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什么意思,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8 12:41:21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女的对男的说了一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本意是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所以要看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这句话的,如果是男的告白时女的说这句,基本就等同于拒绝,如果其他情况,还是要看的~~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可为正义事业而死,也不愿屈辱地活下去。
哪怕所追求的纯洁完美的爱情会碎掉,也不允许所追求的爱情受到玷污而保全。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天保时诸元帝室近者多被诛戮。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语出唐代史学家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为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最终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杀,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大大升华,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你见过面对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星座吗?有三个星座,他们追求这种感情,他们相信,一段感情有了裂痕以后,就是永远,即使再修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对自己的爱情要求十分严格,他们追求完美,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极致。在他们眼中爱情是神圣的,不容别人伤害,我们一起去看看!
处女座:天生的完美主义
处女座是天生的完美主义,想去实现一切的完美,最好是十全十美,他们也有很好的审美观,他们要的爱情,一定是处处符合自己审美的,对方从外表到内心都能够配得上自己,而且能够寻找到兴趣和事业方面的契合,如果对方背叛了处女座,处女座会马上选择分开,无论之前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这段感情就到此为止,因为处女座不想再继续错下去。
处女座相信,一段能够伤害自己的感情,一定不值得自己留恋,哪怕这段感情一丝丝裂痕,处女座也扔掉不要,他们结束感情之后,不会选择藕断丝连,只会选择越来越心狠。处女座被伤害以后,下一次感情就会充满防备心,不那么的去付出真心了。
狮子座:不容原谅的背叛
如果有人背叛了狮子座,他们是不会原谅的,因为他们觉得,背叛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去原谅,哪怕对方有一点点外心,并没有出轨的的实际做法,狮子座也不能同意,狮子座觉得,对方有这个想法,就证明不爱自己了,就证明配不上自己了。
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不容许一个不完美的爱人,在自己身边,狮子座觉得自己的爱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爱人,或许不需要高颜值,但一定要足够温柔和体贴,或许不需要能挣多少钱,有多大的事业,但一定要能够懂自己的心思。毕竟爱情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灵魂上的!
狮子座的人接受不了同床异梦,也接受不了爱人的背叛。一段爱情,一定要两个人携手并进,有什么风雨两个人一起扛,为什么要一个人先走呢?
天蝎座:不奢求别人回头
如果说,十二星座中,谁分手绝不回头,那一定是天蝎座,天蝎座分手之后是绝对不会回头的,他们不想要将就,爱一个人就要与对方一辈子厮守,将就的感情只会越来越委屈,也耽误了对方的时间。天蝎座分手之后,会迅速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迎接下一位爱人,或是干脆一个人单身到底,把对方留在心里。
这并不代表天蝎座把前任看得有多么重,只代表天蝎座爱得累了,想要休息一下,天蝎座爱就爱得彻彻底底,分就分得干干净净,前任不必来打扰天蝎座,因为天蝎座从来没有指望过对方能够回头。
即便对方回头,天蝎座也不要了。这好像一个玩具,在外面很多天,天蝎座都觉得这个玩具很脏。天蝎座追求完美的爱情,不图对方有名有利,但图对方爱自己一生,如果对方做不到心灵的条件,那么谈其他的都无用。
结语
以上三个星座,对爱人付出了什么,也希望爱人回馈给自己什么,他们给爱人付出了十全十美的爱情,一定希望爱人回馈给自己完美的真心,如果对方的真心有一点点瑕疵,他们都是不要的,或许身边的人总是劝说,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真情了,不如将就一下。
可是他们的世界中,没有将就!这三个星座,从来都不会接受有裂痕的感情,哪怕对方有一点点觉得自己不好,他们也会抽身而出,爱情这件事,本来就应该有百分百的投入,因为爱情是最神圣的,也是最完美的!你是以上三个星座吗?
意思是男的分两种:一种是玉,一种是瓦。表达这个女的死了都要爱玉男,死也不去爱瓦男。
宁可死,也不嫁给这个男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一句成语,意思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语出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白话译文:怎么可能放弃自己本来的家族姓氏,改姓他人的姓氏,大丈夫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瓦“,并不是砖头瓦片的意思,而是瓦器的意思。瓦器是用泥土烧制的器物。比如瓦罐就是一种常见的瓦器,战国时的大诗人屈原在《楚辞》中提到”瓦釜雷鸣“,瓦釜就是指砂锅,也是一种瓦器。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北朝东魏丞相高洋发动宫廷政变,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北齐。高洋心狠手辣,为了不留后患,在公元551年又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杀死了,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远房宗族像元景安这样的人想要改姓高姓来保住性命。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最终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杀,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
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大大升华,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是什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宁愿破碎成为宝玉而不愿完整但不起眼卑微的因素。这句话常用来表达人们所追求的真理、良知、尊严和荣誉等高尚品质的态度。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礼记·大学》中的经典名言:“士不可以不修身,思不可以不学,诗不可以不读,礼不可以不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取于吉,舍于凶,此皆传之之道也。” 意思是说:一个君子必须要修身养性,勤奋学习,不可不读古籍、不可不修建立卓越的道德行为,如果必须在吉利和凶险之间做出选择,决不能为了一时的安逸而追求浅层次的财富和利益。
在团队、组织和国家层面上,这句成语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团队、组织或国家,如果只追求片面的利益和短期的成功,不顾及整体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那么最终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在组织和国家层面上,需要倡导一种追求真理、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才能在全面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现代社会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成语常用来勉励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不为眼前的苟且和安逸所迷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句成语传递着一种高远的思想境界,秉持着追求真理、尊严和荣誉的信念,表达着人们奋斗不息、超越自我,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成语虽然崇高,但不是所有人或团队都能够承受这种牺牲,特别是在存在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更需要权衡得失,采取更为实用的措施。总之,在遵循法律和道德准则的前提下,人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策,在关键时刻作出明智的抉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团队的应用
1、培养团队的战斗力:这种精神能够培养团队成员的永不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增强团队的战斗力并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协调:在实现团队目标的道路上,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当成员为了团队目标宁愿忍受困难的痛苦,放弃个人的利益,团队合作、协调的精神就更容易得到发扬。
3、提高团队的效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实现目标的同时能够节省时间和资源。
4、建立团队的声誉和形象:团队成员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能够树立团队的形象,使其成为公认的良好形象,从而建立团队的声誉和形象。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完整意思是什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nìng
wéi

