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潭秋,黄冈最早的地下党组织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8 00:59:48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新时代如何践行陈潭秋精神

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1、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要坚定理想信念,就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了解中国国情,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践行陈潭秋精神,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民生问题,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3、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文联副主席孙建勇:陈潭秋对党孙建勇是始终如一,坚贞不二的绝对忠诚,这是孙建勇精神中最主要的一点。对待自己的事业,所从事的事业,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要为大家舍小家,要有这种情怀。这些都是值得现在的党员干部去学习的,去继承的。

陈潭秋救国理想变化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陈潭秋经常在校图书馆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文章,逐步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激发起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以救国救民、改造旧社会为己任。陈潭秋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

陈潭秋的介绍

陈潭秋(189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和董必武、刘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回武汉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2月发动与领导了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

党的一大代表中代表湖北出席的是

“1921年7月下旬,上海法租界蒲柏路女子学校突然来了9个客人...他们来上海的目的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这9人中,有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是我和董..."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
在湖北省档案馆
保留一份1936年的记录。
关于陈潭秋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
这本回忆录
非常详细和全面的记录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会议的整个过程和许多细节。
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
湖北省档案馆王涛:“陈潭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忆》是他作为大见证人的回忆。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代表以及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最权威、最全面的回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文献。”
陈潭秋,湖北黄冈陈策楼人,兄弟姐妹十人。他是第七大的。陈潭秋的五弟陈叔三是同盟会成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对青年陈潭秋影响最大。他亲手把陈潭秋头上的长辫子剪掉,送他去学习,还经常给陈潭秋讲一些革命故事。
在五哥的影响下,一颗革命的“种子”悄然种在了陈潭秋的心里。1916年,20岁的陈潭秋考入武昌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这期间,他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大量进步书刊,然后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高万:“他渴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愿望,他和武汉学生参访团的同学们去了上海。”
△1916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英语系一年级学生合影(后排右三为陈潭秋)。
1919年6月,在绿树掩映的上海李雨阳街,湖北善后处理协会的组织住在街尾。在这里,陈潭秋第一次认识了比他大十岁的黄冈老乡董,两人一见如故。当时,董与从日本留学回来、大力宣传马列主义的湖北潜江人李关系密切。三人很快成为有着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密友。董与陈潭秋约定回鄂后“办报纸、办学校,宣传革命,教育青年”。

黄冈最早的地下党组织

黄冈最早的地下党组织是陈策楼党小组
1921年7月,陈潭秋和董必武代表共产党武汉支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陈潭秋、林育南、萧人鹄等人回到故乡,传播马列主义,指导黄冈的革命和斗争,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
陈潭秋
1922年春,陈潭秋、林育南、萧人鹄、胡亮寅等人第二次回到自己的故乡陈策楼,在陈策楼和聚星学校秘密研究发展中共党员和农协会员,并在陈策楼建立了黄冈最早的地下党组织一一陈策楼党小组。次年发展为党支部,萧人鹄任陈策楼支部书记。
林育南
“二七”惨案发生后,黄冈籍共产党员卢春山、陈学渭、刘心丹、胡亮寅、华振远等人由武汉返回黄冈乡村,以“平民教育社”的名义开展活动,向农民灌输新思想,宣传新文化,唤醒民众,为开展农民运动作好思想准备。

陈潭秋的被捕前后

1939年9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当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1942年夏,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表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1942年9月17日,陈潭秋被软禁。1943年2月7日,陈潭秋被投入监狱,敌人对陈潭秋施以酷刑,逼迫他“脱党”。陈潭秋拒不屈服。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陈潭秋中学怎么样

好。1、陈潭秋中学本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和考勤机制,并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2、陈潭秋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团队和教学水平一流,老师教学质量好。

写陈潭秋的诗词

  题陈潭秋烈士纪念馆联二副
  潭秋堪告慰,姹紫嫣红生故国;
  烈士总牵怀,和风细雨系清明。
  潭影悠悠,看锦绣黄州,故居图片,一腔热血天山洒;
  秋风袅袅,忆青春岁月,华夏霜风,千古英雄正气歌。
  七律·楚山英雄天山魂之陈潭秋
  韩英伟
  澄清世道树壮志,
  楚地自古出英雄。
  五四运动流汗水,
  研究马列立勋功。
  开创纪元游南湖,
  二七罢工显神勇。
  奔波不息担重任,
  魂归天山化彩虹。
  陈潭秋(1896年1月4日-1943年9月27日),名澄,号潭秋,湖北黄冈县陈策楼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秋,他和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此后,陈潭秋先后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武昌地委书记、湖北区委组织部长、江西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等职,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1933年初夏,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福建省委书记。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9年9月,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2009年9月10日,他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党一大代表中牺牲代表的代表包括

毛主席曾经说:“李汉俊也牺牲了”(解放后有毛主席签名的烈士纪念证书。)
李汉俊,被桂系军阀胡宗铎杀害。
陈潭秋,死于盛世才之手。
何叔衡,1935年牺牲于福建长汀县。
邓恩铭,1931年在济南英勇就义。
李汉俊,被桂系军阀胡宗铎杀害。
陈潭秋,死于盛世才之手。
何叔衡,1935年牺牲于福建长汀县。
邓恩铭,1931年在济南英勇就义。
陈潭秋、邓恩铭、何叔衡
1、在制定撤退计划时,陈潭秋拒绝了其他同志要他第一批撤退的建议,他说:“党交给我的任务,是把大家全部安全地撤出去,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9月17日,陈潭秋被捕。尽管在狱中受尽折磨,陈潭秋仍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
2、一次越狱失败并没有打倒顽强的邓恩铭,7月21日我党同志又组织了第二次越狱斗争,这次斗争经过周密部署,邓恩铭等顺利逃出。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长期患病,身体虚弱的邓恩铭等部分党员未跑多远又被重新捕获。1931年4月5日,邓恩铭被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
3、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何叔衡被留在苏区工作。次年2月,何叔衡等被安排前往上海。为躲避敌人的追捕,何叔衡等人必须昼伏夜行,这对年老体弱的何叔衡而言是巨大的挑战。
24日,他们不幸被敌人发现遭到围捕,为了不牵连随行人员,何叔衡欲夺枪自杀不成,又乘警卫不备,纵身跳下山崖。坠崖的何叔衡被搜捕的敌人发现,在同敌人的搏斗中,何叔衡连中两枪,不幸牺牲。
扩展资料
历史意义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献身革命的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邓恩铭、何叔衡

陈潭秋的评价

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来自学堂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中间,虽出现过毛泽东这样的军队统帅,却只有一人以战士之勇持枪作过战,火线负过伤,那就是来自武汉的代表陈潭秋。  这位中英文俱佳的才子,当初在绿茵场上身形矫健的记者,有着铁一般的意志,最后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从建党到牺牲,陈潭秋历任华中、东南、华北、东北、华南和西北党的负责人。1945年召开中共“七大”时,代表们因不知其牺牲噩耗,仍选他为中央委员,其功绩始终为党内同志怀念。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