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原文_翻译及赏析
-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但愿初相遇,不负有心人”是什么意思?
- 3、苏轼的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本意是什么?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 4、我亦是行人原文 我亦是行人的原文和译文
- 5、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什么意思
- 6、我亦是行人原文 我亦是行人的原文和译文
- 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什么意思
- 8、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意思是什么?
- 9、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出处?
- 10、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是什么?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原文_翻译及赏析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宋代·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 通:樽) 豪放 , 送别 , 友情慰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著酒杯太凄婉。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但愿初相遇,不负有心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但愿初次相遇到那个有情人,不会辜负有心人;该诗引申自《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节选如下:
作者:宋代文学家苏轼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文: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取自宋代诗人苏轼所作《临江仙·送钱穆父》的最后两句。大意是人生就是一次艰难跋涉的旅行,每个人都是旅行途中的一员。人生很短暂,不要计较太多,该放下的放下,活出人生的洒脱和精彩。“但愿初相遇,不负有心人”的意思是爱是不对等的,希望自己最早能够在对爱保持纯真的时候,就能够遇到合适的人,希望能够给真心爱我的人全心全意的爱。
意思是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但愿初次相遇到那个有情人,不会辜负有心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但愿初相遇,不负有心人”他的意思就是人的一生。都像逆风而行啊,或者是逆水行舟那样的。我们都是普通的行人。都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才能够到达目的地。他希望两个人就像刚刚相遇那样的,不要辜负对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就像旅途,我也是旅行者。希望我们最初的相遇,不会辜负彼此的心意和努力。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人生旅程的感悟,表达了他对自己人生旅途的珍惜和对于相遇的珍视。同时,他也希望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决定,都能够不负自己的心意和努力。
具体来说,“人生如逆旅”这句话用了比喻,把人生比作一段旅程,强调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而“我亦是行人”则表示作者也是这段旅程的旅行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接着,“但愿初相遇,不负有心人”则表达了他对于相遇的珍视和对于自己努力的期望,希望每一次的相遇都能够带来美好的回忆和故事,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不会辜负自己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悟和对于相遇的珍视,强调了珍惜每一个瞬间,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生如逆旅,每个人都在旅途中奋斗和探寻,人生短暂而珍贵,我们应该勇往直前,不畏风雨,不忘初心。
[ 作品背景]这段原文是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中的节选,表达了作者对别离和人生的思考。整首词是苏轼送行好友钱穆父亲离世时所作,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临江仙·送钱穆父》作者:宋代文学家苏轼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作品赏析]“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描绘了一个别离的场景,孤帆在黑夜中孤独地驶向远方,淡淡的月亮上挂着一丝云彩,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樽前不用翠眉颦。”这句话表示在送别之际,不需要太多的伤感和痛苦,应该心平气和地面对离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话是整首词的核心所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人生如逆旅,每个人都在行走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句话中的“我亦是行人”,表示作者自己也面临着和其他人一样的人生困境和选择,希望在这条漫漫人生路上能够珍惜时间、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 哲理]人生如逆旅,每个人都在旅途中奋斗和探寻,人生短暂而珍贵,我们应该勇往直前,不畏风雨,不忘初心。同时,也要珍惜当下的美好和缘分,不让人生的无常和离别让我们迷失自己。
[ 启示]这段原文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被短暂的成功或挫折迷失自己,而是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勇往直前,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苏轼的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本意是什么?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这句诗是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中的一句,它的本意是表达人生就像旅途,我们都是行路之人。
这句诗的深层含义可以有多种解释,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的解释:
1. 人生是旅途,我们是旅行者
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短暂,就像一个旅途。我们都是旅行者,要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各种风景、遭遇各种困难、享受各种乐趣。这种看法表明苏轼对人生持有比较达观的态度,他认为人生不仅要有冒险精神,还要有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2. 人生是旅途,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
