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苦口婆心的意思解释
- 2、苦口婆心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达出来?
- 3、苦口婆心这个成语每个字各指什么意思?
- 4、苦口婆心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 5、苦口婆心是什么意思?
- 6、什么叫做苦口婆心
- 7、苦口婆心的两种意思
- 8、苦口婆心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达出来?
- 9、苦口婆心是什么意思?
苦口婆心的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苦口: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婆心:像老太太那样仁慈的心肠。
详细解释
1. 【解释】: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2. 【出自】:《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3. 【示例】:我和龙济光~的谈了十几点钟。 ◎清·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
4.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厌其烦 诲人不倦 语重心长 谆谆告诫 费尽口舌 耳提面命 匪面命之
反义词 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
苦口婆心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达出来?
表达思路:首先根据苦口婆心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在这跟一个人讲一个道理,但是他依然不明白自己的用心,然后自己还要耐心的,详细的具体的帮他分析情况,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将来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都一一给他说来,根据这个情景描述:
1、虽然大家都认为他已经病入膏肓,王老师仍费尽口舌地希望他浪子回头。
2、我费尽口舌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口燥唇干,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毫无悔改的表示。
: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小明考试考得非常不好,妈妈辛苦的跟她讲了一个晚上,导致过度劳累,躺在了床上
苦口婆心的意思就是非常的耐心,不断地重复讲道理,一遍又一遍,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苦口婆心就是现在很多的这种有经验的人,对于一些没有经验的人的这种劝诫或者是劝导,往往都是发自内心用心良苦。
苦口婆心,汉语成语,拼音是kǔ kǒu pó xīn,意思是善意的耐心地劝导某人。
举例:
1、当年老师在帮助我们这些顽劣孩子上进时,可真是苦口婆心。
2、中国政府苦口婆心地安抚乘客,国有媒体引用了"大量的实验室数据",以证明高铁列车的安全性"完全有保障"。
3、虽然大家都认为他已经病入膏肓,王老师仍苦口婆心地希望他浪子回头。
苦口婆心这个成语每个字各指什么意思?
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
苦口婆心的中文解释
【解释】: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自】:《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示例】:我和龙济光~的谈了十几点钟。
◎清·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
【近义词】:苦口相劝、语重心长
【反义词】:口蜜腹剑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苦口婆心的英文翻译
1.to
urge
somebody
time
and
again
with
good
intentions;
to
advise
earnestly
and
kindly
【拼音】kǔ
kǒu
pó
xīn
【出处】忠言苦口,三复来奏。 《宋史·赵普传》
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
【释义】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多形容''劝'',经常跟劝告、劝诫等词搭配使用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真诚的劝诫;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苦口相劝、语重心长
【拼音】kǔ
kǒu
pó
xīn
【出处】忠言苦口,三复来奏。
《宋史·赵普传》
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
【释义】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真诚的劝诫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苦口相劝、语重心长
【反义词】口蜜腹剑
【同韵词】一言可分、刬草除根、人约黄昏、借古讽今、梵呗圆音、迈古超今、虎咽狼吞、狗咬吕洞宾、一年之计在于春、根柢未深、......
【年代】古代
【谜语】老太太吃黄连
【歇后语】吃罢黄连劝儿媳
苦口婆心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596 成语 苦口婆心 注音 ㄎㄨˇ ㄎㄡˇ ㄆㄛˊ ㄒㄧㄣ 汉语拼音 kǔ kǒu pó xīn 释义 「苦口」,不辞辛苦的反复规劝。 #语出《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 「婆心」,像老婆婆那样慈爱的心肠。 语出《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 「苦口婆心」形容以恳切真挚的态度,竭力劝告他人。 「语重心长」 典源 1、「苦口」:#《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1>朕昨者兴师选将,止令曹彬、米信等顿于雄、霸,裹粮坐甲以张军声。 俟一两月间山后平定,潘美、田重进等会兵以进,直抵幽州,然后控扼险固,恢复旧疆,此朕之志也。 