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天仙子的解释
- 2、什么是天仙子
- 3、?天仙子的鉴别方法
- 4、天仙子张先拼音版
- 5、天仙子张先简介
- 6、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
- 7、天仙子简介
- 8、天仙子是中药材的一种,该如何种植?
- 9、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
- 10、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
天仙子的解释
天仙子的解释(1).词牌名。来自 西域 ,本名《万斯年》,属 龟兹 部舞曲,后用为词牌。因 皇甫松 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有 单调 、 双调 两体:单调三十四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韵、三平韵、五平韵数种;双调六十八字,仄韵。 (2).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前半阕者;另一用作过曲,与词牌全阕同。北曲有《天仙令》,入双角只曲,亦作《天仙子》,与南曲异。 (3).植物名。又称“莨菪”。叶和 种子 可入药。 词语分解 天的解释 天 ā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天空 。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 深渊 ,喻差别大)。 天马行空 (喻气势豪放,不受 拘束 )。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天气。天冷。 季节,时节:冬天。 日,一 仙子的解释 见; 仙女 ;详细解释.仙人。常用以借称道士。 孟 浩然 《游精思观题观主 山房 》诗:“方知 仙子 宅,未有世人寻。” 皎然 《买药歌送杨山人》:“ 扬州 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仙女。
什么是天仙子
天仙子是茄科天仙子属植物。
分布于蒙古、俄罗斯、欧洲、印度和中国,常生于山坡、路旁、住宅区及河岸沙地。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全体被粘性腺毛。根较粗壮,肉质而后变纤维质,直径约2至3厘米。一年生的茎极短,自根茎发出莲座状叶丛,卵状披针形或长矩圆形,长可达30厘米,宽达10厘米,顶端锐尖,边缘有粗牙齿或羽状浅裂,主脉扁宽。
花在茎中部以下单生于叶腋,在茎上端则单生于苞状叶腋内而聚集成蝎尾式总状花序,通常偏向一侧,近无梗或仅有极短的花梗。花萼筒状钟形,生细腺毛和长柔毛。
繁殖栽培
1、点播
中国长白山区5月上旬播种,播种前种子用0.2%高锰酸钾液浸泡2小时,然后放入60℃清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后晾干至7至8成干。按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开穴,穴深3-5厘米,每穴播种5-10粒,覆盖薄细土,稍镇压。土壤偏干用壶少量喷水,忌大水漫灌。
2、行播
按点播要求处理种子,畦面按行距30厘米开沟,沟深5厘米,将种子1:5比例拌入细沙,每行播种30至50粒。覆盖薄细土,稍镇压,土壤偏干按点播法处理。
3、田间管理
苗高达5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若以采叶药用为主,株距9厘米。
?天仙子的鉴别方法
天仙子为少常用中药。原名莨菪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解痉、止痛、安神的功能。用于胃肠痉挛、神经痛、牙痛、癔病癫狂,外治痈肿恶疮等病症。 来源 1.北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L.及其同属北莨菪(小天仙子)Hyoscyamus bohcmicur F.w.Schanidt.的种子。 2.南天仙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 (Vahl) Nees或大花水蓑衣Hygrophila meglanta Merr.的种子。 产地与分布 主产内蒙古、河北、河南、东北及西北诸省区。 鉴别要点 北天仙子主要特征:种子肾形或卵形、扁平、灰黄色,具密网纹、味辛;而南天仙子则呈心脏形、棕红色、遇水则膨胀,可资区别。 至于两种伪品麦瓶花则种子呈肾形而较厚,放大镜下可见众多小点形威数层半圆形;而红花果实则色白、果实较大,极易区别。 名典鉴别 1《神农本草经》:「莨荡子。味苦寒。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多食令人狂走……一名横唐,生川谷。」2梁·《名医别录》:「莨菪子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五月采子。」3陶弘景曰:「今处处有之。子形颇似五味核而极小。」4五代·韩保升曰:「所在皆有之。叶似菘蓝,茎叶皆有细毛。花白色。子壳作穗状,结实扁细,若粟米大,青黄色。六月、七月采子,日干。」5宋·苏颂曰:「处处有之。苗茎高二三尺。叶似地黄、王不留行、红蓝等,而阔如三指。四月开花,紫色。茎荚有白毛。五月结实,如小石榴。房中子至细,青白色,如粟米粒。」6明·《本草蒙筌》:「莨菪子(即天仙子)。山谷各处生,苗高四尺许,叶阔三指,夏开白花。实同罂粟作房,子如黍米成粒。五月收采,向日曝干。」7李时珍曰:「莨菪一作,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宕,故名。」 快速鉴别 1.北天仙子:种子呈肾形或倒卵形,两面略扁,直径约lmm。表面呈灰黄色或棕黄色,具细密网纹,脐点处突出。气弱、味微辛有大毒,口尝时应注意。 2.南天仙子:又名进口天仙子。习称南天仙子。大花水蓑衣系自国外进口。形状是:种子类心脏形、扁平、直径约lmm。表面呈棕红色或暗红色平滑、无网纹,基部有种脐;表面有贴伏的粘液化表皮毛成薄膜状,遇水则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无臭。味淡而粘舌。本品无毒,具有清热消肿的功能,多用于外敷疮疖。
天仙子张先拼音版
如下:
shui diao shu sheng chi ji ting , wu zui xing lai chou wei xing.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song chun chun qu ji shi hui ? lin wan jing ,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shang liujing , wang shi hou qi kong ji xing。
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sha shang bing qin chi shang ming , yuin po yue lai hua nong ying .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chong chong lian mu mi zhe deng , feng bu ding 。
山画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
【赏析】
这是一篇暮春时节的感怀之作,是张先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词中描写了词人借酒消愁,感叹时光流逝,往事随风,人生后会无期。
