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嫮”字怎么读?
- 2、女字旁加雩读什么
- 3、女雨亏 念什么
- 4、德脩立义的含义是什么?
- 5、繁字打头的三字词语,第一个字是繁的三个字组词
- 6、诗说:怨歌行
- 7、哪些成语或诗句里面有童字和筝字
- 8、诗镜总论的诗镜总论
- 9、修嫮的解释
“嫮”字怎么读?
“嫮”字读:嫮hù 1.美好貌。 2.美女。 3.夸耀。
“嫮”字组词: 嫮大、 妒嫮 、 嫮眼、 淑嫮、 嫮姱、 姱嫮、 丰嫮、 脩嫮、 幽嫮、 夸嫮、 坼嫮、 嫮忌、 娇嫮
1、嫮大[ hù dà ] 亦作“嫭大”。美丽盛大。
2、幽嫮[ yōu hù ] 婉约美好。
3、脩嫮[ xiū hù ] 美好。
4、丰嫮 [fēng hù ] 丰满而美好。
5、淑嫮[ shū hù ] 美好。
“嫮”字的读音是:hù
释义:
1.美好。 指美丽的东西让人身心舒畅,更好地生活,快乐地生活。
2.美女。指容貌姣好、仪态优雅的女子。
3.夸耀。指向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优势、功劳等,属于贬义词。
笔画数:14
部首:女
笔顺编号:53114524444115
五笔:VFFN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嫮姱 、修嫮 、姱嫮 、嫮忌 、嫮都 、幽嫮 、妒嫮 、丰嫮 、嫮眼 、夸嫮 、脩嫮 、娇嫮 、嫮大 、淑嫮
1.嫮姱[hù kuā]
亦作“嫭姱”。美好貌。
2.修嫮[xiū hù]
美好。
3.嫮忌[hù jì]
亦作“嫭忌”。遭人妒忌。
4.嫮都[hù dōu]
艳丽。
5.幽嫮[yōu hù]
婉约美好。
6.嫮眼[hù yǎn]
亦作“嫭眼”。美目。
女字旁加雩读什么
嫮hù 1.美好貌.2.美女.3.夸耀. 嫮 hù 古同“嫭”. 笔画数:14; 部首:女;
读作:hù
嫮注音:ㄏㄨˋ,部首:女部,部外笔画:11画,总笔画:14画,五笔:VFFN,仓颉:VMBS
郑码:ZMBZ,四角:41427,结构:左右,统一码:5AEE
笔顺:フノ一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一フ
释义:古同“嫭”。嫉妒。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幽嫮[yōu hù]
婉约美好。
2、脩嫮[xiū hù]
美好。
3、淑嫮[shū hù]
美好。
4、嫮都[hù dōu]
艳丽。
5、娇嫮[jiāo hù]
娇美。
女雨亏 念什么
:“嫮“ 【拼音】hù 【基本解释】1.美好。 2.美女。 3.夸耀。 古同“嫭”。 【用法】这个字比较生僻,常和姱一起用: 嫮姱[hù kuā] 亦作“..
嫮
拼 音
hù
希望能帮助到你
念:嫮hù
一、嫮的释义:
美好;美女。
二、嫮的组词:
姱嫮、修嫮、嫮忌、嫮姱
丰嫮、妒嫮、嫮眼、坼嫮
扩展资料
一、字形对比:
二、相关组词:
1、幽嫮[yōu hù]
婉约美好。
2、脩嫮[xiū hù]
美好。
3、淑嫮[shū hù]
美好。
4、嫮都[hù dōu]
艳丽。
5、娇嫮[jiāo hù]
娇美。
德脩立义的含义是什么?
