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卓英,吴逸志和罗卓英什么关系?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8 22:08:47 浏览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薛岳为啥叫罗卓英长官呢

级别高,关系深。1、罗卓英的级别比薛岳高,按照规定,薛岳喊罗卓英为长官。2、罗卓英与薛岳私下关系好,经常配合打伏击战,对薛岳帮助多,所以呼罗卓英为长官。
罗卓英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 也就是第九战区的副长官 薛岳称呼罗卓英罗长官很正常 以后罗卓英远征军司令长官 第三战区的司令长官 叫一声罗长官很正常
薛岳称呼罗卓英为长官的原因有两个:
1. 薛岳的级别比罗卓英低,按照规定,他需要称呼罗卓英为长官。
2. 罗卓英与薛岳私下关系好,经常配合打伏击战,对薛岳多有帮助,因此薛岳尊称罗卓英为长官。

罗卓英的电视剧有哪些

  罗卓英的电视剧有:中国远征军,抗日战争,长沙保卫战。

  罗卓英,字尤青,号慈威,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私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抗战期间,因指挥上高会战取得大捷,获授青天白日勋章。

  罗卓英早年参加东征、北伐及中原大战等役,由下级军官累升至国军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之罗店争夺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仁安羌大捷、平满纳战役等重大战役。

  历任第十六军团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兼第5兵团总司令、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次长、青年军总监、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大会代表。

罗卓英将军简介

罗卓英将军简介 , *** 上将罗卓英 (1896年3月19日-1961年11月6日),原名东潘,谱名高哲,学名典荪,字尤青,别号慈威(又作慈卫),1896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乡曲滩村宜洋坪,幼年过嗣与同县湖寮乡岭下村的叔父。 罗卓英将军简介

由陈诚领衔的土木系,以陈诚的起家部队罗卓英简介,第十八军(木字拆开为十八)、第十一师(土字拆开为十一)而得名,是 *** 军队中的重要势力,第十八军更有 *** 五大主力之一的称呼。

土木系中拥有着 *** 军队中的诸多高级将领,其中有着“四大金刚”的说法,随着陈诚在国民 *** 中地位势力的水涨船高,他们也是跟着升迁,成为 *** 内的大红人。

罗卓英,原名东潘,谱名高哲,学名典荪,字尤青,别号慈威,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人,幼年时在私塾就读,后曾就读于大埔官学和大埔中学。1922年,他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与陈诚是同学,两人关系很是不错,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毕业后,罗卓英曾回到老家任教。

1925年,罗卓英投入到东征军中,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因为在战斗屡次立下战功罗卓英简介,1928年时,罗卓英已经升任为第18军副军长。之后, *** 军队对中央红军的第一、二、三、四、五次围剿,罗卓英也率领所部参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罗卓英被任命为第16军团上将军团长兼第18军军长、后又兼任第15集团军上将总司令。淞沪会战时罗店争夺战中,罗卓英率领所部奋勇抗战,让日军难以前进一步。之后,他又率领所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等知名战役,在与日军的交战中,大展神威,给予日军重创。

1942年,罗卓英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统帅军队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取得了“同古大捷”、“仁安羌大捷”及 “东枝大捷”等胜利。之后,远征军失利,他率领部队进入印度,被任命为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训练国军战士。不久后,他又被调回国内,出任军令部次长、东南训练团教育长、青年军总监等职务。

1947年,罗卓英被派往东北战场,出任东北行辕副主任。1948年,他又出任了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主要负责协同陈诚经营台湾,训练新军。长官公署撤销后,他又改任为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职。1961年,罗卓英在台北去世。

