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常规最怕三种指标,血常规主要看哪几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9 01:22:19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去医院看病,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体检专案。很多人对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并不了解,那么白血病的血常规有哪些指标?下面给大家介绍白血病的血常规,希望能帮到大家。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
  血常规俗称血象,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一、有无贫血,看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低于正常值为贫血。

  再看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手工法82~92fl;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手工法27~31pg;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如果两者均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后者为遗传性疾病,发生率低,多见于云贵、广西广东等地区。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高于正常,考虑是否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由于红细胞呈缗钱样重叠,平均红细胞体积也增高***。需要骨髓象检查。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要做网织红细胞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5%-1.5%。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骨髓造血障碍,明显高于正常,是否有溶血,要做进一步检查。
  失血性贫血极为常见,慢性或急性出血引起。
  二、白细胞过多或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wbc***正常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低于正常值为白细胞减少,可因感染尤其病毒感染、药物、接触化学毒物、射线引起,也有假性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感染,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增多***正常值: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如果明显增高,需行骨穿,排除血液系统肿瘤。
  三、血小板增多或减少
  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
  低于正常值,常见疾病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肿瘤。明显高于正常,见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于肿瘤等因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排除继发因素,血小板高于1000×10*9/l***。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1.发热
  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感染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见到,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发热也可以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症状,而不伴有任何感染迹象。
  2.感染
  病原体以细菌多见,疾病后期,由于长期粒细胞低于正常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病毒感染虽少见但凶险,须加以注意。
  3.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面板、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可以是首发症状。
  4.贫血
  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后再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贫血可见于各型别的白血病,老年病人更多见。
  5.骨和关节疼痛
  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引起骨痛,可为肢体或背部弥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关节痛,常导致行动困难。逾1/3患者有胸骨压痛,此征有助于本病诊断。
  6.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以轻、中度肝脾肿大为多见。ALL比AML肝脾肿大的发生率高,慢性比急性白血病脾脏肿大更为常见,程度也更明显。淋巴结肿大ALL也比AML多见,可累及浅表或深部如纵隔、肠系膜、腹膜后等淋巴结。
  白血病的治疗偏方
  1、半枝莲30克、白茅根30克、地骨皮15克、杞子20克、生地20克、熟地15克、知母10克、党参15克、黄精15克、黄柏10克、牡丹皮10克、山萸肉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急性白血病。
  2、水牛角30克、牡蛎30克***先煎***、生地30克、赤芍12克、麦冬10克、川贝母10克、阿胶15克***烊化***、玄参10克、桅子10克、夏枯草10克、黄芩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急淋。
  3、麝香0.3~1.5克***冲服***、川芎15~25克、血蝎1.5克***冲服***、桃仁15克、红花15克、元胡15克、郁金15克、丹参20~50克、赤芍2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急性白血病疼痛明显者。
  4、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茅根24克、补骨脂24克、白花蛇舌草15克、仙鹤草24克、生地24克、黄药子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急性白血病体虚者。
  5、青蒿10克、白花蛇舌草24克、天冬24克、山豆根10克、鳖甲24克***先煎***、夏枯草15克、半枝莲15克、大黄3克、黄药子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急性白血病淋巴结肿大明显者。
  6、生地30~60克、丹皮12克、水牛角50克、玄参50克、茜草12克、板蓝根50克、山桅子12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急性白血病。

入职体检血常规怎样算不合格?

