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世界上最可怕的蚕
- 2、世界上最恐怖的虫子
- 3、乌桕大蚕蛾:世界上最大的蛾长有蛇头状翅膀震慑鸟类
- 4、世界上最可怕的虫子有哪些呢?
- 5、这世上真的有冰蚕吗?
- 6、我最怕蚕了
- 7、10最恐怖远古昆虫 令人闻风丧胆(毒性较强)
- 8、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
世界上最可怕的蚕
世界上最可怕的蚕是乌桕大蚕蛾。它是鳞翅目大蚕蛾科的一种大型蛾类,也是世界最大的蛾类,翅展可达180到210毫米。雄蛾的触角呈羽状,而雌蛾的翅膀形状较为宽圆,腹部较肥胖。其翅面呈红褐色,前后翅的中央各有一个三角形无鳞粉的透明区域,周围有黑色带纹环绕,像是蛇头,上缘有一枚黑色圆斑,宛如蛇眼,有恫吓天敌的作用又叫做蛇头蛾。
蚕的特点
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到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到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蚕的生活环境,蚕适合温度是20到30℃,所以不能直接放在很烫的地方。建议放在自己的书桌上,不要被阳光直射,一直盖着盒子的盖子。
世界上最恐怖的虫子
世界上最恐怖的虫子有茸毒蛾、魔花螳螂、蜻蛉、刻克罗普斯蚕蛾、白带天蚕蛾。
1、茸毒蛾
分布区域:广泛分布于丹麦山毛榉树林。茸毒蛾是毒蛾科的一种昆虫,它们的体色非常漂亮,身体上长有大量毛发,趴在树叶上很难被分辨出来,是一种害虫,危害桃、杏、石榴等各种果树的叶和芽。
2、魔花螳螂
分布区域:非洲。魔花螳螂是螳螂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可达13厘米,享有“螳螂之王”的美誉,它们的身体有着五彩斑斓的颜色,艳丽无比,不过只有雄性螳螂才有这种艳丽的色彩。
3、蜻蛉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蜻蛉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它们体形细长,有着五颜六色的外表,轻盈的体态,是著名的观赏昆虫,它们还会捕食很多种害虫。
4、刻克罗普斯蚕蛾
分布区域:北美洲。刻克罗普斯蚕蛾是在北美洲发现的体型最大的蛾,体长可达15厘米,颜色较鲜艳,喜欢栖息在枫树上。
5、白带天蚕蛾
分布区域:墨西哥、危地马拉和美国最南部地区。白带天蚕蛾是天蚕蛾家族成员,虽然外表有着艳丽的颜色,但它们的长相非常怪异,甚至有些可怕,主要以白蜡树干、红玉花芙蓉等树木为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茸毒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魔花螳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蜻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刻克罗普斯蚕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带天蚕蛾
乌桕大蚕蛾:世界上最大的蛾长有蛇头状翅膀震慑鸟类
乌桕大蚕蛾长什么样子 乌桕大蚕蛾有着非常典型的蛾类特征,比如它们的触角都是羽毛状,并且腹部显得极为肥硕,而且翅膀相较蝴蝶更加宽厚,尤其是雌性蛾子最为庞大,体长可达20厘米左右,当然乌桕大蚕蛾最为独特的就是翅膀上长有两个突出的形状,加上两个突出部分还长有眼睛状的斑纹,所以它也被称为蛇头蛾,能够震慑到天敌鸟类,保护自己。
乌桕大蚕蛾翅膀上的花纹也非常繁复华丽,大部分呈现栗色,前后翅的外线呈现渐变的白色,而向内则呈现紫红色,尤其是中心长有典型的三角形透明斑纹,看起来就像是镂空的一样。乌桕大蚕蛾雌性和雄性间外形有着轻微的差异,雌蛾的颜色大多比较暗淡,偏向灰白色,而雄性则偏向红棕色。
乌桕大蚕蛾的生活习性 乌桕大蚕蛾和眉纹天蚕蛾一样,成年后口器就会逐渐退化,这使得它们的寿命并不会很长,因为这段时间它们几乎是无法进食的,只能依靠着身体内的脂肪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所以大多乌桕大蚕蛾都会在成年一周后死亡,一般来说雌性会比雄性的脂肪更多,所以活得也会更久一些。
乌桕大蚕蛾的繁殖方式 雌性乌桕大蚕蛾会被动的等待雄性的靠近,每到繁殖季节,雌性乌桕大蚕蛾就会分泌荷尔蒙吸引雄性,最远的时候可以飘散到数公里外,这时雄性就会通过羽状触角接受到,最终完成交配,将卵产在树叶的背面,达月两周之后蛹就会破,这时幼虫就会开始啃食叶子,从而逐渐长成成虫。
世界上最可怕的虫子有哪些呢?
