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地老虎的解释
- 2、地老虎是什么?
- 3、地老虎是什么昆虫
- 4、地老虎怎么治?
- 5、地老虎又名什么?
- 6、地老虎用什么农药最好
- 7、地虎是什么动物
- 8、地老虎是什么?
- 9、地老虎又叫什么
- 10、地老虎可以吃吗
地老虎的解释
地老虎的解释[cutworm] 见切根虫 详细解释 一种夜蛾的幼虫,形似蚕,灰褐色, 生活 在 土壤 中,昼伏夜出,吃作物的根和苗,主要危害棉花。 词语分解 地的解释 地 ì 人类生长活动的 所在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 之一 )。地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 江河 、 湖泊 的部分:陆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 地主 。 地球上的 老虎的解释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 动物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 * 大部白色,无鬣, 典型 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详细解释.兽名。虎的通称。 宋 苏辙 《湖阴曲》:“老虎穴中卧,猎夫
地老虎是什么?
问题一:地老虎是什么?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又名切根搐、夜盗虫。俗称地蚕。多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黄地老虎(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 白边地老虎(Euxoa oberthuri)和警纹地老虎 (E.exclamationis)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为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
这东西在网上有详细资料,百度找找看就知道了...
问题二:风水大师口中的地老虎指的是什么 猫
问题三:什么是地老虎,怎么样能杀死? 地老虎主要是指夜蛾科的幼虫或毛虫,分布很广,对农作物危害性很大.在每年的5-7月份最厉害.
主要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以小地老虎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尤以长江流域较多。 (1)形态特征 (2)生活史小地老虎一般在黄河以北每年发生三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两岸每年发生四代,分布越向南其代数越多。上海地区一年四代,蛹、老熟幼虫、成虫均可在土中越冬。3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其后几代数量骤减,危害较轻。第一代幼虫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危害,5月下旬在1~2寸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对糖、醋、酒的气味敏感。卵大多产在土面或杂草叶背。初龄幼虫躲在杂草中,先食杂草,三、四龄后白天潜入土中。夜间出土活动,有假死性,并常将咬断的幼苗拖放在洞口,易于发现。 大地老虎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春4月下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后陆续入土越夏。9月上、中旬化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羽化。卵散产在杂草或土块上,至11月孵化。 (3)防治方法 清除杂草,尤其是刺儿菜,以减少虫源。 灯光诱杀成蛾。 用红糖或其它代用品60份、酒10份、水100份、加90%晶体敌百虫原药1份,按比例配成。距地1尺高.每3~5亩苗地放置一盘,次晨取回,清除死蛾。 堆草诱杀。傍晚在苗地推置新鲜的树叶、菜叶及杂草,草堆长2尺,高O叮5尺,相距lO~l5尺;次晨拣草堆下的幼虫,逐堆搜捕。五天后更新草堆。 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1斤加饵料100斤制成毒饵,在傍晚撤至地面诱杀。 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施在幼苗上防治二至三龄幼虫。 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等。
问题四:什么是地老虎? 地老虎也叫地蚕,是一种吃庄稼的害虫
问题五:什么是小地老虎 ? 小地老虎
学名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异名 Noctua ypsilon。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各种蔬菜及农作物幼苗。
为害特点 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卵长0.5mm,半球形,表面具纵横隆纹,初产乳白色,后出现红色斑纹,孵化前灰黑色。幼虫体长37―47mm,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纵带。蛹长18―23mm,赤褐色,有光泽,第5―7腹节背面的刻点比侧面的刻点大,臀棘为短刺1对。
生活习性 年发生代数由北至南不等,黑龙江2代,