这句诗还可以解释为,人生就像一个旅途,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其他人一起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这种看法表明苏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他认为人们在旅途中需要相互支持和帮助。
3. 人生是旅途,我们需要寻找归宿
这句诗还可以解释为,人生就像一个旅途,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归宿。这种看法表明苏轼对人生持有比较深刻的思考,他认为人们在旅途中需要寻找自己的归宿,需要找到自己的信仰和信念。
总之,这句诗苏轼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它表达了人生短暂,我们需要有冒险精神、勇气和信仰,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远。
人生的过程就像一条并不平坦的大路,我们只不过都是这条路上的行人,只是路过,不会留下什么,徒增烦恼而已
一分钟了解《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就是: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大意是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临江仙·送钱穆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全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翻译: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扩展资料:
此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聚,赞赏友人面对坎坷奔波时的古井心境和秋竹风节;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与友人分别,抒发了对世事人生的超旷之思。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苏轼送别词的结尾,一般均为友人解忧释虑,此首从道家借用思想武器,流露出一定的消极成分。但在当时,他为友人提供一种精神力量,使友人忘情升沉得失,虽远行而能安之若素。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
我亦是行人原文 我亦是行人的原文和译文
1、原文: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什么意思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意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途,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行人,不断地前行、探索、经历,直到最终的归宿。
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前行,不断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人生,不断地前行,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成长,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人生,双脚只能踏上一条路,因此就无法验证其它的路的结果好坏,人生的选择不能三心两意,心猿意马,为了目标,必须三思而后行,一旦选择了前行的路,就要坚持下去,再苦再累,也要想方设法解决难关,才能抵达终点,实现目标,如果犹豫退缩,半途而废,每条路都想尝试,就会变得漫无目的,毫无方向,不如坚持不懈走完一条路,最终结果是好是坏,也就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如果只是站在分叉路口,犹豫不定,蹉跎时间,那就真的没有希望转机,梦想只是空想,成功只是奢望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就是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大意是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我亦是行人原文 我亦是行人的原文和译文
1、原文: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什么意思
文学课代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就是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大意是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就是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大意是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
原文译作:距离都门畅饮已3年了,走过尘世的很多地方。相见欢笑还很温暖。你我也都保持着高尚的品格。
在这微明的月色淡淡的云的夜你又要乘孤舟远去,心中不免惆怅。但在这酒樽之前不用皱眉。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大意是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翻译过来是“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大意是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此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翻译过来是“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大意是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扩展资料:
整体赏析
此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意思是什么?
直白的来讲人生的本质就是索取,既然有索取的一方必然就会有给予的另一方。
索取是为了维持生存,具有自觉、积极主动的心理动机;而绝大多数的给予也是基于利益交换的目的进行的,如果人没有对实现或预期收益的觊觎那么就不会有利益交换心理动力了。
而索取与给予就是一对天然的冤家,就是"要"与"不给"的矛盾,所谓"逆旅"即"要"与"不给"的斗争过程矣。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是:人生就是旅途,我们都是那个过客。
意思是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但愿初次相遇到那个有情人,不会辜负有心人;该诗引申自《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节选如下:
作者:宋代文学家苏轼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文: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
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钱勰在元祐三年(1088)九月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元祐五年(1090)又徙知瀛洲,于次年春赴任启行,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以此词赠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出处?