世界上最可怕的虫子居然在家里经常见到太吓人了
我认为应该是黑寡妇蜘蛛了。蜘蛛毒性十分的强烈,并且也没有什么药物可治疗。
我觉得蚂蝗就挺可怕的,吸血,还会导致皮肤发痒,挺可恶的,要远离有蚂蝗的水源。
世界上最可怕的虫子应该是蟑螂了,因为生存能力太强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你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小昆虫,却有可能对你造成伤害,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死亡。比如巨型蚕毛虫、子弹蚁、亚马逊巨蜈蚣、采采蝇等,这些昆虫可能看着不起眼,但是遇到了它们一定要离得远远的。
巨型蚕毛虫
这种虫子生活在南美洲身上,布满细小的毛刷,当触碰她的身体时,毛刷会释放出毒素。而这种毒素会随着血液进入人体,最后渗入大脑,导致人死亡。巨型蚕毛虫每年都会造成数人死亡,目前在记录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500。可以说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种虫子。
子弹蚁
在世界上所有昆虫中被叮咬后,最痛苦的应该就是子弹以了。在世界上所有蚂蚁中,它属于最大的。工蚁的长度就超过了2.5厘米,外表看起来就像没有翅膀的黄蜂。蚁后的大小和工蚁差不多。被子弹蚁叮咬后,毒液会在身体内造成长达24小时的剧烈疼痛,它也因此闻名世界。
亚马逊巨蜈蚣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蜈蚣,长度可达35厘米。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一共分为21到23个节块,每个节块都有腿。非常的具有攻击性,在战斗过程中,它的腿可以紧紧的抓住敌人。同时本身携带的毒液对于人类来说,虽然不致命,但是会引起严重的疼痛、肿胀,严重者还会发烧。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别看这些虫子非常不起眼,但是遇到了千万要谨慎。
这世上真的有冰蚕吗?
应该没有
世界上没有冰蚕,只是传说中的一种蚕。
基本介绍:
《春秋异考》
冰蚕,性至阴,有剧毒,产于北冥蛮荒,柘叶为食,丝极韧,刀剑不可断,作琴瑟弦,远胜凡丝矣,然遇火即化。
阴兴于三九,故冰蚕三变而所消,死于九,三九二十七,故二十七年而茧。
然若以冥泠柘为食者,可九变,喜战好斗,两蚕相遇,不死不休,死者可化茧,茧破则复生,九死而九生者,冰蚕魄也!十丈之内莫敢近,遇之则冻毙,然得之以烈火煅,可得冰蚕珠魄,至宝!