入职体检项目参考标准
第一条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克山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脏病不需手术者或经手术治愈者,合格。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排除心脏病理性改变,合格:
(一)心脏听诊有生理性杂音;
(二)每分钟少于6次的偶发期前收缩(有心肌炎史者从严掌握);
(三)心率每分钟50—60次或100—110次;
(四)心电图有异常的其他情况。
第二条血压在下列范围内,合格:收缩压90mmHg—140mmHg(12.00—18.66Kpa);舒张压60mmHg—90mmHg(8.00—12.00Kpa)。
第三条血液病,不合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1、入职体检怎么算不合格
一般如果是药品生产公司或是食品生产公司,显然对于传染性疾病会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在做肺部检查时确定有肺结核,这基本都是不合格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公司一般对于员工的视力会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此时也需要了解视力,如果低于4.5,可能就属于不合格的一种表现,但是还是要对应看员工的整体情况,需要仔细检查色觉,如果有明显的色弱或色盲等现象,一般就不允许入职。
2、入职体检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在入职体检时哪种情况属于不合格,这还需要看公司的规定,每一个不同的行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还会有着对应的规定,首先就应该了解到公司有哪一些要求,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去报名。
同时还需要在体检前做好完善的检查,需要尽可能避免喝酒,选择清淡的饮食,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应该了解目前的体检,一般都可以选择预约,所以无需浪费很多的时间。
我之前参加过国企的入职体检、事业单位的入职体检、还有公务员的体检,我发现这个入职体检都是参考公务员体检的标准,所以,我再次整理一下这个体检的情况尤其是血常规方面,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
其中:第三条 血液系统疾病,不合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包括,如下图:
血常规标准为:白细胞:健康成年人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白细胞4000~10000个,中性粒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70%,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是20%~40%,单核细胞所占的比例是3%~8%,嗜酸性粒细胞所占的比例是0.5%~5%;红细胞:成年男性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红细胞400~550万个,女性是350~500万个,血红蛋白浓度正常成年男性是120~160g/L,成年女性是110~150g/L;血小板:正常人每毫升血液中含有血小板数量是10~30万个。
所以,血常规检查重点还是看你是否存在贫血类的疾病。
我记得当初我参加入职体检的时候,提前去医院跟医生说,按照公务员入职体检的血常规检查套餐检查血常规,总共花费了60多块钱。价格也不是很贵,所以如果在正式体检前自己不放心的话,可以自己自费去检查一次先,有什么问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去做,确保正式体检顺利通过。
体检的那天,我听说也有考生是发烧或者是感冒的,不过照样参加了体检。我们知道,日常的普通发烧很有可能是会影响自己的白细胞的,所以,会影响自己的体检。不过,也不用担心,如果是感冒或者是发烧的话,是可以正常参加体检的。
因为血常规的检查各项指标数值是有个标准范围的,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都可以通过。而且,我们如果身体有这些感冒发烧,一定要当面跟体检的医生说明白,他们会在体检表上面标注的。
最后提醒一下,我们在体检的前一天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以免影响自己的血常规的相关数值。体检当天早上可以适当的喝一杯白开水,放松一下心情,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兴奋,以免血常规通过了,但是自己的心率却通不过,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血常规检查中,如果这4个指标升高,建议:最好再做进一步检查

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确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此外血常规检查还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是诊断疾病复发和痊愈的重要指标。
随着国民 养生 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体检的重要性,即便身体 健康 ,每隔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也会去医院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其中就少不了血常规这项必备的检查项目。
01
做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哪些疾病呢?
1、是否贫血
血常规检查最直接有效的功能是,判断患者是否贫血,尤其是地中海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做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体积小且数量增多,很有可能是地中海贫血引起,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免贫血症状严重诱发血液疾病。
2、凝血功能
影响人体凝血功能 健康 的因素有三种:
第1种: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引起的
第2种:血管壁是否完整
第3种:凝血因子是否完善
通过对血常规检查可以准确分析检查者的凝血功能,判断是否有异常。
3、感冒类型
感冒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小毛病,很多人会因为保暖措施不当或身体受凉的原因,出现感冒发热的表现,感冒时做血常规检查可以尽快查明病因,判断感冒的类型,做出相应的治疗,帮助医生对症下药,缓解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
02
血常规检查中,如果这4个指标升高,建议:最好再做进一步检查
【血红蛋白指数升高】
人在 健康 状态下,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占人体总血液的2%左右,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血液,及时将血管中的杂质垃圾排出体外,血红蛋白充足,能够有效预防贫血等慢性炎症的发生。
血常规报告中若显示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这时要引起重视,可能是脑细胞过度紧张造成的,排除是生理原因导致之外,就要及时询问医生,再次进行一次详细检查,以免病情恶化。
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男性120 160g/L,女性110 150g/L,新生儿170 200g/L。
【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
白细胞是身体中数量较大的细胞,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血常规检查中,我发现中性粒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生理性原因导致的数量增多,就要考虑是否是病理病变导致。
中性粒细胞增多,说明体内有炎症或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定期体检,注意对身体的养护。
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N0.5 0.7(50% 70%)
【淋巴细胞数量升高】
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原因,生理性淋巴细胞多与炎症入侵有关,症状持续1~2周可自行恢复。
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与白血病或细胞癌变有关,一旦出现,需要进一步检查。
【红细胞数量增多】
红细胞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血液和氧气,将体内的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身体各器官,各组织中,通过分解食物获取能量,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垃圾,红细胞的寿命大致在120天左右。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红细胞数量变丰富,体检检测时,若发现体内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并伴随恶心呕吐,胸闷气促的感觉,很有可能是肠胃癌症或肺部发生了问题,一定要及时做进一步检查,以免病情加重。
03
血常规检查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做血常规检查必须要空腹吗?
血常规检查其实不需要完全空腹,只要注意检查,前一晚戒烟限酒,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即可,即便吃了早餐也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
--做血常规检查前能吃药吗?
多血常规检查前是否能吃药,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服用的药物分析判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服药,很多药物中的成分会影响血液数值的检查,如果已经服药,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影响判断结果。
--做血常规检查时可以喝水吗?
做此项检查前可以喝水,最好不要大量喝水,大量水分吸收入血后,会使红细胞被稀释,导致红细胞计数降低,影响血液数值的稳定。
--月经期的女性可以做检查吗?
处于月经阶段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性激素波动异常的原因,此时不建议做血常规检查,否则会影响医生的判断。

