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东正教
- 2、索菲亚教堂是什么教的教堂?
- 3、东正教词汇及内涵
- 4、谁知道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区别呀?指教…………
- 5、什么是正东教
- 6、基督教三大派别
- 7、东正教是什么意思
- 8、基督正教(东正教)的禁忌
- 9、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是什么?
关于东正教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问题描述:
东正教是个什么宗教,和基督教有什么区别?
解析:
东正教是与天主教、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亦称正教。又因为它由流行于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来,故亦称希腊正教。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后,俄罗斯等一些斯拉夫语系国家相继脱离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直接管辖,建立自主教会,逐渐形成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希腊正教目前则主要指使用拜占廷礼仪的东正教会。
325年尼西亚公会议后,东西派教会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问题上争斗愈烈。到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自9世纪起,东派教会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廷帝国日益衰落。1096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土尔其帝国进攻拜占廷,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罗马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派教会屈服,要求东西教派合一,从而确立教皇的首脑位置。由于东正教会的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但由于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 *** ,合一未果。1453年,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国教是 *** 教,所以君士坦丁堡牧首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之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正教会相继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实际权威性已丧失殆尽。自主教会是指在法规和行政方面享有全部独立权,并可自选大主教和主教的教会;有时也指不依附于教郡都主教管辖的个别地区。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为俄罗斯正教。
在教义方面,东正教与天主教有一些区别。第一,东正教信守前七次公会议信条,不承认以后天主教所举行的历次公会议。在"和子句"问题上,东正教继承东派教会的观点,认为此乃对《尼西亚信经》的篡改。第二,东正教注重道成肉身,认为人之得救,在于把必死之人通过与道成肉身的基督神秘联合而变成属于神的,不死的生命。东正教神学中很少有涉及人性本原败坏的内容,因此不十分强调赎罪论。关于恩典和原罪论,东正教的观点和奥古斯丁的预定论有所不同。东正教认为每一个人都在亚当的罪中凡了罪,拯救既要依靠自身,也要依靠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须择善,天主才能帮助他们。善功只是条件,并不具有得救的效用,只有依靠天主的恩典才能获得重生和得救。圣事中基督的血所生的救赎作用,是给予一切人的,凡愿意接受信仰和洗礼的,都可以得救;凡是愿意敬奉天主的,都可以得到报偿。第三,东正教特别重视对圣母的崇拜。三一论确立后,对圣母的崇拜,反映了信仰者需要一个可靠的"中保"思想,童贞女玛利亚就成了最理想的对象。
在教会组织方面,东正教否认天主教"只有'使徒教区',即由使徒建立的教区有权成为牧首区"的观点,认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如根据国家或城市在经济、政治方面的重要性设立牧首区。牧首区(大主教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的首脑是主教,其人选必须是高级修士或领圣职后保证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司祭可以结婚,但不能作为主教入选。主教以下的位次是:修士大司祭、修士司祭和修士辅祭,再以下的助祭、诵经士无神品。
东正教的信徒主要分布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美国等地区,在中国人数不多,1984年,中国有东正教徒8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东正教主要的自主教会有君士坦丁堡牧首区、耶路撒冷牧首区、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希腊正教会、美国正教会、日本正教会、芬兰正教会等。国际互联网上关于东正教的站点也不少,如:
美国东正教主页:ocf/OrthodoxPage
索菲亚教堂是什么教的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
你好,我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索菲亚教堂是属于东正教的教堂。
索菲亚教堂坐落在东北名城哈尔滨,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建成于1907年3月。详情了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衰。
索菲亚教堂是基督教东正教的教堂。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亦称正教或正统派,此派在历史上与罗马天主教会、新教并列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亦称正教。
东正教词汇及内涵