奈何将帅等不遵成算,各骋所见,领十万甲士出塞远斗,速取其郡县,更还师以援辎重,往复劳弊,为辽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 况朕踵百王之末,粗致承平,盖念彼民陷于边患,将救焚而拯溺,匪黩武以佳兵,卿当悉之也。 疆埸之事,已为之备,卿2>勿为忧。 卿社稷3>元臣,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嘉愧实深。 〔注解〕(1)典故或见于《石门文字禅.卷一七.云庵生辰诗一一首之一一》。 (2)卿:指赵普(西元922~992),宋幽州蓟县人。 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 宋初参与重大策令制定,曾任宰相之职。 淳化三年病老致仕,封魏国公,卒谥忠献。 (3)社稷:泛称国家。 〔参考资料〕《石门文字禅.卷一七.云庵生辰诗一一首之一一》大地无一法可见,云庵露万象中身。 顽空消殒明方极,肉眼遮藏觑不亲。 苦口老师归寂日,知恩弟子庆生辰。 罏香长伴青灯晓,赛却灵山法供真。 2、「婆心」:《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也,姓邢氏。 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 初在黄檗,随众参侍。 时堂中第一座勉令问话,师乃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黄檗便打,如是三问,三遭打。 遂告辞第一座云:「早承激劝问话,唯蒙和尚赐棒,所恨愚鲁,且往诸方行脚去在。」 座遂告黄檗云:「义玄虽是后生,却甚奇特。 来辞时,愿和尚更垂提诱。」 来日师辞黄檗,黄檗指往大愚,师遂参大愚。 愚问曰:「什么处来?」曰:「黄檗来。」 愚曰:「黄檗有何言教?」曰:「义玄亲问佛法的的意,蒙和尚便打,如是三问三遭被打,不知过在什么处?」愚曰:「黄檗恁么老婆,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 师于言下大悟,云:「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大愚搊住云:「者尿床鬼子,适来又道不会,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师于大愚肋下筑三拳,大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师辞大愚,却回黄檗。 黄檗云:「汝回太速生。」 师云:「秪为老婆心切1>,便人事了。」 侍立次,黄檗云:「大愚有何言句?」师遂举前话,黄檗云:「这大愚老汉,待见,痛与一顿。」 师云:「说什么待见,即今便与。」 随后便打黄檗一掌。 黄檗云:「这风颠汉却来这里捋虎须。」 师便喝,黄檗云:「侍者引这风颠汉参堂去。」 〔注解〕(1)老婆心切:此处喻多方教导,如老婆婆的叮咛。 典故说明 「苦口婆心」系由「苦口」及「婆心」二语组合而成。 「苦口」见于《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 宋代建国之初,宋太祖即曾与宰相赵普商议,谋复燕云,但宰相趟普力持谨慎,才暂时作罢。 雍熙三年,宋太宗不顾赵普三次劝谏,执意北伐。 东路以曹彬为主帅,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帅,西路以潘美为主帅。 战争开始时,三路军队节节胜利。 但因急于立功及主将指挥不力,在歧沟关之役大败于辽军。 在〈赵普传〉中有一段文字记载宋太祖赐诏给赵普说:「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嘉愧实深。」 写出太宗没有听从赵普三次劝谏而执意用兵,以致失败的悔恨之心。 「婆心」见于《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镇州临济义玄禅师》。 临济宗的祖师临济义玄禅师,在他追随黄檗习禅的时候,也被黄檗棒打三次。 当时他在黄檗身边习禅许久,一天,首座和尚睦州勉励他去参问师父,但他不知道要问什么,和尚就建议他可以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意。」 临济就跑去问师父,但黄檗没有回答,反而把他打了一顿。 临济连续问了三次,就被打三次。 他觉得自己很笨,没有办法了解师父的意思,想要离开。 首座和尚来找黄檗,希望黄檗能开示临济。 临济来向黄檗告辞时,黄檗要他去见大愚和尚。 临济见到大愚和尚,大愚和尚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我从黄檗处来。」 大愚和尚问:「黄檗对你有什么教导?」临济说:「我三次问祖师西来意,三次都被打一顿,到现在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大愚和尚说:「你师父真爱徒心切,为了让你能澈底解脱,才动手打了你三次。」 临济终于彻悟了,于是告辞大愚,回来见黄檗。 黄檗看到他就说:「你来来去去是在做什么?」临济说:「我回来是因为师父像老婆婆般地爱徒心切。」 黄檗说:「这话一定是大愚说的,这个人这么多嘴,等我见到他一定要打他一顿。」 临济说:「为什么要见到才打?今天就该打。」 说著,就打了黄檗一巴掌。 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苦口婆心」,用来形容以恳切真挚的态度,竭力劝告他人。 书证 01.《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这等人若不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唤醒他,可惜那至性奇才,终归名隳身败。」 02.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一.范小仙》:「懊侬氏曰:『苦口婆心,百计莫悟。 古人处君父师友间,药石为仇者,均不外是。 』」03.《黑籍冤魂》第二○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以恳切真挚的态度,竭力劝告他人。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恳切」的表述上。 【例 句】<01>母亲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一定牢记于心。 <02>今天你不听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告,总有一天你会后悔。 <03>你都做错事了,我们这样苦口婆心地劝导,你还不听?<04>经过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小李终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05>当年老师在帮助我们这些顽劣孩子上进时,可真是苦口婆心。 <06>毕业以后,才真正体会到老师以前苦口婆心的教导,是何等重要!<07>这孩子对我们苦口婆心的劝导根本置若罔闻,我们都不知怎办才好! 近义词: 耳提面命,语重心长 反义词: 辨识 请参考『辨识596』 参考语词 婆心苦口
苦口婆心是什么意思?