北京3―4代,江苏5代,福州6代。越冬虫态、地点在北方地区至今不明,据推测,春季虫源系迁飞而来;在长江流域能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在广东、广西、云南则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cm以下矮小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如小旋花、小蓟、藜、猪毛菜等,卵散产或成堆产,每雌平均产卵800―1000粒。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为害不大;3龄后昼间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杀。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幼虫发育历期:15℃67天,20℃32天,30℃18天。蛹发育历期12―18天,越冬蛹则长达150天。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25℃,在河流湖泊地区或低洼内涝、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地区,如属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尤在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 *** 卵场所;蜜源植物多,可为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将会形成较大的虫源,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预测预报。对成虫的测报可采用黑光灯或蜜糖液诱蛾器,在华北地区春季自4月15日至5月20日设置,如平均每天每台诱蛾5―10头以上,表示进入发蛾盛期,蛾量最多的一天即为高峰期,过后20一25天即为2―3龄幼虫盛期,为防治适期;诱蛾器如连续两天在30头以上,预兆将有大发生的可能。对幼虫的测报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如定苗前每m2有幼虫0.5―1头,或定苗后每m2有幼虫0.1―0.3头(或百株蔬菜幼苗上有虫1一2头),即应防
治。(2)农业防治。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是关键一环;如已被产卵,并发现1―2龄幼虫,则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个别幼虫入土隐蔽。清除的杂草,要远离菜田,沤粪处理。(3)诱杀防治。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孢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三是毒饵诱杀幼虫(参见蝼蛄)。四是堆草诱杀幼虫:在菜苗定植前,地老虎仅以田中杂草为食,因此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卖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4)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喷洒40.7%毒死蚂乳油每667m290―120g对水50―60kg或2.5%溴氰菊......>>
问题六:地老虎长什么样 东北叫地啦呱
问题七:地老虎用什么药 喷辣椒水:取1份干辣椒,加水25份煮成浓液,取1份浓液加10份温水喷作物育苗床,每周1次。
喷蓖麻叶水:取蓖麻叶1份,加水10份煮成浓液。取1份浓液加20份温水喷作物育苗床,每周1次。
浇兔粪水:取1公斤兔粪,加10公斤水,盛于缸中密封沤制15-20天。搅拌均匀,浇于作物根部,既防治地老虎又有肥效。
喷卫生球水:取10公斤水,加入研成细末的卫生球2粒,将其溶解后喷于作物根部,10天后再喷1次。
问题八:地蚕俗称地老虎用什么要能杀死 地蚕,中药名。为唇形科水苏属植物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 Y. Wu的块茎。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及广西等地。具有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之功效。常用于肺结核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贫血,小儿疳积。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
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
生活史和习性: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蛾子)4个阶段。
成虫: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迁飞能力强,一次迁飞距离可达1000km以上;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土缝中、杂草从中、屋檐下或者其他隐蔽处,夜间出来活动,进行取食、交尾和产卵,以晚间19-22时活动最盛;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幼虫:多数为6龄,少数为7-8龄;有假死性,受精后缩成环形。1-2龄幼虫对光不敏感,昼夜活动取食;4-6龄表现出明显的负趋光性,晚上出来活动取食。
各虫态历期: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89℃、10.98℃和11.2℃。在24℃条件下,卵4.25d,幼虫21.1d,蛹14.43d,产卵前期3.9d。完成一代需要13.68d。
地老虎怎么治?
