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外蒙古真实的生活现状
- 2、蒙古国人口有多少人口?
- 3、蒙古国的经济现状如何?
- 4、蒙古南部金矿发掘的现状主要原因
- 5、近十年最强沙尘暴来袭,蒙古国遭遇特大沙尘暴,蒙古国的现况如何?
- 6、蒙古发展工业较少,人口仅三百多万,为何生态环境却越来越差?
- 7、蒙古国现状是怎么样的?
- 8、最强沙尘暴背后是被沙吞噬的蒙古国,为什么蒙古国有那么多沙漠呢?
- 9、您觉得未来蒙古国是会继续亲俄呢?还是会改变呢?
外蒙古真实的生活现状
蒙古国的经济并不发达,贫富差距也是十分严重。
作为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蒙古国北靠俄罗斯,剩下三边被中国包围的密不透风。由于没有海岸线,蒙古海军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因此,经常有人调侃“蒙古海军是世界第一”。尽管在地理位置上,蒙古国离我们很近,但是每当讨论起这个国家,我们却经常发觉对它了解甚少。
受到欧美文化的感染,蒙古国人在音乐方面也与欧美接轨,酷爱摇滚音乐。每当乌兰巴托的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些草原新贵们就会开着跑车,开启灯红酒绿,夜店通宵的夜生活。
在粗犷的游牧文化与近现代苏俄的交织缠绕下,这些蒙古人举手投足间,完全没有东亚国家的内向和拘谨,反而更像热情奔放的西方人。
地形地貌
蒙古国地质结构复杂,山脉多系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基岩裸露,土壤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北部有冻土层,从北至南大体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带。
蒙古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山地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积40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湖泊面积为1.6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蒙古国
蒙古国人口有多少人口?
截至2021年3月,蒙古国人口约330万人。喀尔喀蒙古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等少数民族。从年龄结构来看,蒙古国人口仍然很年轻,总人口的31.5%为0-14岁儿童,64.4%为15-64岁,4.1%为65岁及以上人口。人口平均年龄是27.9,这意味着过去30年来平均年龄增加了10岁。
蒙古国的人口现状:
1、省和市间流动人口占总定居人口的23%,低于上次人口普查结果。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搬至乌兰巴托市定居。
2、蒙古国有10.64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3.3%。
3、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98.7%。
4、10岁以上人口中,有95.1%的人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
5、蒙古国家庭平均人数为3.6。
蒙古国的经济现状如何?
贫困国。
蒙古国是我们北部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大邻居,和中国新疆的面积近似,却只有区区三百万人口。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却又以反华的特征为国人熟知。近年来,蒙古地区的经济状况不佳,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限,曾经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地区,现如今只有中国的二分之一不到。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蒙古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一次是苏联解体的九十年代初,另一次自2014年起,持续至今。蒙古国的经济困境并非一时一日之功,想要解决也并非易事。
世界银行的蒙古国GDP数据
冷战时期的长期繁荣
在外蒙古脱离中国之后,治国理政上充满了苏联特色。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时代的早期,蒙古国经济极为艰难,国家财政负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持续给蒙古国以经济、军事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冷战时期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但蒙古人民共和国人口较少且居住分散,大城市数量极少,缺乏大规模发展工业的条件,工业基础薄弱,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蒙古南部金矿发掘的现状主要原因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且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对中国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近10年来,蒙古国政府通过修改《蒙古国矿产法》和《外国投资法》加快了矿业企业私有化进程,并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极大改善了其矿业投资环境。蒙古国政局相对稳定,又是中国的近邻,一半以上的边界与中国接壤,气候条件差异不大,民族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关系良好,自然成为中国矿业部门“走出去”的首选之一。
