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涎怎么读,涎怎么读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9 01:41:08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涎怎么读?

涎,汉语二级字,[5]读作涎(xián),指的是唾沫,口水。可组词为粘涎,拖涎,垂涎欲滴,垂涎三尺。
中文名

拼音
xián
部首

五笔
ITHP
仓颉
ENKM
相关视频
更多
6.1万播放|01:11
“涎”字的读音、笔顺、释义,以及组词、造句的技巧
百度百科小助手
1.5万播放|00:42
垂涎三尺是这样来的吗?
老调从弹
7939播放|01:54
学篆书王福庵说文部目:涎
清风徐来慢拂柳
汉字释义汉英互译方言集汇字源演变常用词语古籍解释TA说参考资料
汉字释义
基本字义
1、 唾沫,口水:垂~三尺。流~。~沫。[2]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2、 同本义 [saliva]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 粘液 [mucus]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拼音:xián(声母x,韵母ian,二声)
基本字义:
涎,是一个汉语词汇,汉语拼音是xián,涎指的是唾沫,口水。可组词为粘涎,拖涎,垂涎欲滴,垂涎三尺。
繁体字:?,部首:氵,拼音:xián
笔画:9,结构:左右结构
首尾分解:氵延,部件分解:氵丿止廴,异体字:湺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唾涎[tuò xián]唾液,口水。
2、流涎[liú xián]又名流涎不收。多为脾热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摄所致。
3、口涎[kǒu xián]口水。
4、馋涎[chán xián]因食欲而口中分泌的液体。
5、涎沫[xián mò]〈方〉口水。

涎怎么读

xián。部首氵,形声从水,延声,左右结构,总笔画九笔。涎指的是口水。组词:涎眉邓眼、漫涎、垂涎已久、染指垂涎、涎脸饧眼、鬼狐涎、涎瞪、唾涎三尺、涎漫、涎涎邓邓、涎唾、涎睨、垂涎欲滴。
xián。部首氵,形声从水,延声,左右结构,总笔画九笔。涎指的是口水。组词:涎眉邓眼、漫涎、垂涎已久、染指垂涎、涎脸饧眼、鬼狐涎、涎瞪、唾涎三尺、涎漫、涎涎邓邓、涎唾、涎睨、垂涎欲滴。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涎怎么读

读音:xián
声母:x
韵母:an
释义:口水。
引证: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翻译: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相关组词1、涎水[xián shuǐ] 嘴中流出的水,口水。
2、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 口水流下来有三尺长,形容非常贪馋的样子,也形容见到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的丑态。
3、黏涎[nián xián] 人嘴里的粘液。
4、黏涎子[nián xián zi] 从嘴里流出的黏液。
5、涎眉邓眼[xián méi dèng yǎn]嬉皮笑脸。
6、涎脸饧眼[xián liǎn xíng yǎn] 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形容轻佻相。
7、涎言涎语[xián yán xián yǔ] 厚着脸皮胡言乱语,撒赖。

涎怎么读

涎读作xián。
涎,汉语二级字,读作涎(xián),指的是唾沫,口水。可组词为粘涎,拖涎,垂涎欲滴,垂涎三尺。
详细字义:
1、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2、 同本义。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 粘液。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字源演变
该字为会意字。 《说文》:“?,慕欲口液也。从欠,从水。”丁福保《诂林》云青按语:“唐写本《玉篇》?注引《说文》:慕也,欲也,亦口依也(依当作液)。盖古本如是,今二徐本慕下、欲下皆夺‘也’字,宜补。”
段玉裁注:“俗作涎,郭注《尔雅》作唌。”邵瑛群经正字:“《尔雅·释言》:漦,盝也。郭注:漉漉出涎沫。涎,正字当作?。 《六书正讹》云:‘从水欠会意,俗作涎,非。’ 《尔雅》陆氏本又作‘唌’。释云:唌,字当作?。
按,唌, 《说文·口部》:语,唌叹也,从口延声。音同义异。”于省吾《甲骨文释林·释?盗》:“甲骨文?字,有的象以手拂液形,有的象口液外流形,故后世形容人之贪饕,以垂涎为言。甲骨文盗字只一见,与?同用。
口液为?之本义,引申之则为水流泛滥无方。”甲骨文?字作、等形, 《说文》小篆作,演变为从水。涎字最迟见于东汉时代碑文。?涎当为古今字。