问题一:地老虎怎么解决 1.农业防治
锄草灭虫,杂草是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因此,在春播前进行春耕、细耙等整地工作,可消灭部分卵和早春的杂草寄主。同时,在作物幼苗期或幼虫1~2龄时结合松土、清除田内外杂草,沤肥或烧毁,均可消灭大量卵和幼虫。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可大大压低地老虎的发生基数,减轻后期危害。
2.物理防治
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糖醋液或杨树枝把、泡桐叶或雌虫性诱笼等均可。捕杀幼虫,对高龄幼虫,可在每天早晨扒开被害株的周围或畦边、田埂阳坡表土,进行捕杀,或用泡桐叶诱集捕杀。
3.化学防治
(1)隔7天左右防治,连续2~3次。防治1~2龄幼虫可喷粉、喷雾或撒毒土,喷雾可用辛硫磷乳油、溴氰菊酯、敌敌畏乳油在傍晚进行。防治3龄以上幼虫可撒施毒饵,毒土或毒沙可用辛硫磷、拟除虫菊酯等乳剂拌土,每亩撒施20~25公斤。
(2)毒饵诱杀,用90%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2.5~5公斤,喷在50公斤粉碎炒香的棉籽饼或油渣上,于傍晚溜施于作物幼苗旁边,每亩用量4~5公斤。
(3)15%毒死蜱颗粒剂或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
摘自丰收邦
问题二:地老虎如何治?太多了。 下农药,和种子或苗一起用药。但是注意和种子要有区分或药物浓度不能太高,否则会把种子烧死。
问题三:如何杀死地老虎 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杂草是地老虎的产卵场所,又是迁到作物的桥梁,所以早春铲除地头、地边、田埂路旁的杂草,并带到田外及时处理或沤肥,能消灭一部分卵或幼虫。
2、精耕细作。春耕多耙可消灭土面上的卵粒。秋季进行土壤翻犁晒白,曝晒2-3天,可杀死大量幼虫和蛹,或进行秋耕冬灌,能破坏地老虎越冬场所,减少越冬基数。
3、诱杀成虫和幼虫。对成虫可利用地老虎对酸、甜等物质的嗜好及趋光性,用糖、醋、酒混合液或黑光灯进行诱杀;对幼虫可用泡桐树叶诱杀,将比较老的泡桐树叶用水浸湿,傍晚均匀地放入菜地,每亩70-80片,次日早晨在叶下捕杀幼虫。也可用灰菜、苜蓿、艾蒿、青蒿等混合,傍晚以小堆的方式放置在菜地,次日清晨捕杀堆内幼虫。
4、药剂防治。最好掌握在2龄盛期施药,以便在3龄杀灭地老虎。对药剂的选择应以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为主。地老虎幼虫对拟除虫菊酯药剂最敏感,而对氨基甲酸酯类耐药性强。主要用药技术是:
⑴喷施药液。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2天),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在防治适期地面喷洒(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下同);也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粉1.5-2公斤。
⑵撒施毒土、毒沙。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适量,喷拌125-175公斤细土,或用1份20%速灭菊酯乳油拌2000份细沙撒施,或用2.5%敌百虫粉,每亩1.5-2公斤拌细土10公斤,撒在心叶里。
⑶毒饵诱杀。用90%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3-4公斤,喷在50公斤碾碎炒香的棉籽饼或麦麸上,或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克,拌棉籽饼5公斤(或铡碎的鲜草)撒施。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每隔一定距离一小堆,每亩15-20公斤。
⑷药剂灌根。在虫龄较大时用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每亩用药0.2公斤对水400公斤灌根,或涂于植株茎秆防治(安全间隔期5-7天)。
5、人工捕捉。对于受害较重的菜地,田间出现断苗时,可于清晨拨开断苗附近的表土,捕杀高龄幼虫。
问题四:怎么防治地老虎最好 用人工捉或用生物防治法,刚开始成本大,形成系统后成本很小,很合算
问题五: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地老虎防治适期为4月中-下旬,即地老虎幼虫1-3龄期。
一、防治重点:地势低洼、土壤潮湿疏松,以及前作为绿肥、蔬菜、麦地和杂草丛生的冬闲地,若田间幼虫密度达0.5头/m2以上,在玉米播种时或播后苗前,辣椒、蔬菜等移栽时丹害虫危害造成断苗之前就应进行防治;对于干旱的山坡地,幼虫密度少(0.5头/m2以下)的地块,就不必要喷药防治,以节约成本保护利用天敌。
二、防治方法:1、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过渡寄主,翻耕晒垡,消灭虫卵及低龄幼虫;2、收割绿肥、蔬菜等作物或翻耕时,人工捕杀幼虫;3、药剂防治:推广菊酯类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严禁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地膜玉米可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10-20毫升/亩,与适量的绿肥糠、切碎的鲜草(或菜叶)拌匀撒在塘周围后盖膜;播种时或播后苗前也可选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20毫升/亩等菊酯类药剂兑水,于下午4时后喷雾或灌塘。
问题六:什么是地老虎,怎么样能杀死? 地老虎主要是指夜蛾科的幼虫或毛虫,分布很广,对农作物危害性很大.在每年的5-7月份最厉害.