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988年,基辅罗斯大公符拉基米尔定东正教为国教。千年以来, 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社会的主导宗教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植根于俄罗斯人的思想中,并且深刻影响了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正教文化对俄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俄语中的许多成语源于《圣经》、圣经故事和东正教宗教典籍,如:святая святых(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最宝贵的东西),Легче верблюду пройти сквозь игольное ушко(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难如登天),зарыть талант в землю(埋没才能)。又如:俄语中的许多谚语都反映了强烈的基督教思想,如:Жить — Богу cлужть.(人生在世,听命上帝),В малом Бог и в великом Бог. (上帝无所不在),Без веры живу на этом свете, а на том не проживешь.(人间活着无信仰,到了天堂活不长)。此外,大多数俄罗斯人名都源于教会斯拉夫人名。
东正教对俄语的深刻影响突出地反映在词汇方面。俄语中有相当数量的东正教宗教词汇,主要是指传播教义、宗教礼仪、各种宗教活动用语等,它们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集中地反映了东正教文化。从词汇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 东正教经籍的名称
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与整个基督教(христианство)一样,Библия《圣经》为经典。《圣经》分两大部分Ветхий Завет《旧约全书》和Новый Завет《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原是*教的经典,包括Бытие《创世纪》、Исход《出埃及纪》、Левит《利未纪》、Числа《民数纪》、Второзаконие《申命纪》、Книга псалтырь《诗篇》、Книга притчей соломоновых《箴言》、Книга песни песней оломона《雅歌》、Книга пророка Исаии《以赛亚书》等, 共39卷。《新约全书》是基督教自身产生的经典,其中包括От Матвея святое 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马太福音》、От Марка святое 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马可福音》、От Луки святое 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路得福音》、От Иоанна святое 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约翰福音》、Деяния святых апостолов《使徒行传》、Откровение Иоанна богослова《启示录》等,共27卷。东正教会认为,《圣经》是由先知们撰写的,记述的是上帝的启示,是永恒的真理,是信仰的总纲,是处世的模范,是每个东正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守的,同时它也是制定教义、神学、教规、仪式、节日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无论过去还是今天,表示东正教典籍的词语都是俄语中的多用词。
二、 东正教信奉的神灵的名称
东正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是Бог上帝,Бог有时又称Дух вечный永恒之神,Всеведущий全知之神, Всемогущий万能之神等。东正教认为,上帝只有一个,但他是“三位一体”Троица的神,包括Бог Отец 圣父、Бог Сын圣子、 Бог Дух圣灵。其中的Бог Сын即Иисус耶稣(源自*语,原意:拯救者),又称Христос基督、Сын Божий、Сын上帝之子,圣子,Спаситель 、Спас мира救世主。Бог Дух 有时又称 Дух божий、 Дух Святой、 Дух 、Божественный Дух圣灵。东正教除了信奉上帝外,还崇拜Богородица圣母,即Мария玛利亚(玛利亚,源自*语,原意:女主人),也有多种别称:Божия Мать圣母、 Дева童贞女、 Дева Мария童贞女玛利亚、Богородица Дева童贞圣母等。其他神灵名称属表类普通名称,如ангел天使,ангел-хранитель保护天使,архангел大天使等。
三 、与《圣经》人物、事件、传说有关的词汇
这类词语数量很多,最常用的有:Царство Божие 天国、Небо天堂、 ад地狱、 ангел天使、демон魔鬼、 сатана撒旦、 икона圣像、 крест十字架、 Адам亚当、 Ева夏娃、 Иоб约伯、 Моисей摩西、 Иоанн约翰、 Иуда犹大、 Иерусалим耶路撒冷、 апостол使徒,圣徒、 монастырь修道院、 монах修士、 распятие带有耶稣受难像的十字架、 святая вода圣水,等等。
四 、神职人员的称谓
俄罗斯东正教会拥有教权的是патриарх牧首,牧首享有特殊地位和权利。其他各级神职人员教职: митрополит都主教, архиепископ大主教, епископ主教, архимандрит修士大司祭, протоиерей大司祭, священник司祭, архидьякон修士大辅祭, протодьякон大辅祭, дьякон辅祭, дьячок执事, настоятель修道院长,东正教堂堂长。
五、 圣事的名称
东正教有一套复杂的宗教仪式,即所谓Таинство圣事,又称圣礼,被认为是耶稣亲定的,把其赐予领受者的宠爱和保佑从不可见变成可见的形式。东正教规定7件圣事:Крещение洗礼,是入教仪式,教会认为,经过洗礼,可以赦免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可得到“神的恩惠 ”和新生。Миропомазание 坚振,或称涂圣油,主教对新入教的教徒行按手礼和敷油礼,以坚定其信仰。Причащение 圣体血,又称圣餐礼,是把象征耶稣身体和血的饼和酒分给信徒,从而使信徒与耶稣基督结合在一起的仪式。Покаяние告解,亦称忏悔,东正教认为,教徒有了过错,要向神职人员忏悔。