涎怎么读拼音

涎的拼音是xián。
汉字涎
涎是一个汉字,表示唾液。它由水部和弦部组成。拼音的意义,拼音是用拉丁字母和音标来表示汉字读音的一种方法。通过学习拼音,可以准确地发音和拼写汉字。
涎的声母xi
涎的声母是xi,它在汉语拼音中属于清辅音,发音时舌头轻触上颚的前部。涎的韵母是án,它在汉语拼音中属于前开口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略微张开。
使用xián表示涎
根据汉语拼音规则,将"涎"的声母"xi"和韵母"án"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xián"这个拼音。声调的重要性,汉语拼音中除了声母和韵母,还有声调。声调对于正确理解和发音汉字非常重要。
涎的声调
在"涎"这个字的拼音"xián"中,声调符号"á"表示声调的第一声。它是一个平声,声调上扬。汉字的多音字现象,许多汉字具有多个不同的读音,这是汉字的特点之一。根据词语的语义和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非常重要。
其他带有涎的词汇
除了"涎"这个字外,在其他词汇中也可以出现"涎"这个字,例如"涎水"、"流涎"等。根据词语的不同,发音可能会有所变化。
汉字的学习方法
学习汉字的正确读音需要不断练习,尤其是注意语义和语境对发音的影响。利用拼音和声调符号等工具,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发音规则。
声调的意义
声调在汉语中起到区分意思的作用。即使拼音相同,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不同的词义。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汉字的发音由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决定。声母表示辅音部分,韵母表示元音部分。拼音系统的使用,汉字拼音是学习和理解汉字读音的重要工具,在汉语教学和学习中广泛应用。
总结
涎的拼音是xián。在学习汉字的发音时,了解拼音系统和声调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拼音和声调符号等工具,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字的发音规则。

涎怎么读什么意思

涎读作xián,意思是唾沫,口水。
涎,是一个汉语词汇,总笔画是9笔。涎可组词为粘涎,拖涎,垂涎欲滴,垂涎三尺。会意字。 《说文》:“?,慕欲口液也。从欠,从水”。
唾液,口水。茅盾《小巫》:“姑爷勉强捺住一团火,吐一口唾沫,也就走了。”老舍《二马》第四段四:“‘啊,今儿还许有一盅半盅的喝呢!’马老先生 咽了口唾沫”。
来自口腔粘膜下方或邻近组织的腺体。人每天分泌全唾液1~1.5升。其中,颌下腺占60%~65%,腮腺占22%~30%,舌下腺占2%~4%,小唾液腺的分泌量低于10%。
特征:
它主要由唾液腺分泌。人体有多个唾液腺,小唾液腺分布口腔各部黏膜中,有唇、颊、舌、腭四种腺体,大唾液腺有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分泌的同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为正常现象。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无色无味的,如含有脱落的细胞,细菌,病毒,食物碎片,或者病变的组织,胃肠道的分泌物,则可能有异味,也因人而异。

