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唐诗三百首有哪些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7 20:50:08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唐诗三百首有哪些诗

1、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后宫词
唐代: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译文
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4、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5、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共311首(也含唐诗三百首赏析),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关山月
子夜四时歌:春歌 夏歌 秋歌 冬歌
长干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蜀道难
长相思二首之一
长相思二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一
行路难三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三
将进酒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夜思
怨情
玉阶怨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江陵
清平调三首之一 之二 之三
杜甫: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之一 之二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寄韩谏议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月夜
春望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
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八阵图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咏怀古迹五首之
江南逢李龟年
王维:
送别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眺
终南别业
积雨辋川庄作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酬郭给事
鹿柴
竹里馆
相思
杂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渭城曲
秋夜曲渭城曲
孟浩然 :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夜归鹿门山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侍御维
早寒江上有怀
宿建德
春晓
王昌龄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塞上曲
塞下曲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曲
长信怨
出塞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赋得古原草送别
问刘十九
后宫词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李商隐 :
韩碑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锦瑟
无题
隋宫
筹笔驿
春雨
无题二首之一
无题二首之二
登乐游原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为有
瑶池
嫦娥
贾生
崔颢:
黄鹤楼
行经华阴
长干行二首之一
长干行二首之二
卢纶:
塞下曲四首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韦应物 :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寄李儋元锡
秋夜寄邱员外
滁州西涧
柳宗元 :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渔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江雪
韩愈: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寄左省杜拾遗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逢入京使
李颀:
送陈章甫
琴歌
古意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古从军行
张九龄:
感遇四首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望月怀远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旅宿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二首之一 之二
金谷园
温庭筠:
苏武庙
瑶瑟怨
利洲南渡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刘禹锡:
春词
乌衣巷
张祜:
题金陵渡
赠内人
集灵台二首之一 之二
何满子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出塞
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新年作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沙过贾谊宅
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孟郊:
烈女操
游子吟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高适:
燕歌行并序

邱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
贼退示官吏并序误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唐玄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杜审言: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沈全期:
杂诗

钱起:
送僧归日本
钱起: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刘常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卢纶:
李端公
韩翃: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刘脊虚:
阙题

戴叔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刘禹锡:
蜀先主庙
张乔:
书边事
崔涂:
孤雁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张籍:
没蕃故人
崔涂:
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马戴: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祖咏:
望蓟门
温庭筠:
送人东游
杜荀鹤:
春宫怨
韦庄:
章台夜思
僧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李颀:
送魏万之京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刘禹锡:
西塞山怀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韩翃:同题仙游观
皇甫冉:
春思
卢纶:
晚次鄂州
元稹:
遣悲怀三首之一 之二 之三
裴迪:
送崔九
祖咏:
终南望馀雪
李端:
听筝
王建:
新嫁娘
权德舆:
玉台体
元稹:
行宫
贾岛:
寻隐者不遇
李频:
渡汉江
金昌绪:
春怨
西鄙人:
哥舒歌
李益:
江南曲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张旭:
桃花溪
王翰:
凉州词
张继:
枫桥夜泊
韩翃:寒食
刘方平:
月夜
春怨
柳中庸:
征人怨
顾况:
宫词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薛逢:
宫词
秦韬玉:
贫女
沈全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郑畋:
马嵬坡
韩翃:已凉
无名氏:
杂诗
杜秋娘:
金缕衣
朱庆馀:
宫词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韦庄:
金陵图
陈陶:
陇西行
张泌:
寄人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lk5HrVpOk8XRl92EXa5jQ
提取码:ev2y该小说讲述了国学经典,此版本录入准确、精细,值得永久收藏。两个版本:诗文版、诗文+注解+韵译+评析版,都值得大家下载收藏。
唐诗三百首
五言古诗: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 李白:春思 · 杜甫:望岳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杜甫:佳人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 王维:送别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王维:青溪
· 王维:渭川田家 · 王维:西施咏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 韦应物:东郊 ·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 王昌龄:塞上曲 · 王昌龄:塞下曲 · 李白:关山月
·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 李白:长干行 · 孟郊:烈女操
· 孟郊:游子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 李颀:古意 · 李颀:送陈章甫 · 李颀:琴歌
·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杜甫:寄韩谏议 · 杜甫:古柏行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韩愈:山石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韩愈:石鼓歌 · 柳宗元:渔翁
· 白居易:长恨歌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李商隐:韩碑

