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不释卷的意思和造句,手不释卷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7 20:26:42 浏览4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手不释卷的意思和造句?


  以下我整理,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造句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练习形式,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同学们要多做一些练习。
  手不释卷的意思:
  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释: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辨析:~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是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小。而“孜孜不倦”是非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大。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爱不释手、学而不厌
  反义词:不学无术
  手不释卷的造句:
  1、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到了这把年纪,还是每天手不释卷。
  2、小说描写了当事实真相被一一揭露时的***,却并不显得多愁善感,虽然可能会激起读者的一些痛苦情绪,却一定会让他们手不释卷。该书获得了2002年布克奖的提名。
  3、这时的李鳞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想自己一辈子成那种酸秀才,读书不读圣典,杂七杂八的倒是手不释卷。
  4、这本书只有关于精神意念的基本修炼,没有记载一个精神系的武技,夜星辰还是如获至宝,手不释卷。
  5、透过半开的窗户,一道略微有些单薄的身影正襟坐与木桌之前,神色郑重,手不释卷,一副钻研经义的摸样。
  6、此时的胖风依然还在静静的运转着炼诀,自从学老给了他这本炼诀之后,他简直就是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那可是时时刻刻都把那古籍宝贝一般揣在身上。
  7、好多细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太喜欢这本书了,几乎达到手不释卷的程度。
  8、我大师兄自我上山学艺见他时就沉迷道法奇术,对那周易更是手不释卷。
  9、这个,恐怕是不方便的,我对这些书物也是颇为喜爱,要不是近来琐事太多,一定也是手不释卷的。
  10、有许多学员们克服了自己理论基础差、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地攻读马列原著。
  11、无论在何处,他总是手不释卷,难怪学问如此渊博。
  12、他很会利用时间,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几乎都是手不释卷,所以功课一直名列前茅。
  13、读书手不释卷固然好,但适时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14、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
  15、妈妈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整天手不释卷地朗读著课文。
  16、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恫上,仍旧手不释卷。
  17、他看小说时就会手不释卷,但对教科书却兴趣缺缺。
  18、这名男子从小酷爱读书热爱学习,经常手不释卷。
  19、自从爸爸买了一套儿童百科全书后,弟弟整日手不释卷,还拿里面的问题来考我们。
  20、后来戎马一生,他也常手不释卷,这才造就了这一位伟大的诗人。

手不释卷 的意思

手不释卷的意思是手中总是拿着书卷,比喻勤奋好学。
读音: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释:放下。卷:书本。手总是拿着书。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
出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近义词:开卷有益、好学不倦、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手不释书、学而不厌、孜孜不倦、临池学书、如饥似渴、求知若渴。
反义词: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用法:“手不释卷”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比喻勤奋好学。
手不释卷的造句赏析
1、他很会利用时间,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几乎都是手不释卷,所以功课一直名列前茅。
2、在捷运车上,看到许多人都手不释卷,自己却整日好闲,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惭愧。
3、自从爸爸买了一套儿童百科全书后,弟弟整日手不释卷,还拿里面的问题来考我们。
4、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到了这把年纪,还是每天手不释卷。
5、一个有技巧有天才的幽默作家的作品总是韵味无穷,令人读来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的意思解释

手不释卷的意思解释如下:
卷:古代指抄写的卷帙,即书籍。手中一直拿着书籍片刻不放。形容勤勉好学或读书入迷。
手不释卷造句:
1、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
2、在捷运车上,看到许多人都手不释卷,自己却整日好闲,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惭愧。
3、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床上,仍旧手不释卷。
4、读书手不释卷固然好,但适时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5、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
6、安徒生童话真吸引人,谁读都会手不释卷。
7、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
8、这名男子从小酷爱读书热爱学习,经常手不释卷。
9、那怕在公园里,他依然手不释卷。
10、爱看书的哥哥整天手不释卷。
11、无论在何处,他总是手不释卷,难怪学问如此渊博。
12、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
13、见他手不释卷的刻苦样,我不忍心打搅他。
14、我们要学习他虚心好学,手不释卷的好习惯。
15、同学们求学,绝不能一曝十寒,必须手不释卷,才能成功。
16、妈妈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整天手不释卷地朗读着课文。
17、他看小说时就会手不释卷,但对教科书却兴趣缺缺。
18、小明每天都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读书更是手不释卷,所以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因为成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
19、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恫上,仍旧手不释卷。
20、这位老教授从早到晚手不释卷,天天如此。
21、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22、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23、他很会利用时间,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几乎都是手不释卷,所以功课一直名列前茅。

手不释卷的解释意思

手不释卷的解释意思介绍如下:
【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手不释卷(卷juàn) : 手不放下书卷。形容好学不倦:虽在军旅,手不释卷。近义词:学而不厌 爱不释手 反义词:不学无术 相似词:爱不释手 不择手段 措手不及 身手不凡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消释 释怀 阐释 。
造句如下:
1、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
2、安徒生童话真吸引人,谁读都会手不释卷。
3、见他手不释卷的刻苦样,我不忍心打搅他。
4、爱看书的哥哥整天手不释卷。
5、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
6、无论在何处,他总是手不释卷,难怪学问如此渊博。
7、读书手不释卷固然好,但适时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8、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
9、妈妈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整天手不释卷地朗读着课文。
10、在捷运车上,看到许多人都手不释卷,自己却整日好闲,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惭愧。
11、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恫上,仍旧手不释卷。
12、同学们求学,绝不能一曝十寒,必须手不释卷,才能成功。
13、他是个书呆子,整天手不释卷。
14、他看小说时就会手不释卷,但对教科书却兴趣缺缺。