脩
拼 音
xiū
部 首 月
笔 画 10
五 行 金
繁 体 脩
五 笔 WHTE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原义为干肉,古时弟子用来送给老师做见面礼):~金。束~。
2.同“修”。
相关组词
束脩
[shù xiū]
1.老师的酬金。
脩脯
[xiū fǔ]
旧时称送给老师的礼物或酬金。修,通'修'。干肉。
脩然
[xiū rán]
整饬貌;严正貌。
灵脩
[líng xiū]
即佛寺。
脩仪
[xiū yí]
古女官名。
脩睦
[xiū mù]
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
脩久
[xiū jiǔ]
长久。
悠脩
[yōu xiū]
遥远。
脩蛇
[xiū shé]
亦作'修虵'。
脩竹
[xiū zhú]
修竹 xiūzhú 细长的竹子茂林修竹。
脩永
[xiū yǒng]
悠长。
脩薄
[xiū báo]
指长长的丛生的草木。
聿脩
[yù xiū]
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
脩嫮
[xiū hù]
美好。
脩饰
[xiū shì]
修饰 xiūshì ∶整理;装饰
繁字打头的三字词语,第一个字是繁的三个字组词
繁字开头的三个字词语 【繁华子】 【繁华梦】 【繁华童】 【繁体字】 第一个字是繁的3三字组词大全 繁体字 [fántǐzì] 指原来笔画比较繁多,而现已有正式简化汉字代替的字。如机(机)、关(关)、团(团)、体(体)等。与“简体字”相对。 繁华梦 [fánhuámèng] 繁盛美好的梦。 繁华童 [fánhuátóng] 美少年。南朝梁沉约《江蘺生幽渚》诗:“既美脩嫮女,复悦繁华童。” 拓展思维:第一个字是繁字开头的四个字成语词语成语加解释 繁花似锦 [fánhuāsìjǐn] 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繁称博引 [fánchēngbóyǐn] 谓广泛援引事例。清李调元《<诗人主客图>序》:“即所引诸人之诗,亦非其集中之杰出者,或第就其耳目所及而次第之,故不繁称博引也。”清曾国藩《<湖南文徵>序》:“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繁华损枝 [fánhuásǔnzhī] 华:花。繁盛的花朵有损于花枝。比喻文采太华丽,将损及文章内容。 繁刑重敛 [fánxíngzhòngliǎn] 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繁弦急管 [fánxiánjíguǎn]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繁剧纷扰 [fánjùfēnrǎo] 繁剧:极其繁杂;纷扰:纷乱干扰。极其繁杂而纷乱的干扰。出处:宋·苏洵《养才》:“坐之于繁剧纷扰之中而不乱。”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丝急管 [fánsījíguǎn] 见“繁弦急管”。 繁荣富强 [fánróngfùqiáng] 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繁鸟萃棘 [fánniǎocuìjí] 萃:聚集;棘:酸枣树。 繁花嫩叶 [fánhuānènyè] 花儿繁茂叶子嫩绿,形容生命力旺盛。 繁音促节 [fányīncùjié] 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清昭连《啸亭杂录·魏长生》:“辞虽鄙猥,然其繁音促节,呜呜动人。” 繁荣昌盛 [fánróngchāngshèng] 繁荣:兴旺发达;昌盛:兴旺。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繁荣兴旺 [fánróngxīngwàng] 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繁枝细节 [fánzhīxìjié] 繁多且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的琐细部分。 繁征博引 [fánzhēngbóyǐn] 形容论证时大量引用材料。 繁文缛礼 [fánwénrùlǐ] 繁文缛节。 繁文缛节 [fánwénrùjié] 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 繁刑重赋 [fánxíngzhòngfù] 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 繁文末节 [fánwénmòjié]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繁言蔓词 [fányánmàncí] 蔓:蔓延。繁多而头绪纷杂的言词。表示说话、写文章烦琐而不简炼。 扩展知识:关于繁字的汉字解释 拼音:fánpó 部首:糸----笔画:17 五行:水 繁体:繁 [fán] 复杂;繁多:纷~。~星。 [pó] 姓。