七言乐府:
· 高适:燕歌行并序 · 李颀:古从军行 · 王维:洛阳女儿行
· 王维:老将行 · 王维:桃源行 · 李白:蜀道难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 杜甫:丽人行 · 杜甫:哀江头
· 杜甫:哀王孙

五言律诗:
·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 沈全期:杂诗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李白:赠孟浩然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李白:送友人 ·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 · 杜甫:春望 · 杜甫:春宿左省
·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 杜甫:别房太尉墓 · 杜甫:旅夜书怀 · 杜甫:登岳阳楼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维:归嵩山作
· 王维:终南山 · 王维:酬张少府 · 王维:过香积寺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 王维:汉江临眺 · 王维:终南别业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刘长卿:新年作 · 钱起:送僧归日本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 刘脊虚:阙题 ·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 卢纶:李端公 ·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 刘禹锡:蜀先主庙
· 张籍:没蕃故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牧:旅宿
·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许浑:早秋 · 李商隐:蝉
· 李商隐:风雨 · 李商隐:落花 · 李商隐:凉思
· 李商隐:北青萝 · 温庭筠:送人东游 · 马戴:灞上秋居
· 马戴:楚江怀古 · 张乔:书边事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 崔涂:孤雁 · 杜荀鹤:春宫怨 · 韦庄:章台夜思
·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
· 崔颢:黄鹤楼 · 崔颢:行经华阴 · 祖咏:望蓟门
· 李颀:送魏万之京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王维:酬郭给事
· 杜甫:蜀相 · 杜甫:客至 · 杜甫:野望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登高 · 杜甫:登楼
· 杜甫:宿府 · 杜甫:阁夜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 韩翃:同题仙游观 · 皇甫冉:春思 · 卢纶:晚次鄂州
·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 ·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 · ·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阝〕弟妹
· 李商隐:锦瑟 · 李商隐:无题 · 李商隐:隋宫
·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 李商隐:筹笔驿
· 李商隐:无题 · 李商隐:春雨 ·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 温庭筠:利洲南渡 · 温庭筠:苏武庙
· 薛逢:宫词 · 秦韬玉:贫女 · 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五言绝句:
· 王维:鹿柴 · 王维:竹里馆 · 王维:送别
· 王维:相思 · 王维:杂诗 · 裴迪:送崔九
· 祖咏:终南望馀雪 · 孟浩然:宿建德江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思 · 李白:怨情 · 杜甫:八阵图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刘长卿:送灵澈 · 刘长卿:弹琴
· 刘长卿:送上人 ·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李端:听筝
· 王建:新嫁娘 · 权德舆:玉台体 · 柳宗元:江雪
· 元稹:行宫 · 白居易:问刘十九 · 张祜:何满子
· 李商隐:登乐游原 · 贾岛:寻隐者不遇 · 李频:渡汉江
· 金昌绪:春怨 · 西鄙人:哥舒歌 ·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
·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 · 李白:玉阶怨 ·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
·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 ·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
· 李益:江南曲

