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汉三,北平无战事马汉山最后结局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7 09:21:51 浏览6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马汉三是谁?马汉三(?

马汉三(1906—1948),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过继给叔父为子。因叔父是师范出身,马汉三近水楼台,从三岁起就在叔父的私塾里念书。
1918年,马汉三插班入农林学校学习,1920年毕业。1923年,马被选送到中央农事试验场附设的农业讲习所学习。马汉三志不在此,遂弃文从武,投奔了正在北平南苑当“陆军检阅使”的冯玉祥。其时,冯赖以起家的第十六混成旅已经改编为第十一师,于是,马汉三到第十一师当了一名学兵。
1925年春,冯玉祥退出北平,移驻张家口,就任“西北边防督办”,马汉三则在他手下的刘郁芬部当文书。
1938年2月,当时任天津站站长的陈恭澍到北平 “制裁”王克敏,其时,北平区区长王天木在河北宝坻乡下主持“忠义救国军北方支队”,由书记毛万里代理站务,其下有三个外勤单位,北平市内的两站,站长分别是乔家才和陈资一,察绥站站长即马汉三。在军统当中,马汉三与王天木、陈恭澍、刘艺舟、乔家才并称为北方“五大金刚”(以上五人都曾经当过北平站长),戴笠特加赏识。抗战胜利以后,还被戴笠任命为军统北平站站长。
1946年3月,戴笠来到北平,特意去北平第一监狱提审了大名鼎鼎的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戴笠本想通过川岛芳子在北方的情报关系,加强北方特务组织,却没想到从川岛芳子的口中,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秘密———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在抗战的时候曾被捕叛变。川岛芳子还说,前不久,马汉三还从她的家中搜走了一把九龙宝剑。
川岛芳子提到的九龙宝剑就是沈醉在坠机现场找到的那把宝剑。这把九龙宝剑本来是军阀孙殿英盗窃乾隆墓时得到的宝物,孙殿英本想通过戴笠把宝剑献给蒋介石,但是由于当时正值战乱,戴笠就托马汉三替他暂时保管。
马汉三深知这把九龙宝剑是无价之宝,所以他想利用战乱的形势,将其据为己有。意想不到的是,1940年,马汉三在张家口活动的时候,被日军逮捕。落到日本特务机关手里的马汉三,自知必死无疑。为了活命,他不仅供出了所有知道的情报,而且献出了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后来,马汉三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释放,重新回到国民党军统工作。
时刻关注九龙宝剑下落的马汉三,得知宝剑藏在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的家里,就在日本投降后,迅速逮捕了川岛芳子,并从她家的地窖中搜出了九龙宝剑。不动声色的戴笠从马汉三手中索回九龙宝剑后,并没有一句责备的话。相反,戴笠还故意留下一封信,以示对马汉三的信任。
马汉三自从交出九龙宝剑后,就被死亡的巨大阴影笼罩着。他感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向这个无人能敌的头号杀手挑战。
1946年3月16日,戴笠由北平去天津,随即转飞青岛。在天津机场上,戴笠满面笑容地与前来送行的马汉三、陈仙洲、黄天迈等话别。马汉三送走戴笠后,决定先发制人,干掉戴笠。他找来心腹死党刘玉珠,命其先期赶到青岛,设法在戴笠的专机上安置定时炸弹,制造空难事故。
3月17日,戴笠决定上午11时飞往上海。刘玉珠获悉戴笠登机的时间后,立即驱车来到机场,提出要登机检查安全。由于刘玉珠有华北督导员的身份,因此警卫并没有怀疑他。刘玉珠登上专机后,将一颗高爆定时炸弹放入一个木箱中,并将引爆时针拨到飞机飞临上海上空时爆炸,以造成飞机降落时失事的假象。
戴笠专机起飞后,得知上海方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飞机无法降落,就决定改飞南京。飞机到达南京上空时,同样也是大雨倾盆,能见度极低,所以飞机偏离了航线。下午1时13分,当飞机抵达南京郊县江宁县板桥镇上空时,定时炸弹引爆飞机失控,一头栽到板桥镇以南一座不到200米的小土山———岱山的山腰上。飞机坠毁后,起火燃烧,机上人员无一幸免。
之后,保密局终于弄清了马汉三截留宝剑、投敌叛变、暗杀戴笠的全部真相。于是在1948年6月30日,毛人凤亲赴北平,将马汉三等3人秘密逮捕,以便彻底查清马汉三等人的问题。1948年9月27日,马汉三、刘玉珠被秘密处决。