诗说: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诗说 :
红颜未老恩先绝,长信宫灯夜夜明。人皆盼富贵显荣,却不知帝王家最寡情。寻常夫妻犹得白首偕老,而作为帝王妻妾则时时有喜新厌旧之患。合欢扇也只能用在夏季炎热时,就像后宫的佳丽,能得到帝王眷顾的也只有几年到十来年。花信年华之后,便算是年老色衰,从此夜夜独伴宫灯而眠。
注 :
诗为汉班婕妤所作,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之一,亦是五言宫怨诗的开山之作。诗清新和平,有《诗》之遗风。是以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标注:《绿衣》诸什,此其嗣响。“诸什”即诸多篇章的意思。诗经《绿衣》多传为宫怨诗,所以沈德潜用来比较。
至于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斑婕妤说礼陈诗,姱脩嫮佩,《怨歌行》不在《绿衣》诸什之下”云云,参考一下便可,不必细看和当真。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读死书的人写的书,一些表面言论还可看看,涉及到深层次的东西则一地鸡毛,不得要旨。比如他评《孔雀东南飞》,明显违背“知人论世”的基本条件,在那里意淫。且言论明显不懂诗的发展和演变,而墨守成规。犹唐人以格律而病汉诗,不亦谬哉!由此可窥见,明八股对文人思想之禁锢。诗的发展和演变,在栏目总论《诗说》里已说得很清楚,这里就不再赘言。
背景故事 :
班婕妤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如果说班超、班固和班昭,应该有些印象,她正是他们的祖姑。
班婕妤初为汉成帝所宠,后赵飞燕姐妹入宫,专宠遂转移。赵姐妹性奸狡凶残,又兼淫荡无廉耻,曾以巫蛊之说祸及班婕妤,好在成帝还不算太昏庸,没有罪及她。她怕为她们所害,遂请求移居长信宫侍奉太后,乞求能避难。这一去,其实就等于打入冷宫。后成帝没几年就挂掉(据野史记载,是赵飞燕姐妹喂他食用大量的壮阳药,纵欲过度而死。),班婕妤请求为帝守陵,一年左右也跟着离世。此女可谓古之奇女子!重情重义,文修德备。得妻如此,胜过阴丽华!
综述:此诗之所以定调为五言宫怨诗开山之作,抛开《绿衣》宫怨之外,有文载实者,则其为滥觞。南北朝人多言两晋诗风宗曹氏父子,实不知有班婕妤。以物喻人,人物融合无间,后世虽仿而未有及者。至于“譬如朝露”、“呦呦鹿鸣”等句,或言宗于《诗》,得无效于此乎?虽然,犹有痕迹,则文力未逮。至如《七步诗》虽融情于物,而尤欠端正。《白马篇》首,则出其父之上。逮及隋唐,则宫怨诗盛,篇什繁多,今摘二三对照阅读如下:
长信秋词·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注 :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一句,读之能不为泣下乎?
春怨·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 :春来花开一年复一年,只是从前一起看花的人,早已把我忘记。他喜新厌旧是如此的快,而今只闻新人笑,哪能听到旧人哭?不知何时,我已经有些害怕看见花开。春花烂漫,我忍不住就想起他——我的夫君。然而,越是想念,越是让我肝肠寸断。自古帝王多寡情,如有来世,愿不生入帝王家!而今世,我只能困守空庭,任梨花满地,不敢开门看一眼……
行宫·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 :“白头宫女”四字,读者能无感伤乎?
哪些成语或诗句里面有童字和筝字
先是筝的
一、
咏 筝 诗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二、
元 萨都剌 《手帕》诗:“尘拂凤筝笼笋指,梦回鸳枕衬桃腮。”
三、唐 李贺 《浩歌》:“筝人劝我金屈巵,神血未凝身问谁?”