血常规三系指哪些指标

血常规三系指白细胞系、红细胞系、血小板系。
1、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参考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2、红细胞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
正常参考值:新生儿:(6.0~7.0)×1012/L;成人男:(4.0~5.5)×1012/L;成人女:(3.5~5.0)×1012/L。
3、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巨核细胞虽然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为数最少,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其产生的血小板却对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
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
扩展资料:
1、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同红细胞计数,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重度贫血,HbL;重度贫血,Hb在31~60g/L;中度贫血,Hb在>61~90g/L;轻度贫血,Hb在>90g/L与低于正常参考的下限之间。
2、细胞比容(HCT)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而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增高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腹泻、脱水等。降低见于失血后大量补液及贫血患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常规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

   白血病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 疾病 ,多发人群为青少年、 儿童 和青年。 血常规 是最一般,最基本的 血液 检验。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医生用来判断病情的辅助手段之一。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一起来看看吧!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
  血常规俗称血象,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一、有无 贫血 ,看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低于正常值为贫血。

  再看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 手工 法82~92fl;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手工法27~31pg;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如果两者均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缺铁性贫血或 地中海贫血 ,后者为遗传性疾病,发生率低,多见于云贵、广西广东等地区。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高于正常,考虑是否有 营养 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由于红细胞呈缗钱样重叠,平均红细胞体积也增高)。需要骨髓象检查。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要做网织红细胞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5%-1.5%。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骨髓造血障碍,明显高于正常,是否有 溶血 ,要做进一步检查。

  失血性贫血极为常见,慢性或急性出血引起。

  二、白细胞过多或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wbc)正常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低于正常值为白细胞减少,可因感染尤其病毒感染、药物、接触 化学 毒物、射线引起,也有假性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感染,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增多(正常值: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如果明显增高,需行骨穿,排除血液系统 肿瘤 。

  三、血小板增多或减少

  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

  低于正常值,常见疾病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肿瘤。明显高于正常,见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于肿瘤等因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排除继发因素,血小板高于1000×10*9/l)。

  下面教你看懂白血病患者的化验单,一起来看看吧。

  教你看懂白血病患者的化验单

  此病的 报告 单有两种,骨髓报告比较复杂,需专业人员方能明白,我们最常用的是血象报告单,主要几项如下:

  血色素(Hb)正常值:110—1609/L

  红血球(RBC)正常值:3.5—5.5×1012/L

  白血球(WNC)正常值:4.0—10.0×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N)正常值:0.01—0.08

  嗜酸细胞(E)0.005—0.05

  嗜碱细胞(B)0.0—0.0075

  出血时间(BT)1—4分钟

  凝血时间(CT)2—5分钟

  网织红细胞(RC)24—84×109/L

  幼稚细胞分原始、早、中、晚。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

  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因人而异的,每个患者的患病程度有所不同,治疗复发以及疗程都是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疾病来确定的,不能盲目治疗,所以患者最好是及早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另外,白血病患者除了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合理膳食,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那样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白血病的血 常规检查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检查,跟普通病人的血常规检查是一样的。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那么血常规的检查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血常规检查一般的方法是取用末梢血检查,比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把采集的血液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 电脑 报告结果,血常规的检查就基本完成了。

  在以前 科技 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基本都是靠人工检查分类,效率比较低,而且工作量很大,又将血液常规的检查分为甲规或乙规进行。但是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有了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基本是用机器来检测。集体做法是:将采取的抗凝全血注入5ml的真空采血管,摇匀后去掉密封上盖,将样本放到采血针下吸样,仪器显示结果后打印。
  白血病早期血常规
  早期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有什么异常呢?

