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汗牛充栋只能形容书吗,成语“汗牛充栋”用来形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5 11:03:17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汗牛充栋只能形容藏书吗

汗牛充栋这个成语只能用于形容书籍或著作,不能用于其他事物。
“汗牛充栋”的意思是,用车运书时牛累得出汗,收藏时书籍堆满了屋子。语出唐代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 “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后来人们便用“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或著作极多。
什么东西又能塞满房屋,又能让牛累得出汗呢?是浩如烟海的典籍。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对藏书丰富的一种描述,能让人联想起书的主人学识渊博。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这样巨大的藏书量和中国文明的连续性以及文治社会的传统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汗牛充栋近义词——车载斗量
用车装载,以斗来量;形容数量很多。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赵咨出使吴国,以车载斗量来形容吴国人才之盛,对魏文帝曹丕不卑不亢,维护了吴国的尊严,得到了曹丕的赞叹,完成了使命。现实生活中,人们要养成谦虚、好学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成语“汗牛充栋”用来形容?

成语“汗牛充栋”用来形容?

1.人山人海

2.藏书繁多

正确答案:藏书繁多

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出自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解释下它的典故和意义,谢谢!

成语-汗牛充栋

音(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世传养生术,~,行而效者谁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近义词
左图右史、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反义词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唐朝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柳宗元(773—819年)在他的中,详细地叙述了<人物>陆文通的生平事迹。
说陆文通为人勤奋,好读书,尤喜藏书,在学术上也有一定成就。
他尤以藏书多而出名,柳宗元说他的藏书放在屋里,能把整间屋都塞得满满的,可以摞到梁头;如果让牛搬运这些藏书,则会把牛累得出汗,后世遂用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
如宋代陆九渊的(象山集·与林叔虎书>又有徒党传习,日不暇给,又其书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是指书籍丰富无尽,典籍众多。这个成语源于晋朝王导的《晋书》:汗牛,夏日劳作汗流浃背之牛;充栋,装满书册的书架。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比喻书籍非常多。“汗牛充栋”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人或某个领域的知识十分渊博,言之有物。例如,我们可以描述博学多才的学者为“汗牛充栋”,用以赞美他的深厚知识和广博的学识。总之,“汗牛充栋”成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形容书籍众多,还成为了赞美知识渊博、博学多才的标志。其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被人们广泛的利用和沿用。

二十年来王老师教过的学生汗牛充栋,其中不少人成了栋梁之才这句话对不

您好!汗牛充栋,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汗牛充栋”只能形容著作或者藏书极多,不能形容学生人数多,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谢谢阅读!