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巨大需求、蒙古国以出口为导向的主导战略以及两国距离近等因素来看,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应是中蒙合作的重点领域,这将为双边合作注入更大动力。从目前的实际需求来看,蒙古国的石油、煤炭、铜、黄金、锌、铁、铀、萤石和方铅矿,以及一些建筑材料都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对象。因为以上原因,近年来,很多中资企业进入蒙古矿业,在蒙古掀起了一股矿业热
?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蒙古国矿产储量(蒙古国的矿产开采的现状?) 蒙古矿产资源的分布、勘查和开发利用
近年来,在中蒙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与蒙古国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我国企业的高度重视,以免给我方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两国在该领域合作的健康发展。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的邻国,边境线长达4600公里。蒙古国国土面积156.56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目前,中国在中蒙边境开放了4个口岸,其中二连浩特口岸是中蒙经贸往来最重要的口岸。其次,距离满洲里市200公里的阿里哈沙特口岸,是中国与蒙古国开发矿产资源的重要口岸。目前,从沙特阿拉伯阿里哈港口进口的蒙古商品主要是废有色金属、鱼类、矿石、木材等。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早在20世纪60-60年代,蒙古和苏联的地质专家就通过合作勘探发现了80种矿产和800多处矿床。但到目前为止,蒙古只有16.4%的国土面积得到了勘探和开发。目前,蒙古国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铜、钼、金、铅、锌、锡、钨、稀土、铁、磷、萤石和煤等。蒙古国铜矿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额尔登特省和南部的南戈壁省。蒙古拥有亚洲最大的铜矿——额尔登特铜矿。该矿成立于1978年,是蒙古国与俄罗斯最大的合资企业,年加工矿石2500万吨,年产精铜粉45万吨,精钼粉4000吨,出口量占蒙古国出口总量的1/3。这是一家大型现代化企业。蒙古的黄金储量也很丰富,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为3400吨。
近年来,蒙古政府积极吸引外资勘探和开发矿产资源。目前,在蒙古国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巴西、俄罗斯、韩国和中国。有近30家中国公司在蒙古从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其中最大的中蒙合资企业是位于蒙古国赫尔巴特省的图木尔扬敖包锌矿,由中国有色金属建设投资公司投资建设。其次,Chabu铅锌矿位于蒙古国东部choibalsan市东北120公里处。目前,两个矿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
蒙古南部金矿发掘的现状主要原因是受到毗连的中国市场的巨大刺激,蒙古在全球国际市场上是缺乏竞争优势的,因为它缺乏出口海港。
蒙古国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蒙古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在有色金属方面,小而富的地表矿较多,从开采角度来看,前景非常看好。
蒙古南部金矿发掘的现状主要原因是市场原因还有经济发展的情况,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巨大需求、蒙古国以出口为导向的主导战略以及两国距离近等因素来看,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应是中蒙合作的重点领域,这将为双边合作注入更大动力。很多中资企业进入蒙古矿业,在蒙古掀起了一股矿业热。
近十年最强沙尘暴来袭,蒙古国遭遇特大沙尘暴,蒙古国的现况如何?
蒙古国的特大沙尘暴已造成6人死亡,80多人失踪,房屋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电线杆倒塌造成大面积停电,交通出行受阻,人们被紧急勒令在家,正常的生产生活无法进行。
蒙古国的现况并不好,能见度特别低,出行已经很困难了,而且还有很多人因此上面甚至失踪。
蒙古国现在情况不是很好,市民不敢外出,学生放假,还有很多在沙尘暴中不幸遇难的人
蒙古国的现况简直就像一片黄色的土地一样。沙尘暴实在是太恐怖了。
蒙古国的现状非常不好,它们经常遭到沙尘暴的袭击。
13日以来,蒙古国大部分地区风速达到每秒20至24米,有时达到每秒30至34米;北部地区形成暴风雪,冰雪交加;戈壁草原地带则形成强沙尘暴。首都乌兰巴托14日遭受沙尘暴袭击。强沙尘暴和暴风雪导致蒙古国后杭爱、中戈壁等多个省共报告6人死亡、548人走失。截至15日上午已找到467人,仍有81人处于失踪状态。死亡的6人中有一名5岁儿童。强沙尘暴还导致58座蒙古包和121处房屋、栅栏被摧毁,数千头牲畜走失。东部地区部分输电线路损坏并导致当地断电。
近十年最强沙尘暴来袭,蒙古国遭遇特大沙尘暴,蒙古国的现况如何?内蒙都要戴口罩睡觉了, 中小学都不上课了。据说这次沙尘暴是受冷空气影响,而且很多学校,要上班的人也都放假在家里呆着,根本就不敢出门,现在内蒙古因为沙尘暴已经有81人失踪,六人死亡,而且还有很多房屋也倒塌了。
我今早晨上厕所时候,看外面都惊呆了,说是从内蒙古那边刮过来的,够速度的,晚上刮大风了 估计明天就别的地区了!大家做好准备,所以防护造林还是很有必要的,刚看内蒙古大风,路灯都吹到了,太可怕了。
还有一次沙尘暴是在我高中的时候,我2001年上高中,正在后海写生时,下午就下沙尘暴了,灰头土脸的回宿舍。用了四瓶暖壶水洗头还有沙子,那时是我第一次遇见沙尘暴,真的是害怕极了。
沙尘暴来临了,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少外出,减少非机动车出行,如果一定要去室外活动的话,一定要用口罩护目镜纱巾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防止沙尘暴进入,回到家之后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清洗面部,多喝水。
蒙古发展工业较少,人口仅三百多万,为何生态环境却越来越差?