Брак 婚配,东正教规定,教徒的婚配礼在教堂举行。Священство 授圣职,是教会授予神职时的仪式。Елеосвящение终傅,是为教徒临终前举行的仪式。
六、 宗教节日的名称
东正教节日是纪念东正教最有意义的事件或尊敬的人物的日子。东正教节日很多,据统计,东正教节日的数目远远超过全年的天数。因此,实际上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或几个宗教节日。的节日是Пасха复活节。这个节日的意义在于回忆和纪念耶稣基督奇迹般地复活。除复活节外,东正教还有十二大节日:
1、 Рождество
Христово主降生节,又称圣诞节,为纪念耶稣基督的降生而设。东正教会和西方教会因历法不同,所以纪念基督诞生日也不同。东正教圣诞节为俄历12月25日,即公历1月7日。
2、 Крещение господне主领洗节,是纪念耶稣基督在约旦河里接受先知约翰洗礼的节日。
3、 Сретение主进堂节,又称奉献节,是纪念约瑟和玛利亚把自己的儿子耶稣带进圣堂,献给上帝的节日。
4、 Вход господен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Вербное воскресение)主进圣城日(棕枝主日),是纪念耶稣基督带门徒骑毛驴进耶路撒冷城的节日。
5、 Вознесение主升天节,是纪念耶稣基督于复活节后40天升天的节日。
6、 Троица圣三主日,或称三位一体节。东正教会规定,复活节后第50天为此节,因第50天“圣灵”降临,所以又叫五旬节或圣灵节。
7、 Преображение主显容节,有称变容节,是纪念耶稣当着门徒的面改变自己容貌的节日。
8、 Воздвижение креста
господня举容圣架节,又称十字架节。传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之母叶莲娜找到了耶稣殉难的十字架,为纪念这件事设立了此节。
9、 Рождество Богородицы圣母诞生节,又称圣母圣诞节,是纪念圣母玛利亚诞生的日子。
10、 Благовещение Пресвятой
Богородицы圣母领报节,又称天使报喜节。传说,天使奉上帝之命来见玛利亚,告知她圣灵使她怀孕并将生下上帝之子耶稣基督。
11、 Вдедение Богородицы во храм圣母进堂节,是纪念圣母玛利亚幼年时进圣堂献身于上帝的节日。
12、 Успенье Пресвятой
Богородицы圣母安息节,又称圣母升天节,是纪念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亡故的节日。
东正教把下列节日也列入大节: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Обрезание господне主割礼节,Покров Пресвятой Богородицы圣母节,Рождество Иоанна Предтечи施洗约翰诞生节,Усекновения главы Иоанна Предтечи施洗约翰殉难节,Праздники святых апостолов Петра и Павла彼得节,等等。
七、宗教活动及相关的词语
东正教的仪式在宗教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仪式有关词语:храм教堂,таинство圣礼, обедня祈祷, заутреня晨祷,светлая заутреня复活节晨祷, проповедь布道,讲道, молитва祷告, пение псалмов唱赞美诗, алтарь圣堂, аналой诵经台,панихида祭祷,служить панихиду作安灵弥撒,стихарь祭服, риза法衣等等。
八、与宗教道德相关的词语
这些词表达的不仅是宗教道德,也是民族的处世态度,例如:милосердие仁慈,благотворительность行善, миротворчество调和, смирение温顺, духовность精神生活,соборность协同精神,покаяние忏悔,человеколюбие仁爱, незлобивость温和, приличие礼貌,милость慈悲, милостыня施舍, греховность罪孽感。
透过俄语中的东正教词语,我们看到,宗教对社会、对民族的渗透,既是思想渗透,也是语言和文化的渗透。东正教文化对俄语语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与之融合,成为与语言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这部分词汇及其文化内涵,对于翻译和语言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谁知道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区别呀?指教…………
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是基督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基督教是世界上第一大宗教,其信徒约有18亿人,与伊斯兰教和佛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之后,在罗马帝国境内,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产生了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之间的分歧。东部教会承袭希腊文化传统,包括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亚历山大里亚和耶路撒冷四大"牧首"区;西部教会承袭拉丁文化传统,包括以罗马为中心的帝国西部地区。1054年,东西部教会正式分裂。
东部教会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因为以东部教会为主体,也称为"东正教";因最初盛行于希腊语地区,举行宗教仪式时使用希腊语,因此也称"希腊正教"。西部教会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因为中心在罗马,也称"罗马公教";传入中国后,被译为"天主教"。16世纪在天主教教会内部爆发宗教改革运动,一批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派别因为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而被称为"抗议宗",统称"新教",与被视为"旧教"的天主教相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三个主要新教派别,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现在新教主要有六大派别(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及众多支派和独立教团。因为在汉语中常以基督教这一称呼特指新教,为了加以区别,有人将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内的各派统称"基督宗教"。
