀速直线运动,v=hr=s/t,令r=s,当r极大时,h是时间的倒数,其变化趋近于无穷小,此时可以把h视作常数。t是宇宙的年龄。相同的t下,越远越快,反之越快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