七言绝句:
· 贺知章:回乡偶书 · 张旭:桃花溪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闺怨 · 王昌龄:春宫曲
· 王翰:凉州词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下江陵
· 岑参:逢入京使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韦应物:滁州西涧
· 张继:枫桥夜泊 · 韩翃:寒食 · 刘方平:月夜
· 刘方平:春怨 · 柳中庸:征人怨 · 顾况:宫词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刘禹锡:乌衣巷 · 刘禹锡:春词
· 白居易:后宫词 · 张祜:赠内人 ·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 · 张祜:题金陵渡 · 朱庆馀:宫词
·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 杜牧:赤壁
· 杜牧:泊秦淮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 杜牧:遣怀
· 牧:秋夕 · 杜牧:赠别二首之一 ·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 杜牧:金谷园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 李商隐:为有 · 李商隐:隋宫 · 李商隐:瑶池
· 李商隐:嫦娥 · 李商隐:贾生 · 温庭筠:瑶瑟怨
· 郑畋:马嵬坡 · 韩翃:已凉 · 韦庄:金陵图
· 陈陶:陇西行 · 张泌:寄人 · 无名氏:杂诗
· 王维:渭城曲 · 王维:秋夜曲 · 王昌龄:长信怨
· 王昌龄:出塞 · 王之涣:出塞 ·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
·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 ·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 · 杜秋娘:金缕衣
  一、回答:
  1、《唐诗三百首》里面有311首创作于我国唐朝的诗歌。
  2、都是什么诗: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包括的作者有:诗集诗人列表
  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秋娘、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弘、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慎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邱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唐玄宗)、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余、祖咏
  二、扩展知识:
  1、书籍简介:《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2、后世影响: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1、《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3、《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4、《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5、《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6、《山中送别》——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唐诗三百首都有哪些诗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内容提要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作品影响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精彩篇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延伸阅读 《千家诗》由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编辑的蓝本增删而成,从宋代至今,在民间流传很广,是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所选诗为唐宋两代的作品,大多文采晓畅,易于吟诵。 《全唐诗》在康熙四十五(1707)年,由彭定求、沈三曾等编校而成,收诗4.8万多首,作者2000余人,是自唐到清内容最丰富的唐诗总集。此后,由于敦煌文书的出土以及新的唐诗的发现,《全唐诗》得以更加完善,又增加了数千首唐诗。 《唐诗别裁集》于康熙五十六年(1718)问世,由江苏苏州人沈德潜编辑而成,这部书重点突出了沈德潜的文学思想,在清代的文士间影响较大。 全本共有三百又二十首诗,原由蘅塘退士选辑,分为六卷。以下目录中,右端列的是诗的编号。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客中作 (李白)
清平调·其一 (李白)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桃源行 (王维) 闺怨 (王昌龄)
清平调·其二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落花 (李商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必背 登岳阳楼 (杜甫)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塞下曲·其二 (卢纶)
八阵图 (杜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必背
山居秋暝 (王维) 嫦娥 (李商隐)
丽人行 (杜甫) 渭城曲 (王维)
送别 (王维) 塞下曲·其一 (卢纶)
登高 (杜甫) 秋夜曲 (王维)
终南山 (王维) 佳人 (杜甫)

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精选10首】

【 #能力训练# 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下面是 分享的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精选10首】。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注释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重阳登高,按惯例应当喝酒。可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2.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锦瑟
  李商隐〔唐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是当时的我茫茫然不懂得珍惜。
  注释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3.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登岳阳楼
  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
  坼(chè):分 裂。
  乾坤:指天、地。
  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戎马:指战争。
  关山北:北方边境。
  凭轩:靠着窗户。
  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4.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赠孟浩然
  李白〔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
  明月夜常常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注释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5.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听筝
  李端〔唐代〕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制的筝枕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有意一再拨错琴弦。
  注释
  鸣筝:弹奏筝曲。
  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拂弦:拨动琴弦。
6.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竹里馆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诗简介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表述。
  翻译/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
  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幽深的竹林。
  ⑶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7.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行宫
  元稹〔唐代〕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
  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寥落中开放。
  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
  注释
  寥(liáo)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谈论。
  玄宗:指唐玄宗。
8.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9.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10.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注释
  少府:官名。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沾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唐诗三百首名字