天主教在历史上形成了严格的教阶制度,以教皇为最高首领。东正教在历史上将君士坦丁堡牧首称为"普世牧首",但是只享有名义上的首席地位。16世纪以来,形成了多个自主教会和自治教会。新教反对天主教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主要有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等。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宣扬独一无二的上帝、三位一体、原罪、救赎、末世等,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这些方面差别不大。与天主教相比,新教在教义上强调"因信称义",重视信徒与上帝直接相通。《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是基督教各派共同的经典。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所用的《新约》基本相同,但《旧约》差别较大,天主教和东正教所用的《旧约》内容比新教多出一些。由于中文译本不同,三个教派在《圣经》专名和术语的中文翻译上也有差异。
在宗教礼仪上,天主教和东正教奉行七件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和婚配,而新教则只强调洗礼和圣餐两种圣事,有些新教派别甚至放弃了所有圣事。(
没区别
天主教(Catholicism)、东正教(the Orthodox Eastern Church)和新教(Protestantism)是基督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基督教是世界上第一大宗教,其信徒约有18亿人,与伊斯兰教和佛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之后,在罗马帝国境内,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产生了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之间的分歧。东部教会承袭希腊文化传统,包括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亚历山大里亚和耶路撒冷四大"牧首"区;西部教会承袭拉丁文化传统,包括以罗马为中心的帝国西部地区。1054年,东西部教会正式分裂。
东部教会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因为以东部教会为主体,也称为"东正教";因最初盛行于希腊语地区,举行宗教仪式时使用希腊语,因此也称"希腊正教"。西部教会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因为中心在罗马,也称"罗马公教";传入中国后,被译为"天主教"。16世纪在天主教教会内部爆发宗教改革运动,一批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派别因为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而被称为"抗议宗",统称"新教",与被视为"旧教"的天主教相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三个主要新教派别,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现在新教主要有六大派别(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及众多支派和独立教团。因为在汉语中常以基督教这一称呼特指新教,为了加以区别,有人将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内的各派统称"基督宗教"。
天主教在历史上形成了严格的教阶制度,以教皇为最高首领。东正教在历史上将君士坦丁堡牧首称为"普世牧首",但是只享有名义上的首席地位。16世纪以来,形成了多个自主教会和自治教会。新教反对天主教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主要有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等。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宣扬独一无二的上帝、三位一体、原罪、救赎、末世等,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这些方面差别不大。与天主教相比,新教在教义上强调"因信称义",重视信徒与上帝直接相通。《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是基督教各派共同的经典。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所用的《新约》基本相同,但《旧约》差别较大,天主教和东正教所用的《旧约》内容比新教多出一些。由于中文译本不同,三个教派在《圣经》专名和术语的中文翻译上也有差异。
在宗教礼仪上,天主教和东正教奉行七件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和婚配,而新教则只强调洗礼和圣餐两种圣事,有些新教派别甚至放弃了所有圣事。
什么是正东教
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是基督教其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
东正教至今仍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但官方默许“中国正教会”进行活动,目前包括哈尔滨、额尔古纳、乌鲁木齐和伊宁4个堂区。有13名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内蒙古、上海和天津等地的中国东正教信徒正在俄罗斯的莫斯科神学院、斯列坚斯卡亚神学院和圣彼得堡神学院学习。
正东教??东正教吧?
