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1927年汪精卫发动______。()
- 2、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 3、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 4、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事件是什么?
- 5、国共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
- 6、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 7、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的事件是()
- 8、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 )。
- 9、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1927年汪精卫发动______。()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1927年汪精卫发动______。()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决议案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七一五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武汉分共,或视之为“清共”的一个环节)爆发于1927年7月15日。
在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北伐(1926年至1928年)时,原先采取“联俄容共”的方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但在北伐期间,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的问题,于1927年分成南京(蒋中正等领导)及武汉(汪精卫等领导)两政府。
武汉方面最初仍主张容共,其后与共产党发生磨擦,再加上冯玉祥等军事实力派人士的表态要求分共,汪精卫乃于7月15日当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扩展资料
七一五政变的影响
一、南昌起义及镇压
武汉国民政府于7月15日的进行分共事件,令其与中共的矛盾升温。7月19日,中共及共青团对国民党及汪精卫续行攻击。
26日,国民党采取严厉措施,免去各机关中的中共党员职务。决定组建自己武装的中共于8月1日在南昌发动起事,而中共方面则一直称大革命的失败才导致了军队建立。武汉方面决定予以镇压,被舆论评价“较南京政府之清党似犹过之”。
二、宁汉合流
汉方在分共的同时,并未放弃讨蒋。而蒋中正主持北伐不利,徐州失守。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又软硬兼施,终于逼迫蒋中正与胡汉民、张人杰等人决定下野。
李宗仁领衔发电庆祝汉方分共,当时蒋中正仅列名第四位。8月13日蒋中正正式下野,8月底9月初武汉国民政府机关陆续迁往南京。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历史网-七一五政变的发动及影响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B、②③ 望采纳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请选择B,412政变上海蒋介石,715政变武汉汪精卫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经过四一二政变,国民党基层组织基本瘫痪,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经历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共产党初步积累了反正两方面的经验,为领导中国人民把斗争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事件是什么?
1927年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
国共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
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题库及答案得知,国共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为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双方在1920年代北伐战争期间建立的合作关系被视为团结和希望美好未来的象征。然而,合作最终破裂,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最重大、最血腥的事件之一——中国内战。
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选D!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制造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是继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最重要的反革命事件。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的政变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此时的国民党已由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变为代表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党了。表明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的事件是()
B
汪精卫715反革*命事变
B.“七一五”政变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 )。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和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放弃原则、一味退让,助长了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和反动派叛变革命的气焰。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这次政变是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此后,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开始统治中央领导机关,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在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后,大革命最终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七一五政变。
1927年7月16日,汪精卫向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团报告《容共政策之最近经过》,声称中共中央1927年7月13日发表的《对政局宣言》是对国民党的“厚诬丑低”。
中共中央决定撤回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是共产党破坏容共政策之最大表示”。这是汪精卫发出的“取缔共产党”的动员令。
扩展资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
1、共产国际不谙中国国情的错误指挥,套用别国经验搞“党内合作”;
2、不适时地要求中共开展土地革命,人为制造了两党之间的不少矛盾;
3、中共政治经验不足,工农运动出现“过火”,导致北伐阵营内部的不满;
4、蒋介石搬来“革命是非专政不行的,一定要一个主义,一个党来专政”的主张,不允许党内有党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主要表现在:
1、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杀害。
2、国民党右派组织西山会议派形成,国民党公开分裂。
3、以戴季陶主义出现为发轫,以蒋介石、戴季陶为代表的新右派浮出水面,加深了国民党的分裂。
4、1926年3月和5月,蒋介石制造了旨在篡夺革命领导权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加深了国共合作的危机。
扩展资料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希望你满意……!
蒋介石412政变,随后汪精卫715事变
四一二政变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国共合作的首发地。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
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