涎字怎么读

涎字读:xián,其有关内容如下:
1、涎字的读音辨析:涎字的读音是xián,而不是其他发音。它是一个多音字,其中其他发音有yán和diǎn,但在这里,它的正确读音是xián。
2、涎字的含义:涎字的意思是唾液或口水。在汉语中,它常常被用来形容某个人或动物流口水的样子。比如,“垂涎三尺”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述了食物对人的诱惑,让人流口水的样子。此外,涎字还可以表示唾液的分泌和流出。
3、涎字的用法:涎字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汉字,它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口部状态,比如“垂涎三尺”、“涎涎欲滴”等成语。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形容动物的口部状态,比如“狗涎鸡屎”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述了狗流口水、鸡吃粪便的场景。
涎的有关知识
1、涎的词性:涎字是一个名词,通常用来形容唾液或口水的状态。它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比如“涎涎欲滴”这个成语,形容食物对人的诱惑,让人流口水的样子。这种观念在某些场合可能会被强调,比如在正式场合或者与他人交往时。
2、涎的来源:涎字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它的部首是“氵”,表示与水有关。涎字的本义是口中的水分,后来引申为唾液或口水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涎被认为是一种不洁之物,不能随意流出。如果有人流口水或者唾液过多,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或者不卫生。
3、涎在文化中的表现:涎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比如“垂涎三尺”、“涎涎欲滴”、“流涎不止”等成语,都形象地描绘了食物对人的诱惑和口水流淌的状态。这些成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对美食或其他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垂涎三尺的涎怎么读

垂涎三尺的“涎”读作xián
“垂涎三尺”释义:指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亦形容羡慕到极点,极想据为己有。出自《赵子曰》。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近义词:垂涎欲滴、馋涎欲滴。
反义词:不屑一顾、视如敝屣。
字义:1、垂:东西的一头向下。
2、涎:口水。流出来的口水。
3、三:秋季 ,收获季节 ,在这里是得到的意思。
4、尺:度量在这里为:心愿。
造句
1、对于这一桌子美味的饭菜,我们几个孩子早已经垂涎三尺,迫不及待了。
2、菜刚上来,几个玩了半天的孩子垂涎三尺,就伸出手抓着吃。
3、我一想到有那么一大笔红利就垂涎三尺。
4、菜式的卖相必须美观,以突出鸭鹅的色泽和香味为佳,令人只看也垂涎三尺。
5、大花猫天天盯着鱼缸里的鱼看,早已垂涎三尺了。
6、他对该公司垂涎三尺。
7、蛋糕一切开,孩子们就垂涎三尺了。
8、丹麦、波兰和俄国都对它们面前的这个波罗的海帝国瑞典的某些部分垂涎三尺。
9、蛋糕一切开,孩子们就垂涎三尺了。
10、看到烤牛肉,客人们不禁垂涎三尺 。

流涎怎么读

流涎的读音:liú xián。
流涎造句
1、经医生诊断,该男子全身多处擦伤,额头肿胀、四肢僵硬、口唇青紫、口角流涎,血压、脉搏微弱,处于休克状态,医护人员判定该男子昏迷已超过6小时。
2、早期可有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等神经衰弱症状以及精神改变如胆怯、害羞、易怒等,此外,流涎、口腔炎和齿龈炎也是慢性、汞中毒的早期表现。
3、私塾内一众弟子都在摇头晃脑地读者,偏偏最前排,正中位置上,一个的胖小子趴在桌案上口角流涎,睡的正香。
4、汞中毒,早期可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等症状以及精神改变如胆怯、易怒等,此外,流涎、口腔炎和齿龈炎也是慢性汞中毒的早期表现。
5、头部不由自主地晃动,活像上了发条的玩具,即使是坐着、躺着,也停不下来,不但说话含糊不清,口角流涎,而且连进食都有困难,无法正常地生活,痛苦不堪。
6、口疮可见于各种人群,尤多见于小儿,症状为牙龈、舌头、两颊内侧口腔黏膜处出现黄白色溃疡面,患者局部疼痛、口角流涎,影响进食,好反复发作。
7、锥体外系综合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呈阵发性发作,有肌肉震颤、抽搐、流涎、扭转性斜颈等急性肌张力障碍。
8、报道称,昏迷的的士司机,63岁,撞车后初时仍能按腹表示腹痛,但很快即不省人事,口角流涎,经送联合医院抢救后情况稳定。
9、先患头晕,继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白晦暗,口角流涎,左半身瘫痪,四肢不温,口眼歪斜。
10、那逃得性命的小怪兽明显的还未恢复,依旧是一副歪歪斜斜的疯癫样子,尤其是其口角流涎,还不住的低声嘶吼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