手不释卷的意思

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译文: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
近义词:爱不释手、学而不厌。
反义词:不学无术。
手不释卷造句
1、他是个书呆子,整天手不释卷。
2、可是我手不释卷,心无旁骛,都做不到。
3、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
4、见他手不释卷的刻苦样,我不忍心打搅他。
5、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的意思和造句

手不释卷的意思
手不释卷释义:手总是拿着书。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释:放下。卷:书本。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手不释卷”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比喻勤奋好学。
1、这位老教授从早到晚手不释卷,天天如此。
2、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
3、安徒生童话真吸引人,谁读都会手不释卷。
4、见他手不释卷的刻苦样,我不忍心打搅他。
5、我们要学习他虚心好学,手不释卷的好习惯。
6、读书手不释卷固然好,但适时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7、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
8、他看小说时就会手不释卷,但对教科书却兴趣缺缺。

手不释卷形容什么

1、“手不释卷”形容勤奋好学的人,意思是书本不离手,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手不释卷”造句1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
2、形容勤奋好学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释放开卷书本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成语用法手不释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成语正音。
3、“手不释卷”的比喻义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手不释卷”的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
4、手不释卷形容勤奋好学的人手不释卷,汉语成语,读音为shǒubùshìjuàn,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近义词学而不厌爱不释手反义词不学。
5、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于三国时期吴国吕蒙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近义词有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6、手不释卷比喻什么 问题一手不释卷比喻什么这个词语出自赵普,一开始是来太祖赞扬赵普这个人喜爱读书,后来渐渐的比喻成了勤奋好学,喜爱读书 问题二手不释卷的比喻义是什么手不释卷是说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
7、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白话文“刘秀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期,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认真读书学习”成语用法 主谓式。
8、“手不释卷”的意思是形容读书或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松开书本,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而关于手不释卷的故事有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故事内容为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
9、读音为shǒu bù shì juàn,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2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3例句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
10、出处翻译虽然在行军途中,书本也不离开手成语用法手不释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成语正音卷,不能读作“juǎn”成语辨形卷,不能写作“券”成语辨析手不释卷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
11、手不释卷20字概括刘秀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期,仍然勤奋认真读书学习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用法补充式作谓语。
12、1手不释卷,汉语成语,读音为shǒu bù shì juàn,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2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3用法。
13、后来孙权鼓励吕蒙读书,吕蒙抓紧时间学习左传孙子史记等史记,没过多久,吕蒙说话就可以引经据典,改变了别人对他“吴下阿蒙”的称呼手不释卷,汉语成语,如今用来形容书本不离手,勤奋好学的模样成语。
14、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读音shǒu bù shì juàn 出处三国时期吴国吕蒙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译文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书本不离手例句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
15、1手不释卷释义手总是拿着书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释放下卷书本2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3“手不释卷”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状语。

手不释卷的意思和造句

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 不离手。 形容 勤奋 好学。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 手不释卷 。” 成语例句: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 手不释卷 。(清·王晫《今世说· 德行 》) 繁体写法: 手不释卷 注音: ㄕㄡˇ ㄅㄨˋ ㄕㄧˋ ㄐㄨㄢˋ 手不释卷的近义词: 学而不厌 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middo 爱不释手 喜欢得舍不得放手 手不释卷的反义词: 不学无术 术:方法,办法。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always with a book in one's hand 俄语翻译: не отрывáться от книги 日语翻译: 书物を手ばなさない 其他翻译: <法>avoir toujours un livre à sa main 成语谜语: 卷 读音注意: 卷,不能读作“juǎn”。 写法注意: 卷,不能写作“券”。

手不释卷是什么意思?

手不释卷这个成语的大概内容用10-20字概括?——答案: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手不释卷
【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释】: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 《三 国 志 · 吴 书 · 吕 蒙 传》注引《江 表 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举例造句】: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 清 · 王 晫《今 世 说 · 德 行》
【拼音代码】: s b s j
【成语繁体】:
【成语注音】: ㄕㄡˇ ㄅㄨˋ ㄕˋ ㄐㄨㄢ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卷,不能读作“juǎn”。
【成语辨形】: 卷,不能写作“券”。
【成语辨析】: 手不释卷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手不释卷是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小。而“孜孜不倦”是非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大。
【近义词】: 学 而 不 厌、爱 不 释 手
【反义词】: 不 学 无 术
【灯谜】: 卷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勤奋好学
【英文】: very diligent
【故事】: 三国 时 期 吴 国 大 将 吕 蒙 没有文化知识,孙 权 鼓励他学习 史 书 与 兵 法。吕 蒙 总是推说 军 队 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 权 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 武 当 兵 马 之 务,手不释卷,孟 德 亦谓老而好学。”吕 蒙 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