罗卓英的介绍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国军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军团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太平洋战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国民党最高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次长、青年军总监、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大会代表。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广东省政府主席。1946年晋升为陆军上将。1947年8月赴沈阳,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主任陈诚)。1948年2月,随陈诚离职南下,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协助陈诚经营台湾,改编整训败逃的国民党军队。金门战役初起,罗卓英正巧与胡琏从台北抵金门,原意以胡琏取代汤恩伯与李良荣;惟正值战事激烈进行,罗卓英以第18军老长官身分于旁督战,但未参与指挥。不久,长官公署撤销,改任台湾政权“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职。1961年11月6日,因患糖尿病逝于台北。其族人多随之迁往台湾,乡居屏东县。

罗卓英是一级上将吗 罗卓英与薛岳谁更厉害

不是,只是陆军上将。薛岳是1952年升的一级上将。两人打日本鬼都很厉害,但薛岳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有抗日“战神”之称。
罗卓英从来没有当上过一级上将,一直只是上将,但凭他的能力绝对能当上最起码二级上将,
罗卓英不是一级上将。他是1946年6月13号晋升中将加上将衔。1961年去世。究其一生,罗一直是上将,从来不是二级上将,更不可能是一级上将。
至于他与薛岳相比谁更厉害,这就不太好比较了。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抗战中,罗卓英率部参与了大多数会战,其参战之频繁、战区跨度之大、战绩之辉煌,可以说无出其右者,他的18军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他指挥了上高战役,他还是中国远征军的总指挥。 薛岳则指挥了震惊中外的长沙会战,一战胜过他人无数战,薛岳是一级上将(1952年晋升)。应该说,薛岳的名气大,罗卓英的功劳大。

缅怀抗战名将:罗卓英

  1922年6月毕业回到广州,先后在大埔中学任教务主任,在湖山官学任校长,并倡办湖山中学。1923年,罗卓英曾受邹鲁推荐,任湖梅军少校参谋,但旋即辞职。1925年,罗卓英正式投入军界。
   率领千万健儿与日寇血战沙场
  罗卓英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当国家民族处于此危难的时刻,罗卓英率领千万健儿与日寇血战沙场,谱写了人生最光荣的一页。他率部先后参加了上海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
  1941年3月,日军发动了鄱阳湖扫荡战。由日寇三十三、三十四师团、池田混成旅团,及远藤少将指挥的第三飞行团组成的扫荡部队,共出动了四万余人,飞机百余架,坦克四十余辆,分三路合击第十九集团军的指挥中心上高。罗卓英指挥刘多荃的第四十九军、李觉的第七十九军、王耀武的第七十四军和赶来增援的七十二军李良基师,共六万余人,与敌人作战。据当时战报说,日军毙伤24000余人,被俘72人。

薛岳和罗卓英谁的官大

薛岳和罗卓英都是国民党著名抗日将领,从级别来看薛岳高于罗卓英。
薛岳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上将军衔;而罗卓英是副司令长官,中将军衔。在《长沙保卫战》中,罗卓英后来也成为上将,但薛岳是一级上将,因此薛岳的官职在罗卓英之上。
切,罗卓英也是国军一级上将,他们都是客家人,一个是梅州的客家人,一个是韶关的客家人,罗卓英只是在井冈山时期和红军打过半年的仗,被后来的人在国军一级上将名单中遗漏了被雪藏了
薛岳吧,在《长沙保卫战》里,薛岳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上将军衔,罗卓英是副司令长官,中将军衔。后来罗卓英也是上将了,但是薛岳是一级上将,更厉害

吴逸志和罗卓英什么关系?

吴逸志和罗卓英是**上下级关系**。一九三九年八月,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是陈诚,代司令长官是薛岳,前敌总司令是罗卓英,参谋长是吴逸志。
吴逸志和罗卓英上下级关系。一九三九年八月,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是陈诚,代司令长官是薛岳,前敌总司令是罗卓英,参谋长是吴逸志,所以他们是上下级关系。