  我们知道白血病是跟血液相关的疾病之一。那么早期的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肯定不是正常的。血常规表现在贫血、白细胞升高(部分减少)、血小板低下等情况,尤其是白细胞,非常敏感。

  那么早期白血病患者具体有哪些体现呢?

  首先,白血病早期,首发的症状是贫血,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虚弱、无力、多汗。有气促、心跳加快的现象。不过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比如 痔疮 、 消化 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等失血所引起的贫血及偏食等原因引起的营养缺乏性贫血等。

血常规能不能筛查出癌症呢?哪些指标需要重视呢?

一小部分人会筛查出来的。比如说白细胞的数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
尿常规和血常规一般和癌症检查关系不大。尿常规,主要有几个指标,白细胞,红细胞,细菌数,尿蛋白,尿糖,尿隐血,尿比重,一般白细胞升高考虑尿路感染,红细胞,尿隐血升高考虑血尿,和感染,结石,肿瘤有相关性。尿蛋白升高,考虑肾功能有损伤,代表肾脏存在炎症可能!尿糖高,需要重视会不会高血糖,或者糖尿病!尿比重高说明喝水不够,尿比重低,说明饮水过多!
是可以的,比如说血癌就可以。包括血小板指数,红细胞指数,白细胞指数,这些都是可以看出来的。
血常规能不能筛查出癌症呢?哪些指标需要重视呢?
大家好,血常规(血液常规检查及扩展)血液一般检测是对血液成分的一些基础指标进行数字值测定、形态学描述的实验室检查。传统的血液常规检测仅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由于技术手段和医学科学进步,血液检查在不断扩大,各种血液细胞的形态、状态、定性、定量等不断加入血液的常规检测,因此也有把血常规检测称为全血细胞计数(CBC)。是我们在医院里头能做的一个最普遍,最简单的一个化验检查,那么这个血常规他能不能查出我们患有癌症呢?如果有三项指标升高的话,我们需要引起重视。
第一,就是白细胞计数升高,白细胞它是我们身体里头抵抗各种病原体的细胞,白细胞升高排除了生理性的原因之外,比如说月经期、哺乳期、妊娠期,以及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都会导致这个白细胞的升高。另外,就是肺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胆囊炎,以及白血病,恶性肿瘤,也都会导致白细胞升高。
第二,就是血小板指数升高,血小板指数如果超过了400,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导致血小板指数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类风湿性的关节炎,结核,急慢性的一些炎症性的疾病,以及部分肿瘤,还有淋巴瘤等等,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升高。
第三,就是血红蛋白数量的升高,我们说这个呕吐,腹泻或者脱水,都有可能会造成这个红细胞数量的偏高,但是我们只要通过补充水分,那红细胞的数量,就会降至正常。而有一些疾病,比如说甲亢,糖尿病性的酸中毒,还有肺源性心脏病,血液性的疾病,它也会导致这个红细胞的增多,或者血小板的增多,所以我们呢,血常规三个指标异常的话,就要引起重视,积极诊治来寻找病因,有可能呢,它是引起癌症的一种表现。