北平无战事马汉山最后结局

北平无战事马汉山最后结局马汉山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违背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1948年9月,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枪决处死。历史鸿篇巨制《北平无战事》中角色:马汉山(程煜饰),军统出身的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北平市民政局。马汉山是北平十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也是军统出身的北平市民政局,一身的江湖气,他是个张扬贪婪、“夹缝中求生存”的中下层贪官,可以说是剧中最“活”的人物。他心肠黑脸皮厚手段毒,也是个不怕死的“滚刀肉”,由于只有小计谋小算盘没有大智慧,凡事又争当“出头鸟”,当各方力量博弈到一定程度,他注定要成为牺牲品。所以,南京来的“五人调查组”到北平调查民生物资发放时,他是重点调查对象;而其他诸如枪杀中央银行北平分行金库副主任崔中石(祖峰饰)、学生运动、发放粮食、拘捕人等活动,他一不小心就成为“出头鸟”。
“马汉山”实有其人,是蒋经国反贪剑锋所指的要害人物。在剧中,马汉山是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北平市民政局:军统出身,江湖做派,热爱敛财,口头禅是“混账王八蛋”,哪怕屡屡在人前吃瘪,回转身来仍是一副“我是你老子”的张狂德性,颇有一块老牌滚刀肉的勇气和魄力。同时这也是个受过伤的男人,家门不幸妻离子散,散发出一个混蛋至深的忧伤。马汉山的原型叫马汉三,他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加入军统组织。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国民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平市民政局等职。后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违背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1948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
北平无战事剧情简介:
1948年,国共两已届决战,国统区经济全面。潜伏于国民并任空军上校的地下员方孟敖,受命于蒋经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腐案,北平分行行长正是其父方步亭。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行动命何其沧与方步亭推行币制,目的是从手中掠夺黄金白银外汇。围绕这一重大经济战线的斗争,地下及北平的进步青年和潜伏在的国民要员梁经纶以及各方的贪腐势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蒋经国密令方孟敖执行“孔雀东南飞”行动,负责将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往,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央为了和平北平,进一步和平全中国的更多城市,答应傅作义和谈要求,让方孟敖执行新的命令,让方孟敖及其飞行大队运走了国民在北平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
国统区粮价已飙升至36万法币一斤,北平参议会决议强令取消一万五千名东北流亡学生配给粮,引发了学生抗议,爆出了国民空军勾结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走私弊案。美国照会将停止对国民的援助,中央银行急电北平分行经理方步亭调查走私账目。方步亭和襄理谢培东怀疑是北平分行内部有潜伏的,泄露了账目。与此同时,方步亭的长子,空军上校方孟敖,正在南京接受审判,罪名是违抗军令拒绝轰炸开封,有通共嫌疑。并案受审的还有前国民空军作战部中将副部长侯俊堂和地下员林大潍。就在国防部预备局少将督查曾可达赶来调查之时,重大涉案人物飞行员“老鹰”试图驾机逃离,然飞机遭遇雷击,极有可能掉在南京市区酿成伤亡。