苦口婆心意思是善意的耐心地劝导某人。
【解释】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清·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我和龙济光苦口婆心的谈了十几点钟。”
【近义词】苦口相劝、语重心长
【反义词】口蜜腹剑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回顾一生,周游列国,游说君王,苦口婆心,结果是四处碰壁,穷困潦倒。
看完了苦口婆心的基础知识后,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成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小僧要苦口婆心,劝他改过迁善。
他常苦口婆心地劝导我要好好学习。
老师苦口婆心地规劝他要好好学习。
父母苦口婆心地劝他,他就是不听。
书僮苔玉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他公子。
母亲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一定牢记于心。
因为苦口婆心的说教毕竟不是万能良药。
你怎能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充耳不闻呢?
他苦口婆心地劝解终使他幡然悔悟,及时回头。
老师的苦口婆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世界。
这是母亲苦口婆心的爱,可是她也是很气愤的。
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他低下头来诺诺连声。
苦口婆心意思是善意的耐心地劝导某人。
苦口婆心,汉语成语,拼音是kǔ kǒu pó xīn,意思是善意的耐心地劝导某人。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作定语、状语;指真诚的劝诫;含褒义。
造句:
1、在他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终于把事情的真相和盘托出。
2、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们不会辜负她的期望。
3、他常苦口婆心地劝导我要好好学习。
什么叫做苦口婆心
词目 苦口婆心
发音 kǔ kǒu pó xīn
释义 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 《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示例
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解 释 苦口: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婆心:善意,好意。比喻善意而又不厌其烦地劝导。
出 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示 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这种人若不得个贤父兄良师友~的成全他,唤醒他,可惜那至性奇才,终归名堕身败。”
近义词 苦口相劝、语重心长
反义词 口蜜腹剑
灯 谜 老太太吃黄连
苦口婆心的两种意思
“苦口婆心”没有两种意思,只有一种。“苦口婆心”意思是: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近义词:苦口相劝、语重心长。反义词:口蜜腹剑。
造句:
1、老师的苦口婆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世界。
2、厂长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半天,小红仍然是无动于衷,顽固不化。
3、爸爸已经苦口婆心地劝过他好多次,可是他依然故我,不知悔改。
4、我和龙济光苦口婆心的谈了十几分钟。
5、老师苦口婆心地规劝他要好好学习。
苦口婆心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达出来?
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苦口: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婆心:像老太太那样仁慈的心肠。
妈妈苦口婆心的教育,你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可是你还是整天想着玩耍。
"苦口婆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善意而耐心地劝导某人,使其接受或改变某种观点或行为。可以用以下的情景来表达:
例如,一个母亲正在劝告她的孩子少吃垃圾食品,多喝白开水。她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白开水对身体的益处,即使孩子不太愿意听,她还是一遍遍地耐心劝说。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苦口婆心”来形容这位母亲的劝告。
又如,一位老师正在试图说服一名学生,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老师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未来的就业前景等多个角度进行讲解,耐心的程度就像一个老婆婆一样,尽管学生现在还没有完全理解,但是老师还是不放弃,苦口婆心地继续解释。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苦口婆心”来形容这位老师的教导。
苦口婆心是什么意思?
苦口婆心的意思是:
苦口:反复劝说。婆心:像老婆婆一样仁慈善良的心肠。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也作“婆心苦口”。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唤醒他。”
近义词:
苦口相劝、不厌其烦、诲人不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费尽口舌、耳提面命、匪面命之
近义词解释:
1、谆谆告诫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督促提督吴永安等,相机前进,并与广西抚臣徐延旭联络会商,和衷共济,仰副圣意谆谆告诫之至意。
2、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圣人说:“诲人不倦”,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