上片主要描写的是作者的心理活动。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的意思是想借听调喝酒,来排遣心中的愁闷,但结果却是酒醉后醒来,醉意虽然消除了,但心中的愁却没有减去一分。
“送春春去几时回?”前一个“春”的意思春季;下一个“春”字指时光,“春去”不仅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感伤之情,还蕴涵着对年少青春时光的追忆和惋惜之情。
“送春春去几时回”照应了后面的“往事后期空记省”。“临晚镜,伤流景”是借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
杜牧原诗中是写女子早晨梳妆,感叹时光易逝,所以是“临晓镜”;而这首词中将“晓”改为“晚”,因为作者接近黄昏时仍然不能消愁解忧,所以起来“临晚镜”。
这个“晚”字一语双关,既表明了天色已晚,又隐指自己已到晚年。“伤流景”则更加明确地表达出了作者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人到晚年的感伤。
“往事后期空记省”中的“后期”是暗含着往事已经如过眼云烟一样逝去,一去不复返,又流露出了因错失机缘的后悔之情。但是后悔也无济于事,只能“空记省”,以追忆往事。
然而,即使是回忆往事中的一些美好片断,作者也并不能从中得到安慰,反而增添了更多的烦恼。
正因如此,作者想到,即便自己去参加宴会,纵情于美酒歌舞之中,也不能消除自己心里的愁闷,所以连盛大的宴会,也没有兴趣去参加了。
下片写动态的景色,“云破月来花弄影”极有空灵飘渺之美,成为千古佳句。
连接上片结尾,由于没有去参加盛大的宴会,所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作者便独自到小园中散步,希望以此来排遣郁积在心中的苦闷。
“沙上并禽池上暝”,作者看到鸳鸯在池边相互依偎。“云破月来花弄影”,此时的夜空中,月亮被浓云遮住了。突然,一阵风吹开了浓云,露出了藏在云里的月亮。
同时,被风吹动的花儿,在明亮的月光下婆娑弄影。看到此情此景,作者孤寂的心情才感到了一丝丝欣慰。
“云破月来花弄影”不仅表达了作者,忧伤中略带欣慰的复杂心情,更让读者看到了一幅美景。
“重重帘幕密遮灯”,外面的风越来越大,作者担心屋里的灯焰被风吹灭,于是进屋赶紧把窗帘拉起来。
但是,窗帘已经不能遮挡灯焰了,此时灯焰在闪烁着。“人初静”,既表现出夜深人静之时,风势愈加迅猛的情境,又与上片提到的“不赴府会”相照应。
“明日落红应满径”,刚刚还在月光中婆娑弄影的花朵,明天一定会落红满径。其中既饱含着作者对春天逝去的伤感,又有对自己已是人生迟暮的叹息,同时着赏春偶得佳景的欣喜。
本词字句凝练,体现了张词的艺术特色。尤其是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描绘出了一幅绝美的图画。
作者张先也因此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再加上“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自称为“张三影”。
天仙子张先简介
天仙子张先,是中国古代传奇女侠之一,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她的父亲是一位武术高手,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训练,练就了一身了不起的武艺。张先性格坚强,善于斗争,常常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成为了当地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少年时期的张先
张先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武艺,几乎每天都要练习数个小时。虽然训练非常艰苦,但张先却很享受这种挑战自我的感觉。在父亲的指导下,她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拳法、剑法、刀法等武艺,成为了当地的小有名气的武术高手。
成为天仙子
张先在十六岁那年,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这位老人看到了张先的天赋和潜力,决定传授她一种神奇的武功。这种武功叫做“天仙步”,可以让人在空中飞行,轻松跨越千山万水。张先经过苦练,终于掌握了这种武功,并开始在江湖上行走,成为了一名传奇女侠,被称为“天仙子”。
天仙子的传奇经历
张先在江湖上行走多年,经历了许多惊险刺激的事情。她曾经在一次恶霸逼迫良家妇女的事件中,单枪匹马地与恶霸展开搏斗,最终打败了恶霸,保护了当地妇女的安全。她还曾经在一次抢劫事件中,救下了一名被劫匪绑架的少女。这些事迹使得天仙子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的英雄。
天仙子的后人
天仙子张先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她的传奇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她的后人也在不断地传承着她的武艺和精神,成为了一支强大的武术家族。他们以天仙子为荣,将她的事迹和精神传承下去,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一部分。
结尾
天仙子张先是中国古代传奇女侠之一,她的勇敢和坚强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成为真正的英雄。
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
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为镇痛、解痉和镇静。
首先,天仙子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其含有的化学成分能够有效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神经痛等。对于一些慢性的、顽固性的疼痛,天仙子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天仙子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
其次,天仙子的解痉作用也不容忽视。其能够缓解平滑肌痉挛,对于改善呼吸道、消化道等器官的功能有着良好的效果。例如,对于一些患有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天仙子的解痉作用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最后,天仙子的镇静作用对于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等也有着良好的效果。其含有的化学成分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元,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患有失眠、焦虑症等疾病的患者,天仙子的镇静作用能够帮助他们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十分广泛,对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改善呼吸道、消化道等器官的功能、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等都有着良好的效果。