《唐诗三百首》是由清朝蘅塘退士编撰的一部唐诗选集。
该诗集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1],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都配有注释和评点。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等,其中以杜甫的诗数量最多。
卷一 五言古诗
卷二五言乐府
卷三 七言古诗
卷四七言乐府
卷五 五言律诗
卷六 七言律诗
卷七 七言乐府
卷一 五言古诗感遇·其一
卷一 五言古诗感遇·其二
卷一 五言古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卷一 五言古诗月下独酌
卷一 五言古诗春思
卷一 五言古诗望岳
卷一 五言古诗赠卫八处士
卷一 五言古诗佳人
卷一 五言古诗 梦李白之一
卷一 五言古诗 梦李白之二
卷一 五言古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卷一 五言古诗送别
卷一 五言古诗青溪
卷一 五言古诗渭川田家
卷一 五言古诗西施咏
卷一 五言古诗秋登兰山寄张五
卷一 五言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
卷一 五言古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卷一 五言古诗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卷一 五言古诗寻西山隐者不遇
卷一 五言古诗春泛若耶溪
卷一 五言古诗宿王昌龄隐居
卷一 五言古诗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卷一 五言古诗贼退示官吏
卷一 五言古诗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卷一 五言古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卷一 五言古诗寄全椒山中道士
卷一 五言古诗长安遇冯著
卷一 五言古诗夕次盱眙县
卷一 五言古诗东郊
卷一 五言古诗送杨氏女
卷一 五言古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卷一 五言古诗溪居
卷一 五言古诗塞上曲
卷一 五言古诗塞下曲
卷一 五言古诗关山月
卷一 五言古诗子夜吴歌
卷一 五言古诗长干行
卷一 五言古诗烈女操
卷一 五言古诗游子吟
卷二 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
卷二 七言古诗古意
卷二 七言古诗送陈章甫
卷二 七言古诗琴歌
卷二 七言古诗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卷二 七言古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卷二 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
卷二 七言古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卷二 七言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卷二 七言古诗金陵酒肆留别
卷二 七言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卷二 七言古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卷二 七言古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卷二 七言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二 七言古诗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卷二 七言古诗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卷二 七言古诗寄韩谏议注
卷二 七言古诗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山石
卷三 七言古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卷三 七言古诗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卷三 七言古诗石鼓歌
卷三 七言古诗渔翁
卷三 七言古诗长恨歌
卷三 七言古诗琵琶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韩碑
卷四 七言乐府燕歌行
卷四 七言乐府古从军行
卷四 七言乐府洛阳女儿行
卷四 七言乐府老将行
卷四 七言乐府桃源行
卷四 七言乐府蜀道难
卷四 七言乐府长相思之一
卷四 七言乐府长相思之二
卷四 七言乐府行路难
卷四 七言乐府将进酒
卷四 七言乐府兵车行
卷四 七言乐府丽人行
卷四 七言乐府哀江头
卷四 七言乐府哀王孙
卷五 五言律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卷五 五言律诗望月怀远
