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战争三_片是哪一部
- 2、有什么好看的打仗片?
- 3、有什么好看的打仗电视剧?
- 4、中国对越南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 5、找一些 关于打仗抗日的电影。新片老片都要。
- 6、推荐几部中国好看的打仗的电影 老片也可以 最好有下载连接
- 7、美国有哪些经典的战争片?
- 8、你喜欢电影《大决战》三部中的哪一部,为什么呢?
- 9、有没有好看的 打仗片
战争三_片是哪一部
战争三部曲是《黑太阳731》、《黄花冈的战争》、《红山》。
战争三?片是《黑太阳731》。
《黑太阳731》是中国香港导演牟敦芾拍摄的“黑太阳”系列电影中的第一部,由王刚、吴代尧等主演,该片于1988年12月23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影片主要讲述了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哈尔滨设立了从事细菌武器研究的731部队,并用活体做实验,打算用细菌战挽回败势,但最终战败投降的历史事实。该片为香港改行香港电影分级制度后,首部被评级为三级片的电影。
《黑太阳731》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日军在中同东北以平民、战俘进行细菌实验的种种暴行,具有较强的警世意义。
影片采用纪录和戏剧性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依据的是真实的史实、人物和事件,如片中受害人的真实姓名以及被害的日期都清清楚楚见诸银幕,日军残害中国人的种种实验也有洋细的记录性表现,具有强烈的震撼性。由于该片深刻而真实的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罪行,在国际社会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什么好看的打仗片?
大将军韩信、楚汉骄雄、兵圣、兵家孙膑、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等,大将军韩信这部电视剧值得一看,很经典。
有什么好看的打仗电视剧?
好看的打仗电视剧有《亮剑》、《战长沙》、《决战江桥》、《我的团长我的团》、《壮士出川》。
一、《亮剑》
《亮剑》是由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陈健、张前执导,都梁、江奇涛编剧,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张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联袂主演的战争题材剧。该剧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
二、《战长沙》
《战长沙》是由吴桐、曾璐合作编剧,霍建华、杨紫、任程伟、左小青主演的近代革命史诗剧。该剧改编自却却同名小说,讲述了湖南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无所畏惧、勇于抛头颅、洒热血,一心报国的壮烈故事,还原了湖南长沙的文夕大火、焦土政策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三、《决战江桥》
《决战江桥》是由李印执导,李幼斌、施京明、刘金山、刘威、米学东、张光北、魏一等主演的抗战剧。该剧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的带领下,黑龙江省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故事。
四、《我的团长我的团》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的战争题材电视剧,由康洪雷执导,段奕宏、张译、张国强、邢佳栋等领衔主演。该剧改编自兰晓龙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1942年期间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故事。
五、《壮士出川》
《壮士出川》(又名《壮士一去》)由高姝瑶、林江国、王韦智等人主演,由花箐担任导演,陈庄担任编剧。
该剧主要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奉命增援的川军20军某团一上战场便与日军遭遇,夺回了战略要地顿悟寺,日酋震动,日军大举反攻,至此双方展开拉锯战。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无数的川军英雄们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中国对越南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铁甲008》、《新兵马强》、《不该凋谢的玫瑰》、《蛇谷奇兵》、《英雄坦克手》、《自豪吧母亲》。
最早的是《高山下的花环》
中越战争记实。一般大点的CD店应该都买的到,我就有一套,是中国为啥要和越南打仗,以及最后是怎么结尾的。。解放军还是蛮牛的。。
http://tieba.baidu.com/f?kz=959884634
百度战争片吧,这个帖子里有
1、《C连的孩子们》1978年上映,影片讲述了五名年轻的应召入伍的海军士兵,从1967年开始来到训练新兵营地到1968年到越南战场的故事。
2、《闪电行动》是由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朱岩、梁治强联合执导,杜振清、储智博、赵小锐、孙海英、孙成斌、祝新运等人参演。影片讲述了中国军队一支侦察小分队深入越军敌后,摧毁越军重炮阵地的故事。
3、《高山下的花环》影片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4、《英伦越战》影片讲述退伍越战军人李南为找寻安静的生活,不惜离开早已是颓垣败瓦的故乡,还赴英伦,与妻子胡英开设外卖店,但越战的阴影,如幽灵般缠绕李南不散,使他产生如在战场上野兽般厮杀的情绪,不得安宁。
5、《铁甲008》列车在祖国的南疆飞驰,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女青年田静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田静的未婚夫虎南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毅然随部队开往前线,担任008号坦克的驾驶员。田静也向部队首长要求上前线。我英雄的坦克兵所向披靡,为大部队开路。
找一些 关于打仗抗日的电影。新片老片都要。
亮剑
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亮剑、洪湖赤卫队、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血战台儿庄、平原游击队
推荐几部中国好看的打仗的电影 老片也可以 最好有下载连接
《集结号》 《东风雨》
地道战,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美国有哪些经典的战争片?
