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少帅的一生为什么说只活道了36岁
- 2、张学良1901~2001,36岁时是哪一年
- 3、张学良为什么说:“自己的人生就到36岁”,可是张学良还能活100岁?
- 4、西安事变张学良多大
- 5、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多大岁数
- 6、张学良几岁被软禁
- 7、张学良1901出生,36岁时是哪一年?1936?1937?
- 8、抽烟喝酒活了100多岁的是哪个
- 9、张作霖有妻妾6人育有14位子女,为何子女中只有张学良最为出名?
- 10、2001年,张学良临终前,为何将巨额遗产捐给美国?而不是留给子女
少帅的一生为什么说只活道了36岁
他不过是后悔那年没抵抗罢了,其实也不是真正后悔,因为嘴上依然会找出1万个理由来辩解,只是被人骂的不行了而已。绑架蒋介石也只是被骂急了,为什么别人不说你蒋介石,只说我张学良呢,我要绑架你证明我的清白。仅此而已。
他就没做过上台面的事,36岁以后不过是行尸走肉了。
中原回望晚山红,犹记周师困九重。江东事业西安尽,唯余好色似英雄。
政治生命结束了。
因为张学良就是个败类
后半生基本在软禁中度过
张学良1901~2001,36岁时是哪一年
民国25年。 张学良,历史罪人也。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过去人一般虚一岁,多指1936。。。。。。
张学良为什么说:“自己的人生就到36岁”,可是张学良还能活100岁?
他说的是自己的军政生涯而非生命,36岁时他被剥夺了自由而军政生涯也终结了,也就没有了事业,没有事业的人生不算活着,我觉得他就想表达这个意思吧。
西安事变张学良多大
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而张学良是1901年6月3日出生,这样算他西安事变时年36岁。
36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1] ,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西安事变张学良35岁。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多大岁数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 35岁.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出生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于2001年10月逝世于美国,享年101岁,一生中曾被蒋介石软禁了55年。
那时候他35岁。
张学良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1901年6月3日出生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1936年张当时35岁
35岁。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 ,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时年张学良35岁。
扩展资料:
张学良生平大事介绍:
1、中东路事件
中东路事件,是指1929年中国为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
1929年7月,在南京国民政府“革命外交”的氛围中,国民政府委员、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以武力强行收回当时为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部分管理权。
17日,苏联政府宣布从中国召回所有官方代表,要求中国外交官迅速撤离,断绝外交关系。9月至11月,苏联远东特别集团军进攻中国东北边防军,东北军战败。
12月22日,东北地方当局代表蔡运升受张学良委派,与苏联代表谈判,达成《伯力议定书》。
在本次事件中,东北地方当局虽损兵折将,实力大为削弱,但张学良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
其规模和持续时间远远超过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成为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其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
而且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所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处而并未实际管辖也并未派驻军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学良
张学良几岁被软禁
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54年。被软禁的时间是从1937年至1991年
张学良1901年出生,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1937被囚禁,时年36岁。
张学良1901出生,36岁时是哪一年?1936?1937?
是1937年
1937年
抽烟喝酒活了100多岁的是哪个
抽烟喝酒活了100多岁的是张学良。
时年36岁的张学良在这场兵谏之后一直被蒋氏父子所软禁,直到1990年蒋经国去世后,他才重获自由,当时他已经89岁高龄。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少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他一生几经浮沉,一身恶习最终却活到100岁的高龄,许多人都十分好奇他的长寿秘籍。
虽然张学良年轻时沾染了一身恶习,烟酒都不离手,但漫长的软禁岁月却让他找到了一份长寿秘诀,钟爱健康的美食并每天通过大笑来排毒。
张学良简介
铁骑飞空京洛收,会盟赞普散边愁。十年一觉长安梦,不知何人是楚囚。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张学良两位将军在西安对蒋介石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这一震惊中外的事件被称为“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近代的一个转折点,国共两党自此开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一致地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对促成国共合作起了巨大积极作用的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却在这一场事变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报复。
张作霖有妻妾6人育有14位子女,为何子女中只有张学良最为出名?