四、
清 金农 《<冬心先生集>自序》:“或筝人酒徒,飞扬意气。”
五、
南朝 梁 江淹 《灯赋》:“炤锦地之文席,映绣柱之鸿筝。”
六、
清 金石 《月下笛》词:“听水曲,歇鸿筝,还自榆钱独数。”
七、
唐 戴叔伦 《白苎词》:“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
八、
后蜀 毛熙震 《河满子》词:“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九、
清 吴伟业 《赠冯子渊总戎》诗:“十二银筝歌芍药,三千练甲醉葡萄。”
十、
明 宋濂 《思春辞》:“歌扇但疑遮月面,舞衫犹记倚云筝。”
然后是童
一、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臣游 昆台之山 ,见有垂发之叟,宛若少童。”
二、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朱脣动,素袖兴, 洛阳 少童 邯郸 女。”
三、
《北史·李先传》:“年九十馀,颜如少童。”
四、
《晋书·文苑传·曹毗》:“今子少睎冥风,弱挺秀容,奇发幼龄,翰披孺童。”
五、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十六王子,孺童先觉。”
六、
唐 苏颋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诗:“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
七、
明 方孝孺 《茹茶斋记》:“若予者,眇在童孩之中,而尊亲顿已凋逝。”
八、
南朝 梁 沉约 《江蘺生幽渚》诗:“既美脩嫮女,复悦繁华童。”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高山流水
童心未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弹筝北窗下,
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
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2、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3、明月照人古,
开帘弹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 4、万松亭下清风满,
秦声一曲此时闻。
--刘禹锡《伤秦妹行》
5、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玉涯《秋夜曲》
望采纳。
诗镜总论的诗镜总论
明朝,陆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其祖先为吴兴人,后迁徙到桐乡的皂林。陆时雍少年颖悟,性不耐俗,明崇祯六年中举、得贡生。辑有《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又撰有《诗镜总论》一卷参考书目:(《康熙桐乡县志》卷五录有周拱辰《陆征君仲昭先生传》,康熙十七年刻) 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周人莫为。《小雅》婉娈,能或庶几。《风》体优柔,近人可仿。然体裁各别,欲以汉魏之词,复兴古道,难以冀矣。西京崛起,别立词坛,方之于古觉意象蒙茸,规模逼窄,望湘累之不可得,况《三百》乎?十五《国风》,亦里巷语,然雍雍和雅,骚人则萧萧清远之音。西京语迫意锓,自不及古人深际。诗人一叹三咏,感寤具存,庞言繁称,道所不贵。韦孟《讽谏》,恺直有余,深婉不足。韦玄成《自劾》诗,情色未定量,末段数语,庶为可诵。诗四言优而婉,五言直而倨,七言纵而畅,三言矫而掉,六言甘而媚,杂言芬葩,顿跌起伏。四言《自劾》诗,情色未定量,末段数语,庶为可诵。诗四言优而婉,五言直而倨,七言纵而畅,三言矫而掉,六言甘而媚,杂言芬葩,顿跌起伏。四言《大雅》之音也,其诗中之元气乎?《风》《雅》之道,衰自西京,绝於晋宋,所由来矣。五言在汉,遂为鼻祖。西京首首俱佳,苏李固宜,文君一女耳,胸无绣虎,腕乏灵均,而《白头吟》寄兴高奇,选言简隽,乃知风会之翊人远矣。《十九首》近于赋而远于风,故其情可陈,而其事可举也。虚者实之,纡者直之,则感寤之意微,而陈肆之用广矣。夫微而能通,婉而可讯者,风之为道美也。苏李赠言,何温而戚也!多唏涕语,而无蹶蹙声,知古人之气厚矣。