1、《黑鹰坠落》
【剧情简介】在一次追捕艾迪德政权两大高官的行动中,特种部队遭到当地民兵顽强抵抗。双方在市中心展开激烈对峙,美军一架黑鹰直升机受到攻击坠落市区。为了营救机组人员,一小队特种部队士兵深入虎穴。在接下来的15小时里,他们经历了人间最难以想象的修罗场……
电影成功告诉我们:任何正义或非正义的战争,带来的只有“残酷”!漂亮的剪辑,紧迫的音乐给了我们最真实的战争场面。这种突击类枪战片的翻拍总有丧尸片的气质,不怕死而且打不完。真实又恐怖的战争,弹壳如雨点般飞落。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对战争细节的描绘了,在如此复杂的战术地形下,能让观众最大程度地了解整个局势且不犯迷糊,无论是剪辑还是斯科特的调度,都堪称完美
2、《拯救大兵瑞恩》
不知道集结号借用了他多少情节。反正不少。这部由二战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给观众一种强烈的震撼。故事的情节感人,因为它挖掘岀了普通士兵的内心世界。观影的过程中听觉也受到冲击,诺曼底战役的战争场面,血流成河的镜头,气势宏大的音响效果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而引发对战争的反思,更加珍爱和平。
3、《血战钢锯岭》
优秀的战争片不会美化战场,不会粉饰死亡,不会矮化敌人,不会无视常识,最重要的,不会宣扬战争。这个片子基本都做到了。特别老派的热血直男片,甚至觉得叙事目的性强烈到有些直白。然而,就是好看。前半部分就是压制观众情绪,后面的战争就是帮主角和观者释放,去证明主角。战争场面太硬了,血腥可怕,看到紧张,如炼狱一般。
4、《兵临城下》
所见最好的关于狙击手对决的片子..没有之一。透露出了人性的善与恶,战友之间的感情,兄弟之间的感情,爱人之间的感情,无一不发人深省。电影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竟然发现,战争的残酷不仅是在敌我双方,在同一阵营也可以表现的那么强烈,苏联人竟然把枪口对准了逃兵。。。
5、《西线无战事》
上个世纪就说清的道理,我们现在还跟傻瓜样。似曾相识的被欺骗的感觉,所谓国家、荣誉、战争有多少是可信的呢?战争场面真实漂亮的长镜头,细腻的战友情谊表现,后半段延伸进入反战主题,小酒馆的痴人说梦令主角和观众一并感到心寒,结尾悲剧但不得不承认收得堪称经典。
一、《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 》 :那时候真的好崇拜辛德勒,他没办法救下所有犹太人的生命,但是救一个算一个,他自己倾家荡产,最后看到人们去墓地看他的时候,泪眼婆娑。
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 :八岁男孩布鲁诺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迁到了乡下。偶然的一个机会,布鲁诺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施穆尔,并时常带给他食物吃,可以说,这个施穆尔是布鲁诺惟一的朋友,他们虽然隔着铁丝,但是经常聊天说话,他不知道条纹男孩是犹太人,条纹男孩也不知眼前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下令杀害自己和家人同胞的刽子手。两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却有着真挚的情感,让人动容,也心疼着那个时代被纳粹伤害的无辜人民们。
三、《美丽人生 La vita è bella 》 :犹太青年圭多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后来,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随时不忘记亲亲多拉。被纳粹抓住以后,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泪目。
个人比较偏爱的一部战争片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让其他所有3D电影成了伪3D,丰富的细节,如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开始会忙于搜寻荧幕上的各种细节而有些目不暇接,适应后完全沉溺于剧情,随着比利·林恩经历一场比战争更艰苦卓绝的中场战事。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伴随着非议与抵制,就像《工厂大门》第一次放映时在场的人惊恐逃避,就像有声电影第一次出现时大批演员“见声死”……影评人惯常的论调是“这种革命会使电影失去原有的本真”,但电影发展到今天能依旧生机勃勃不就是依靠着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吗?而电影的内涵不也随着技术革新而愈加深厚绵长吗?