马汉山是怎么死的 北平马汉山 马汉山结局

马汉山历史原型即是马汉三,1948年9月27日,马汉三、刘玉珠被秘密处决。马汉三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之一。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中原大战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
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国民党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平特务市民政局局长等职。后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违背蒋介石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1948年9月,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枪决处死。
扩展资料“马汉山”实有其人,是蒋经国反贪剑锋所指的要害人物。在剧中,马汉山是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北平市民政局长:军统出身,江湖做派,热爱敛财,口头禅是“混账王八蛋”,哪怕屡屡在人前吃瘪,回转身来仍是一副“我是你老子”的张狂德性,颇有一块老牌滚刀肉的勇气和魄力。
同时这也是个受过伤的男人,家门不幸妻离子散,散发出一个混蛋至深的忧伤。马汉山的原型叫马汉三,他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汉山

马汉三为戴笠之死真凶 听戴笠亲述对马汉三评价

  马汉三: 戴笠之死就是马汉三一手制造。当时已经是抗战胜利前夕,戴笠讲了很长的一段话,是对马汉三的评价。戴笠是这样说的:
  “马汉三嘛,我是把他当“字典”来'查',同时也是为了培植北方干部。因本局百分之九十都是南方人,少数北方人中能独当一面的又没有几个。”
  “北方自古即为外患边乱之源,今日则尤有过之。马汉三出身于西北军冯王祥南苑练兵时代的学兵队,冯部下的中、高级将领中,十之七八都是由学兵队提拔起来的。冯本人是老粗出身,好容易学了一点应用的文化,也就懂得没有文化不行。”
  “所以他重用学兵队出身的,更胜过老一辈的五虎将。马汉三对西北军的将领以及团级以上的文武职人员,都有全盘的调查,为本局提供的名单、履历,是很难得的。特别是对学兵队出身的将领中一些思想左倾,脚踏两只船的 *** ,对潜伏打入本党及国军的人,都有较详的注释。”
  戴笠接着说:“马汉三为本局提供的华北汉奸巨魁名单以及汉奸媚日卖国的情况,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人在华北、东北、内蒙、外蒙的侵略阴谋活动情况,也是很详尽的。”

  “他的社会活动能力颇强,平日混入汉奸群中,也如同混进赤色队伍一样,谁也不会对他察觉。例如,他派员打入冯玉祥在张家口的抗日同盟军,未为冯所发觉。”
  “马汉三派员打入以殷汝耕为首的冀东伪政权,亦未为日本宪兵和特务所发觉。这是得力于'以夷制夷'、'以毒攻毒'以北方人制北方汉奸。马汉三不但对内外蒙的内情很了解,而且与蒙族王公德穆楚克栋鲁普及其干将李守信、王英等等,建立起深厚的交情。他通过内蒙打进外蒙,搜集了许多蒙藏委员会所搜集不到的情报资料。”
  戴笠还举了个例子,他说:“外蒙古在苏联唆使下宣布独立时,为了权宜之计,不得不举行谈判。我向校长建议,如要谈判,最好由本局派知情能员前往。最初我心目中的能员就是马汉三,后来考虑到有可能暴露其身份,不如站在幕后。结果经校长批准,派简朴(军统高干,当时公开职务是 *** “航委会”政治部主任。)前往。在谈判中,连苏联方面的间谍头头,一听简朴了如指掌地掌握了外蒙内情,也莫不感到诧异。”