定义:
(1) 传说中的一种蚕。《拾遗记》卷十:“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袁桷《伯庸开平书事次韵》:“桂蠢除烦来五岭,冰蚕却暑贡三齐。
(2).普通蚕的美称。
(3).有时也用于指蚕茧散热用冰蚕
是一种以纯铜为材料的电脑散热片,上面有一层硅胶垫,并具有比较强的粘度,主要在笔记本散热中使用,在笔记本原本散热片上贴上冰蚕,让冰蚕吸收原本散热片上的热量释放出去。
我最怕蚕了
我害怕的事情,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其中,最害怕的就是养那种长长软软的动物,尤其是像这次自然课要养的蚕宝宝,我一想到就感到害怕。
记 得我就读幼儿园的时候,大姐从学校拿回了三只蚕宝宝。刚开始养的时候,并不觉得可怕,反而觉得他们吃桑叶的样子很可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蚕宝宝变得 又大又肥又软,正当换取桑叶的时候,我的手不小心碰到它肥大的身体,软软的,好恐怖,好恶心喔!从那时起,我开始对养蚕感到无比的害怕。
养蚕宝宝虽然是我最害怕的事,但是,我希望可以慢慢的克服蚕宝宝带给我的恐惧感,并且渐渐的训练自己的胆量,不再害怕任何事。
以上就是作文栏目为您我的文章,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示,写出好的作文。
10最恐怖远古昆虫 令人闻风丧胆(毒性较强)
在远古时代,不少生物都令人闻风丧胆,尤其是恐龙,想必有人听到都觉得非常害怕。除了恐龙以外,10最恐怖远古昆虫分别有哪些呢?下面我要给大家介绍非常恐怖的一些昆虫种类,它们都无一例外是远古生物。那么,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竟有多恐怖吧!
10最恐怖远古昆虫 1、巨脉蜻蜓
巨脉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一种昆虫,在外貌上与现代的蜻蜓接近。它的翅膀展开阔75厘米,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现过的最大的昆虫物种,但是早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就已灭绝。它以其他昆虫及细小的两栖动物为食物。
2、日本大黄蜂
日本大黄蜂是世界上个头最大的黄蜂,其他种类的大黄蜂以及像螳螂一样的较大型昆虫都无法与日本大黄蜂相比。日本大黄蜂对敌人绝对是残酷无情,它们的针刺巨长,达到6.35毫米,排出的毒液是一种腐蚀力极强的酶,能够分解人体组织,素有"来自地狱的大黄蜂"之称。
3、狼蛛霍克黄蜂
狼蛛霍克黄蜂主要生活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地区,为该州的官方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蜂类动物,成年时体长约为2英寸(约5厘米)。和普通黄蜂类动物带有黄色和黑色间隔带状外表不同,狼蛛霍克黄蜂的外表带状物呈蓝黑色,并带有明亮橘黄色或火红色翼翅。
4、巨型水臭虫
巨型水臭虫成年可长至5英寸长(合12厘米),主要生活在泰国淡水区域,以池塘中的昆虫、小虾、蝌蚪及鱼苗为食。野生巨型水臭虫带有毒性,被其叮咬后可以造成肌肉永久性损伤。为此,在泰国当地,巨型水臭虫有个绰号为"脚趾叮咬者"。
5、骆驼蜘蛛
成年骆驼蜘蛛可以长到10英寸(合25厘米)宽,其爬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0英里(合16千米),并喜欢生活在黑暗环境中。骆驼蜘蛛其实并不是蜘蛛。它们有时被称作风蝎,但是它们也不是蝎子。它们是一种称作solipugids的节肢动物,不具有毒性,也没有产生丝的能力。
6、食鸟蜘蛛
食鸟蛛是自然界中最巧妙的猎手之一。它有喷丝织网的独特本领,在古树枝间编制具有很强黏性的网,一旦食鸟蛛喜食的小鸟、青蛙、蜥蜴和其他昆虫落入网中,必定成为食鸟蛛的口中之食。食鸟蛛一般多在夜间活动,白天隐藏在网附近的巢穴或树根间,一有猎物落网,它就迅速爬过来,抓住猎物,分泌毒液将猎物毒死作食物。由于它十分凶悍,人类也得提防。
7、歌利亚甲虫
在非洲暗无天日的丛林中生存着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昆虫:歌利亚甲虫。雄性歌利亚甲虫体长约4.3英寸(约合11厘米),体重约3.5盎司(约合100克)。有些宠物爱好者已经开始在家中饲养歌利亚甲虫,并以常见的狗粮或猫粮作为其食物。
8、巨型沙螽
巨型沙螽是一种属于节肢动物门的蝗虫,仅生活在新西兰国内的几个岛屿中。 这种大蝗虫有11个不同的种类。最明显的体态特征为这种昆虫没有翅膀。由于新西兰人无意之中引入老鼠,致使巨型沙螽才在新西兰灭绝。巨型沙螽是世界上最大的昆虫,也是迄今发现最重的昆虫。