120帧的技术可能会在今后十几年间不断完善,精益求精,不断压缩成本,从而变成主流。也有可能李安引领的这场革命只是昙花一现,成为明日黄花。
B班是很普通的一个班,这个班中可能有来自偏远山区的王狗蛋,可能有初中就辍学的李小二,可能有从小就羡慕军人这个职业,大学毕业毅然从军的张大宝。这是一个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群体,只是因为军人这个职业才显出他们的不同。
我们可以看到B班的人互相打闹,开不痛不痒的玩笑,互相捉弄,这是他们相处的方式,经年累月早已使他们融为一体,甚至比亲兄弟更亲。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面对外界时的拙劣,仿佛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这也是这类人的正常表现,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感同身受。
球赛的中场表演比伊拉克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更可怕,赛前,他们被各种吹捧,享受着神仙般的待遇,他们尽情接受来自民众的赞美,这一刻,作为军人,内心一定是无比自豪激动的。
但当中场秀结束,一切梦幻破灭,此刻他们依然是英雄,但早已成为被人遗忘的英雄。人们会谈论某个球员的精彩表现,会谈论真命天女,会谈论绚丽的烟花,但记住他们的,也许只有他们的家人。
所以我特别理解比利姐姐的举动,她不愿看着自己的弟弟再被送往伊拉克战场,不管战争的意义何在,她都不想让弟弟以身涉险。
“这感觉其实挺奇怪的,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
没人关心一个年轻人怎样在残酷的战场生存下来,你作为英雄存在的目的是供人们膜拜的,是社交网络上一股正能量,每个人都谈论你,也都在消费你,但没人理解你。
对于比利·林恩最后的选择,如果换做我,我也会那么做。
因为上战场比中场秀容易多了。
1、黑鹰坠落
《黑鹰坠落》是以1993年10月3日美军特种部队在索马里被伏击的事件为背景改编的。(电影称为“黑鹰坠落”,一般将美国在1993年的索马里军事行动称为“黑鹰事件”)是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执行军事行动时出现意外,由于情报有误,导致两架黑鹰直升机被RPG火箭筒击落。并引发了整个城市的人攻击美军。120名美军在激战数小时后在援军的支援下,大部分人成功返回基地。
电影里战术动作潇洒标准,装备还原也基本属实,特别是小队步行转移,巷战,类似于CQB场景的战术动作完成的非常专业。可以说该片是最好的战争电影之一。
2、《孤独的幸存者》
《孤独的幸存者》是由彼得·博格执导,马克·沃尔伯格、泰勒·克奇、埃米尔·赫斯基、本·福斯特主演的战争电影。
该片根据马库斯·拉特尔的同名回忆录改编,讲述了海豹突击队的四名成员潜入阿富汗刺杀恐怖组织首领,却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遇袭,导致突击队几乎全军覆没。
大多数这种题材的电影都是大肆宣扬爱国主义,相比之下,该片就没有太多的爱国主义,更多的展现是军人的恪守和道德准则。另外值得一看的是,该片的枪战戏非常的精彩。
3、《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
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选2014年美国“国宝影片”名单。
血战钢锯岭(美国,剧情,传记,历史,二战)《血战钢锯岭》是熙颐影业出品的战争历史片,由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卢克·布雷西、萨姆·沃辛顿、文斯·沃恩、泰莉莎·帕尔墨和雨果·维文主演 [1] 。影片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好的战争电影从来都不会宣扬战争,这部片子做到啦。很热血的片子,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很好看,哪怕有些目的性表现的很直白,欲扬先抑,前半部分牵动着观众压抑的情绪,后面的战争就是一种释放,看完只有爽的感觉。信仰改变不了战争,但是战争也无法让我们失去信仰,一句“我不吃肉”诠释的淋漓尽致,是一部很直男的热血主旋律电影啦
巴顿将军(美国,传记,战争,剧情)《巴顿将军》是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70年出品的历史片,该影片由弗兰克林·斯凡那执导,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詹姆斯·爱德华兹等主演。影片主要介绍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的故事。欣赏巴顿的军人风范,他的勇敢,他的脾气,他的骨气,他说脏活,他爱打人,这些都不影响他是个战争英雄的形象,对他晚年的凄凉表示惋惜。别人眼中的巴顿或许就是战争结束啦,他就谢幕了,可他不是生而为战啊。他是个出色的指挥官,历史没有假设,可是如果重来一次,让巴顿当更高的指挥官,会不会更早结束战争哪?!巴顿单纯刚烈的性格很让人喜欢,不得不说他是属于战争年代的人,但是他的性格也决定了他晚年的命运。
谢邀!