因为张学良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最为出色。因为张学良是张作霖发妻长子,从小就是张作霖最为看重、宠爱的孩子。在其成年之后,更是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张作霖的子女们,他的八个儿子分别是张学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六个女儿分别是张冠英、张怀英、张怀瞳、张怀卿、张怀曦、张怀敏。
最为出名的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小名双喜、小六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也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接任大旗,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
后来被委员长父子一直囚禁,直到1990年才被恢复自由,后来移居夏威夷,在其101岁高龄时黯然去世,可以说得到了善终。
但这对于张学良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其实只活到了36岁,其后的时间里,虽然衣食无忧,但却不自由,可以出门,但是不能和外人交谈,一些自由人士高呼的“不自由,毋宁死”没有在张学良身上发生。
张学良
既然说到了张学良就要说说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了,赵四小姐名叫赵一荻,张学良的第三任妻子,后来一直陪伴着张学良,成就了一段佳话。
对菜系有研究的张学铭。
作为张学良同父同母的弟弟,张学铭也有一番成绩,曾在日本留学,深造过军事,回国后一度成为张学良的帮手,在张学良垮台后,曾在欧洲和香港居住。
相比较他在政治上的作为,他对菜系的研究则更胜一筹,是位公认的美食家,对各大菜系都所有研究,被时人戏称为“餐”议员,后来在北京逝世。
曾在联合国工作的张学曾。
张学曾是张作霖的第三子,当年张作霖被炸之时,张学曾也在火车上,只不过他去了其他车厢,侥幸逃过一劫,先后在日本、美国留学,后来定居美国,在联合国工作。
张作霖与他两个儿子
正是看到了父亲和哥哥的不幸遭遇,所以张学曾并未投身政治,最后在异国他乡走完了自己不出彩也不传奇,甚至可以说平淡的一生。
特立独行的张学思。
张学思与三位哥哥走的路截然不同,因为他很”红“,当然这个红指的是他的信仰,正是因为他的远见,让他成为了在大陆混的最好的人。
还曾被授予少将军衔,当过海军副参谋长,后来在大陆去世。
默默无闻的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
张学森的人生和张学曾很接近,也是不涉及政事,曾在美国进入过航空学校,之后在美国定居,后来在回国访问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
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三人相比较四位哥哥则显得和平常人无差,一生中没有做出过什么耀眼的成绩,当然也很少被人提及,后来先后去世。
张作霖并不幸福的6个女儿。
相比较张作霖的儿子,他的女儿往往更会被人忽视,虽然各个都是美人胚子,但是她们的婚姻生活却并不能说是幸福的,至少张冠英和张怀卿是不幸的。
张作霖的6个女儿
张冠英嫁给了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的儿子鲍英麟,在张作霖死后,鲍英麟就提出了离婚,虽然张冠英不同意,但最后还是离了。
张怀卿嫁给了辫帅张勋的儿子张梦潮,但张梦潮是有”神经病“的,这样的一个病患,又能给张怀卿幸福呢,后来连身为大哥的张学良都看不下去了,终于在张学良的主持下两人离婚。
张作霖女儿里最幸运的事当属张作霖最小的女儿,张怀敏,张作霖死时,张怀敏还是一个小孩子,张作霖的政治和生活都对张怀敏影响不大,当然更不可能安排她的婚姻,张怀敏长大后,通过自由恋爱,觅得了如意郎君。
2001年,张学良临终前,为何将巨额遗产捐给美国?而不是留给子女
世纪八十年代末 ,台北某处荒郊野岭,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中,结束一天劳作后的老人独自望向窗外,满眼皆是对自由的渴望。
他的人生仿佛在36岁之时就已经结束了 ,年少得志,意气风发, 曾经叱咤风云的少帅 ,到头来却只剩下捉襟见肘,家徒四壁,他心中顿时漫上了无可言说的悲凉……
这是否是你心目中晚年的张学良?而在现实中,张学良却是过着无忧无虑,相对优渥的生活:
除了发妻于凤至和第三任妻子赵一荻的先后陪伴之外,张学良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均由人精心安排,时常外出运动郊游,甚至能从送来的杂志书籍中获取外界的信息,每月花费单是和赵一荻 每月抽烟的用度就达上万。
蒋介石曾戏称,张学良一年的花销甚至抵得上一个团的军饷。 即使是在2001年张学良病逝后,银行账户里的余额依然高达 6亿美金 ,令人咋舌。
从1936年被软禁,到1990年完全恢复自由,张学良被软禁近54年。在长达54年几乎无工作能力的软禁生活中,要保持一种优渥的生活何其困难。张学良是从何处得到如此巨额财产?如此巨额财产又被用到哪些地方去了呢?
