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是哪10首曲子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9 23:47:42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是哪10首曲子

贝多芬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分别是:《致爱丽丝》、《费德里奥》、《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瓦尔德斯坦奏鸣曲》、《A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1、《致爱丽丝》《致爱丽丝》创作于1810年,具说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式他失恋的那时候,当时他爱上了特蕾莎·马尔法蒂,想娶她为妻,但特蕾莎拒绝了他的求婚。2、《费德里奥》《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曲谱,这首曲子的创作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在经历了停演、修改、收乐谱之后,在1814年它才真正的确定成品。3、《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09年,这是非常动荡的一年,整个欧洲都陷入了动乱和战争之中,贝多芬也一直都在流亡的道路上,面对这样的一种情景,他创造了这首曲子。4、《瓦尔德斯坦奏鸣曲》《瓦尔德斯坦奏鸣曲》,这首曲子里面提到的瓦尔德斯坦,他对贝多芬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他本身对音乐也非常感兴趣,所以在看到贝多芬身上的才华之后,就更加制造更多的机会让贝多芬勇攀音乐高峰。5、《A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A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创作时间是1807-1808年之间,在他创作完成后,他将这首曲子送给了自己的好朋友——格莱钦斯坦,这首曲子的大的特色就是将钢琴和大提琴这两种乐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1、《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
2、《少女的祈祷》为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作于1856年。3、《土耳其进行曲》,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4、《月光曲》是德彪西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第三乐章。5、有两首著名的《婚礼进行曲》。一为门德尔松所作序曲《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6、《摇篮曲》由彼得·舒伯特(1797~1828)创作。7、《幻想即兴曲》肖邦一共写了四首即兴曲,编号分别为29、36、51、66。其中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作品66号,遗作,当时还没有名称,曲名是后人所命名)最为著名。8、《梦中的婚礼》原名为”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更接近其本意。9、《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10、《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
1、《蓝色多瑙河》
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有着“圆舞曲之王”之称的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2、《悲怆奏鸣曲》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也被称为《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世界著名钢琴家贝多芬的作品,这首曲子音调庄严、情绪激昂,充满着悲怆之感。
3、《致爱丽丝》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致爱丽丝》也是贝多芬的作品,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这首曲子也是贝多芬献给她的,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而且比较容易演奏,很受钢琴初学者的喜爱。
4、《蓝色的爱》
作曲:保罗·莫里哀
《蓝色的爱》曾是法国的一首歌曲,但并不受欢迎,直到保罗·莫里哀把这首歌改写成钢琴曲后,才优美的旋律才流行到全世界。
5、《秋日私语》
作曲:奥立佛·图森
《秋日私语》是法国作曲家奥立佛·图森作曲,法国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所演奏的经典曲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非常浪漫唯美。
6、《爱之梦》
作曲:弗朗茨·李斯特
《爱之梦》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的作品,一共分为三首,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的死》和《爱吧》。
7、《月光》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月光》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整曲像是一出完整的悲剧,充满了忧郁和无限的愁思。
8、《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作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的作品,共分为3个乐章,在1785年3月10日于克鲁克剧场首演。
9、《第一钢琴协奏曲》
作曲:柴科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柴科夫斯基作曲,旋律优雅,气势恢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非常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
10、《命运交响曲》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也叫《c小调第五交响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经历双耳失聪、恋人的离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创作的,一共有4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表达着不同的情绪。

