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河西走廊位于哪个河以西
- 2、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什么河以西
- 3、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于什么以西
- 4、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
- 5、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它位于什么以西
- 6、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于什么以西
- 7、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
- 8、河西走廊的名称来源于: [ ] A.位于塔里木河以西B.位于长江以西C.位于淮河以西D.位于
- 9、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道它位于什么以西
河西走廊位于哪个河以西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整体形状如带,因此名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文化厚重,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四郡,是为河西四郡。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什么河以西
因地处黄河之西。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
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
河西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境内有高入云际的祁连山雪峰、有绵延起伏的大黄山、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飞珠泻玉的河流、有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和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
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和地下水形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河西走廊的万顷良田,使这里成为甘肃的天然粮仓。
扩展资料: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
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仅较大河流下游注入终端湖。
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
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和白兰瓜,果树以枣、梨、苹果为主。
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河西畜牧业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即为著名军马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于什么以西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于黄河以西。
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简称河西、雍凉。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争之地。
扩展资料:
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冲积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现南山北麓坡积带、洪积带、洪积冲积带、冲积带和北山南麓坡积带。
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以嘉峪关以西戈壁面积广大,绿洲面积更小。
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于黄河以西。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如今多指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的河西五市。2017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明确,武威市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https://copyright.bdstatic.com/vcg/creative/e3f53b2cd801e131a8b58d8b4cfac4b5.jpg河西走廊上由此成立了河西五市,指的是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嘉峪关市、酒泉市。当张骞这位极具开拓和冒险精神的汉帝国友好使者凿空西域时,这条绵延在黄河以西的窄长通道,开始成为金戈铁马的征途,商旅绵延的古道,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国际通道。
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争之地。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约7500~4000年前,从凉州的磨嘴子、马家窑文化,皇娘娘台遗址、海藏寺遗址的齐家文化,沙井子、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从那时起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在四千年以前凉州就率先进入了青铜时代,是上古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玉帛之路的重要节点。
约前2070~前1046,雍州、凉州地处犬戎的势力范围,河西走廊为西戎的驻地,西戎首领行使司法权,因为是游牧部落,繁衍生息的场所不固定。
前1046—前256,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西周,此地为北羌、马羌、西戎占据,此地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 但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西周时中国分为九州,此地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7世纪到12世纪,唐代,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再度引起统治者的关注。河西走廊成为经济繁荣程度仅次于长安、苏杭的地区。那时的河西走廊各国商旅纵横,经济发达盛极一时。河西走廊一度是距离长安最近的副金融中心,最大的外贸交易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
河西走廊是位于黄河以西,河西走廊因为被两山夹峙,所以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冲积平原,那里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古时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那么河西走廊是位于什么以西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01
河西走廊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
02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争之地。
03
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公元前1年已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小乘佛教通过河西走廊传入洛阳;佛教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20世纪中国四大文献考古奇观中的两大奇观敦煌遗书、居延汉简与河西走廊有关。
04
河西走廊南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的祁连山脉。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西宽东窄,由柴达木盆地至酒泉之间为最宽,约300公里。祁连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1峰海拔为6,305米,基本接近青藏高原大多数山峰的高度。
05
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冲积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现南山北麓坡积带、洪积带、洪积冲积带、冲积带和北山南麓坡积带。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河西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
河西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汉朝时期,军队在此戍兵屯田,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
在唐朝繁荣时期,河西走廊内各国商旅纵横,经济发达盛极一时。河西走廊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扩展资料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公元前1年已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小乘佛教通过河西走廊传入洛阳;佛教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
20世纪中国四大文献考古奇观中的两大奇观敦煌遗书、居延汉简与河西走廊有关;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从河西走廊出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凉州白塔寺在这里屹立;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1600余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在这里留存;华夏族的农耕文明在河西走廊保留。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它位于什么以西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于黄河以西。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便是沟通中国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多民族不断交锋融合的核心区域,留下了大量可资利用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河西走廊独特的通道地位和多民族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重要场所。
河西走廊地区成为体验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了解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宝库。同时,也是了解中华民族形成、融合与发展的历史活教材,成为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区域。
历史文化:
从汉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原地区往西,南边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北边是茫茫的戈壁滩与沙漠,能够有效沟通中西的唯一大通道便是处于高原与沙漠之间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文物品类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文物价值突出。
简牍、彩陶、壁画、岩画、雕塑、古城遗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是一条灿烂夺目的“文化长廊”。因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了大量石窟群:武威天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大小石窟星罗棋布地点缀于走廊沿线,因此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于什么以西
黄河以西。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是一个呈北西—南东走向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又形如走廊,故名河西走廊。
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最宽处近20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数公里。主要涉及甘肃省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为武威市。
河西走廊的气候环境
河西走廊深居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在气候上属于温带、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等气候特征,南部祁连山区则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河西走廊光照时间长,热量保持较好,年日照时数可达2600—3250小时,日照年太阳总辐射量可达5700—6400兆焦耳/平方米,这不仅在甘肃省内为最高值,就是在全国来说也是高值区之一。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
黄河。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脉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因在黄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河西走廊东西总长约1000千米,面积8.9万平方千米。海拔大约1100~1500米。
扩展资料:
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公元前1年已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小乘佛教通过河西走廊传入洛阳;佛教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
20世纪中国四大文献考古奇观中的两大奇观敦煌遗书、居延汉简与河西走廊有关;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从河西走廊出土;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凉州白塔寺在这里屹立;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1600余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在这里留存;华夏族的农耕文明在河西走廊保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西走廊
位于黄河以西。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简称河西、雍凉。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
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争之地。
扩展资料:
2017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明确,武威市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
武威,简称“凉”,古称凉州、姑臧,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辖1个区、2个县、1个自治县,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2.5万人,城镇人口79.05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45个民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名称来源于: [ ] A.位于塔里木河以西B.位于长江以西C.位于淮河以西D.位于
因地处黄河之西。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
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
河西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境内有高入云际的祁连山雪峰、有绵延起伏的大黄山、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飞珠泻玉的河流、有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和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
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和地下水形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河西走廊的万顷良田,使这里成为甘肃的天然粮仓。
扩展资料: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
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仅较大河流下游注入终端湖。
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
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和白兰瓜,果树以枣、梨、苹果为主。
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河西畜牧业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即为著名军马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西走廊
D
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
河西为甘肃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
河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师云集,大小乘佛教通过河西传入洛阳,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在中国佛教的地位。
扩展资料:
河西走廊的相关情况:
1、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以北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利用从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绿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与罗布泊是西域地区的主要农业、生活水源。
2、境内有高入云际的祁连山雪峰、有绵延起伏的大黄山、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飞珠泻玉的河流、有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和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
3、它包括酒泉、张掖、武威3地区,金昌、嘉峪关两个省辖市和永昌、金川、肃州、玉门、金塔、瓜州、敦煌、肃北、阿克塞、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肃南、凉州、天祝、民勤、古浪等19个县、市、区,总人口337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道它位于什么以西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道它位于黄河以西。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因在甘肃境内,也称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百余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水系。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