9、乌桕大蚕蛾
乌桕大蚕蛾是鳞翅目大(天)蚕蛾科的一种大型蛾类,也是世界最大的蛾类,翅展可达180-210毫米。它的庞大翅膀最高纪录有400平方厘米之广,其前翅的最长长度亦足有25至30厘米。哥斯拉系列中的著名怪兽摩斯拉,就是以皇蛾作为原型。
10、远古蜈蚣虫
生活在石炭纪时期,距今3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灭绝。身长可达到8.6英尺(约合2.59米)外形与现代蜈蚣类似,模样十分可怕,体型巨大。庆幸的是,这种动物生活在3亿多年前,现在已永远不会突然出现在任何人的身边。远古蜈蚣虫生活在石炭纪时期,在距今3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灭绝。
从上面最好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昆虫都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大部分毒性比较强,甚至有一些昆虫喷出的毒液腐蚀力极强。那么作为时最恐怖远古昆虫,虽然它们的毒性比较强,但是很多都已经灭绝了,因此属于远古的生物,所以大家不用过于害怕,其实离我们的生活都比较远。
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
蚕,是蚕蛾的幼虫,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那么你知道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都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相关资料。
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排行榜
1.【桑蚕】
又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为Bombyx mori Lin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
蚕蛾幼虫,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2.【虎蚕】
也称虎斑蚕,斑马蚕,老虎蚕,通常称为“虎蚕”。寡食性昆虫,幼虫期喜食桑科植物,尤其是桑树叶。一般为一化性,即1年仅孵化一次。在长江流域地区,自然情况下,虫卵在4月上中旬自然孵化。经过约23-28天的人工饲养后,幼虫结茧化蛹,再经过9-15后成虫羽化破茧而出,成虫(蚕蛾)交尾产卵后死去。所产之卵经过夏,秋,冬三季,于次年春季孵化。一个世代从蚕卵孵化起到死亡约为40天。幼虫成长到极致时,大小为蚁蚕(刚孵化时)的10000倍左右,雌蚕长可达7cm以上,雄蚕略小。性温和,可与其他种类家蚕混合饲养。
3.【柞蚕】
(学名:Antheraea pernyi ),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古称春蚕、槲蚕、栎蚕,也叫山蚕。一种吐丝昆虫 ,因喜食柞树叶得名 。茧可缫丝 ,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虫体可食用,可做药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昆虫资源。
柞蚕起源于我国山东省鲁中南地区,其茧丝的产量仅次于家蚕。目前,柞蚕产业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贵州、四川等省区,日本、韩国、印度、朝鲜等国家也有少量分布。可以说柞蚕是我国的特色产业,柞蚕茧年产量已达到7万吨,其中辽宁省的柞蚕产量占到全国份额的80%和世界份额的70%。
4.【蓖麻蚕】
又称印度蚕木薯蚕,是蚕的一个品种。它原是野外生长的野蚕,食蓖麻叶,也食木薯叶,鹤木叶、臭椿叶、马松叶和山乌柏叶,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食性蚕。现在是在野外生长,由人工放养,也有在室内由人工放养的。
蓖麻蚕所结的茧两端尖细,形如枣核,中部膨大,腰幅两侧阔狭不相等,也有的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尾部封闭,头部有一个出娥小孔。蓖麻蚕最适宜在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夏季生长。它原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森林中,故又有印度蚕之称。
5.【天蚕】
