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大全
- 2、关于庐山的诗句是什么
- 3、写庐山的多姿多美的诗句
- 4、关于庐山有名的诗句是什么
- 5、描写庐山的诗词
- 6、描写庐山的古诗
- 7、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词
- 8、描写庐山的诗句古诗
- 9、苏轼庐山的诗句
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大全
1、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寄黄刘二尊师》
2、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3、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4、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湖上望庐山》
5、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瀑布》
6、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别东林寺僧》
7、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登庐山》
8、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别草堂三绝句》
9、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0、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瀑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八》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苏轼《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孔平仲《霁夜》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释慧远《庐山东林杂诗》
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走笔成)》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唐寅《庐山》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徐凝《庐山独夜》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苏轼《初入庐山三首》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苏轼《初入庐山三首》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释慧远《庐山东林杂诗》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唐彦谦《登庐山》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释慧远《庐山东林杂诗》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
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关于庐山的诗句是什么
1.关于庐山的诗句有什么 关于庐山的诗句(一)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关于庐山的诗句(二) 《湖上望庐山》【唐】孙鲂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登庐山》【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庐山》【唐】王贞白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庐山》【唐】李中 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
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
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
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
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唐】刘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关于庐山的诗句(三) 《庐山》【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
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莲堕宁唯华,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发罅,飞瀑远成痕。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
裁诗曾困谢,作赋偶无孙。流碍星光撇,惊冲雁阵翻。
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
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
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
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锦绣谷》【原】五律 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
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 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
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 《游含鄱口》【原】(五律) 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
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 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秀甲东南》【原】(古体) 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
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 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
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 关于庐山的诗句(四) 金谷桃花【唐】许浑 《五老峰》【原】(五律) 庐顶接河汉,危崖绝九霄;千峰云弛急,万壑雾卷涛; 行至三潭瀑,停看五老樵;举杯邀同醉,横空揽云巢。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三叠泉》【原】(五律) 飞泉三叠下,龙走碧潭渊。一径飘寒雨,千林散绿烟。
雷声震峡谷,玉碎洒磐川。疑入凌霄境,银河挂九天。
《庐山独夜》【唐】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扩展阅读:描写庐山的古诗 游庐山 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慧远 超兴非有本, 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 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 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
2.描写庐山的诗句 1、《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登庐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代:李白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译文: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4、《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代: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5、《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译文: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3.关于庐山的诗句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
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望 石 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 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鲍照简介〕 鲍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灌云县)人,生于晋义熙十年(414)。
由于出身微贱,而又生活在东晋末年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只做过几任小官。逝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466)。
钟嵘在《诗品》中说:“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其诗风雄健奔放,对后代诗人特别是李白有很大影响。
他于宋文帝十六年(439)到江州任职时,曾游庐山。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后移籍会稽,谢玄之孙,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晋孝武帝时袭封康乐公。
刘裕代晋,起为散骑常侍。少帝时,出为永嘉太守。
元嘉八年(431),宋文帝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不久,被人以叛逆罪弹劾,流徙广州。
元嘉十年(433)被杀于广州,时年49岁。他好为山泽之游,尝与宾客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到临海,从者数百人。
他的山水诗能再现大自然之美,语言富有色泽和光彩,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人,曾在义熙七、八年(411-412)两次到庐山游览,与慧远友善。 ·〔题释〕 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
4.赞美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庐山的诗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5.描写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庐山 平生作意庐山游,往来却贪吴越舟。
陛下许臣鞭匹马,芒鞋因得款清幽。
是时六月蒸炎暑,六合黄尘空一雨。
上方冷翠袭衣襟,便觉笑谈在天宇。
庐山吟 借得名山避世哗,群贤毕至学仙家。
出门总是逐风景,无日能忘餐晚霞。
漫步随吟今古句,高谈且饮云雾茶。
林中夜夜闻丝竹,弥撒堂尖北斗斜。
庐山歌 昔年拄玉杖,去看庐山峰。
远山如游龙,半入青天中。
四顾无人独青秀,五老与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边鸿。
二仪自高下,吴楚分西东。
洪涛巨浪拍崖下,波光上与银河通。
吸涧玄猿弄晴影,长松舞鹤号天风。
天风吹我不能立,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
弱流万
庐山高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 ,谓即敷浅原。
培 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 。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
赋庐山 地据九江汇,天教五老看。
孤标横碧落,百里见青峦。
星斗光堪摘,烟霞秀可餐。
何时谢人事,膏秣以从盘。
赠庐山僧 一室炉峰下,荒榛手自开。粉牌新薤叶,竹援小葱台。
树黑云归去,山明日上来。便知心是佛,坚坐对寒灰。
庐山桂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入庐山 断陇横溪出酒旗,乘疲小憩晚阴时。
幽林合翠痕痕净,远瀑飞琼派派奇。
水迥起风传鹳垤,村荒入夕见鸡埘。
竹间谁拂农家壁,觅写如今夜醉诗。
庐山石镜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
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
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白日乘彩霞,翩翩对容发。
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
怀庐山 屏心寒梦枕,屋角晓城钟。
客子几多想,庐山千万峰。
仙源云气叠,溪坂雨声重。
杨柳西门外,禅人屡此逢。
庐山雪 倚天无数玉巉岩,心觉庐山是雪山。
未暇双林寻净侣,试招五老对苍颜。
远游借问有何好,胜赏何曾容暂间。
却恨此生云水脚,误随人去踏尘寰。
过庐山 问讯匡庐几度经,何时袖手摘天星。
世如春梦空头白,山似故景眼色青。
便欲移文寻鹤帐,又还呼渡过鸥汀。
它年学得香山士,定结茅庵入翠屏。
庐山五猗 猗若人兮深衣,万锺不为泰兮一箪而遁肥。
溪之清兮不受淄,月离离兮风披披。
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
驾言兮何之,羲文兮与归。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登庐山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赞美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2.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全诗写法多变,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4.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 陆游《自咏示客》