1、《珍珠港》
豆瓣7.8分,超15万人标记。一女两夫,美国战争电影总是绕不开爱情。
雷夫和丹尼这对好兄弟在参军时结识女护士伊夫林。雷夫主动请缨参加英国空军的作战,被击落掉进海里。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万分。丹尼和伊夫林慢慢接近,互生爱慕,最后发生一夜情。日本人的偷袭是怎样来充当一个美式三角恋爱的陪衬。它最主要的噱头是长达40分钟的累赘的特效制作。
2、《拯救大兵瑞恩》
豆瓣8.9分,超过28万人标记,史上最真实的战争电影。
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战场血腥景象,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美国电影协会将其定为“极度渲染战争的暴力片”。
片中全长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被影迷、军事迷、发烧友奉为宝典,无人可出其右。战争使士兵所遭受的伤痛会留在那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记忆中的深处,给他们内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在影片的强烈音响效果中,观众依然如感同身受一样真实,留给观众的是无限的深思。
3、《辛德勒名单》
豆瓣9.4分,超47万人标记。红色小女孩,真是一生难忘的场景。
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
在沉重中有厚重的味道,特别是在拍摄波兰的贫民区时,矮墙、砖块、潮湿气息,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氛围。而红衣小女孩那一幕成为经典之笔在于它的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作品。
4、《黑鹰坠落》
豆瓣8.6分,超13万人标记,美国战争史上损失最惨烈的一战。
1993年索马里战争,美国陆军因为情报错误而与索马里武装民兵进行持久的巷战过程,这只是由陆军游骑兵部队和三角洲部队及部分海豹突击队员共约150人于1小时内执行完毕的小任务,不料遭到当地军队的偷袭,竟演变成一场长达15小时的困兽之斗的故事。
5、《血战钢锯岭》
豆瓣8.7分,超36万人标记,不愿拿枪的士兵,却成为了救人最多的士兵。
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
你喜欢电影《大决战》三部中的哪一部,为什么呢?
大决战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邱清泉。
叼着根雪茄,一副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表情,太有范了。
“我是邱清泉……邱疯子!”