是指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的中国天蚕。又名山蚕。日本称日本柞蚕。一种吐丝昆虫。丝为高级纺织原料。一化性,完全变态。幼虫4眠5龄,全龄50~60日。1龄幼虫体黄绿色,2龄起呈绿色。成虫多为橙黄色。小蚕在中国东北地区可在室内插枝饲养,大蚕则放养柞(栎)林中,在人工管护下任其觅食。丝长约600米左右,纤度5~6旦〔1旦(D)=0.111112×10-6kg/m〕,强力和伸度分别为桑蚕丝的2.5倍和1.5倍,经缫制后能保持其固有的绿色天然色泽。织品柔软,无褶皱。天蚕生长在靠近江河湖泽林子里的柞树上。这里的林地潮湿,野草茂盛,很适宜天蚕的生活。
6.【琥珀蚕】
(Antheraea assamensis Helfer,1837),学名钩翅大蚕蛾,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昆虫,一般生长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丘陵气候条件下,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Assam)和与之相邻的缅甸部分地区,在我国云南也广泛分布。琥珀蚕丝具有天然的金黄色,有光泽,强伸力好、吸湿性强,耐洗,不易褪色。当前只有印度在生产利用,在印度称阿萨姆蚕或姆珈蚕(Muga silkworm)。琥珀蚕丝年产量120~150吨,主要用于织高品位的腰带、沙丽等,琥珀蚕丝产量稀少,华丽高贵,享有盛誉,在古印度一直是皇家御用品,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是家蚕丝的3~5倍。
7.【樟蚕】
(fish line silkworm),鳞翅目大蚕蛾科昆虫,一种野生吐丝昆虫,又称枫蚕。其丝可制成蚕肠线(伤口缝线)和优质钓鱼丝,故称渔丝蚕。中国、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均有分布;中国多见于广东、台湾、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一化性,完全变态,以蛹越冬。樟蚕食叶的植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樟树、枫树、柜柳、野蔷薇、沙梨、番石榴、紫壳木及柯树等,食樟树叶者,丝质最优,食枫树叶者丝质较差。
8.【栗蚕】
以核桃叶、板栗叶为主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分布于中国、日本等地。主要食核桃、板栗、杏树、枫杨、桷、枥、樟、榆等树叶。食核桃叶的茧重,茧层厚,食棣及板栗叶者较差。在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等省,每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有野生情况下,幼虫在5月是下旬孵化,4眠或5眠,于6月下旬成熟,经50d左右老熟结茧,茧外观呈灯笼状,有大小不等的网眼。结成茧需时2d左右,经3-5d后化蛹,茧可缫丝,也可作绢纺原料,丝质优良。栗蚕也可以从熟蚕腹中取出丝腺,浸酸后拉长作钓鱼丝或医疗用丝。
9.【乌桕蚕】
又名大山蚕、大乌桕蚕。分布于中国、印度、日本、缅甸、越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以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的山区为多,江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处也有发现。2化或3化,蛹态越冬。从4-11月为饲养季节。成虫翅展达25-30cm左右,是蛾类中最大型的1种,有“蛾王”之称。翅顶呈镰状弯曲,头、胸、腹均为赤褐色。前、后翅的中央有3角形透明斑纹,斑纹外缘为黑色,黑色线的外缘为淡红色至紫褐色。前、后翅的外缘为褐色并带有波状黑线,前翅翅面有一眼状纹。产卵两夜,约200粒。各代卵期7-10天。幼虫期6龄或7龄,春、夏蚕全龄期35天左右,秋蚕40天左右。春茧较大,秋茧较小,茧长约8cm,幅约3cm,全茧重6.5-10g,茧层重0.9-1.1g,茧层率约10%。茧脱胶后可纺丝,丝质优良,强伸力均好,织成的绢绸,称“水紬”,非常耐用。
10.【柳蚕】
为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ctias selene Hubner。又称大青天蛾蚕、中桕蚕。分布在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中国各地都有。柳蚕1年2-3代(很少4代),以蛹越冬。主要食柳、枫杨、乌桕、樟、泡桐等树叶。熟蚕在叶片间结茧,茧形大,暗褐色,能缫丝300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