古人善于言情,转意象于虚圆之中,故觉其味之长而言之美也。后人得此则死做矣。斑婕妤说礼陈诗,姱脩嫮佩,《怨歌行》不在《绿衣》诸什之下。王昭君《黄鸟》诗,感痛未深。以绝世姿作蛮夷嫔,人敬有怀,其言当不止此。此有情而不能言情之过也。诗之佳,拂拂如风,洋洋如水,一往神韵,行乎其间。班固《明堂》诸篇,则质而鬼矣。鬼者,无生气之谓也。东京气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是激烈人怀抱。孔融,鲁国一男子,读临终诗,其意气恹恹欲尽。焦仲卿诗有数病:大略繁絮不能举要,病一;粗丑不能出词,病二;颓顿不能整格,病三。尤可举者,情词之讹谬也,如云“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遗归”,此是何人所道?观上言“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斯言似出妇口,则非矣。当县令遣媒来也,“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而其母之谢媒,亦曰“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则知女之有志,而母固未之强也。及其兄怅然,兰芝既能死誓,何不更申前说大义拒之,而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意当时情事,断不如是。诗之不能宛述备陈,亦明矣。至於府君订婚,阿母戒日,妇之为计,当有深裁。或密语以寄情,或留物以示意,不则慷慨激烈,指肤发以自将,不则纡郁悲思,遗饮食於不事。乃云“左手持刀刀,右手执绫罗,朝成绣袖珍裙,晚成单罗衫”,其亦何情作此也?“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当是时,妇何意而出门?夫何缘而偶值?诗之未能当情又明矣。其後府吏与母永诀,回身入房,此时不知几为徘徊,几为惋愤?而诗之情色,甚是草草,此其不能从容据写又甚矣。或曰:“诗虚境也,安得与纪事同论?”夫虚实异致,其要於当情则一也。汉乐府《孤儿行》,事至琐矣,而言之甚详。传玄《秦女休行》,其事甚奇,而写之不失尺雨。夫情生於文,文生於情,未有事离而情合者也。古之为尚,非徒朴也,实以其精。今人观宋器,便知不逮古人甚远。商彝周鼎,洵可珍也。不求其精,而惟其朴。以疏顽为古拙,以浅俚为玄澹,精彩不存,面目亦失之远矣。古乐府多俚言,然韵甚趣甚。後人视之为粗,古人出之自精,故大巧者若拙。魏人精力标格,去汉自远,而始彯之华,中不足者外有馀,道之所以日漓也。李太白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此豪杰阅世语。曹孟德饶雄力,而钝气不无,其言如摧锋之斧。子桓王粲,时激《风》《雅》馀波,子桓逸而近《风》,王粲庄而近《雅》。子建任气凭材,一往不制,是以有过中之病。刘桢棱层,挺挺自持,将以兴人则未也。二应卑卑,其无足道。徐干清而未远,陈琳险而不安。邺下之材,大略如此矣。晋多能言之士,而诗不佳,诗非可言之物也。晋人惟华言是务,巧言是标,其衷之所存能几也?其一二能诗者,正不在清言之列,知诗之为道微矣。嵇阮多材,然嵇诗一举殆尽。阮籍诗中之清言也,为汗漫语,知其旷怀无尽。故曰:“诗可以观。”直举形情色相,倾以示人。博玄得古之神。汉人朴而古,傅玄精而古。朴之至,妙若天成;精之至,粲如鬼画。二者俱妙於思虑之先矣。精神聚而色泽生,此非雕琢之所能为也。精神道宝,闪闪著地,文之至也。晋诗如丛采为花,绝少生韵。士衡病靡,太冲病憍,安仁病浮,二张病塞。语曰:“情生於文,文生於情。”此言可以药晋人之病。素而绚,卑而未始不高者,渊明也。艰哉士衡之苦於缛绣而不华也。夫温柔悱恻,诗教也。恺悌以悦之,婉娩以入之,故诗之道行。左思抗色厉声,则令人畏;潘岳浮词浪语,则令人厌,欲其入人也难哉!读陶诗,如所云“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想此老悠然之致。诗被于乐,声之也。声微而韵,悠然长逝者,声之所不得留也。一击而立尽者,瓦缶也。诗之饶韵者,其钲磬乎?