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怒不可遏什么意思,联系《藏在心中的荔枝》这篇课文 怒不可遏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6 01:35:00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怒不可遏是什么意思

怒不可遏读音:nù bù kě è
词语释义:
1.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2.形容发怒至极无法自制
3.在他们采取这行动之前,已明显地被激得怒不可遏了
详细注释:
愤怒: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愤怒的人群 ㄧ愤怒声讨侵略者的罪行。
抑制:
压制;控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
十分:
1.按十等分划分。
2.犹十成。
3.充分,十足。
4.副词。犹全部。
5.副词。非常,极,很。表示程度高。

联系《藏在心中的荔枝》这篇课文 怒不可遏是什么意思

你好!
怒不可遏(拼音:nù


è)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打字不易,采纳哦!

怒不可遏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
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
怒不可遏
《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辑下,斩之。”梁衡《壶口瀑布》:“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出处
《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辑下,斩之。”

怒不可遏的意思是什么?

怒不可遏
[成语解释]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典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近义词]怒形于色
[反义词]喜不自胜、心平气和
[常用程度]常用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怒形于色
[成语解释]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典故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近义词]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怒气冲天
[反义词]喜形于色、喜不自胜
[常用程度]常用

怒不可遏的意思

怒不可遏
[解释]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发音]nù bù kě è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的意思是什么 怒不可遏的意思简单介绍

1、怒不可遏,汉语成语,拼音是nù bù kě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2、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
3、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4、近义词:勃然大怒、怒发冲冠、大发雷霆。
5、反义词: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怒不可遏意思是什么

怒不可遏 [nù bù kě è]
[释义]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怒不可遏的意思解释 怒不可遏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怒不可遏的意思: [nùbùkěè] 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怒不可遏百科解释: 解释为: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怒不可遏的详细解释: 怒不可遏 [nù bù kě è]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怒不可遏的近义词: 令人发指,怒火中烧,怒形于色,悲不自胜,怒发冲冠,怒目切齿,大发雷霆,大肆咆哮,怒火万丈,怒气冲天 怒不可遏的反义词: 喜不自胜,心平气和,喜出望外 怒不可遏的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造句: 1、这一回答使她怒不可遏,她鄙视他。
2、你母亲若知此事定会怒不可遏。
3、我听到如此残忍对待动物,气得我怒不可遏。
4、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念兹在兹。
5、他对于政府的浪费开销变得怒不可遏。
6、不,我没疯,只是质问我的人怒不可遏。
7、他收到辱骂信后怒不可遏。
8、他的话引得父亲大发雷霆,怒不可遏。
9、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10、她怒不可遏,于是就去追赶他们。
11、然后,从否认进入愤怒,你会因这事感到怒不可遏。
12、看到叛徒在敌人面前那奴颜婢膝的样子,真令人怒不可遏。
13、皮球砸在他头上,他怒不可遏。
14、他怒不可遏地颤声表示反对。
15、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生气,但她就是感到怒不可遏。
16、残暴与不公正常常使我们怒不可遏。
17、听到那种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18、面对反革命的暴行,革命志士怒不可遏。
19、他怒不可遏地走到平台上来。
20、当十几辆卡车敌人荷枪实弹押着方志敏开来的时候,怒不可遏的弋阳人民……决心,要把方志敏抢回来。

怒不可遏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
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
怒不可遏
《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辑下,斩之。”梁衡《壶口瀑布》:“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怒不可遏:愤怒的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形容十分的愤怒
鸿荒之力,喷薄而出
【解释】: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译文】:“买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翻王老爷的铺盖,被王老爷回来从洞口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慨填膺,怒不可遏。”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愤怒
近义词:令人发指
【解释】: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自】:《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译文】:“谒者入通,盗跖听说后大怒,眼睛像明星,头发上指着帽子。”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反义词:喜不自胜、喜形于色
一、喜不自胜
【解释】: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译文】:“我离开的时候,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非常高兴
【近义词】冷俊不禁、忍俊不禁、喜形于色、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反义词】怒目切齿、怒形于色、痛不欲生、怒发冲冠、闷闷不乐、悲不自胜、怒不可遏
二、喜形于色
【解释】: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示例】:章奇先生~了。 ◎蒋光慈《短裤党》二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喜不自胜、喜见于色、笑容可掬、笑逐颜开、眉飞色舞
【反义词】忧心忡忡、唉声叹气、柔肠寸断、不露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