世界钢琴十大名曲

世界钢琴十大名曲:《蓝色多瑙河》、《悲怆奏鸣曲》、《致爱丽丝》、《蓝色的爱》、《秋日私语》、《爱之梦》、《月光》、《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命运交响曲》。
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类似齐奏进行曲般的节奏拉开序幕,色彩十分明朗,之后主奏钢琴与引子同时登场,再度呈示第一主题。乐章的第二主题令人感到趣味盎然,钢琴展示出绚烂的演奏技巧。
世界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
1、《蓝色多瑙河》,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2、《悲怆奏鸣曲》又称《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这首曲子音调庄严、情绪激昂,充满着悲怆之感。
3、《致爱丽丝》,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
4、《蓝色的爱》,作曲:保罗·莫里哀,优美的旋律很快便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5、《秋日私语》,作曲:奥立佛·图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非常浪漫唯美。
6、《爱之梦》,作曲:弗朗茨·李斯特,分三首:《崇高的爱》、《幸福的死》和《爱吧》。
7、《月光》,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整曲像是一出完整的悲剧,充满了忧郁和无限的愁思。
8、《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作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在1785年3月10日于克鲁克剧场首演。
9、《第一钢琴协奏曲》,作曲:柴科夫斯基,旋律优雅,气势恢宏。
10、《命运交响曲》,又称《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一共有4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表达着不同的情绪。

世界公认十首最好听的钢琴曲

世界公认十首最好听的钢琴曲有《梦中的婚礼》、《天空之城》、《夜的钢琴曲》、《星空》、《致爱丽丝》、《秋日私语》、《River flows in you》、《克罗地亚狂想曲》、《水边的阿狄丽娜》、《雨的印记》。
1、《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带有一点忧伤。
2、《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制作,宫崎骏担任原作、监督、脚本设计、角色设定及导演,田中真弓、横泽启子、初井言荣、寺田农等人配音的动画电影。
由音乐家久石让作曲,因以其让人落泪的优美曲调和动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闻名全球,当灵动的琴声从指间响起时,你会顿时抛开世事,享受此刻宁静的愉悦。被改编成多种版本,成为经典的轻音乐名曲,也成为流芳百世的世界名曲。
3、《夜的钢琴曲》
《夜的钢琴曲》作者石进,夜的钢琴曲中的每一首曲子都静谧舒缓,让彼此心灵诗意地栖息,打动人心,其中第五首最为流行。仔细聆听,你会感觉,曲子里充满了忧伤,仿佛溪流,仿佛海风,仿佛忧伤划过安静。
4、《星空》
钢琴曲《星空》是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同名专辑《星空》的首曲,也是他最经典的曲目之一,目前背景资料未知。《星空》也是节目开头常用的背景音乐。
这首曲子以一段流星声开始,浑厚朦胧的两秒音乐过度,转轻快的琴键。在经济至上的今天,匆忙的脚步之下,迷茫中人们常常会很感觉孤独,《星空》是这种孤独的真实写照,但远比孤独更有意境。
5、《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这部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6、《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秋天里的温馨烂漫。《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
7、《River flows in you》
《River flows in you》是钢琴曲(纯音乐)。歌曲作者和演奏者是韩国钢琴家李闰珉。李闰珉2002年7月的专辑《初恋》(First Love)里的第4首钢琴曲。
有两个版本,风格不同,较慢的弹奏版本柔情似水,较快的版本像欢快的溪流,而又不失水的柔美。优美而略显伤感,温暖而柔情四溢。旋律很优美,让人听后心情很好,仿佛有无数精灵在地板上跃动。
8、《克罗地亚狂想曲》
《克罗地亚狂想曲》出自专辑《The piano player》 2003 音轨号12,由作曲家Tonci Huljic(赫吉克)谱写。
Maksim Mrvica(马克西姆·姆尔维察)演奏的《克罗地亚狂想曲》,音乐用明快的节奏描述了饱受战火洗礼后克罗地亚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泊和尘埃之中的悲惨的画面。该曲旋律激昂高亢,是21世纪新兴名曲,为马克西姆的代表之作。
9、《水边的阿狄丽娜》
法文名:Ballade pour Adeline,是由保罗·塞内维尔所作,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演奏的乐曲。1990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以演奏作曲家兼经纪人Olivier Toussaint改编版的《给爱德琳的诗》获得唯一的金钢琴奖。
10、《雨的印记》
《雨的印记》原名《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李闰珉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
这首曲子,跳跃的优美,吟唱的动情,适合背诵时听,适合失恋时听,适合被表白时听。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不同的人都会从这首曲子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十大钢琴名曲