卷五 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卷五 五言律诗在狱咏蝉(并序)
卷五 五言律诗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卷五 五言律诗杂诗
卷五 五言律诗题大庾岭北驿
卷五 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
卷五 五言律诗破山寺后禅院
卷五 五言律诗寄左省杜拾遗
卷五 五言律诗赠孟浩然
卷五 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
卷五 五言律诗送友人
卷五 五言律诗听蜀僧濬弹琴
卷五 五言律诗夜泊牛渚怀古
卷五 五言律诗春望
卷五 五言律诗月夜
卷五 五言律诗春宿左省
卷五 五言律诗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卷五 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
卷五 五言律诗天末怀李白
卷五 五言律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卷五 五言律诗别房太尉墓
卷五 五言律诗旅夜书怀
卷五 五言律诗登岳阳楼
卷五 五言律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卷五 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卷五 五言律诗归嵩山作
卷五 五言律诗终南山
卷五 五言律诗酬张少府
卷五 五言律诗过香积寺
卷五 五言律诗送梓州李使君
卷五 五言律诗汉江临眺
卷五 五言律诗终南别业
卷五 五言律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卷五 五言律诗与诸子登岘山
卷五 五言律诗宴梅道士山房
卷五 五言律诗岁暮归南山
卷五 五言律诗过故人庄
卷五 五言律诗秦中寄远上人
卷五 五言律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卷五 五言律诗留别王维
卷五 五言律诗早寒有怀
卷五 五言律诗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卷五 五言律诗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卷五 五言律诗饯别王十一南游
卷五 五言律诗寻南溪常道士
卷五 五言律诗新年作
卷五 五言律诗送僧归日本
卷五 五言律诗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卷五 五言律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卷五 五言律诗赋得暮雨送李曹
卷五 五言律诗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卷五 五言律诗阙题
卷五 五言律诗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卷五 五言律诗送李端
卷五 五言律诗喜见外弟又言别
卷五 五言律诗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卷五 五言律诗喜外弟卢纶见宿
卷五 五言律诗贼平后送人北归
卷五 五言律诗蜀先主庙
卷五 五言律诗没蕃故人
卷五 五言律诗草
卷五 五言律诗旅宿
卷五 五言律诗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卷五 五言律诗早秋
卷五 五言律诗蝉
卷五 五言律诗风雨
卷五 五言律诗落花
卷五 五言律诗凉思
卷五 五言律诗北青萝
卷五 五言律诗送人东游
卷五 五言律诗灞上秋居
卷五 五言律诗楚江怀古
卷五 五言律诗书边事
卷五 五言律诗除夜有怀
卷五 五言律诗孤雁
卷五 五言律诗春宫怨
卷五 五言律诗章台夜思
卷五 五言律诗寻陆鸿渐不遇
卷六 七言律诗黄鹤楼
卷六 七言律诗行经华阴
卷六 七言律诗望蓟门
卷六 七言律诗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卷六 七言律诗送魏万之京
卷六 七言律诗登金陵凤凰台
卷六 七言律诗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卷六 七言律诗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卷六 七言律诗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卷六 七言律诗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卷六 七言律诗积雨辋川庄作
卷六 七言律诗赠郭给事
卷六 七言律诗蜀相
卷六 七言律诗客至
卷六 七言律诗野望
卷六 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六 七言律诗登高
卷六 七言律诗登楼
卷六 七言律诗宿府
卷六 七言律诗阁夜
卷六 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一