罗卓英的战斗序列

十五集团军兼总司令 陆军中将陈诚副总司令 陆军中将罗卓英 (后任总司令)右翼军第十八军 兼军长罗卓英中将第十一师彭善少将(军校一期,后官至武汉警备总司令)第六十七师李树森少将(军校一期,后官至湖南省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第九十八师 夏楚中少将(军校一期,后官至廿集团军总司令)炮兵第十六团左翼军第卅九军 军长 刘和鼎中将(保定三期,原赖世璜部皖军)第五十六师刘尚志少将第十四师霍揆章少将(军校一期)江苏保安第二、四团 预备兵团第七十四军 军长俞济时中将(军校一期)第五十一师王耀武(军校三期)第五十八师 俞济时(兼)第六师 周碞中将第九战区赣北地区指挥系统如下:  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部  总司令 陆军上将罗卓英  参谋长 陆军中将罗为雄  第十九集团军  总司令 罗卓英上将  参谋长 罗为雄中将第四十九军  军长 刘多荃中将  第一○五师 王铁汉少将  预备第九师 张言传少将第七十军  军长 李觉中将  第十九师 李觉中将(兼)  第一○七师 段珩少将第三十二军  军长 宋肯堂中将  第一三九师 李兆瑛少将  第一四一师 唐永良少将  第一四二师 傅立平少将第七十九军  军长 夏楚中中将  第一一八师 王严少将  第七十六师 王凌云少将  第九十八师 王甲本中将  预备第五师 曾戛初少将  第三十集团军  总司令 王陵基上将  参谋长 宋相成中将第七十二军  军长 韩全朴中将  新十四师 范楠宣少将  新十五师 邓国璋少将第七十八军  军长 夏首勋中将  新十三师 刘若弼少将  新十六师 陈良基少将  湘鄂赣边区游击指挥部  总指挥 樊崧甫中将  第八军  军长 李玉堂中将  第三师 赵锡田少将  第一九七师 丁炳权少将第七十三军  军长 彭位仁中将  第十五师 汪之斌少将  第七十七师 柳际明中将  军委会直辖预备队  第一集团军 (滇军系列)  总司令 卢汉 二级陆军上将  代总司令 高荫槐中将  参谋长 赵锦雯中将第六十军  代军长 安恩溥(上将头衔、中将 实差)  第一八二师 安恩溥中将  第一八三师 杨宏光少将  第一八四师 万保邦少将第五十八军  军长 孙渡中将  新十师 刘正富少将  新十一师 鲁道源少将  新十二师 龚顺璧少将  第七十四军  军长 俞济时中将  第五十一师 王耀武少将  第五十七师 施中诚中将  第五十八师 冯圣法少将

罗卓英对薛岳哪个厉害

都是陈诚系的,罗卓英主要是从是后勤保障,政治方面的工作,而薛岳一直作为军事干部,所以这两个人没什么可比性啊。
罗卓英职位没薛岳高,不好比啊,不过没了罗卓英薛岳就不行了
1937年
薛岳(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淞沪前敌总司令)
罗卓英(第十八军军长 十六军团军团长 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南京卫戍司令部副总司令)
1938年
薛岳(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 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罗卓英(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 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
薛岳(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 第九战区代理司令长官 湖南省政府主席)
罗卓英(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 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罗卓英(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 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1941年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罗卓英(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 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1942年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罗卓英(远征军司令长官)
1943年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罗卓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1944年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罗卓英(军委会军令部部长)
1945年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罗卓英(广东省政府主席)
1946年
薛岳(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罗卓英(东北行辕副主任)
1947年
薛岳(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罗卓英(东北行辕副主任)
1948年
薛岳(军事委员会总参议)
罗卓英(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军政长官)
1949年
薛岳(军事委员会总参议)
罗卓英(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军政长官)
1950年
薛岳(海南省防卫部总司令部总司令)
罗卓英(国防部总参议)
薛岳(陆军 一级上将)
罗卓英(陆军 二级上将)
总之粤军土木系两大高级将领官衔军职差不多的
罗卓英是薛岳手下,没法比
孙立人还牛呢 不过级别不一样
这个毫无疑问,薛岳。看他俩从早年到壮年的战争生涯与战术,战略水平,风格及综合军事,政治,民生建设能力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