血常规能不能查出癌症?提醒:指标出现2种异常,请进一步诊断

血常规是诊断疾病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主要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和形态分布来判断疾病。通过血常规检查能知道身体是否有感染和贫血,也能了解是否有血液系统性疾病,从侧面反映出骨髓造血功能。大多数疾病去医院做检查时首先做血常规检查,那血常规能不能查出癌症呢?
1、白细胞
白细胞是免疫细胞,其中包括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一旦致病菌入侵体内就会激活白细胞,白细胞对抗或消灭致病菌。若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受到细菌感染,又或是白血病;白细胞计数下降,提示受到病毒感染,又或是恶性肿瘤或肝病。
2、红细胞
红细胞在体内起着运输作用,利用血液循环把营养以及氧气运输给每个细胞和组织器官,然后把废物运出体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通过看血红蛋白数值来判断红细胞是否正常。若血红蛋白数值升高,提示机体缺氧和失水;血红蛋白数值下降,提示出现贫血和失血。
3、血小板
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功能,机体受伤时血管破损流血,此时血小板发挥其作用,加快凝血速度,从而帮助止血。血小板计数升高,提示缺铁性贫血或失血性贫血;血小板计数降低,提示凝血功能异常,有可能患有免疫性疾病或受到感染,又或是血液病。
通常血常规不能查出实体肿瘤,血常规只不过是检查血液,通过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反映出血液情况,无法查出器官上的实体瘤。不过能查出某些血液恶性肿瘤,就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举例子,做血常规检查时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降低,还需进一步做相关检查。
1、白细胞和血小板反复升高
多次做血常规检查时,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反复升高应高度怀疑骨髓增殖性肿瘤,这是血液恶性肿瘤。做血常规检查时可发现血小板、红细胞以及白细胞指数异常升高,又或是血小板和白细胞指数升高。随着骨髓纤维化发展,造血细胞可过度增生,从而使得三大指标异常。
2、三大指标减少
骨髓增殖性肿瘤达到中晚期时,因为骨髓纤维组织过度增生,造血功能逐渐失常,造血和凝血功能已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贫血,做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红细胞数量减少。
温馨提示
由此可见,血常规无法查出器官实体肿瘤,不过能初步判断血液性疾病。一些检查机构宣称一滴血能验出癌症,也就是经过血液检测肿瘤标志物来判断癌症,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判断前列腺癌,甲胎蛋白判断肝癌等。然而肿瘤标志物并不是诊断癌症的唯一指标,还需进一步做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健康 明星计划#

血常规的各项指标通常有哪几类?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的几个内容:即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 血小板计数(PLT) 、血红蛋白计数(Hb/HGB)、血细胞比容(HCT/PCV)、血小板计数(PLT/PC)。
除此之外还有红细胞的一些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扩展资料:
血常规是一项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临床医生要根据病情,结合体格检查,并参考血常规检查,进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采取合适的治疗。但有时因病情发展及检查方法的不严谨,还需要多次检查血常规,才能予以定论。
红细胞系统,包括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数应为4~5*10/升,如低于4*102/升,或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则认为有贫血,医生则根据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关系,来了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常规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现在各大医院的血常规检测,往往都是由机器检测而完成的。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的几个内容:即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 血小板计数(PLT) 、血红蛋白计数(Hb/HGB)、血细胞比容(HCT/PCV)、血小板计数(PLT/PC)。
除此之外还有红细胞的一些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检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
(1)红细胞系统
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
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扩展资料:
方法
一、标本
采血者负责采集其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检验科、检验科室)的CBC标本采用的是其中含有抗凝剂EDTA(有时为枸橼酸钠)的试管。抗凝剂用来防止血液凝固。
全血细胞计数常常采用盖子为紫色或淡紫色的真空采血管。其中,含有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钾,K2EDTA)。采用这种采血管的血液标本尚可用于血涂片的制备。
过去,对病人血液细胞的计数都采用的是手工方式:在显微镜下观察病人血液样品制成的血涂片(又称为血膜或外周血涂片)。如今,这一过程一般则是利用一种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来完成的,且只是对特殊的样品才进行手工检查。
二、自动血细胞计数
血液标本经过充分混匀(尽管并不震摇),放置在自动化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标本架上待检。这种仪器有很多不同的组件,用于分析血液之中的不同组成成分。细胞计数组件负责对血液之中不同细胞的数量和类型加以计数。分析结果则会打印出来。或者发送给计算机,以供审核。
血液细胞计数仪通过细小的管道来吸取非常少量的标本。在这种管道内,有负责对经过的细胞的数量加以计数的传感器,并且还可以对细胞类型加以鉴别;这就是流式细胞术。
所主要采用的两种传感器就是光学探测器和电阻抗传感器。血液细胞计数仪借以辨别存在何种类型血液细胞的一种方式就是按照细胞的大小。其他类型的仪器则是通过测量细胞的不同特性来对细胞加以分类。
自动化细胞计数仪采样和计数细胞的数量很多,因而其结果非常精确。然而,自动化细胞计数仪却可能无法正确识别血液之中的某些异常细胞,需要对仪器产生的结果进行手工复核,确定仪器所不能分类的任何异常细胞。
除了对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进行计数、测量和分析之外,自动化血液学分析仪尚可测量全血和平均每个红细胞之中血红蛋白的数量。
对于医师来说,比如正在试图确定病人贫血原因的医师,这些信息可能会非常有用。如果红细胞比正常者小或大,或者红细胞大小的变异很大,则这种数据就可以有助于指导进一步检测的方向,加快诊断过程,从而病人就可以迅速得到所需的治疗。
自动化血液细胞计数仪包括Beckman Coulter LH 系列、Sysmex XE-2100、Siemens ADVIA 120 & 2120、Abbott Cell-Dyn 系列以及Mindray BC 系列。
三、手工血细胞计数
计数池用于计算每升血液之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计数池中可容纳特定体积的经过稀释的血液(因为如果对血液不加稀释的话,单位体积内的细胞数量过多而无法计数)。
为了确定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通常要制备血涂片,并分类和计数大量的白细胞(一般至少计数100个白细胞)。这样就可以得到每种类型白细胞的百分数。这种百分数与白细胞总数相乘,即可得到相应类型白细胞的绝对数。
手工计数的优点就是,借助于显微镜,可以从形态上鉴别那些可能被自动化计数仪误判的血液细胞。然而,手工计数却易受人为误差和采样误差的影响,因为与自动化分析相比,手工方式所计数的细胞数量很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血常规