谢邀:
开篇明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很有名的两句话,出自苏轼的送别词《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与钱穆父曾同朝为官,两人志同道合,情同知己。钱穆父很仰慕苏轼的才华,苏轼也很敬佩钱穆父的胆识与人品,两人经常在下班之余吟诗作赋,谈论文学,诗词唱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1年)十月,钱穆父从越州任上调往瀛州,于次年春天从越州出发,途中正好经过杭州。当时苏轼正在杭州知州任上,他听闻钱穆父到了杭州,于是立刻将车马劳顿、风尘仆仆的钱穆父接到到自己的家中。
好友重逢,而且是在异地重逢,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苏轼为老友安排了隆重的接风仪式,两位朋友在杭州还共同游览了风景如画的西湖。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况且两人都有各自的工作需要去做,所以苏轼在杭州又为钱穆父安排了隆重的送行仪式,在钱穆父即将踏上前往瀛州的路上,苏轼还为钱穆父送上了一首词作,为好友赠行,这首词就是《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一生交游广阔,挚友很多,他对友人坦诚相待,与朋友推心置腹,表现在词作中的是苏轼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从元祐初年两人同朝为官算起,到元祐三年钱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苏轼赋诗赠别算起。此次两人在杭州再次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真是岁月如流,人生何处不相逢呀,所以苏轼也不无感慨地说“一别都门三改火”。
三年来,钱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两人的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情谊愈深。
杭州再次相逢,两人欢聚欢笑,友情的可贵犹如春风入怀一般温暖,这样的相聚、以及相聚带来的欢乐可以将仕途上带来的种种不愉快消散地无影无踪。
苏轼在送别词中还赞誉了钱穆父为官以来的高风亮节和为人处事的操守。这不是苏轼的过誉之词,而是他真实情感的表达,因为真正的友情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钱穆父有苏轼这样的知心朋友、这样的知己,何尝不是快慰人心的事情呢?在这三年里,虽然两人在两地各自忙碌于自己的工作,未曾谋面,但两人依旧保持着书信往来,诗词作为他们共同的爱好,也频繁见诸于书信中。
相对静坐而不觉冷场,相隔万里而不觉距离,这不就是知己的真谛吗?知己就像黑夜中的一盏路灯,为朋友照亮前行的路。
苏轼在该词中以儒家思想的身和道家的操守风节勉励好友、宽慰好友,为钱穆父开释胸怀,不仅动人以情,而且还使好友从理性上受到感悟。苏轼还说钱穆父像汉代的名臣汲黯那样的气节和品行。其实苏轼这样赞颂这样称誉钱穆父,也寓有身世之感。
下片描写的是月夜送别好友的场景。钱穆父所去的瀛州,繁华不如越州,更不如繁华的京城汴梁。钱穆父的仕途履历由汴梁越州,由越州到瀛州,渐行渐远,他的内心是郁郁寡欢的。
早春时节,春风已绿江南岸,而瀛州却没有江南这样的温暖,也没有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但钱穆父必须要踏上去往瀛洲的道路了,因为按照规定,钱穆父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到达,纵使苏轼像千般挽留,钱穆父也不得不启行了。
夜晚分别,除了为钱穆父送行的苏轼之外,还有天上的淡月微云。苏轼在此处突然加入一句景物的描写,让送别的深情得到了升华,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是苏轼对暂时离别的伤伤感,表达的是对人生与人生际遇的感悟。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苏轼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表现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旅程?每一个人何尝不是这场旅途中的过客呢,苏轼带着真挚感情的口吻向好友说这句话的时候,无非就是告诉钱穆父:你和我一样,我们都是人生旅途上的过客,所以我们都不必介怀人生中那些伤心的过往,在人生低潮的时候,更不应该去感伤,而应豁达处事,这样才不会徒增烦恼。
在上下两片的结尾句中,苏轼都融入了议论,借助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形象的文学语言,不直接说理,而理在其中,又都含有对人生的感悟,这种写法引人深思,也使词作波澜起伏。
苏轼的《临江仙》其实还体现了他送别好友时的内心活动,苏轼先在回顾中叙述了两人过去的交往和情谊深厚;月夜送别时对钱穆父关怀备至,双方意绪契合;最后他又展望了未来,未来可期,这又是很旷达的境界与胸怀。
这首词的精妙之处在于不以情景交融取胜,景物并不是独立的描写对象,词作着重抒情,却又言尽而意不尽,读这首词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词作。苏轼在词中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只感觉他旷达的形象跃然纸上。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但愿初次相遇到那个有情人,不会辜负有心人;该诗引申自《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节选如下:
作者:宋代文学家苏轼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文: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