十大钢琴名曲有:《梦中的婚礼》、《秋日私语》、《水边的阿狄丽娜》、《蓝色多瑙河》、《致爱丽斯》、《蓝色的爱》、《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雨的印记》、《杜鹃圆舞曲》、《爱的纪念》。
1、《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带有一点忧伤。
2、《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原名:A comme amour(法语),曲名意为如情似爱;中文名称又叫《秋的喁语》。是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他们是法国达芬唱片公司(Delpnine)两个负责人,也是著名作曲家,曲是他们两个写的,理查德·克莱得曼是原演奏者。
3、《水边的阿狄丽娜》
《水边的阿狄丽娜》(Ballade pour Adeline)是理查德·克莱德曼出道曲,由保罗·塞内维尔于1976年创作谱曲。1990年,法国电视一台"90之星"评选,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一曲经过杜桑改编的《水边的阿狄丽娜》当选,获得世界唯一的金钢琴奖。
4、《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品第314号(An der sch?nen blauen Donau,Walzer,op.314),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作品。此曲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5、《致爱丽斯》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6、《蓝色的爱》
《爱是忧郁》(又译作《蓝色的爱》L’amour est Bleu)原来出自法国,乐曲作者是安德列·帕普(Andre Popp),歌词作者是彼叶尔·考尔(Pierre Cour)。
1968年,经保罗·莫里哀的推动,《爱是忧郁》成为世界最流行的爱情歌曲之一,世界各地都流行和喜欢这首情歌,除了它的诞生地法国。
7、《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Op.13),又名《悲怆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97年至1798年创作的奏鸣曲,题献给他的朋友李希诺夫斯基伯爵。
8、《雨的印记》
雨的印记原名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李闰珉(YIRUMA)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
9、《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翰·埃曼努埃尔 ·约纳森(Johan Emanuel Jonasson,1886-1956),少年时代曾在斯维亚工兵团军乐队担任小号手,后又常在斯德哥尔摩的电影院里为无声电影配乐。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也是一首巴扬独奏。
10、《爱的纪念》
《爱的纪念》,又名《童年的回忆》《爱的克里斯丁》,是由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下简称理查德)演奏的钢琴名曲。