陆游在“西州落魄九年余”的五十四岁那一年,淳照五年(1178年)宋孝宗亲下诏令,调他回临安,似将重用。但不旋踵又外放福建,一年之后再调江西抚州供职,依然担任管理茶盐公事的七品佐僚。这首诗就是在抚州任内所作,是为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悲哀,展示愤世嫉俗之情。
5.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这一天按古风要去水边祓除修禊,驱除鬼魅,同时也是文人聚会吟咏的日子。
7.描写庐山的诗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庐 山 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写庐山的多姿多美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多美的诗句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王贞白《庐山》
4.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5. 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6.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7.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8.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9.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10.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11.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12.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3.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元稹《庐山独夜》
1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15.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6.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17.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寒食江州满塘驿》
18.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19.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自咏示客》
20.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彭蠡湖中望庐山》
21.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别东林寺僧》
22.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23. 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24.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关于庐山有名的诗句是什么
1.关于庐山的诗句有什么 关于庐山的诗句(一)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关于庐山的诗句(二) 《湖上望庐山》【唐】孙鲂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登庐山》【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庐山》【唐】王贞白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庐山》【唐】李中 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
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
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
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
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唐】刘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关于庐山的诗句(三) 《庐山》【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
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莲堕宁唯华,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发罅,飞瀑远成痕。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
裁诗曾困谢,作赋偶无孙。流碍星光撇,惊冲雁阵翻。
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
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
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
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锦绣谷》【原】五律 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
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 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
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 《游含鄱口》【原】(五律) 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
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 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秀甲东南》【原】(古体) 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
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 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
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 关于庐山的诗句(四) 金谷桃花【唐】许浑 《五老峰》【原】(五律) 庐顶接河汉,危崖绝九霄;千峰云弛急,万壑雾卷涛; 行至三潭瀑,停看五老樵;举杯邀同醉,横空揽云巢。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三叠泉》【原】(五律) 飞泉三叠下,龙走碧潭渊。一径飘寒雨,千林散绿烟。
雷声震峡谷,玉碎洒磐川。疑入凌霄境,银河挂九天。
《庐山独夜》【唐】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扩展阅读:描写庐山的古诗 游庐山 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慧远 超兴非有本, 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 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 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
2.白居易的描写庐山的著名诗句是什么 1.《浔阳三题 庐山桂》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翦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2.《题庐山山下汤泉》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 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
3.《宿东林寺》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4.《上香炉峰》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5.《喜山石榴花》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已怜根损斩新栽, 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袴.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3.描写庐山的诗句 1、《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登庐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代:李白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译文: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4、《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代: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5、《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译文: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4.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有那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庐山诗》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 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 陆游《自咏示客》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 白居易《宿东林寺》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 —— 贾岛《寄白阁默公》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 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 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 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5.描写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 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 陆游《自咏示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庐山诗》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描写庐山美景的著名诗句和文章,谢谢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似晴欲雨费疑猜,谁把天公巧妙开。峰影都沉潭影底,庐山之水日边来
7.关于“赞美庐山”的名诗名句有哪些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2.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庐山诗》
5.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 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7.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孟浩然
8. 《彭蠡湖中望庐山》
9. 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 陆游《自咏示客》
10.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 李颀《题璿公山池》
11. 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 韦应物《郡内闲居》
12.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 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13.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 白居易《庐山桂》
14.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 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15.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 李白《别东林寺僧》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
描写庐山的诗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寄黄刘二尊师》
2、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3、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4、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湖上望庐山》
5、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瀑布》
6、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别东林寺僧》
7、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登庐山》
8、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别草堂三绝句》