——读完这篇文章,你将会得到答案。
张学良何许人也? 要谈起张学良,就不得不提到 张作霖 。
张作霖,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军阀 ,他出身贫苦,投身绿林,一路摸爬滚打,最后到了“东北王”的位置。他一生有八子六女,其中最受宠爱的就是 长子张学良 ,张作霖把他作为 奉系接班人 来培养。
张作霖称雄东北, 其家底自然殷实 ,田产单是在东北北镇就有 1100余亩 ,即使是在北京、天津等地,也有数量惊人的田产和宅院,连曾为和珅私人宅院的恭王府都收入囊中。
在实业方面,他用自己或张学良的名义开办多家矿场,入股并操纵多家公司,例如在 1916年用张学良名义以六万两入股中兴公司,成为首屈一指的大股东。 除了这些以外,各地方官员和商人“孝敬”的古董字画等更是难以估量。
那么这些钱财究竟有多少呢? 据可查资料,关于张作霖的资产数额有多种说法,2850万之说、5000万之说、3亿元之说,不一而足。但我们可以想见张作霖资产 之丰厚程度 。
但有 “民国四大美男” 之称的张学良一开始似乎并不愿意接受父亲培养接班人的安排, 他生性风流,热爱自由,向往西方新式文化。 于是,张作霖屡用“激将法”,贬低张学良的军事才能,争强好胜的张学良不甘屈居人后,誓要做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
张学良于1919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之后更是以 炮兵科第一名毕业 。 “花花公子” 不断做出实事,慢慢地就有了 “少帅” 的称号。
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加之不容小觑的实力,张学良年纪轻轻便 手掌兵权统帅一方 。 1922年 ,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虽然奉军在主战场溃败,以撤军告终,但张学良初露锋芒,效仿关公, 带着棺材上战场 ,身先士卒,一扫奉军低迷的士气,成为第一次直奉大战当中, 奉军唯一取胜的部队 ,张学良在军中的威望自不必提。
到了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奉军 大获全胜 ,军事实力达到顶点,直系从此走入 历史 ,张学良在战中临危受命,成为 当之无愧的少帅 。
1928年6月4日,震惊中外的 “皇姑屯事件” 爆发。张作霖路过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铺设在铁轨中的 炸弹炸死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继承了其父的财产和地位,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成为了 名副其实的第二任“东北王” 。
不同于其父,张学良一贯秉承“统一”信念,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宣布 “东北易帜” ,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从此青天白日旗挂在了东三省的大街小巷每个角落,他的改旗易帜,给当时混乱不堪的中国披上了一层“统一”的外衣。 1930年6月21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海陆空军总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人侵占东三省,虽然张作霖在东北留下的财产多数被日本人掠夺,但留下的资产数目依然可观,据传,早在张作霖生前, 一部分资产就被转移到海外 ,这也是张学良晚年定居美国的原因之一, 另一部分,被张学良转移到关内 ,为其生活和供养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1935年 ,外有日本侵略者环伺,因奉行 “不抵抗政策” 丢掉东北被世人唾弃,浑浑噩噩只知执行命令的张学良奉命前往西北剿共。
家恨又添国仇,中国人却在自相残杀,有一颗爱国之心的张学良想要摘掉“卖国贼”的帽子,开始担忧中国命运的走向,认真思考 “反对内战,一致抗日” 的可能性。因此,他多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却屡遭拒绝,始终熄不灭蒋介石心中 “攘外必先安内” 的雄心。
1936年12月12日凌晨 ,张学良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连同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发动了 “西安事变” 。这只占据了 历史 书课本上短短几行字的介绍,却是张学良杨虎城人生的 转折点 。