血常规主要看哪几项

问题一:血常规化验一般包括哪些项目 血常规其实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血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LC,包括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淋巴/单核细胞的比例与绝对计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计数(Hb/HGB)、血细胞比容(HCT/PCV)、血小板计数(PLT/PC);
除此之外还有红细胞的一些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以及血小板的一些参数。另外,在血细胞分析仪上你还可以看到红细胞/白细胞的直方图和白细胞的散点图等,也是血象的一部分。
如果必要的话,需要推片制作血涂片并进行染色观察,观察的内容有:粒/淋巴/单核细胞系统的数量与形态、其他有核细胞(有无有核红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瘤细胞/吞噬细胞等)、无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与形态、有无异常细胞和寄生虫、各系统各阶段细胞的百分比等。这也是血象的一部分(实际上,血涂片染色油镜计数,至今仍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

问题二:血常规主要看哪几项 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状态指标是评价贫血及性质的主要指标。

问题三:入职体检都包括哪些!血常规都有那几项? 各医院入职体检价格一百元左右,
各单位公司招聘工作人员体检参照公务员标准;
若没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代表体检人体检通过了。
最好周一至周五早上8点到11点空腹去体检。

问题四:血常规主要看什么 血常规中一般白细胞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比较重要 。 看来只有血红蛋白稍高咯 、那就没事 。很正常 。

问题五:体检中血常规检查有22项目,都有哪些内容? 您好,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PLT代表血小板.

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

  日常生活中,人们多“谈 白血病 而色变”,随着人们对 疾病 和生活质量认识程度的提升,逐渐开始重视对白血病等一些恶性疾病的预防。预防对疾病而言至关重要,但同时,需要大家能够认清一些疾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也能够帮助大家尽早发现病情,尽早治疗,这样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 血常规 是必要的检查之一,那么,可以通过血 常规检查 初步排查白血病吗?虽然血常规不能完全排查白血病,但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苗头”,有助于患者做出下一步的 决定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白血病血常规看哪几项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怀疑白血病,血常规检查主要看三个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
  第一看是否 贫血
  参考范围: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低于正常值为贫血。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高于正常,考虑是否有 营养 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由于红细胞呈缗钱样重叠,平均红细胞体积也增高)。需要骨髓象检查。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要做网织红细胞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5%-1.5%。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骨髓造血障碍,明显高于正常,是否有 溶血 ,要做进一步检查。
  第二看白细胞高或低
  白细胞(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低于正常值为白细胞减少,可因感染尤其病毒感染、药物、接触 化学 毒物、射线引起,也有假性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感染,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增多(正常值: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如果白细胞明显增高,需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 血液 系统 肿瘤 。
  第三看血小板高低
  血小板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
  低于正常值,常见疾病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肿瘤。明显高于正常,见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于肿瘤等因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排除继发因素,血小板高于1000×10*9/l)。
  血常规作为最基础的血液检查之一,尚不能完全确诊是否白血病,只能做初步的判断排查,不过对于意思白血病患者而言,尽早明确病情,可以尽快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患者的 健康 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