9、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0、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瀑布》
11、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13、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14、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寄白阁默公》
15、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16、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17、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庐山》
18、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江上送客游庐山》
19、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20、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庐山桂》
21、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22、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庐山桂》
23、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湖上望庐山》
24、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庐山独夜》
25、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26、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宿东林寺》
27、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28、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望庐山五老峰》
29、新诗准备,庐江山色。——《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30、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寒食江州满塘驿》
31、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升天行贻卢六健》
32、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庐山诗》
3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
34、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35、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自咏示客》
36、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江上送客游庐山》
37、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望庐山五老峰》
38、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彭蠡湖中望庐山》
39、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湖上望庐山》
40、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41、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42、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3、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江行无题一百首》
44、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望庐山五老峰》
4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庐山诗》
46、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4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4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听郑五愔弹琴》
49、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50、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瀑布》
描写庐山的古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描写庐山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庐山的'古诗 篇1 庐山
慕名庐山游,心随车行揪。
云涌峰移步,雾沉松现头。
风饮群林醉,露润百花羞。
欲解真容险,诗魂满路稠。
摇船女
周庄景点面全新,小妹摇船绕古村。
洗耳恭听昆曲醉,文朋赞语成诗吟。
标新
独具精心构妙思,高擎吟帜树奇姿。
勖超自我求新意,莫效闲情仿旧诗。
访友未遇
友朋出门去,索兴踏归程。
步履街趋缓,心神岔道凝。
花树随悦目,书店久倾情。
趣味闲中得,获典不虚行。
踏莎行昙花
夜静更阑,披星戴月,淡妆素裹辞仙阙。追云逐雾下凡来,千金一刻留光洁。心魄如冰,肌肤胜雪,超凡脱俗高风节。管他桃李闹争春,芳心一阵沁英烈。
描写庐山的古诗 篇2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5、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8、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9、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10、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11、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12、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3、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14、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5、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16、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17、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18、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19、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20、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21、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22、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23、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24、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25、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26、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27、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28、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9、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30、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31、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32、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33、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34、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35、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36、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37、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38、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39、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40、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描写庐山的古诗 篇3 1、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听郑五愔弹琴》
2、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3、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望庐山五老峰》
4、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湖上望庐山》
5、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瀑布》
6、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7、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登庐山》
8、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江行无题一百首》
9、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0、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瀑布》
11、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12、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13、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14、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庐山》
15、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描写庐山的古诗 篇4 1、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2、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3、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4、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5、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6、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7、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8、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11、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2、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13、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4、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15、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16、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17、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18、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
19、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描写庐山的古诗 篇5 登庐山尽头望诸峤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放荡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登庐山》
——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庐山》
——唐·王贞白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描写庐山的古诗 篇6 《登庐山》
——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庐山》
——唐·王贞白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庐山》
——唐·李中
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唐·刘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庐山》
——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莲堕宁唯华,玉焚堪小昆。倒松微发罅,飞瀑远成痕。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裁诗曾困谢,作赋偶无孙。流碍星光撇,惊冲雁阵翻。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关于庐山的诗句古诗词