“相云日以远,衣带日以缓”,其韵古;“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其韵悠;“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其韵亮;“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其韵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韵幽:“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其韵韶;“扣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其韵清;“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其韵洌;“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其韵远。凡情无奇而自佳,景不丽而自妙者,韵使之也。晋人五言绝,俞俚愈趣,愈浅愈深。齐梁人得之,愈藻愈真,愈华愈洁。此皆神情妙会,行乎其间。唐人苦意索之,去之愈远。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颜延年代大匠断而伤其手也。寸草茎,能争三春色秀,乃知天然之趣远矣。“池塘生春草”,虽属佳韵,然亦因梦得传。“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语饶霁色,稍以椎链得之。“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不琢而工。“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不淘而净。“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不脩而妩。“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不绘而工。此皆有神行乎其间矣。谢康乐诗,佳处有字句可见,不免硁硁以出之,所以古道渐亡。康乐神工巧铸,不知有对偶之烦。惠连枵然肤立,如《捣衣牛女》,吾不知其意之所存,情之所在。鲍照材力标举,凌厉当年,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当其得意时,直前挥霍,目无坚壁矣。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可以想此君意气所在。诗丽于宋,艳于齐。物有天艳,精神色泽,溢自气表。王融好为艳句,然多语不成章,则涂泽劳而神色隐矣。如卫之《硕人》,骚之《招魂》,艳极矣,而亦真极矣。柳碧桃红,梅清竹素,各有固然。浮薄之艳,枯槁之素,君子所弗取也。诗至于齐,情性既隐,声色大开。谢玄晖艳而韵,如洞庭美人,芙蓉衣而翠羽旗,绝非世间物色。读谢家诗,知其灵可砭顽,芳可涤秽,清可远垢,莹可沁神。熟读灵运诗,能令五衷一洗,白云绿筱,湛澄趣於清涟。孰读玄晖诗,能令宿貌一新,红药青苔,濯芳姿于春雨。诗须观其自得,陶渊明《饮酒》诗:“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提壶抚寒枝,远望时复为。”又:“昔人既屡空,春兴岂自免?”“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此为悠然乐而自得。谢康乐:“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此为旷然遇而无罣。见古人本色,捴披不烦而至。夫咏物之难,非肖难也,惟不局局于物之难。玄晖“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山水烟霞,衷成图绘,指点盼顾,遇合得之。古人佳处,当不在言语间也。鲍明远“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精矣,而乏自然之致。良工苦心,余以是赏之。梁武《西渊曲》,绝似《子夜歌》,累叠而成,语语浑称,风格最老,拟《青青河畔草》亦然。梁人多妖艳之音,武帝启齿扬芬,其臭如幽兰之喷,诗中得此,亦所称绝代之佳人矣。“东飞伯劳西飞燕”,《河中之水歌》,亦古亦新,亦华亦素,此最艳词也。所难能者,在风格浑成,意象独出。简文诗多滞色腻情,读之如半醉憨情,恹恹欲倦。齐梁人欲嫩而得老,唐人欲老而得嫩,其所别在风格之间。齐梁老而实秀,唐人嫩而不华,其所别在意象之际。齐梁带秀而香,唐人撰华而秽,其所别在点染之间。梁元学曲初成,遂自娇音满耳,含情一粲,蕊气扑人。邵陵王卖致有馀,老而能媚。沈约有声无韵,有色无华。江淹材具不深,凋零自易,其所拟古,亦寿陵馀子之学步於邯郸者耳。拟陶彭泽诗,只是田家景色,无此老隐沦风趣,其似近而实远。庾肩吾、张正见,其诗觉声色臭味俱备。诗之佳者,在声色臭味之俱备,庾张是也。