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寸光阴一寸金完整的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全诗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7 04:54:10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完整诗句

出自《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贞白 (唐代)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
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
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注释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
春深:春末,晚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寸阴:极短的时间。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引笑:逗笑,开玩笑。
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追寻:深入钻研。
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贞白 (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其中一句末尾的 已春深 ,也有说法为 春已深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还有一个叫一寸的一寸金,寸金难买寸阴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扩展资料: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用金子比喻光阴,所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也是诗人给后人的千古名言,劝诫大家珍惜时光。也是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
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
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要早于元代的同恕400多年,这才是“—寸光阴一寸金”的最早出处。
另外,这首诗中的白鹿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是这四大书院之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鹿洞二首

一寸光阴一寸金4句诗的意思

珍惜时间,时间很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是出自唐朝王贞白创作的《白鹿洞二首·其一》。这首诗共有4句,分别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意思是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已经快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我乐,我还沉浸在那钻研周公的精义和孔子的思想当中。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够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的充实和丰富自己。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者是谁?

王贞白。
王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
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扩展资料: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俗语,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
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一寸光阴一寸金
百度百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 最早出自唐末王贞白的七绝诗《白鹿洞》。
原文: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我在专心读书,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过去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如果不是因为过路人的玩闹笑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还在学习周公孔子的精髓和教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自于中国明代时期的《增广贤文》,这是一个用来描述时间宝贵的著名谚语。说的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黄金一样宝贵,但是一寸黄金买不到一寸光阴,因为光阴是一去不返回的,是留不住的。这说明时间比黄金还要宝贵,因此我们要珍惜宝贵的时间。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光阴似箭
读音为guāng yīn sì jiàn,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2、日月如梭
读音是rì yuè rú suō,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像穿织布的梭一样快速的来来去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反义词:
1、 度日如年
读音是dù rì rú nián,意思是一天的时间就像是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形容贫困潦倒的日子长久难熬。
2、 长夜漫漫
读音是cháng yè màn màn,形容漫长的黑夜是无尽的。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百度百科—王贞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出自明代时期的《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中国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原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清代作家周希陶曾重新编订。
一 寸 光 阴 一 寸 金 , 寸 金 难 买 寸 光 阴
读音: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 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
意思: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出处: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示 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应珍惜时光,而不可虚度年华。
近义词:一刻千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扩展资料: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反义词:度日如年。
度日如年
读音:dù rì rú nián
意思: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困苦的日子长久难熬。
近义词: 岁月难熬。
反义词: 度年如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灯谜: 最长的一天。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英文: pass days as if they were years
成语典故: 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
作者是王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俗语,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扩展资料:
王贞白历史评价
1、唐代王定保《唐摭言》:“然如王贞白、张蠙诗……,皆臻前辈阃阈(达到前辈的水平)者也”。
2、宋人潘若同《郡阁雅言》说:“贞白,唐末大播诗名”。
3、宋代徐文卿言其诗“平淡粹美,与司空图、郑谷相上下”。
4、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称王贞白“学历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介可知矣”。
5、五代人孟宾于《碧云集序》中把王贞白与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郑谷并称。
6、明代李奎赞王贞白的诗“联芳李(白)杜(甫),并驾韩(愈)柳(宗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贞白
作者是唐·王贞白。
出自《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首句“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
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
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
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三、四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
扩展资料:
王贞白的文学成就:
王贞白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中国文学家大词典》(上海书店)和《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江西人民出版社)等人物辞书均有条目介绍。据传《灵溪集》收王贞白自选的诗作300篇以及文、王贞白七绝诗《白鹿洞二首》赋、自序等。
惜因年久散逸,《全唐诗》中仅存王贞白诗1卷计73首(包括“补遗”),今《全唐诗外编》据《文苑英华》、《唐诗品汇》、《永乐大典》等书籍增补12首及散句若干,此外据广丰县横山镇山头村王姓宗谱《三求王氏宗谱》所载,也另有10余者散逸之作,共计有近100首诗传世。
王贞白的诗在唐末声名远扬,其文学地位在历代均获很高评价。宋人潘若同的《郡阁雅言》说:“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传》称王贞白“学历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介可知矣”。
五代人孟宾于在《碧云集序》中把王贞白与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郑谷并称。
而在唐代当时,与王贞白同时代的王定保(公元 870— 954)也在《唐摭言》中评价说:“然如王贞白、张蠙诗……,皆臻前辈阃阈(达到前辈的水平)者也”,将王贞白置于张蠙诸人之前。由此显见王贞白在唐末诗坛上的地位与影响。
王贞白平生作诗很多,亦颇自负。他的《寄郑谷》诗道:“五百首新诗,缄封寄与谁?只凭夫子鉴,不要俗人知!火鼠重烧布,冰吞乍吐丝。直须天上手,裁作领中披。”
郑谷在王贞白登第后不久去世,唐末时声名盖蕊,王贞白作为晚辈自然视其为偶像。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同时期诗人,在王贞白看来则都是一些“俗人”,甚至没有品评郑诗的资格。
王贞白年纪轻轻就已如此自许,倘若在诗坛上没有一定的声誉,当不至于如此狂妄。同时,“新诗五百首”也说明了他诗的数量之多,证实了他平生的确“笃志于诗”。
王贞白传世不多的诗中颇多佳作。譬如以写景而论,其诗笔致清婉,清俊自得,每有独到之处。
“虹截半江雨,风逐大泽云”(《雨后登庾楼》),描写江湖气象,视觉开阔,意境高远。
“边声动白草,晓色入枯河”(《从军行》),描写疆场景色,有声有色,苍凉壮阔,其意境比之岑参的“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有过之而无不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白鹿洞二首
百度百科-王贞白
作者:唐·王贞白
出处:《白鹿洞二首》
原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
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
若不是被来往行人赞赏的逗笑打断了思绪,
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扩展资料:1、全诗赏析:
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春深”犹言春末、晚春。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
三、四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
从诗人的读书生活看,诗人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2、近义词:
一刻千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反义词:
度日如年、长夜漫漫
4、有关文字记载:
1、《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2、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
4、《封神演义》文王聘子牙中“劝君休错三春景,一寸光阴一寸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鹿洞二首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全诗是什么?