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是基督教其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与天主教不同,正教由一些被称为“自主教会”或“自治教会”的地方教会组成。这些教会彼此独立,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6.htm
基督教三大派别
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
一、天主教
天主教的全称为“罗马天主教会”,亦称“罗马公教”,简称“公教”,以前也曾音译为“加特力教”。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并列为基督教三大派别,我国学术界通常把它们合称为“基督宗教”。
二、基督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亦称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包括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普世大公教会(大公的基督教)而产生的新宗派: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
以及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多宗派。新教又称“更正教”、“抗罗宗”。中国常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
三、东正教
东正教,国际通称“正教会”(英语:Orthodox Church)或“东正教会”(英语:Eastern Orthodox Church)。
官名“正统大公教会”(希腊语:Ορθ?δοξη Καθολικ? Εκκλησ?α,俄语: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Католическая Церковь,英语:Orthodox Catholic Church),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是基于正统派神学并强调自身正统性的宗徒继承教会。
共同教义
基督教的教义,各教派强调的重点也不同,但基本信仰还是得到各教派公认的。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两个字“博爱”。
在耶稣眼里,博爱分为两个方面: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耶稣曾经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的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36-40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
基督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
它的要求是: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达到博爱的最高境界——爱人如己。
东正教是什么意思
东正教的解释 见〖正教〗。 词语分解 东的解释 东 (东) ō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 相对 :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付诸 东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 正教的解释 指世纪 基督 教分裂为 东西 两派,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 正宗 的教会;,故称;正教;或;东正教;详细解释.政教。 汉 班固 《 * 通· 文质 》:“王者始立, 诸侯 皆见,何?当受法禀
基督正教(东正教)的禁忌
基督正教(东正教)的禁忌
基督宗教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经历数次大规模分裂(schi *** s),但仍旧保留在分裂后的主流基督宗教中,即:罗马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基督正教会(Orthodox Church,又译:东正教会)、以及新教(Protestant churches;又译:基督新教)——这三者是目前基督宗教分布在全世界最主要的三大信仰传统,亦可称为基督宗教大传统中的子传统。