马汉山怎么死的

晋中之窗030600.NET提醒您:毛人凤决心把毁机事件(马汉三主谋)查个水落石出。不久,北平王蒲臣来电马汉三称:马汉三与郑介民勾结,有侵吞巨额敌伪产业之重大嫌疑。又称:戴笠去青岛时,马的死党刘玉珠也去了青岛,且一直在戴的前后转悠,行动可疑,需彻查。毛认为有道理,决定从此下手。 过不久王蒲臣来电又称:李宗仁出任北平行辕主任后,马汉三颇得重用,李任命他为北平市民政局局长,又是河北省的“国大代表”,在乌烟瘴气的总统选举中,他作为主持选举实际工作的民政局长,不仅让整个选区的选票都投向李宗仁,并且还为李宗仁出了不少选举活动费;更为重要的一着,是为了掩盖自己投敌的罪行,借李宗仁之手处死了川岛芳子,达到杀人灭口的目的。王蒲臣还提供戴笠提审川岛芳子时的口供笔录原件,寄给毛人凤。 于是毛将马汉三劣迹报告蒋介石。蒋立即批示:尽快逮捕马汉三等归案。马汉三后来被关押在南京宁海路19号保密局看守所内,毛亲自提审。经过多次审讯,马汉三终于交代了自己制造“毁机致死戴笠”的经过。案情大白,蒋介石于1948年9月27日下令毛人凤判处马汉三等人死刑,立即执行。毛人凤交保密局行动员李希成将马汉三等执行枪决。
【马汉三】国.民.党.军统北平站站长
1948年9月27日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终年42岁。
【马占山】抗日将领
1950年11月29日20点零6分因肺癌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安葬于北京万安公墓。
马汉三(1906—1948),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国民党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平市民政局局长等职。后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违背蒋介石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1948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
被毛人凤秘密处死。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为毛所嫉恨,又违背蒋介石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1948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
扩展资料:
?马汉山是历史鸿篇巨制《北平无战事》中的角色,原型叫马汉三,他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北平市民政局局长等职。后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违背蒋介石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1948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马汉山

马汉山是什么人


应该问的是马汉三吧?马汉三(1906年-1948年9月27日)原名马士杰,又名马寒山,今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北李渠村人,军统华北地方组织领导人。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国民党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平市民政局局长等职。后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违背蒋介石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1948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

章丘马汉三的后人是谁?

章丘马汉三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民间英雄,因为他勇猛善战,在抗击侵略者和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据史料记载,马汉三共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马鼎祚和马鼎铭。
马鼎祚是马汉三的长子,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抗清义士,曾经深入山林,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对抗清朝官府的压迫和掠夺。后来,马鼎祚因被告发而被捕,最终在狱中殉国。
至于马鼎铭,他是马汉三的次子,关于他的生平和事迹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可能并未继承父亲的革命事业。此外,马汉三还有两个女儿,名字不详。

你是怎么评价《北平无战事》中马汉山这一人设的?

首先说演员的演技 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 彻底把人物演活了 和任何人对戏都游刃有余 堪称经典
再说说人物本身 精明能干 没背景 靠给各位大佬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游离于国民党高层核心之外 做人圆滑 立场不够坚定 在他对崔中石和徐铁英这两个核心人物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我对于这部电视剧的这个角色的评价就是,在历史上这个人物其实并不完美,但通过这部作品的改变,他变的有血有肉。
我觉得这个人还是比较厉害的,他虽然在剧中并没有什么太突出的表现,但是他一直都算是一个核心的人物。
是个人物,而且整部剧的开始和结尾他都在,马汉山这个人很不错。
具喜感的一个角色全剧中,马汉山应该是最具喜感的一个角色。他忠于国民党,却也夹杂着自己的私利,为国民党背黑锅,到头来却得到一个陷害的结果。他四处送礼,只为保自己的一条命;他有一腔热血,知恩图报,把遗产留给崔中石的老婆,为自己被人利用错杀崔中石忏悔。可别低估《北平无战事》编剧的历史功底,这部历史大剧的主要脉络和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记得当年戴笠机毁人亡时被怀疑的幕后小黑手吗?记得在北平逮捕川岛芳子的特务头子吗?没错,正是抗战胜利后的军统(保密局)北平站站长马汉三,跟剧中的“马汉山”仅一字之差,这叫“似是而非”的文字技巧,但是人设和结局大同小异,马汉三最终确实死在自己人手里。
串起整部剧的一条明线在《北平无战事》中,马汉山是串起整部剧的一条明线,他见证了故事的开始,也见证了故事的结束,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一开始五人调查小组来到北平,马汉山就是孔宋集团推出来的替罪羊,而马汉山在回答五人小组的提问时,又将故事的流向无疑推了一把,要不然就不会有后面的发粮,也不会有为求自保向徐铁英吐出了北平贪腐的份额有多大。这一系列的举动一方面让剧中徐铁英向北平分行施加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又让故事的矛盾冲突更加明显,这就是马汉山的作用。
在特务处顺风顺水马汉三原本出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早在戴笠刚刚组建“复兴社特务处”的30年代初期,由于经常要到北方执行任务,而特务处在平津察绥一带又暂时没什么势力,所以经过王天木、陈恭澍等人的招兵买马,马汉三在1931年投靠了特务处,不久被任命为察绥站站长(很小,当时的站都没几个人,抓情报为主)。1933年戴笠组织人手“密裁”华北大汉奸张敬尧时,马汉三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和行动能力,很受戴笠的赏识,从此在特务处顺风顺水。
马汉山也是了如指掌马汉山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且不说他将民食调配委员会的账本能弄清楚,他在狱中用点小伎俩就知道了外面通货膨胀有多严重,而对于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马汉山也是了如指掌,他可以说是官场上的老油条,有能力且能做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却成为国民党老少两派斗争的炮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坏的不彻底,因为他的心里还有着国民党和国家,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出“六三一”的方案,如果他想徐铁英一样,彻彻底底的做一个利己主义者,我想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很不容易抓住机会说话马汉山最后的结局,最后,很不容易抓住机会说话,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还公开捅出了徐铁英20%的股份。真相大白,徐铁英迫于压力,只好释放了谢沛东。然而,方孟敖在下机时被戴上手铐,罪名是违反了陆海空三法。马汉山被转移到南京进行检查,留下方孟敖告别,并告知他金条的位置,希望能给崔忠实的家人赎罪。这个角色至此完结,使人至今不忘。

