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的解释
- 2、乌鹊南飞什么意思
-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哪首诗
- 5、短歌行中的乌鹊南飞比喻什么?
- 6、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是什么意思?
-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什么意思
- 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翻译是什么?
- 9、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下一句是什么
-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意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什么意思
关于《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的解释
在《短歌行》中,“乌鹊南飞”比喻在曹操大军的压力下,很多人士如惊弓之鸟,纷纷逃向东南边(孙权那边)。
文中"乌鹊",意思有2个:1,是乌鹊代指曹军,因其军装是黑色的,南飞是指他要向南扩张!
2,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当时孙刘联军在南.而“乌鹊南飞”即灾难就要在孙刘联军降临.
乌鹊南飞什么意思
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出自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短歌行二首》其中的第一首。
原文节选如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译文如下: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第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
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
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短歌行二首
谢明华在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中的“乌鹊”到底指什么,有诸多争议.大多数人认为,这里的“乌鹊”实际上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战乱频仍的局面下,一时犹豫不定,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两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曹操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从而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 但有人认为“乌鹊”历来是不祥之鸟,不应用来比喻人才.也有人认为“乌鹊”可能是乌鸦和喜鹊的合称,指各种各样的人才.还有人认为此时曹操正率军南下,“乌鹊”应指曹操. 三国时期,乌鸦到底是不是不祥之鸟,不应完全用现在的民俗去主观推断.乌鹊或称“乌”,“乌”字为象形字.因为乌鸦全身羽色漆黑,特别看不清其眼睛,因此造字之初“乌”字便少去“鸟”字中代表眼睛的那点.至于称为“鸦”或“雅”,是因为乌鸦的嘶哑叫声而得名. 现代人多认为“喜鹊报喜,乌鸦报凶”,这其实是北人南渡后受到南方文化的影响,也印证了古语所说“南人喜鹊恶鸦”的传统.其实北人原本是“喜鸦恶鹊”的,这与北方多慈乌有关. 北方人称这种慈乌为寒鸦.幼鸦初生后,母鸦哺之六十日,到了母鸦老时,长成的寒鸦则会反哺其母六十日,这种反哺现象在寒冷的冬月尤为常见. 另汉《淮南子》云“乌鸦填河成桥而渡织女”,而《风俗通》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成桥”,可见汉人对于乌、鹊并未细分.因此,认为“乌鹊”历来是不祥之鸟,或“乌鹊”是乌鸦和喜鹊的合称的说法都不能存立. 那么,“乌鹊”到底是不是指曹操呢?我认为虽然此时曹操也正引兵南下,但认为“乌鹊”就是曹操,也不太合适.众所周知,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完成“天下归心”的大业.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表现自己的彷徨和无所归依. 应该说,这里的“乌鹊”借指当时的众多人才的说法是合理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写出了一只在清冷、苍茫的天地间凄然前行的孤独的乌鹊形象,它与在乱世中心怀惴惴顾影自怜犹豫不定的士人形象又何其相似.正是由于曹操把士人们的这种凄惶处境写得体贴入微,才能更多地引起众多才士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也让这首诗歌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恒久传播的力量.(作者单位:桃源二中)
意思是: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出自:《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原文:
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的写作时间并不确定,一说赤壁之战之前,二说赤壁之战之后。第一种说法以章回小说为据,不可靠。第二种说法也无史政。所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赏析:
这是一首政治诗,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而服务的,将自己的政治内容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中。此诗中采用言志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抒发了曹操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曹操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引《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名句。
表达诗人的渴望;引《鹿鸣》中描写欢宴宾客的句子,表达诗人对贤才的礼遇。以及“山不厌高,还不厌深。”来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短歌行》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
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千万不能理解为曹操劝人“及时人乐”云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意义。
作者介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
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
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引起轰动和争议。2012年底,复旦大学用DNA技术确认了曹操家族DN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意思是: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一、原文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二、翻译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三、出处
魏晋·曹操《短歌行》
扩展资料:
一、赏析
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那个时代,曹操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哪首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句诗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这句诗的意思是:月儿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乌鹊寻找依托向南而飞。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其一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短歌行中的乌鹊南飞比喻什么?
“譬如朝露”比喻人生短暂,”明明如月”将贤才比作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二句,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短歌行二首》,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
扩展资料
《对酒当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
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周西伯昌》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意在借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的史事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迹。通篇以时间先后为序,结构层次分明:开头“周西伯昌”十五句写周文王,中间“齐桓之功”十五句写齐桓公,最后“晋文亦霸”十三句写晋文公。
曹操写他们,强调了他们的功业和德行。此外还特别突出了他们虽然有盖世的功业,但始终尊奉天子的史事。
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发现这个问题下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偏离背景,偏离诗的本意的,曹操这句诗的本意是:暗示天下贤士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良枝而栖,意思是我曹操就是个良枝,天下贤士不要犹豫了,快来我这里吧!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译文: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参考古诗文网)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思是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这句话出自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短歌行二首其一》,原文为: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句话里的“乌鹊”比喻贤才。意思是说,就好像月夜里的乌鹊找不到可靠的归宿那样,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在四处寻找自己的依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翻译是什么?
翻译: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出自宋代苏轼的《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贤明的君主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屡次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下一句是什么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出自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短歌行二首》。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面对美酒当高歌,人生短暂能几何?生命流逝似朝露,荒废时日实在多!慷慨悲歌歌一曲,心中忧愁对谁说。愁肠百结何以解,只有美酒可开怀。莘莘学子着青衣,悠悠思慕在心中。盼望你们来相助,徘徊沉吟到如今。
鹿鸣声声食野草,我弹琴瑟待嘉宾。明月高高如何攀,不得贤才忧心忡。月明星稀鸟南飞,绕树三圈栖何枝?山不辞土方为高,海不厌水始为深。我学周公三吐哺,一统天下定乾坤。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关于第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
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短歌行二首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意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出处】《行》——两汉: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译文】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