然而,使用天仙子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天仙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天仙子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植物形态 9 生境 10 采制 11 性状 12 性味归经 13 功能主治 14 中毒 15 化学成分 16 天仙子的药理作用 17 附注 18 天仙子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18.2 来源 18.3 性状 18.4 鉴别 18.5 检查 18.5.1 总灰分 18.5.2 酸不溶性灰分 18.6 含量测定 18.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8.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8.6.3 测定法 18.7 性味与归经 18.8 功能与主治 18.9 用法与用量 18.10 注意 18.11 贮藏 18.12 出处 1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天仙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天仙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天仙子 1 拼音 tiān xiān zǐ
2 英文参考 semen hyoscyami [朗道汉英字典]
black henbane,henbane,hyoscyami semen,Hyoscyamus nig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Hyoscyam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enbane see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天仙子
天仙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1]。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 的干燥成熟种子[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emen Hyoscyam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henbane seed(《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天仙子的别名 莨菪子、牙痛子、小颠茄子、熏牙子[1]。
7 来源及产地 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种子。主产河南、河北、辽宁。[1]
8 植物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cm,全体被有粘性腺毛和柔毛。基生叶大,丛生,成莲座状,茎生叶互生,近花序的叶常交叉互生,呈2列状;叶片长圆形,长720cm,边缘羽状深裂或浅裂。花单生于叶腋,常于茎端密集;花萼管状钟形;花冠漏斗状,黄绿色,具紫色脉纹;雄蕊5,不等长,花药深紫色;子房2室。蒴果卵球形,直径1.2cm,盖裂,藏于宿萼内。花期6~7月,果期8~9月。
9 生境 生于林边、田野、路旁等处,有少量栽培。
10 采制 8~9月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11 性状 种子细小,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隆起的网纺,稍尖一端有点状种脐。味微辛。
12 性味归经 苦,温,有大毒。入心、肝、胃经。[1]
13 功能主治 镇痉,镇痛,定痫,平喘,止泻[1]。
1.治癫狂,风痫,胃痛,腹痛,哮喘,久泻,久痢,脱肛。研末服:0.6~1.2g。[1]
2.治痈肿疮疖。捣烂敷。[1]
14 中毒 中毒后出现瞳孔散大,视物模糊,神志狂乱,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心脏病、青光眼患者及孕妇忌服。[1]
15 化学成分 本品含生物堿,主要为天仙子胺(即莨菪堿)、阿托品及天仙子堿(即东莨菪堿)[1]。
含莨菪堿(hyoscyamine)、阿托品(atropine)、东莨菪堿(scopolamine)、l东莨菪堿(atroscine)、脂肪油等。
16 药理作用 本品含生物堿,主要为天仙子胺(即莨菪堿)、阿托品及天仙子堿(即东莨菪堿)[1]。均为抗胆堿药,能减少腺体分泌、加速心率、解除平滑肌痉挛、扩瞳及升高眼内压[1]。阿托品有中枢兴奋作用,天仙子堿则有镇静、催眠作用,对中枢神经作用较强[1]。又含脂肪油可达25%[1]。
17 附注 莨菪叶亦入药,为抗胆堿药。
18 天仙子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天仙子
Tianxianzi
HYOSCYAMI SEMEN
18.2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 yoscyamus nigF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皮变黄色时,采摘果实,暴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哂干。
18.3 性状 本品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切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气微,味微辛。
18.4 鉴别 取本品粉末lg,加石油醚(30~60℃)l0ml,超声处理15分钟,弃去石油醚液,同上再处理一次,药渣挥于溶剂,加乙醇浓氨试液(1:1)混合溶液2ml使湿润,加三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氢溴酸东莨菪堿对照品、硫酸阿托品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甲醇一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与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两个棕色斑点。
18.5 检查 18.5.1 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K)。
18.5.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附录ⅨK)。