马汉三的简介

清末画家马汉三:马汉三,清末山水画家,章丘市明水镇牛牌村人。生卒年月不详。作品多以烟云、村落、堤崖、渔舟为描绘对象,墨晕黝润、烟云生动,凡峰峦林壑、屋宇舟车、溪桥人物均应物象形之至。而四季云霞变幻,风雨晦明,无不值染入微,在章丘、周村及江北各地有其作品传世,因其名重及画价昂贵,多有临摹之作,故真赝混杂。

揭秘马汉三与戴笠之死有何关系?

  马汉三:戴笠之死与马汉三有什么关系? 1948年,国民党保密局在一份呈送蒋介石的绝密文件中,指控戴笠是被原北平军统站站长马汉三谋杀的。
  事情始末有如下描述:1945年日本投降后,原军统局高级干部、时任北平市民政局长的马汉三担任北平肃奸委员会主任。1946年3月9日,戴笠来到北平,在查阅汉奸名单时,不见金璧辉(川岛芳子)的名字,不由大怒,追问马汉三:“金某是中国人举国公认的大汉奸,她在哪儿?”马汉三因收受金璧辉贿赂,打算让她返回日本。
  戴笠坚持亲自审问川岛芳子,将马汉三受贿情节查得一清二楚,下令马汉三把一切赃物上交国库,不然以贪污罪处死。马汉三把赃物悉数交出才保住性命。马汉三知道戴笠深不可测,心毒手狠,惟恐日后生变,决定除掉戴笠。
  1946年3月16日,戴笠从天津飞往青岛,会见美军司令柯克上将,马汉三特意安排其机要秘书刘玉珠先期抵达青岛安排谋杀戴笠事宜,但柯克上将已去了上海,戴笠决定3月17日飞离青岛。
  刘玉珠在戴笠登机之前,借口为戴笠安全,对飞机作了一番侦查,乘机偷偷在飞机上放置了定时炸弹,定在中午12点半爆炸。
  行踪诡秘的戴笠提前一小时上了飞机,如果飞机准点到达目的地,定时炸弹将在戴笠下飞机后才爆炸。不料,那天江南地区雷雨交加,飞机不能在上海降落,转飞南京上空又盘旋多时,比预定飞行时间多飞了一小时后突然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