钢琴曲十大名曲欣赏

钢琴曲是一种优美动听的音乐形式,它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技巧性的特征,被广泛地欣赏和推崇。在众多的钢琴曲中,有些曲目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内涵而被誉为钢琴曲十大名曲。以下是对这些名曲的简要介绍和欣赏点评。
1.《月光奏鸣曲》:由贝多芬创作,其旋律优美,富有浪漫主义情怀,是钢琴曲中的经典之作。
2.《幻想即兴曲》:由肖邦所作,这首曲子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感,它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跌宕起伏,令人陶醉其中。
3.《冬天》:由巴赫所作,这首曲子充满了季节感,冰冷的旋律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冰天雪地的冬季景象。
4.《革命作品》:由肖邦所作,这首曲子的旋律优美,充满了热情和激情,其中的高潮部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5.《降E大调》:由莫扎特所作,这首曲子的旋律清新而优美,充满了青春和欢乐的气息。
6.《黑键奏鸣曲》:由贝多芬所作,这首曲子的旋律独具特色,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7.《弥撒》:由舒伯特所作,这首曲子的旋律优美动听,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8.《恋爱中的女人》:由肖邦所作,这首曲子的旋律优美动听,充满了爱情的浪漫和激情。
9.《圆舞曲》:由肖邦所作,这首曲子的节奏轻快明快,旋律优美动听,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10.《小星星变奏曲》:由莫扎特所作,这首曲子充满了童趣和生命力,它的旋律轻快明快,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
以上十首名曲,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和欣赏。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是哪些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如下:
1、《军队波兰舞曲》
《军队波兰舞曲》又名《军队波洛涅兹》、《第三波兰舞曲》。肖邦作于1838年10月。他创作的波兰舞曲的音乐内容已经远远超出舞曲体裁所包括的范围。他的波兰舞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情绪昂扬、气魄宏大,富于戏剧性;
另一类情绪悲壮、细腻优美,富于诗意。本曲与肖邦的另一首《英雄波兰舞曲》均属于第一类。李斯特最赞赏这两首乐曲,几乎在他的每次钢琴演奏会上都要演奏这两首乐曲。本曲A大调,三拍子,复三部曲式,是一首胜利凯旋的进行曲。
它歌颂了波兰民族斗争的光辉业绩,被认为是肖邦音乐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作品之一。主题刚劲有力,表现了军队高昂坚定的情绪。中部的旋律威武嘹亮,犹如军号在大地上回荡。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它使全曲统一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氛之中。(演奏时间约4分钟)
2、《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
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
这段音乐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尤其富于浪漫气息,它虽然只是一个音乐片段,不是一个乐章,也被抽出来编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段音乐的芭蕾小品。
3、《爱之梦》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
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的《崇高的爱》(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d,so land du lieder kannst)。
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4、《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类似齐奏进行曲般的节奏拉开序幕,色彩十分明朗,之后主奏钢琴与引子同时登场,再度呈示第一主题。乐章的第二主题令人感到趣味盎然,钢琴展示出绚烂的演奏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F大调,2/2拍子,三段歌谣曲式。首先,加上弱音器的弦乐器呈示歌谣风的主题,接着重新由主奏钢琴加以接引。担任主题伴奏的三连音节奏在整个乐章中几乎不曾间断。第三乐章,极活泼的快板,C大调,2/4拍子。
充满生命力的第一主题由乐队反复两次之后,由钢琴再度呈示主题。在乐章的中段,管弦乐伴奏与钢琴主奏不断交替出现,相映生辉。最后钢琴以排山倒海之势的上升音阶,华丽地结束全曲。
5、《第一钢琴协奏曲》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
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真正的乌克兰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
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的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的乐思所具有的内在的巨大力度,都是它那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正也就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首协奏曲在作者生前就已广泛流传。
欧美各国音乐会舞台时常有各种类型的钢琴家演奏它,作者也经常把它列入自己的交响音乐会曲目,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的演出;到1878年,尼·鲁宾什坦终于也理解到这部作品的优点和价值,并出色地演奏它,从而也使这部作品更加牢固地确立它在音乐会舞台上的地位。
6、《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勃拉姆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是创作和演奏并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与舒曼夫妇、李斯特等浪漫派音乐家交往甚密,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支持,有人把勃拉姆斯的作品比作“掺杂着浪漫主义新酒的古典主义陈酒”。
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作品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
他创作了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雅俗共赏的作品。《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
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
7、《悲怆奏鸣曲》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
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
8、《雨的印记》
Kiss The Rain,中文翻译成《雨的印记》,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YIRUMA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
钢琴家与作曲家Yiruma,在韩国出生英国长大。曾就学于英国伦敦“The Purcell School”特别音乐学校,后来毕业于“King‘s College of London University”,主修作曲。在他的音乐作品里,展现了兼融东方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细致的音乐风格。
因主修古典钢琴与作曲,Yiruma展现他傲人的古典才情与欧洲人善感的特质;同时,纯净与清新的东方特色也呈现在他的音色里。藉由细致的音乐性探触,他精致的演奏技巧,予人一种非凡艺术家的深刻印象。
9、《第八钢琴协奏曲》
作于1776年4月,据说乃为当时萨尔茨堡城防司令吕左伯爵夫人安东尼雅而作,莫扎特为此曲第1、2乐章分别作了3种华彩。乐曲共有3个乐章:1.明亮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
第1主题在合奏呈示后,主奏接替,转成高调后,展示动机中带半音进行的旋律,第2主题则由主奏钢琴与弦乐对话的方式表示。发展部以小调发展为主体,再现部3个主题均以原调再现,华彩有3种方式。2.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
一开始即由弦乐演奏第1主题,主奏部接替后将第1主题加以修饰与变奏。第2主题为C大调,发展部手法同第1乐章。3.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C大调。
10、《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十大钢琴名曲

