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美洲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7 19:20:46 浏览5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

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

A.非洲好望角

B.印度洋

C.非洲东海岸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正确答案)

D.大西洋

答案解析:

郑和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英国前海军军官、海洋历史学家孟席斯出版了《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认为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大洋洲等地。1405年之后的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南岸,如果不是郑和每次出海都要随船携带大量的物资和珍品沿途分发给其他国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至于在明朝国库空虚无以为继时不得不停止航海的举动。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1407年7月也就是永乐三年,明成祖命令郑和率领大部队乘坐海船出海远航。他们的阵势非常庞大,大约有二百四十多条官船,跟随的人员大致就有两万多名。访问的国家也有三十多个,这些国家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
郑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东非之间的交流。这几次下西洋的经历让郑和体力透支,在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的途中,他因为过度劳累逝世了。民间也有故事将郑和下西洋的经历称作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过爪哇,苏门答腊、天方、古里等国家,到达最远的地方就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了。也有人说他们也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非洲进献来的长颈鹿被明朝宫廷的画师化成图留作纪念,一次证明亚非之间友好交往的凭证。
扩展资料:
郑和舰不仅仅是一搜海上移动的军校为海军学员带去了汗多便利更是中国友谊的使者。郑和舰自服役以来已经完成了多次出访任务,到达了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并且还去往柬埔寨参与了国际维和运动,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港口留下了它的足迹,为中国的外交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印记。
郑和舰也像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力量以及中国所倡导的和谐海洋的理念。郑和舰的武器装备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向外展露的资料上来看郑和舰的武器装备并没有想象中的先进,都是1987年建造时的一些老装备。但是郑和舰的作用并非作战所以并不需要过于先进的武器。
郑和是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中国与邻国和周边国家的和平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郑和的这次壮举也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带到世界各地的中国特色的产品也对中国对外的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南岸。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起锚地是江苏太仓刘家港,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1407年7月也就是永乐三年,明成祖命令郑和率领大部队乘坐海船出海远航。郑和下西洋前后共进行了七次,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也就是1433年。
郑和下西洋共有二百四十多条官船,跟随的人员大致就有两万多名。访问的国家也有三十多个,这些国家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
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这种贸易活动,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2、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郑和下西洋,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法、度量衡等。同时,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也传入中国。
3、推行亲仁善邻,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美洲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故选A项。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启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即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域外存在不同看法。李约瑟曾引地图学家弗拉·毛罗所言,称1420年郑和舰队已越过好望角。澳大利亚人菲茨拉德认为,郑和的船队有可能到达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港。.马来西亚学者祖菲加提出,郑和舰队于1422年到达了南极。在2002年出版的畅销书《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中,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又提出郑和船队的分队曾经实现环球航行、且先于西方发现美洲和大洋洲的论点。其证据包括所谓郑和船队绘制的世界地图、《异域图志》所绘制的各地动物、考古证据以及DNA分析等。刘钢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刘钢称该图是永乐十六年(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的复制品。他本人又撰写了《古地图密码》一书加以论证。中国学界对上述外国学者的观点普遍持否定态度,尤其反对孟席斯的观点。”

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个地方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2、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3、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 非、红海。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的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 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 非、红海。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的时候到达了哪个地方?

最远的时候到达了澳大利亚。因为那个时候国外的地方还没有分的那么清楚,但是郑和已经到达了澳大利亚那一片区。
最远的时候到达了非洲东岸,去过澳大利亚这个地区,当时宣传了中国的文化,但是在返航的时候,因为太劳累最后去世。
郑和下西洋最远的地方已经到达了红海沿岸以及非洲东海岸的地方,说明他在整个历程中去了很多的地方,也去了很多国家。
在永乐、洪熙和宣德三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行持续了29年。他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次远航。郑和的混合舰队在当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比西方航海家早一个世纪。先进的造船技术,高超的航海技术在当时可谓是势在必得。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历时28年,七次下西洋,航程超过10万海里,先后对亚非3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外交访问。其主要航线是经过东南亚、印度洋、远东西亚、非洲地区,航行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即今天的肯尼亚、坦桑尼亚、索马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人数最多、航行时间最长的一次航行。它比葡萄牙航海家发现通往印度的新海路早70多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60多年。
在这次航行中,对航路海域的海洋调查,比英国 "挑战者 "号在世界上最早的海洋调查活动记录早了400年。郑和下西洋的航行可能是朱棣形象工程的一部分。与《永历典》的修订一样,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派舰队武装出访外国的皇帝。在历史上,秦始皇一统天下,经常巡游天下,最后死在路上,乾隆皇帝也极尽奢华的七下江南,秦始皇和乾隆是向世人展示皇权的威严,而朱棣是向外国人宣示,更显英雄气概。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