有关庐山的古诗如下: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出自唐朝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意思是:五老峰坐落于庐山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4,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出自唐朝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意思是: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5,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出自唐朝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意思是: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1、《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庐山瀑布》
唐代: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释义:
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
3、《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魏晋: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释义:
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弥:更加。辍:停止。遂:于是。积:聚,累积。峡:两山夹水处。
俄:突然间。垅:丘垄。沓:多而重复。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蔽:遮盖。
冬夏共霜雪:庐山由于襟江带湖,地势高峻,即使在夏天,也非常清凉。
4、《登庐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释义: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5、《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代: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释义:
万丈湍飞的瀑布从山间落下,望去像是从遥远的天空降临。
奔腾直泻冲击着一片片杂树,喷洒溅落穿透了一层层浮云。
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
灵异的山峰多具有秀丽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雾霭一片氤氲。
6、《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释义: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 宋朝《题西林壁》
白话释义:倘若走出山外面 再看庐山便不同 庐山究竟有多大 便会完全在眼中 。
2、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 唐朝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白话释义: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 唐朝《望庐山五老峰》
白话释义:庐山的东南方有五座貌如老人的山峰,高峻陡峭就像五朵金色的莲花之指清溟的苍穹。
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 明朝《庐山诗》
白话释义: 这首诗意境不错又处于庐山风景之中,所以流传甚广。到后来也附会上了许多其他传说。内蒙古的勃隆克为塞外景观之一绝。
5、庐山秀出南斗,屏风九叠云锦张。 —— 李白 唐朝《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白话释义: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
6、《彭蠡湖中望庐山》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译文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1、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登庐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3、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4、别东林寺僧
唐代:李白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译文
已在东林寺停留数日,在明月高悬白猿啼叫声中告辞离去。
笑着与送行僧侣告别,打趣道:可不要坏了规矩,越过“虎溪”这一条禁戒线。
5、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唐代: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译文
瀑布从高高的庐山上落下犹如万丈洪泉,远望长长的半山腰,紫气弥漫。
飞流而下的瀑布奔腾着流过层层杂树,飘飘洒洒穿过重重云烟。
红日映照,恰似彩虹当空;天朗气清,如听到风雨声。
庐山到处是秀丽景色,水汽与烟云融为一体,更显出气象万千。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出自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白话文释义: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 出自唐代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白话文释义: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出自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白话文释义: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4,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出自唐代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白话文释义: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出自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
白话文释义: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话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朝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彭蠡湖中望庐山》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白话翻译: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4、《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白话翻译:
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
它穿过杂树而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
阳光照射上去像一条彩色的虹霓,在这晴朗有天气里,又好像听到风雨的声响。
这庐山就如同仙山一样,多么壮美呵,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
5、《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话翻译: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描写庐山的诗句古诗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以下是“描写庐山的诗句古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2、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3、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4、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6、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7、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李咸用《庐山》
8、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9、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0、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11、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2、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13、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14、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15、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1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7、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18、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19、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20、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孙鲂《湖上望庐山》
21、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22、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23、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24、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只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25、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26、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7、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28、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29、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30、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31、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32、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3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34、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35、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36、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7、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38、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39、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40、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41、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44、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45、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6、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47、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4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49、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彦谦《登庐山》
苏轼庐山的诗句
、《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3、《初入庐山》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4、《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5、《过庐山下》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创作背景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1、《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3、《初入庐山》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4、《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5、《过庐山下》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