卷六 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二
卷六 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三
卷六 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四
卷六 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五
卷六 七言律诗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卷六 七言律诗长沙过贾谊宅
卷六 七言律诗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卷六 七言律诗赠阙下裴舍人
卷六 七言律诗寄李儋元锡
卷六 七言律诗同题仙游观
卷六 七言律诗春思
卷六 七言律诗晚次鄂州
卷六 七言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卷六 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
卷六 七言律诗遣悲怀之一
卷六 七言律诗 遣悲怀之二
卷六 七言律诗 遣悲怀之三
卷六 七言律诗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卷六 七言律诗锦瑟
卷六 七言律诗无题
卷六 七言律诗隋宫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之一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之二
卷六 七言律诗筹笔驿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
卷六 七言律诗春雨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之一
卷六 七言律诗 无题之二
卷六 七言律诗利洲南渡
卷六 七言律诗苏武庙
卷六 七言律诗宫词
卷六 七言律诗贫女
卷六 七言律诗独不见
卷七五言绝句鹿柴
卷七 五言绝句竹里馆
卷七 五言绝句送别
卷七 五言绝句相思
卷七 五言绝句 杂诗
卷七 五言绝句送崔九
卷七 五言绝句终南望馀雪
卷七 五言绝句宿建德江
卷七 五言绝句春晓
卷七 五言绝句夜思
卷七 五言绝句怨情
卷七 五言绝句八阵图
卷七 五言绝句登鹳雀楼
卷七 五言绝句送灵澈
卷七 五言绝句 弹琴
卷七 五言绝句送上人
卷七 五言绝句秋夜寄丘员外
卷七 五言绝句听筝
卷七 五言绝句新嫁娘
卷七 五言绝句玉台体
卷七 五言绝句江雪
卷七 五言绝句 行宫
卷七 五言绝句问刘十九
卷七 五言绝句何满子
卷七 五言绝句登乐游原
卷七 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卷七 五言绝句渡汉江
卷七 五言绝句春怨
卷七 五言绝句哥舒歌
卷七 五言绝句长干行之一
卷七 五言绝句 长干行之二
卷七 五言绝句玉阶怨
卷七 五言绝句塞下曲之一
卷七 五言绝句 塞下曲之二
卷七 五言绝句 塞下曲之三
卷七 五言绝句 塞下曲之四
卷七 五言绝句江南曲
卷八 七言绝句回乡偶书
卷八 七言绝句桃花溪
卷八 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卷八 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
卷八 七言绝句闺怨
卷八 七言绝句春宫怨
卷八 七言绝句凉州曲
卷八 七言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卷八 七言绝句下江陵
卷八 七言绝句逢入京使
卷八 七言绝句滁州西涧
卷八 七言绝句枫桥夜泊
卷八 七言绝句寒食
卷八 七言绝句月夜
卷八 七言绝句春怨
卷八 七言绝句征人怨
卷八 七言绝句 宫词
卷八 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
卷八 七言绝句乌衣巷
卷八 七言绝句春词
卷八 七言绝句宫词
卷八 七言绝句赠内人
卷八 七言绝句 集灵台之一
卷八 七言绝句 集灵台之二
卷八 七言绝句题金陵渡
卷八 七言绝句宫中词
卷八 七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
卷八 七言绝句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卷八 七言绝句赤壁
卷八 七言绝句泊秦淮
卷八 七言绝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卷八 七言绝句遣怀
卷八 七言绝句秋夕
卷八 七言绝句 赠别之一
卷八 七言绝句 赠别之二
卷八 七言绝句金谷园
卷八 七言绝句夜雨寄北
卷八 七言绝句寄令狐郎中
卷八 七言绝句为有
卷八 七言绝句隋宫
卷八 七言绝句瑶池
卷八 七言绝句嫦娥
卷八 七言绝句贾生
卷八 七言绝句瑶瑟怨
卷八 七言绝句马嵬坡
卷八 七言绝句已凉
卷八 七言绝句金陵图
卷八 七言绝句陇西行
卷八 七言绝句寄人
卷八 七言绝句 杂诗
卷八 七言绝句渭城曲
卷八 七言绝句秋夜曲
卷八 七言绝句长信怨
卷八 七言绝句 出塞
卷八 七言绝句清平调之一
卷八 七言绝句 清平调之二
卷八 七言绝句 清平调之三
卷八 七言绝句出塞
卷八 七言绝句金缕衣

