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罄竹难书 反义词
- 2、罄竹难书的反义词
- 3、磬竹难书是什么意思啊
- 4、磬竹难书的意思是
- 5、罄竹难书读音
- 6、罄竹难书的典故
- 7、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 8、请问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 9、罄竹难书成语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 反义词
罄竹难书反义词:
丰功伟绩,宅心仁厚
罄竹难书
【读音】:[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反义词】:丰功伟绩
罄竹难书造句
1.这个歹徒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2.例句: &这本杂志接二连三刊登色情暴露的照片,它的投诉记录真是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的反义词
罄竹难书的反义词是寥寥可数。
一、罄竹难书的拼音和意思
1、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2、意思: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
二、罄竹难书造句
1、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2、日本侵华战犯的罪恶,罄竹难书。
3、如果你觉得这值得一书,那真是罄竹难书了。
4、这伙暴徒奸淫劫掠,无恶不作,其罪行罄竹难书。
5、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6、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7、这个塑料小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8、这个歹徒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9、日本人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所谓是罄竹难书。
10、帝国主义者穷凶极恶,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行罄竹难书。
11、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12、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肆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13、汽车对城市犯下的罪真是罄竹难书啊!
14、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15、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磬竹难书是什么意思啊
词目 磬竹难书 发音 qìng zhú nán shū释义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出处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示例 三臣罪状,~。(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造句:1他的罪过,简直罄竹难书!2如此血流成河的场景,这样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造句: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1、罄竹难书(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吕氏春秋·明理》。2、“罄竹难书”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罄:用尽,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子制成竹简来写字);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磬竹难书的意思是
磬竹难书的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
成语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成语解释:罄:尽,完。竹:古人用来写字的竹简。书:书写。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尽。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句: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
近义词: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可数、擢发难数、罪行累累。
反义词:寥寥可数、宅心仁厚、丰功伟绩、不胜枚举。
成语用法:“罄竹难书”比喻罪恶事实很多,难以写尽;含贬义;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宾语。
磬竹难书的造句
1、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2、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3、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4、就算是犯行罄竹难书的罪人,如能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
5、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竹难书。
6、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7、这恶霸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最后总算受到法律制裁。
8、即使是罄竹难书的大罪犯,只要他能诚心改过向上,我身为律师,还是愿意替他辩护。
罄竹难书读音
罄竹难书的拼音是:qìng zhú nán shū。
1、罄竹难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事情多得写也写不完,或者形容罪行多得无法用笔记录。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句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个成语的寓意是,对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罪行,如果要用笔来全部记录下来。
2、可能需要用尽所有的竹子,因为这些事情或者罪行太多,无法用笔写完。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组织的罪行多得无法用笔记录下来。在现代汉语中,罄竹难书这个成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些罪行严重、恶行累累的人或者组织。
3、这些人或者组织的罪行多得无法用笔记录下来。同时,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繁琐复杂的事情或者问题,表示这些问题多得无法用笔记录下来。罄竹难书这个成语是一个贬义词,通常被用来形容一些罪行严重、恶行累累的人或者组织,或者形容一些繁琐复杂的问题。
罄竹难书造句如下:
1、他对人类的贡献罄竹难书,无怪乎大家对他的敬仰有加。
2、自从他登上权力的高峰后,其行为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3、他的罪行罄竹难书,罄竹难书啊!
4、他的罪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
5、这个恶霸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
6、这个杀人犯的罪行罄竹难书。
7、他的胡作非为已经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
8、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其贡献罄竹难书。
9、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让人们对他感到无比的愤怒。
10、他一生为公益事业所做的贡献,罄竹难书。
11、他罄竹难书的行为让人感到不齿。
12、他罄竹难书的罪行令人发指。
13、他一生对人类的贡献,真可谓罄竹难书。
14、他的艺术成就罄竹难书,让人们为之赞叹。
15、他罄竹难书的罪行,让人们对他愤怒不已。
16、他对社区的贡献罄竹难书,人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17、他的艺术成就罄竹难书,令人敬佩不已。
18、他的一生都为了公益事业,其贡献罄竹难书。
19、他的贡献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罄竹难书。
20、他的艺术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罄竹难书,人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罄竹难书的典故
罄竹难书的意思: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罄:用尽,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子制成竹简来写字。罄竹难书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
罄竹难书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衍生典故:《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造句:
1、这个歹徒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2、当年纳粹德军对犹太人的罪行罄竹难书,历史不会忘记的。
3、说到铝的用途,真是“罄竹难书”。
4、即使是罄竹难书的大罪犯,只要他能诚心改过向上,我身为律师,还是愿意替他辩护。
5、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6、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7、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8、这恶霸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最后总算受到法律制裁。
9、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
10、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成语是【罄竹难书】,这个成语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贬义成语。
罄竹难书出自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由来。
【罄竹难书】是一个紧缩式结构的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罄竹难书】的近义词有【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等,其中【作恶多端】意思是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罄竹难书】的反义词有【宅心仁厚、丰功伟绩】等
那我们怎么用罄竹难书这个成语来造句呢?他的罪过虽罄竹难书,但看他有意点悔意,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如果用【罄竹难书】来成语接龙,则可以接:书声琅琅、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书生之见、书记翩翩等。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以上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全部介绍,你学会了吗?
请问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的意思如下: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近义词:擢发难数 反义词:丰功伟绩 寥寥可数 不可胜数 不胜枚举 举不胜举 相似词:告罄 罄尽 难分难解 难分难舍 难解难分 难兄难弟 竹筐 墨竹 。
罄竹难书的造句:
1、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2、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竹难书。
3、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4、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5、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6、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7、这个塑料小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8、如果被虐待的熊能说话,归真堂将是罄竹难书啊!
9、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10、帝国主义者穷凶极恶,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行罄竹难书。
11、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肆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12、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13、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14、日本人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所谓是罄竹难书。
15、日本侵华战犯的罪恶,罄竹难书。
16、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成语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
?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123
【含义】
罄:尽,完;竹:竹简,即古人用以写字的东西;书:写。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难以尽述。
【解析】
“罄竹难书”和“擢发难数”都形容罪恶极多。“罄竹难书”强调罪恶写不完;“擢发难数”强调罪恶数不尽。
【用法】
用于贬义。
【示例】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一九回:“照得逆闯李自成,戕主贼民,窥窃神器,滔天罪恶,罄竹难书。”
【出处】
①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② 《明史·邹维琏传》:“(魏)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
③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眯了眼的抛米撒面,作的那孽,罄竹难书。”
【近义词】
① 擢发难数
② 罪恶如山
【反义词】
① 丰功伟绩
【故事】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
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 知命为五十岁 ,没有这个野心了。愿意跟着大弟你,攀鳞附翼。”
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罄竹难书成语意思是: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子: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邹韬奋《抗战以来》。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繁体:罄竹难书。
近义:数不胜数、罪大恶极。
反义:微乎其微。
英语:to mumerous to be listed。
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无道,大兴土木,造成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越国公杨玄的手下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取得了领导权,他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称:“即使用尽南山所有竹子制成的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
罄竹难书的造句:
1、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2、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3、如果被虐待的熊能说话,归真堂将是罄竹难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