suì,bù
wéi

quán
)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北齐书·元景安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句成语见于《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不愿屈辱.

宁为玉碎是什么意思,不为瓦全又是什么意思,体现了梅兰芳什么?

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语见(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语见(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元景安传》)
梅兰芳为了尊严、进步的事业,有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精神。梅兰芳不惜抛弃自己喜爱的事业留起长须,也不为日本人表演戏剧。
宁为玉碎是什么意思,不为瓦全又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是一个鸡蛋,也要涂对方一身黄
碎了
不碎
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语见(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是什么意思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 宁可什么也不要, 也不要不好,不完美的东西.
这个成语来源于《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
高洋当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亲信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 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
残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
但是,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三个月后,高洋因病死去.再过18年,北齐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是什么

这个简单通俗一点的意思就是破罐子破摔。
同归于尽。
即使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让对方好过。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拼音: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释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 比喻宁愿为正义守大节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处于绝境之下毅然为了大义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悲壮场面和崇高气节。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是什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解释

1、解释: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2、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3、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4、示例:刘绍棠《花街》:“~,无耻苟活,生不如死。”5、近义词宁死不屈。6、反义词忍气吞声、苟且偷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什么意思?

宁愿作为高贵的玉石粉碎了,也不愿作为低俗的瓦片而保全,表示一个人有不愿苟且偷安的高贵气节.
故事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 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 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 高洋当皇帝第十年六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 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亲信召来问 道:"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 天下夺回来?"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陛下,这 要怪玉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残忍的高 洋竟相信了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 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 房宗族也非常恐慌,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 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 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他说:"怎 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 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 受屈辱!"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小女子遇到一个暴徒,为了保持自己的贞洁,宁愿咬舌自尽,也不想让这小子得逞.也可以这样理解的.
宁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陶器被保全。比喻可堂堂正正的守大节,也不愿苟且偷生。[源]《北齐书.元景安传》
宁愿作为高贵的玉石粉碎了,也不愿作为低俗的瓦片而保全,表示一个人有不愿苟且偷安的高贵气节.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
大大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释义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
故事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 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 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 高洋当皇帝第十年六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 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亲信召来问 道:"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 天下夺回来?"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陛下,这 要怪玉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残忍的高 洋竟相信了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 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 房宗族也非常恐慌,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 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 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他说:"怎 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 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 受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