两人 以断送下半生的代价 ,让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杨虎城于1949年蒋介石兵退台湾时 被杀害 ,张学良也自此 被囚禁半生 ,彻底失去了他一直向往的自由。
在张学良漫长的软禁生涯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女人。 一个是不离不弃一直陪伴的赵四小姐 赵一荻 ,另一个就是因病与他分离,远在大洋彼岸苦苦守候的结发妻子 于凤至 。
于凤至, 富商于文斗之女 , 11岁 时便被父母订下婚约,对方是小她3岁的张学良。在18岁时,与张学良结为夫妇。于凤至和张学良的婚姻是 张作霖 一手包办的,因此,虽然于凤至容貌端庄,温婉大方,却不免成为了追求英美自由恋爱的张学良心目中 “旧” 的部分。
加之张学良并不是一个专情的人,张学良与她的夫妻关系中,多了敬重,少了爱意, 他一直不愿意承认对于凤至的喜欢,成日在外招蜂引蝶。
这一切在赵一荻出现之后得到了改变,但却并不利于于凤至:张学良认为赵一荻便是他人生对 “新” 的追求的象征,满心满眼都是赵一荻,心中更是少了于凤至的位置,于凤至在感情生活中便一直处于 郁郁寡欢的“等待者” 的角色。
“西安事变”爆发之后,于凤至为张学良多地奔波劳累,加之在被囚前期,张学良一直有轻生的念头,想要结束这种屈辱的生活,于凤至便不断自责自己当初不在丈夫身边阻拦他送蒋介石回南京,背地里经常以泪洗面 。
双重强压之下,于凤至积郁成疾,于1940年被检出乳腺癌晚期 ,带着张学良治好疾病与延续血脉的嘱托,无奈之下远赴美国求医,并寻求解救张学良的办法。 临行前,她拜托赵一荻代为照顾张学良。 一个女人,要眼睁睁将丈夫拱手让人,促使“情敌”与丈夫生活在一起,却又无可奈何,其心中苦涩,自不必提。
但在那个年代,一个病重憔悴的中国女人要想在美国立足,何其困难 。更别提,一个传统的大家闺秀,独自在异国他乡摘除了自己的一侧乳房,这花去了不小的费用,并且,又要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开销更是不少, 此时的于凤至只能放手一搏。
凭借着父亲遗传下来和早年学习到的经商才能,于凤至踏出了自己搏杀股市的第一步。她秉承着“物极必反,见好就收”的信念,购入500支无人问津的垃圾股,这些股票却在之后不断上涨, 极富戏剧性的是 ,刚好在股票涨停的最高点,于凤至将股票抛出,就这样, 于凤至在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赚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她更是用心钻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从瞬息万变的股市中挣了 将近百万美金 ,又受好友 宋子文 的启发,投资房地产行业, 获利颇丰 。
于凤至开始利用自己的财力和人脉向蒋介石施压, 却起到了反作用 ,张学良不仅没有重获自由, 和于凤至的婚姻也被迫走向尽头 。为了丈夫的安全着想,于凤至签署了 离婚协议 。
尽管已经离婚,于凤至仍然牵挂着张学良,担心他的生活起居,于是,她去世前立下遗嘱, 将自己的巨额财产全部留给张学良 ,就这样,1990年, 八旬老人张学良继承了前妻于凤至的上亿遗产。
于凤至几乎是为了张学良而活,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心甘情愿地献给他,最终却只等到张学良在《回忆录》中写的一句: “我和她没有感情,不敢惹她。”
讲完了远在大洋彼岸的于凤至,我们就来谈谈张学良从他的好友宋子文那里得到的资助。 宋子文,便是前文所提到启发于凤至投资房地产行业的 领路人 ,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与张学良 交往甚密 。
1945年, 宋子文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弟和四妹每月抽烟得1000支,需要近万块。布鞋上百,被单2000,棉衣3000, 就连刷牙的开销一个月也得500块。 ”
信的主人正是张学良,在其后,张学良向宋子文表明借钱之意,并且 一开口就是几十万。 在信中,张学良还写到:“此前向家里致函所要的东西,不知道你给带了没有?”由此看来,张学良还曾以 “购物清单” 的形式向宋子文索要过皮鞋、衣物、香烟等。
或许有人会觉得,张学良简直是 贪得无厌 ,既要物又要钱,还狮子大开口借下天文数字,实在过分。其实不然,张学良所借之钱财是当时的 法币 。
1935年 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而后为了购买军备物资,为战争提供支柱,大肆发行法币,滥发超发,以致造成严重的 通货膨胀 。
到了1945年张学良借钱时, 100元法币的实际购买力不足10元 ,由此可见,张学良所借的几十万元,就相当于 1万元左右 ,对于当时被囚禁的自小锦衣玉食的张学良来说,无疑只是 堪堪维持现有生活 而已。