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80首有哪些诗词

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80首如下:
1、宿建德江
[ 唐代 ]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独坐敬亭山
[ 唐代 ]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 唐代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小池
[ 宋代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唐代 ]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 唐代 ]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
7、山行
[ 唐代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登鹳雀楼
[ 唐代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江南逢李龟年
[ 唐代 ]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诗三百首必背的古诗

唐诗三百首必背诗词汇总如下
001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002. 感遇其二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003. 感遇其三
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004. 感遇其四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005.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006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007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008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009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010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唐诗三百首》一书,总共才收录了三百首唐诗,对于一个热爱唐诗的人来说,背个三,二百首唐诗,不是太困难的事。再说《唐诗三百首》一书所收录的三百首唐诗,都是唐代顶级诗人的代表作,是所有唐诗中各种形式唐诗中的精华,有古诗,律诗,绝句,叙事诗等,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从五万余首唐诗中,精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即就全部背不下来,只需别人提高头,就能淌淌如流水的背下去,对于一个热爱唐诗的你来说,都是"助莫大焉",古人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
建议下面这些诗最好熟读成诵,举例: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将进酒·君不见
唐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唐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春望
唐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江雪
唐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芙蓉楼送辛渐
唐 ·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静夜思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黄鹤楼
唐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3、登鹳雀楼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 ·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诗三百首究竟是哪三百首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我国,
《唐诗三百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你知道
《唐诗三百首》共有多少首诗吗?
收录了位多少诗人呢?
其中收录的诗人谁的作品最多呢?
其中哪首诗最长呢?
今天,诗词君来跟你一一揭晓。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唐诗数量约有五万多首,后世多有选本。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选择了的唐诗中最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既好读又好背诵的作品,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余首,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唐诗三百首》。
注:《唐诗三百首》自编成以来,每有增补,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诗词君手上的一本《唐诗三百首》为三百一十八首版本,为了实事求是,就以手上这本《唐诗三百首》为例。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少位诗人?多少首诗?
《唐诗三百首》共收录诗人77位,
作品共318首。
这77位诗人分别是:
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翃、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昚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丘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唐玄宗)、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佚名、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馀、祖咏。
《唐诗三百首》体裁分类是:
《唐诗三百首》按诗歌体裁分类,其中
五言古诗(35首)
乐府(43首)
七言古诗(28首)
五言律诗(79首)
七言律诗(53首)
五言绝句(29首)
七言绝句(51首)
《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作最多的诗人是:
杜甫:39首
李白:33首
王维:29首
李商隐:24首
孟浩然:15首
《唐诗三百首》中最长的诗?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长恨歌》共120句,840个字,是《唐诗三百首》中最长的诗歌。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形象的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语言宛转动人,感染了无数后世的读者。
《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节气:杜牧《清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赶上纷纷细雨,淋雨的行人们落魄断魂,询问酒家在哪里,牧童指了指杏花村。
这首诗全篇无一个典故,平实近人,音节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唐诗三百首》中两首佚名诗作: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说是杜秋娘,至今仍有争议。
《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这首诗是题在杭州望海楼的柱子上的。作者名姓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从中体会到一种复杂的情感。这不是一般的思乡之情,而是作者常年羁旅在外而产生的一种落寞之感。
《唐诗三百首》中最全能的诗人:李白杜甫
《唐诗三百首》按诗歌体裁分类,分别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杜甫和李白是唯二两位每个分类都有诗作收录的诗人。
分别是:
《唐诗三百首》中唯一的皇帝诗人:唐玄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这首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25年亲祭孔子时所作。此诗嗟叹了孔子复杂坎坷、栖遑不遇的一生,对孔子生前的际遇深表同情,对他寄予了深深的悼念。
《唐诗三百首》中题目最短的诗:蝉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借由蝉来表达自己坚守本心的志向,“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唐诗三百首》中题目最长的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首诗的题目共59个字,比正文还多出3个字。题目就像序言一般,意为因为战乱,兄弟离散。某天看到月亮,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散在各地的兄弟姐妹。
因为原题名太长,一般人称这首诗为《望月有感》,“一夜乡心五处同”也成为思念的名句。
《唐诗三百首》中的诗人雅号:
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
他在七绝诗上与李白齐名,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
代表作品:《芙蓉楼送辛渐》、《出塞》。
五言长城:刘长卿
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号称“五言长城”,意思是说他人难以胜过。
《唐诗三百首》中收录刘长卿诗作11首,其中五言绝句三首,五言律诗五首,占到收录诗作的70%。
代表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
怎么样,
看完《唐诗三百首》中的记录,
对于《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并非指唐诗只有三百首,而是说的唐诗选集《唐诗三百首》,其中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扩展资料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部分唐诗三百首诗词汇总如下
001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002. 感遇其二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003. 感遇其三
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004. 感遇其四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005.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006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007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008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009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010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唐诗三百首最经典的诗有哪些?

唐诗三百首最经典的如下:
1、《绝句》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草》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内容简介:
《唐诗三百首》共八卷(或作六卷),选诗三百一十首,不同刻本有三百二十一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零二首等多种,常用底本光绪年间的四藤吟社本为三百一十三首。称“三百首”可能是沿袭“诗三百”的说法,只是取其整数而已。
此书收录作者七十七人,包括帝王、士大夫、僧人、歌女、无名氏等,大多数为唐诗代表作家。其中杜甫三十九首,王维二十九首,李白二十九首,李商隐二十四首,孟浩然、韦应物、杜牧各有十多首。
从体裁来看,李白多收五、七言古诗和乐府,韦应物多收五言古诗,王昌龄多收七言绝句,李颀多收七言歌行;而且古体诗以盛唐为主,近体诗则多选中、晚唐。入选诗作有不少是唐诗中的名篇,大都通俗易解,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其中不乏描写生活琐事、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间有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的应制、酬答之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前十首古诗?

1、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2、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3、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4、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5、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6、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7、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8、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9、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10、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 一作:蹙)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唐诗三百首》的前十首古诗: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诗三百首的前十首古诗是: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原版篇目顺序为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述怀——魏征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石竹咏——王绩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凌朝浮江旅思——马周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长安古意——卢照邻
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