主要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以小地老虎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尤以长江流域较多。 (1)形态特征 (2)生活史小地老虎一般在黄河以北每年发生三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两岸每年发生四代,分布越向南其代数越多。上海地区一年四代,蛹、老熟幼虫、成虫均可在土中越冬。3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其后几代数量骤减,危害较轻。第一代幼虫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危害,5月下旬在1~2寸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对糖、醋、酒的气味敏感。卵大多产在土面或杂草叶背。初龄幼虫躲在杂草中,先食杂草,三、四龄后白天潜入土中。夜间出土活动,有假死性,并常将咬断的幼苗拖放在洞口,易于发现。 大地老虎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春4月下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后陆续入土越夏。9月上、中旬化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羽化。卵散产在杂草或土块上,至11月孵化。 (3)防治方法 清除杂草,尤其是刺儿菜,以减少虫源。 灯光诱杀成蛾。 用红糖或其它代用品60份、酒10份、水100份、加90%晶体敌百虫原药1份,按比例配成。距地1尺高.每3~5亩苗地放置一盘,次晨取回,清除死蛾。 堆草诱杀。傍晚在苗地推置新鲜的树叶、菜叶及杂草,草堆长2尺,高O叮5尺,相距lO~l5尺;次晨拣草堆下的幼虫,逐堆搜捕。五天后更新草堆。 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1斤加饵料100斤制成毒饵,在傍晚撤至地面诱杀。 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施在幼苗上防治二至三龄幼虫。 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等。
问题七:地老虎用什么药 喷辣椒水:取1份干辣椒,加水25份煮成浓液,取1份浓液加10份温水喷作物育苗床,每周1次。
喷蓖麻叶水:取蓖麻叶1份,加水10份煮成浓液。取1份浓液加20份温水喷作物育苗床,每周1次。
浇兔粪水:取1公斤兔粪,加10公斤水,盛于缸中密封沤制15-20天。搅拌均匀,浇于作物根部,既防治地老虎又有肥效。
喷卫生球水:取10公斤水,加入研成细末的卫生球2粒,将其溶解后喷于作物根部,10天后再喷1次。
问题八:如何杀灭地老虎 农业防治
一是清洁田园,铲除菜地及地边、田埂和路边的杂草;实行秋耕冬灌、春耕耙地、结合整地人工铲埂等,可杀灭虫卵、幼虫和蛹。二是种植诱集植物,在华北地区利用小黄地老虎喜产卵在芝麻幼苗上的习性,种植芝麻诱集产卵植物带,引诱成虫产卵,在卵孵化初期铲除并携出田外集中消毁,如需保留诱集用芝麻,在3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诱杀
用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成虫发生期设置诱蛾器(盆)诱杀成虫。
采用新鲜泡桐叶,用水浸泡后,每667平方米50~70片叶,于1代幼虫发生期的傍晚放人菜田内,次日清晨人工捕捉。也可采用鲜草或菜叶每667平方米20―30千克,在菜田内撒成小堆诱集捕捉。
药剂防治
在幼虫3龄前施药防治,可取得较好效果。
喷粉用2.5%敌百虫粉剂每667平方米2.0―2.5千克喷粉。
撒施毒土用2.5%敌百虫粉剂每667平方米1.5~2千克加10千克细土制成毒土,顺垄撒在幼苗根际附近,或用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适量水喷拌细土125~175千克制成毒土,每667平方米撒施毒土20~25千克。
喷雾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50%杀螟硫磷1000~2000倍液、20%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雾。毒饵多在3龄后开始取食时应用,每667平方米用2.5%敌百虫粉剂0.5千克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均匀拌在切碎的鲜草上,或用90%晶体敌百虫加水2.5~5千克,均匀拌在50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碾碎的棉籽饼(油渣)上,用50%辛硫磷乳油50克拌在5千克棉籽饼上,制成的毒饵于傍晚在菜田内每隔一定距离撒成小堆。
灌根
在虫龄较大、为害严重的菜田,可用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50%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
地老虎又名什么?