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_汗牛充栋的意思_汗牛充栋造句

汗牛充栋[hn ni chōng dng]
【解释】: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自】: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近义词】:左图右史、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01、你的藏书这么多,可说是汗牛充栋了。
02、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汗牛充栋,是研究者的宝库。
03、从汗牛充栋的古籍中,找出所需要的资料相当不容易。
04、现代小说可说是汗牛充栋,得精选阅读才不会浪费时间。
05、我们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多达数十万册,真可说是汗牛充栋。
06、一踏入书房,迎面而来的是汗牛充栋的书籍和扑鼻的墨香。
07、现代流行武侠风,书店里各家武侠小说与漫画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给。
08、这套系统就是要帮助使用者从汗牛充栋的图书中,快速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汗牛充栋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中文】:汗牛充栋
【读音】:hn ni chōng dng
【正音】:充;不能读作cōng。
【辨形】:栋;不能写作冻
【汗牛充栋的意思】:汗牛: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书堆满屋子,顶到屋梁。形容书籍多,作品多。
【出处】: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诗: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
【近义词】:浩如烟海、坐拥百城、牙签万轴、左图右史、卷帙浩繁
【反义词】:寥寥无几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汗牛充栋造句】
1、张老师的藏书很多,真可谓汗牛充栋。
2、从汗牛充栋的古籍中,找出所需要的资料相当不容易。
3、图书馆里的书多的不计其数,汗牛充栋。
4、如果你不爱读书,即使家里汗牛充栋,也毫无用处。
5、虽说他家书籍汗牛充栋,但他从来没有认真阅读过,因此仍旧孤陋寡闻,实属附庸风雅。
6、这位老先生藏书之多,用汗牛充栋这句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7、虽然他不喜欢读书,但是家里的藏书却是汗牛充栋。
8、喜欢附庸风雅的文人,家里总是有汗牛充栋的书籍。
9、王总的办公室有汗牛充栋的书籍,让我大开眼界了。
10、这里藏书百万,汗牛充栋,应该有你要找的书。
11、他们家是开书店的,书籍之多,可谓是汗牛充栋。
12、从小读书到现在,我家里也拥有汗牛充栋的书籍了。
13、一把大火,把图书馆烧了,可惜里面汗牛充栋的书籍了。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_罄竹难书造句 罄竹难书[qng zh nn shū]
【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磬竹难书、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难数
【反义词】宅心仁厚、丰功伟绩、举不胜举、不可胜数
【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造句:
01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02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03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04就算是犯行罄竹难书的罪人,如能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
05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竹难书。
06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07这恶霸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最后总算受到法律制裁。
08即使是罄竹难书的大罪犯,只要他能诚心改过向上,我身为律师,还是愿意替他辩护。
方兴未艾是什么意思_方兴未艾造句 方兴未艾[fāng xīng wi i]
【解释】: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出自】: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近义词】:方滋未艾、方兴未已
【反义词】:日暮途穷、穷途末路
方兴未艾造句:
1、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特色产业方兴未艾。
2、只要你好好学习了你的学习成绩就会方心未艾的进步。
3、自从中国大陆对外开放后,旅游业便迅速发展,至今方兴未艾。
4、正当事业方兴未艾,渐入佳境时,他却罹患了不治之症,真是令人惋惜。
5、我们的友谊,源远流长;我们的事业,方兴未艾!
6、近年来,桉树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桉树的药理作用研究方兴未艾。
7、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后,全球掀起了一股物流热,第三方物流业在我国也是方兴未艾。
8、由于海上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巨大潜力,国际上对海上地震勘探开发和研究至今方兴未艾。
9、本文综合介绍拉挤产品的应用,为方兴未艾的我国拉挤工业提供有益的咨询。
10、与传统ITO外包服务相比,投资人更青睐在中国方兴未艾的高端BpO外包领域。
11、由于在城镇之外居住的潮流方兴未艾,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逐渐盖满了房屋,以至于人们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一片乡村变成了城镇的郊区。
12、我今天方心未艾的成就全靠你当时对我的谆谆教诲。
13、汽车、摩托车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也是方兴未艾,对汽车、摩托车的核心技术发动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4、复古风早已开始流行,至今方兴未艾,影响的层面愈来愈广泛。
15、客户关系管理是当前方兴未艾的管理研究领域。
16、自然界的种种异象使世人警觉环保的重要,於是各地环保团体正方兴未艾地成立。
17、本文就这种方兴未艾的管理方式的发展、特点、操作性等作了详细阐述。
18、现在家长们会被鼓励放弃母乳喂养--它对母亲和婴儿都有好处--用方兴未艾的婴儿配方奶粉代替。
19、近年来,夏河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成为本县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
20、当前,作为与报纸、电视同称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发展正方兴未艾。
21、柯菲认为用此种主方兴未艾来控制胶原蛋白的生长将会使新皮无结疤之虑。
22、我希望我也有一个方心未艾的事业在我需要的时候。
23、直排轮是近来方兴未艾的休闲活动,时下年轻人几乎无人不会。
24、青少年围棋手的增多,说明了围棋运动在我国正方兴未艾。
25、房地产开发在城市中方兴未艾,突破成为房地产开发商与城市规划博弈的关键词。那么究竟如何控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26、小童星网站开通一个多月以来时成绩是蒸蒸日上,可谓方心未艾啊
27、亚太经合组织不断发展,东亚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上海合作组织顺利运转。
28、各地发展方兴未艾的创意产业,是伴随高新科技的应用而兴起的智慧与科技相融合的经济型态,已成为衡量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29、针对三大类(汽车用、牵引用及固定型)铅蓄电池及方兴未艾的电动自行车用电池产品的设计、结构、工艺及电解质等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30、近年来随着国人休闲体育意识的逐步提高,选择瑜伽做为休闲健身方式的人数与日俱增,瑜伽运动方兴未艾。
31、HYCOM模式在国外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在国内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
32、话虽如此,美国人却又一次的转向中国文化,丰富他们的生活。这个潮流方兴未艾。
3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热潮方兴未艾。
34、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漫画发展方兴未艾,一批执着追求漫画艺术的漫画家们,努力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漫画创作之路。
35、近年来尤其在我国,拱坝建设方兴未艾,开展拱坝的体形优化设计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36、当前,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方兴未艾,能源的战略需要促进了各大石油公司对海上石油平台的投资。
37、1989年之后,新型劳动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相关的研究也随之方兴未艾。
38、分时度假在国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而在中国则是方兴未艾。
39、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

汗牛充栋可以形容书籍以外的东西吗

汗牛充栋: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形容人。
不能的
不行
【解释】: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自】: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示例】:世传养生术,~,行而效者谁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近义词】:左图右史、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韦编三绝和汗牛充栋的相同点

这两个成语的相同点是都和书有关。
汗牛充栋:
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充:装满。栋:房屋。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汗牛充栋可以形容文献多吗

汗牛充栋不可以形容文献多,该词语形容藏书很多。
1、读音
hàn niú chōng dòng。
2、释义及出处
解释:汗牛:牛累得出汗;充:装满;栋:屋的正梁,借指房屋。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水;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房子。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唐柳宗元《河东先生集·陆文通先生墓志》: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3、近义词释义及出处
车载斗量
解释:载:用交通工具装。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极多,并不稀罕。
出处:《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不计其数
解释:不计:不能计算,无法计算;数:数量,数目。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赏》:其余则不计其数。
汗牛充栋造句
1、孔庙内的殿宇楼阁,虽然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但仍然保持着原始的姿态。那些珍贵的文物,从祭祀器具到古代文献,数量众多,汗牛充栋。
2、这座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涵盖广泛,汗牛充栋。其中许多书籍被视为珍宝,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里不仅是学者们的乐园,也是一般读者的知识宝库。
3、在这家图书馆里,有从远古时代到近现代的各种文献资料,包罗万象,汗牛充栋。不论你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还是其他学科的研究者,这里都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
4、这座山上的寺庙古迹很多,有精美的石雕,珍贵的佛像和经书等文化遗产,几乎可以写成汗牛充栋的专著,但由于其丰富的内涵,不可能一一细说。
5、这家书店的书籍种类繁多,从文学、哲学到科学、技术,应有尽有,汗牛充栋。店内的氛围安静而祥和,顾客可以在这里尽情挑选、阅读自己心仪的书籍,享受阅读的快乐。

牛汗充栋这四个字能组成什么成语

可组成成语汗牛充栋。

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书能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

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所著陆文通先生墓表。

形容孔子的著作有成百上千的人为它们作注讲疏,写出了见解不一的著作,这些书堆起来能填满屋子,运出去使牛马累得出汗。

汗牛充栋只能用于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形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