十大钢琴名曲分别是《月光》、《命运交响曲》、《爱之梦》、《致爱丽丝》、《梦中的婚礼》、《蓝色多瑙河》、《帕格尼尼主题狂想》、《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月光》
《月光》这一名称,据说是缘于诗人雷尔斯塔布(1799-1860)评论说:第一乐章使人想起“犹如在瑞士卢塞恩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轻舟一样”。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2、《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在维也纳剧院成功首演后,很快便成为了很多演奏会的重点曲目。此外,音乐史上很多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如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布鲁克纳、马勒,以及柏辽兹等,他们创作的曲目,也深受它的影响。
3、《爱之梦》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Liebestraum,S541)。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降A大调,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4、《致爱丽丝》
原名为《a小调巴加泰勒》,是一首由贝多芬创作的独立钢琴小品,是作曲家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整体采用回旋曲式,结构为ABACA形式,叠部前后出现三次,纯朴而亲切,描绘出女主人公温柔且美丽的形象。
5、《梦中的婚礼》
这首乐曲是由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内维尔与奥利佛图森共同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收录于专辑《水边的阿狄丽娜》中,经过法语直译是基于爱情的婚姻,整首乐曲带有一点忧伤。
6、《蓝色多瑙河》
这首乐曲是由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有着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之称,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还将此曲目作为保留曲目演出,整首乐曲被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节奏明快且富有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7、《帕格尼尼主题狂想》
这部作品取材于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而创作,这部作品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第18个变奏,整部作品到这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优美无比,动人心魄,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
8、《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是C大调,K467,作于1785年3月9日,1785年3月10日于克鲁克剧场首演,莫扎特主奏。
9、《第一钢琴协奏曲》
是由柴科夫斯基作曲,这首钢琴曲,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前的重要作品之一,初稿在1875年初写出,后来在1880年和1893年间,作者又参考许多演奏家的意见,进行两次修改才最后定稿。
10、《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这首乐曲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

1、《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
2、《少女的祈祷》为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作于1856年。
3、《土耳其进行曲》,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4、《月光曲》是德彪西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第三乐章。
5、有两首著名的《婚礼进行曲》。一为门德尔松所作序曲《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
6、《摇篮曲》由彼得·舒伯特(1797~1828)创作。
7、《幻想即兴曲》肖邦一共写了四首即兴曲,编号分别为29、36、51、66。其中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作品66号,遗作,当时还没有名称,曲名是后人所命名)最为著名。
8、《梦中的婚礼》原名为”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更接近其本意。
9、《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
10、《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钢琴世界十大名曲欣赏

钢琴世界十大名曲欣赏如下:
1、《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盾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
2、《月光奏鸣曲》
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801年创作的,关于《月光奏鸣曲》最初的印象应该来自于小学语文课本里莱茵河边小镇发生的感人故事,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每次聆听这首乐曲也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宁静、温柔、平和,旋律起伏不大,却深深地融入内心。
3、《秋日私语》
是法国作曲家奥立佛·图森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所写的钢琴曲。
4、《命运交响曲》
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该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
5、《六月船歌》
是由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柴科夫斯基根据诗歌中描写的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意境,采用“船歌”体裁,并以之命名。
6、《爱是忧郁》
原来出自法国,乐曲作者是安德列·帕普,歌词作者是彼叶尔·考尔,1968年,经保罗·莫里哀的推动,《爱是忧郁》成为世界最流行的爱情歌曲之一。
7、《悲怆奏鸣曲》
是贝多芬写来赠送给他的赞助人兼忠实粉丝赫诺夫斯基王子的,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
8、《致爱丽丝》
是音乐家贝多芬在1810年4月27日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在1867年被人们发现,后收录于《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9、《天空之城》
由音乐家久石让作曲,因以其让人落泪的优美曲调和动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闻名全球,被改编成多种版本,成为流传的影视名曲。
10、《安妮的仙境》
欧美经典音乐《安妮的仙境》,采撷的 大自然音符滋润心灵,这是班得瑞创作音乐的特点,这首轻柔、纯净和空灵缥缈的大自然音乐便是班得瑞以想象的世界与大自然景观结合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