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等。
地老虎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
地老虎的危害
1、较小的地老虎幼虫食量比较小,非常喜爱吃作物的叶片,还会危害作物的根部和茎部。
2、地老虎幼虫喜欢在夜间活动,经常咬断作物的叶柄、枝条和主茎部分,对作物的伤害极大。
3、地老虎种类非常多,一只成虫可产卵500粒左右,每年可繁殖3代左右,繁殖速度很快,对各个季节农作物都有影响。
地老虎用什么农药最好
地老虎用敌百虫、菊酯类农药或辛硫磷防治最好。
作物移栽时,先在塘内进行施药防治,再在出苗或移栽成活后,傍晚施药防治。幼虫3龄前,出现受害症状时可用75%辛硫磷乳油100ml/亩兑水少量喷拌细土15公25公斤,撒施于玉米幼苗基部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幼虫4龄后,宜采用毒饵诱杀或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喷雾。
用90%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3~4公斤,喷在50公斤碾碎炒香的棉籽饼或麦麸上,或者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克,拌棉籽饼5公斤(或铡碎的鲜草)撒施。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草坪草根际附近,每隔一定距离一小堆,每亩15~20公斤。
地老虎的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触角雌蛾丝状,双桎齿状,桎齿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则为丝状。前翅黑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缘线均为双条曲线;在肾形斑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褐色楔形斑,3斑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后翅淡灰白色,外援及翅脉黑色。
2、卵:馒头形,直径0.61mm,高0.5mm左右,表面有纵横相交的隆线,出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孵化前顶部呈现黑点。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47mm,头宽3.0-3.5mm。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密布大小颗粒。头部后唇基等边三角形,颅中沟很短,额区直达颅顶,顶呈单峰。腹部1-8节,背面各有4个毛片,后2个比前2个大一倍以上。腹末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深褐色纵纹。
地虎是什么动物
地老虎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被人们称之为“地蚕,夜盗虫”等,因前脚很有力气,平时钻在地下要农作物的根,北方农民习惯叫他土狗子,南方人喜欢叫它地老虎。
地老虎的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间接危害和直接危害。
直接危害是成虫和若虫咬食植物幼苗的根和嫩茎。
间接危害是成虫和若虫在土下活动开掘隧道,使苗根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干枯死亡,致使苗床缺苗断垄,育苗减产或育苗失败。
地老虎是什么?