18.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8.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乙腈30mmol/L酷酸钠缓冲液(含0.02%三乙胺、0.3%四氢呋喃,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6.0)(10: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莨菪堿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18.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氢溴酸东莨菪堿对照品、硫酸阿托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氢溴酸东莨菪堿0.17mg、硫酸阿托品0.15mg的混合溶液,即得(东莨菪堿重量氢溴酸东莨菪堿重量×0.7894;莨菪堿重量硫酸阿托品重量×0.855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30~60℃)适量,加热回流2小时,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再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6小时,提取液减压回收至干,残渣加浓氨试液(8—100)25ml使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少量三氯甲烷洗涤容器及残渣,并人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提取5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减压回收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使溶解,转移至l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8.6.3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东莨菪堿(C17H21N04)和莨若堿(C17H73N03)的总量不得少于0.080%。
18.7 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有大毒。归心、胃、肝经。
18.8 功能与主治 解痉止痛,平喘,安神。用于胃脘挛痛,喘咳,癫狂。
18.9 用法与用量 0.06~0.6g。
18.10 注意 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
18.11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8.12 出处
天仙子是中药材的一种,该如何种植?
天仙子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式来种植。
种子繁殖通常在秋季或春季进行,首先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深翻细作,使土壤松软、透气。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约7-10天即可发芽。在幼苗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除草、松土和施肥等管理工作,以促进幼苗的茁壮成长。
扦插繁殖则是在春季或秋季选取健壮的枝条,将其插入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待其生根发芽后即可成活。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种植天仙子,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适当的种植环境,天仙子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其次,定期进行浇水、施肥、除草、松土等管理工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肥力,促进天仙子的生长;最后,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持植株健康。
总之,种植天仙子需要耐心和细心,只有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药材。
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
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镇痛、解痉和镇静三个方面。
拓展知识:
首先,天仙子的镇痛功效十分显著。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能够有效地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神经痛等。这是因为天仙子中的成分能够抑制神经系统中传递疼痛信号的物质的活性,从而减轻疼痛感。在实际应用中,天仙子常被用来制作止痛药物,对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具有显著效果。
其次,天仙子具有解痉作用。其成分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减轻痉挛症状。在一些情况下,天仙子甚至被用于治疗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天仙子的解痉功效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最后,天仙子的镇静作用也不可忽视。其成分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和催眠的效果。因此,天仙子有时被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症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天仙子的镇静作用也可能导致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医嘱。
总的来说,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镇痛、解痉和镇静三个方面。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在使用天仙子时需要严格遵守医嘱,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天仙子的功效与作用
1 解痉镇痛 天仙子辛温,入肝经,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故常用于各种痛证。凡胃肠痉挛性疼痛者,可与元胡、甘草配伍,如《新疆中草药》天元汤;若风湿痹痛者,可与乌头、五灵脂、甘草同用,如《圣济总录》治风痹厥痛方;若全身麻木,筋骨疼痛者,可与草乌、蛇床子、牡蛎、干姜相合,如《杨氏家藏方》天仙散;
2 燥湿止痒 天仙子有燥湿止痒之效:如《日华子本草》曰:“洗阴汗。”适用于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所致的阴部搔痒之症。用于仙子煎汤外洗,疗效甚佳。
3 安神定惊 天仙子苦辛,主入心肝,有镇惊安神、宁心定志之功,故常用于癫狂、惊痫等证。凡癫痫羊鸣目翻者,可与牛黄、桂心、鲤鱼胆等配伍,如《古今录验方》莨菪子散;若风痫癫狂者,亦可与天麻、大黄、当归、厚朴配用,以增强清热化痰之力。
4 收敛止泻 天仙子苦辛性温,又有收敛止泻固脱之效。凡水泻日久者,可与大枣相配,如《圣惠方》治水泻方;若阴寒内盛,洞泄不止者,可与干姜、陈皮、诃子相伍,如《圣济总录》天仙子丸;若赤白痢,腹痛后重者,宜与大黄相佐,通涩兼用,如《普济方》妙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