诗之妙者,在声色臭味之俱无,陶渊明是也。 张正见《赋得秋河曙耿耿》“天路横秋水,星桥转夜流”,唐人无此境界。《赋得白云临浦》“疏叶临稽竹,轻鳞入郑船”,唐人无此想像。《乏舟后湖》“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唐人无此景色。《关山月》“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唐人无此映带。《奉和太子纳凉》“避日交长扇,迎风列短箫”,唐人无此致趣。庾肩吾《经陈思王墓》“雁与云俱阵,沙将蓬共惊”,唐人无此追琢。《春夜应令》“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唐人无此景趣。梁简文《往虎窟山寺》“分花出黄鸟,挂石下新泉”,唐人无此写作。《望同泰寺浮图》“飞幡杂晚虹,画鸟狎晨凫”,唐人无此点染。《纳凉》“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唐人无此物态。梁元《折杨柳》“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唐人无此神情。邵陵王《见姬人》“却扇承枝影,舒衫受落花。狂夫不妒妾,随意晚还家”,唐人无此风骚。江总《赠袁洗马》“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唐人无此洗发。此皆得意象先,神行语外,非区区模仿推敲之可得者。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何逊以本色见佳,後之采真者,欲摹之而不及。陶之难摹,难其神也;何之难摹,难其韵也。何逊之後继有阴铿,阴何气韵相邻,而风华自布。见其婉而巧矣,微芳幽馥,时欲袭人。江总自梁入陈,其诗犹有梁人馀气。至陈之末,纤磨极矣。孔范《赋得白云抱幽石》:“阵结香炉隐,罗成玉女微。”巧则巧矣,而纤极矣。王褒庾信佳句不乏,蒙气亦多,以是知此道之将终也。宋孝武菁华璀璨,遂开灵运之先。陈後主妆裹丰馀,精神悴尽,一时作者,俱披靡颓败,不能自立。以知世运相感,人事以之。陈人意气恹恹,将归於尽。隋炀起敝,风骨凝然。其於追《风》勒《雅》,反汉还《骚》,相距甚远。故去时之病则佳,而复古之情未尽。诗至陈馀,非华之盛,乃实之衰耳。不能予其所美,而徒欲夺其所丑,则枵质将安恃乎?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虽卸华谢彩,而绚质犹存。并隋素而去之,唐之所以暗而无色也。珠辉玉润,宝焰金光,自然之色,夫岂不佳?若朽木死灰,则何贵矣?唐之兴,六代之所以尽亡也。读隋炀帝诗,见其风格初成,精华未备。隋炀复古未深,唐人仍之益浅。夫以隋存隋,隋不存也,祇存其为唐耳。唐之存,隋之所以去也。盖以隋存隋,则隋孤;隋孤而以唐之力辅之,则唐之力益弱;唐弱而人不知反,不求胜於古,而求胜於唐,则他道百出矣。正不足而径,径不足而鬼,鬼不足而澌灭无馀矣。自汉而下,代不能为相存,至於唐,而古人之声音笑貌无复馀者。隋素而唐丽,素而质,“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唐欲为之,岂可得耶?古雄而浑,律精而微。“四杰”律诗,多以古脉行之,故材气虽高,风华未烂。六朝一语百媚,汉魏一语百情,唐人未能办此。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杜审言浑厚有馀,宋之问精工不乏。沈佺期吞吐含芳,安详合度,亭亭整整,喁喁叮叮。觉其句自能言,字自能语,品之所以为美。苏李法有馀闲,材之不逮远矣。
修嫮的解释
修嫮的解释美好 。 明 徐渭 《鞠赋》 :“嗟主人之 怀抱 ,美材质之修嫮。”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 :“以上共六 十二 人,或端重,或明艳,或修嫮,或 澹雅 ,各 有所 宜。” 参见 “ 脩嫮 ”。 词语分解 修的解释 修 ū 装饰 ,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 修缮 (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 政治 清明)。 剪或削:修剪。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编纂 , 撰写 :修书。修史。 嫮的解释 嫮 ù 古同“嫭”。 部首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