昆虫名,属夜蛾科。世界约2万种,中国约1600种。成虫口器发达,多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危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
地老虎可以吃的,用油炸,属于高蛋白的食品。其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地老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矿物质钙、铁、磷、锌挂营养成分,可作为滋补食材食用。
昆虫名,属夜蛾科。世界约2万种,中国约1600种。成虫口器发达,多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危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
地老虎种类较多,各棉区发生的种类和轻重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有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大地老虎(A.tokionis Butler)、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 Schiffermüller)等。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或断根虫。属鳞翅目,夜蛾科。食性杂,为害多种作物。
为害状
低龄幼虫为害棉苗生长点,造成多头棉,以后开花结铃少而晚;还可把嫩茎或叶片咬成缺刻,4龄后在茎基部咬断嫩茎,拉至潜藏处继续咬食。幼虫也可取食发芽的棉籽。受害棉田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甚至毁种。
形态特征
见杂食性害虫地老虎部分。
发生特点
河北省1年发生3~4代。每年3月上旬越冬代成虫陆续迁入产卵活动,幼虫吃麦苗或杂草。当棉苗出土后,第一代地老虎幼虫开始为害棉苗,5月份为害盛期。大发生年,如防治失时,可造成毁种或重播。低洼地发生重。成虫晚间活动、交尾、产卵,对糖、酒、醋液和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幼虫有假死性,在水淹情况下可淹死。一般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地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铲除棉田周围的杂草,拾净残茬干草棍,及时鋤划棉田,消灭卵粒和幼虫。为害重的田块可结合灌溉淹死部分幼虫。
(2)诱杀。在越冬代发蛾盛期,采用糖酒醋液盆和杨树枝把诱蛾,或用鲜草堆诱集幼虫,集中消灭。对高龄幼虫,可用90%敌百虫与炒香的饼1∶100搅匀,傍晚顺垄撒在棉花根部,每667平方米撒5千克或90%敌百虫化水喷在(1∶600)鲜草上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在棉田诱杀。
(3)药剂防治。对低龄幼虫(棉苗期)可喷90%敌百虫或50%甲胺磷乳油等8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
地老虎又叫什么
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昆虫名,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触角雌蛾丝状,双桎齿状,桎齿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则为丝状。前翅黑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缘线均为双条曲线;在肾形斑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褐色楔形斑,3斑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中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
地老虎的生活习性:
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蛾子)4个阶段。全国各地发生世代各异,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东北1-2代、广西南宁5-6代。该虫无滞育现象,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在长江流域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杂草丛、草堆、石块下等场所越冬;在我国北纬33以北不能越冬。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其中以沿海 、沿湖、沿河及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处, 土壤湿润杂草丛生的旱粮区和棉粮夹种地区发生最重 ,对其他旱作区和蔬菜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小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 寄主多, 分布广,主要在各类农作物 , 如豆科、十字花科 、茄科、百合科、葫芦科、菠菜、莴苣、茴香等多种蔬菜以及花生、烟草、麻类、芦笋等106 种作物的苗期为害, 同时也是果园、花卉苗圃以及草坪的重要害虫之一。
地老虎可以吃吗
可以的,地老虎漂洗干净以后,放在热油锅里油炸至金黄就可以吃了,其口感和蝉蛹差不多,非常的美味。
地老虎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阶段,对作物危害最大的为幼虫,幼虫的体表为黑褐色,体表粗糙。幼虫生活最适宜的温度为15~26℃,冬季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草丛、草堆、石块下等场所越冬。
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沿河的地块、地势低洼地块、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灌溉地、杂草丛生的地块、上年被水淹过的地块、保水性强的地块、粘壤土对应的虫口密度大。
地老虎的形态特征
地老虎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45毫米,体翅暗褐色,前翅前缘及外横线至中横线呈黑褐色,其中有肾形斑、环形斑及剑形斑,各斑均环以黑边。
在肾形斑外,内横线里有1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内侧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斑,3个楔形黑斑尖端相对,易于识别。
后翅灰白色,腹部灰色。卵扁圆形,高0.38~0.5毫米,宽0.58~0.61毫米,表面有纵横隆脊线。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孵化前呈褐色。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7~50毫米,头宽3~3.5毫米。
体色较深,由黄褐至暗褐色不等,体背面有暗褐色纵带,表皮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小颗粒。头部黄褐至暗褐色。腹部1~8节,背面各节均有4个毛片,呈梯形排列,后2个比前2个大3倍左右,气门后方的毛片也较大,至少比气门大1倍多。臀板黄褐色,有2条较明显的暗褐色纵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