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注释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春深:春末,晚春。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寸阴:极短的时间。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逗笑,开玩笑。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追寻:深入钻研。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说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春末。“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是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这不,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诗人读书入神,全然忘记了时间,由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作者简介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一、完整诗句是: 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这几句出自《西洋记》第11回,这是作者罗懋登根据《增广贤文》中的一句民间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改写而来,成为了《西洋记》小说中的台词。
不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最早出处并非《增广贤文》,而是出自唐代诗人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全诗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早年王贞白曾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读书。曾经就用诗词记述了自己专心读书的经历。这首《白鹿洞》是王贞白在读书之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惜时诗,是自己读书生活的写照。
二、句子解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著名的劝人珍惜光阴的格言。
其字面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三、作者简介
王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著名的谚语,它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家袁枚的《论语解字》。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时间非常宝贵,每一寸时间都像金子一样珍贵,而金钱却无法买到一寸时间。
这句谚语表达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替代性。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和利用每一刻,因为时间一旦流逝就无法回来。无论金钱多少,都无法购买到失去的时间。因此,这句谚语也在告诫人们要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不要浪费和虚度光阴。
这句谚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人们要有时间观念,合理规划生活和工作,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物,而不是被琐事和消遣所浪费。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 引笑,
周 情 孔思正追 寻。
一寸光阴一寸金,读音为:[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释义为: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例句:老师常教导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使我们懂得时间的珍贵。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全诗是
白鹿洞二首·其一
[ 唐 ]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说是尽人可知的劝人珍惜光阴的格言。但对这句诗的出处有的却未提到王贞白这首诗。新版《辞源》"寸阴"条,引用的出处是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其实,早在唐代的王贞白就读于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时,便写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名句。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注释:
1、春深:春末,晚春。
2、寸阴:极短的时间。
3、引笑:逗笑,开玩笑。
4、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5、追寻:深入钻研。
赏析:
诗人的读书生活秉持着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态度,告诉我们也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只有充实和丰富自己,珍惜时间,才会在做事情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
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完整诗句是什么?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出处:
1、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其二):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眼前物物皆佳兴,并作吟窝一味清。
2、《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释义:比喻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金子一样宝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不能买到一寸光阴。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应珍惜时间。
近义词:一刻千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反义词:度日如年、长夜漫漫
拓展资料:白鹿洞二首:
这是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王贞白的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读书不觉已春生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意思是选自王贞白的哪一首诗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相关标签读书惜时其他励志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
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
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注释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
春深:春末,晚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寸阴:极短的时间。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引笑:逗笑,开玩笑。
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追寻:深入钻研。
赏析
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选自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原文:
《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贞白 【朝代】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扩展资料:
赏析:
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
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
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三、四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
这不,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从诗人的读书生活看,诗人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一寸光阴一寸金全诗

《白鹿洞二首·其一》作者: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白鹿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贞白
原文: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王贞白
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出处:
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贞白
[全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来自?古诗文网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上一句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
《封神演义》文王聘子牙中“劝君休错三春景,一寸光阴一寸金”
答:一、一寸光阴一寸金上一句
读书不觉已春深
二、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
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三、古诗类别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
四、古诗的感受
后人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寸金难买寸光阴全诗 寸金难买寸光阴整首诗


  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完整句子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意思是:一寸的光阴就像是一寸的黄金那样宝贵,可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这句话是劝人珍惜光阴的格言。

  珍惜时间的古诗词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明日歌》
  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杂诗》
  东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