或许又有人会觉得,堂堂少帅, 继承了张作霖天文数字般的遗产 ,又怎么会沦落到借钱维系生活的地步呢?张学良继承大量遗产不假,但是在他经常转移幽禁地的情况下,张学良手里的 现金并不充裕 ,又加之大量远在北方的不动产 无法迅速折现 。所以,在手里的古文字画等易折算的物件卖出后,没有收入来源,要想满足他锦衣玉食的生活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坐吃山空只是时间问题 。
这并不是张学良第一次向宋子文求助 。 在于凤至因患乳腺癌前往美国求医时 ,宋子文就曾帮助于凤至解冻张学良被美国人冻结的财产,二人关系可见一斑。宋子文在生活上对张学良格外照顾,在于凤至去美国后,也经常写信给张学良报平安,并透露于凤至的情况。
有友如此,何其幸运!无论是张学良得势还是失意,宋子文几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帮助张学良,张学良大为感动, 他曾经说过,宋子文是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时间再次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1988年 蒋经国的离世 ,张学良被蒋介石父子幽禁的日子似乎就快结束了。 李登辉执政后 ,从1990年起,张学良就已 全面恢复人身自由。
在张学良多年运转之下,终于把自己大量的不动产变卖折现,筹集到一笔不小的费用,又由于张学良的亲朋好友多数都在美国,张学良赵一荻夫妇便于1995年 辗转到了美国定居。
2001年10月14日,这名出生于世纪初,离世在世纪初的传奇百岁老人病逝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他丰厚的遗产令无数人惊奇: 这么大一笔钱财最终都流向了哪里呢?
更令人惊奇的是,张学良的这笔巨额财产, 没有留给台湾,没有留给大陆,更没有留给子女,全数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 抛开张学良对子女自食其力的期许不谈,他把所有财产留在美国,这与他对大陆、台湾、乃至蒋介石复杂的 情感 或许是 分不开的 。
众所周知,当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在知道日本人对“北大营”发动突袭后, 张学良曾下令“不抵抗” 。但其实,这个不抵抗的命令是蒋介石发出的。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关东军,蒋介石不仅下令不抵抗,还让张学良忍辱负重不要轻举妄动。
张学良当时认为,蒋介石不抵抗的政策是一种 军事战略 ,意即整顿军队养精蓄锐,以期一举把侵略军赶出中国。所以,纵使有杀子弑父之仇,纵使背负着“卖国贼”的骂名, 张学良依然听从既是拜把兄弟,又是军事长官的蒋介石的命令。
自此,将自己的国土拱手让人,东北沦陷。晚年的张学良提起这件事时依然不住地悔恨, 他自责道:
但这些是当时的张学良无法预知的,他后来才明白,这个自己寄托了小到一报家仇,大到一统中国的全部希望的人,他给出的军事“策略”是 “攘外必先安内” ,全然不顾猖狂的侵略者,却把枪口对准中国人,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统治。
多次劝谏不成,他打破了对蒋介石的幻想,准备兵谏,毅然同杨虎城一起发动“ 西安事变” 。 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方斡旋下,“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但张学良依然顾忌着与蒋介石的兄弟情谊,不顾多方反对,亲自护送蒋介石到了南京, 但一下飞机,就被蒋介石软禁起来,自此,自由不再。
张学良蒋介石这一对拜把兄弟, 从亲密无间到水火不容,兵戎相见 ,以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半个多世纪而告终。
张学良曾说,他的人生结束在36岁之时。最向往自由的人最终却变成了被软禁的笼中鸟, 张学良的心中对软禁他的蒋介石,对被软禁之地台湾,不是没有恨意的,加之心中一直割舍不下自己对东北被占据,对国家被侵略的愧疚 ,所以,他最终还是没有把遗产留在中国。
纵观张学良的一生,他的“不抵抗”政策被世人唾弃谩骂,他的风流韵事被世人津津乐道,他被幽禁的生活为世人所好奇,他留下的巨额财产更是为世人所惊叹,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遗忘,张学良为中国统一所做的出的牺牲和努力,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依然值得我们钦佩和赞扬。
最后,大家对于张学良,有什么看法?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对少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