教会分裂的原因尽管有许多历史、政治、文化因素,但就宗教信仰而言,造成教会分裂的主因系对信仰教导不同,且对正统性、神圣性、宗徒传承的坚持有关,亦即:强调自己是真正依循耶稣基督教导的、是真正符合上帝意愿与神圣性的、是延续宗徒(或译:使徒)精神与教导的教会团体。前面两点既是基督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于公元11世纪分裂的主因,也是基督正教至今仍极为坚持的信念。因此对基督正教而言,首要的禁忌就是对此一信念的反对或是挑衅。
基督正教坚持自己是基督信仰历史传统中真正延续自首代宗徒时期教会的延续者,因此,不论是在信仰对象方面、或是诫命方面、或是圣经与宗徒圣传方面、以及礼仪与圣统方面,基督正教的禁忌都与天主教的禁忌极为相似(请参考「天主教的禁忌」词条说明);但若称基督正教与罗马天主教没有区别、无差异性,则是一禁忌。另外,由于历史因素,基督正教内部也经历多次分裂,形成两大类教会:承认的教会及非承认的(Recognized vs. Unrecognized Church-es)。而把承认的和非承认的教会视为一样也是禁忌。目前在台湾,有两个基督正教的教会——台湾基督东正教会(属于普世宗主教圣统香港及东南亚都主教教区,由李亮神父负责)与台湾基督正教会(属于莫斯科大牧首座,由艾西里尔神父负责),两者在行政上互不隶属,各自独立运作,误以为此二教会团体彼此隶属是一误解与禁忌。
基督正教以宗主教(Patriarch)与都主教(Metropolitan)体系为主,正教目前在全球共有9个宗主教(与辖区)。近年来,基督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在神学交流和社会服务合作上有许多进展,但基督正教不是在罗马主教(教宗)辖下的教会,外教人称基督正教属于罗马天主教的一部份、 ( ) 或接受罗马主教(教宗)的管辖,是一禁忌。基督正教的主教(与神父、执事)是神圣的职务,对外代表教会,对内代表上帝的治理,任何对他们不敬的言行举止都是禁忌。
基督正教极为重视礼仪的神圣与奥秘。对外教人来说,应注意至少以下几个忌讳或禁忌:
一、基督正教礼仪的时间较长,由主礼神父或主教(与辅祭)进行,信友以站姿全程参与(若有特殊需要,可以坐在墙边的椅上),外教人进入基督正教圣堂除应保持肃穆庄严之外,更应注意自己的身体姿态、交谈音量、服装仪容,不要随意触摸圣堂中的器物,倘若圣堂正在进行礼仪,除禁止交谈外,更不应席地而坐,或有任何干扰或中断礼仪的行为(包括录影、拍照等,除非获得管堂神父的批准),但可安静地离开圣堂。
二、基督正教坚信经祝圣后的饼酒是耶稣基督的圣体圣血,外教人佯装信友冒领圣体圣血是一严重禁忌(但有时会为外教人准备未祝圣、但已祝福的面饼,邀请外教人取食)。
三、基督正教崇敬圣像画(icon)的历史悠久,相信圣像画是「天堂的窗户」,圣像画是信徒体会神圣奥秘的重要对象与工具,任意触摸圣像画、或对其不敬、或称正教崇敬圣像画是偶像崇拜,都是严重禁忌。
四、基督正教圣堂有一面由许多圣像画组成、区隔圣堂内部空间的圣像壁(即位于圣堂正面之前的一面墙),圣像壁前方是所有人(信友与外教人)活动参观或参与礼仪的地方,圣像壁后方被称为「至圣所」,基督正教相信是天堂临于人间的交汇地、是神圣奥秘发生的地方,因此极为神圣,所有人(包括基督正教信徒)未经神父或主教同意,都绝对禁止进入,同时,任意开启圣像壁的圣门或进入「至圣所」,都是严重禁忌。
五、基督正教强调圣堂是举行「无血祭祀」的地方,因此圣堂不得有血,任何人因受伤或生病而有流血的情况,应尽速离开圣堂。
六、不得携带宠物进入圣堂,尤其是狗。
七、任何人使用圣堂建筑于非教会礼仪之其他目的(政治、商业、娱乐等)活动、或佯装(包括兴建假的)正教圣堂从事商业活动(例如:假圣堂供拍照、观光、餐饮娱乐、或任何商业活动),都是禁忌。
在与民间宗教互动方面,基督正教禁止信友参与其他宗教的礼仪或祭祀活动,基督正教基督徒参与其他宗教的仪式(包括祭祖)是一禁忌。就伦理议题而言,基督正教严禁婚前性行为、同性恋、堕胎、人工受孕、种族歧视,也反对男女不平等。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是什么?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是教会形式不同。东正教是流行于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全称为基督教东方正教,主要是流传于东欧地区,天主教主要流传于西罗马帝国的统治区域。
两者之间还存在历史不同,宗教语言不同,要求不同,称谓不同,仪式不同,节日不同,历法不同,圣经的版本不同。
东正教的特点
东罗马帝国的封建化过程十分缓慢,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处于停滞状态,因而其意识形态也毫不例外地有保守性、落后性。东正教的保守性表现在,它拘泥于古代基督教会的教义和礼仪,信守尼西亚信经的基本原则和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的各项决议,对它们不作任何更改、补充和革新。
神秘性。教会要求教士作个神秘主义的祈祷者,从而与神交往,同时实行禁欲主义,与世隔绝,终身过隐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