还有一个细节,我很喜欢。
林彪和各纵队司令开完会,说:“没有特别为你们准备午饭,你们回去吧。”
然后,罗荣桓悄悄地吩咐身边的士兵,“叫炊事班多下一点面条,留纵队司令员吃一餐。”
由衷的认为,哪部都好。
小时候,把《大决战》三部曲当打仗片看,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看了王树增的《解放战争》等书籍之后,才对《大决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前两天,又将《大决战》从头看到尾,看得停不下来。
毫不夸张的说,《大决战》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前无古人的战争史诗,将 历史 上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以真实立体、大气磅礴的表现方式,艺术化的呈现出来。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决战》三部曲的片头, 它以极具象征主义的表现方式,精炼准确的表达了当年的时与势。
比如, 《辽沈战役》 ,是整个大决战的开篇。冰封许久的黄河开始解封,巨大的冰块相互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意味着时局在转瞬之间的破局; 《淮海战役》 开头,红日之下的万马奔腾,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犹如战场上向敌人发起最后冲锋的战士们;至于看似生活化的拉磨镜头,悠远而意味深长的碾子滚动,预示着螳臂当车的国民党反动派,在 历史 和人民面前摧古拉朽般的失败结果,而推碾子的人正是毛泽东。
除了意味深刻的片头, 《大决战》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也是叹为观止的。 脱胎于苏联电影《解放》的《大决战》中,从来不乏极富震撼力的战争画卷。在航拍镜头之下,配合着或激烈高亢或气势逼人的配乐,国共双方的大军绵延百里,一字排开,奔向战场。气势恢宏的行军与战争场面,将被好莱坞称誉为战争史诗的《现代启示录》,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在人物塑造方面,《大决战》绝非简单的非黑即白、扁平化的毫无个性,细腻而不失性格的各色人物,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印象。 虽然,在《大决战》中出场人物众多(主要人物就达到了百十个),但上至国共双方高层将领,下到到基层部队的普通一兵,都塑造得丰满而极富人情味。
经典的场景和精炼的台词,在不经意间道出了这段尘封已久的 历史 中,那震撼人心的气魄和决心。
《辽沈战役》中,林彪的专列久久停在彰武火车站,火车头巨大的蒸汽就在眼前,林彪孤独的走在空旷的站台上。打锦州还是打长春,林彪终于下定了决心, 心有成竹、一气呵成的战略部署,堪称战争电影史上的绝唱。
《淮海战役》中,这厢,毛泽东慷慨激昂,那边,蒋介石志在必得,虽然,说得都是同一件事,但无论是站位还是气势,蒋介石完全输给了毛泽东。那句 “六十万对八十万,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至今仍绕梁三日、掷地有声。
第一部,第一部气势最足。辽阔的东北大地,千军万马在驰骋。尤其是东野对廖兵团总攻的时候,那磅礴的场面相当之震撼。而且对林罗刘三人性格的刻画,林彪的个性指挥风格有淋漓尽致的描绘。国民党方面,对于卫立煌的消极避战,廖耀湘的无奈,老蒋、杜聿明的指挥、战略战术都有充分的描写。唯一有点不足的是,进攻锦州的剧情太短,镜头较少,黑山塔山阻击剧情镜头较少。我个人认为辽沈战役这一部时间至少要再加长半小时。
淮海战役让我印象流最深的就是那两分钟进军航拍的长镜头,相当震撼
在《平津战役》片后半部分中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政协在北京召开,出现了很多的代表有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有文化界艺术节民主党派代表,唯独没有出现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第三野战军首席代表,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三野前委委书记粟裕,看了好多号编也没有看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粟裕可是在天安门广场上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上随毛主席,朱总司令,贺龙之后第四个铲土的人。(可能有的网友说了看到过陈毅在开国大典上抽烟的照片了,但是陈毅是华东军区首席代表)莫非编剧和导演在向电影观众传递一个信息,将军是为战争而生的战役一旦结束了其作用就消失了,也该被淡化和雪藏了!该消失了,但是明明看到很多的军队代表都出席了会议吗,唯独没有粟裕将军!不能被说是该片的一大瑕疵和败笔!
三部电影都不够真实,外行看电闹,内行看门道。东野几十万大军是天下掉下来的?华野几十万大军是平地冒出来的?缺乏铺垫和必要解释。没有前期多次战役的胜利,此消彼长,谈何大决战?所以这三部电影是孤立静止的看待解放战争,不符合马列主义辨证法。以东北战场为例,蒋军被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葫芦岛等几个孤立据点,大部分地区被东野控制,这为大决战创造了基本前提条件。这三部电影的缺陷就在于,回避这些真实 历史 ,不敢或不想涉足这个过程,怎能让人信服?再看前苏联时期拍摄的二战影片,无论是《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放》等,无不是把整个战役的前因后果及整个过程,介绍的淋漓尽致,让人从中受到深刻启迪。我们的创作者差距还很大。
有没有好看的 打仗片
《遍地狼烟》《亮剑》《大决战》《第一滴血》
亮剑.雪豹.和黑狐.生死线.火线.
猎鹰1949 是坨屎,道具假的不得了,拿只M700说是什么德制79式狙击步枪,还有半自动的AWM狙击步枪,导演和道具师都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