我觉得蒙古发展工业比较少,人口仅300多万,之所以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差,这是因为当地比较注重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游客的增多,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就会大大减少。
沙尘暴频发、开矿、某个局部大量养殖,导致了土地生态受损。
因为蒙古族一般发展的都是旅游业,所以有很多人都会去当地旅游,并且那些人都是非常不保护环境的。所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差。
一:自然因素。蒙古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土质疏松,容易受到风沙侵蚀。
二:人为因素。蒙古国经济发展非常落后,虽然人口只有三百多万,但也没有好的产业支撑这三百万人的生活。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这是唐代诗人李益在《度破讷沙二首》中所描写的,在他眼里,西北荒漠寸草不生,大风一吹风沙四散,极度瘠薄,死气沉沉,但如今看来也是这样,西北黄沙遍天,水资源稀缺,人迹罕至。
为什么大西北是这样的景况呢,明明蒙古工业不兴旺,人口也不多,为什么还是会呈现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的状况呢?一大缘由是自然方面,蒙古国从天文位置上来看,深居亚洲大陆北部,也就是内陆地域,并且位于中高纬度,不论是西风的大西洋水气,还是安定洋的季风水汽,都难以抵达蒙古,形成极度缺水的现状。
蒙古的大局部地域属于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为大陆高气压覆盖,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习尚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这就使得蒙古成为大风干旱汇集地,每年沙尘暴危害宏大。
蒙古的沙尘暴所构成的依据地,是在中国邻国蒙古国的南部,那片一眼望不到止境的戈壁沙漠,前面说道,蒙古大半时间处于高气压覆盖的状况,因而当春天降临,冰雪消融之后,在多方影响要素的影响下,蒙古常常在三月份构成沙尘暴,沙尘暴让没有遮盖的植物无处遁形,惨遭灭绝,同时也形成人员死亡及失踪,每年因沙尘暴死亡失踪的人数高达数百。
沙尘暴其实也只是蒙古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产物,由于生态的恶化,蒙古国还呈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在蒙古全境内,放眼望去四下皆是荒漠草原景观,在这片土地上,简直超九成的土地遭到荒漠化影响,而只要坐落于最北边,两个孤独的免得以存活,且还不是两个省的全部土地,只是局部地域,因而蒙古就成为易被荒漠化侵占的中央。
虽说蒙古国与我国的蒙古自治州有三处交界地,那三处都是位于南部,且极度干旱的地域,虽然如此,蒙古国全年的降水量都没有中国的一半多,并且极度不平均。这是蒙古生态恶化的两大方面,干旱与风沙。
再一方面就是人为要素,蒙古人少但天文面积宽广,原本应该是人均占空中积大,地大物博之地,可蒙古因兴旺的畜牧业,让人均可运用资源日益减少。畜牧业作为蒙古的支柱性产业,养殖的牛羊遍地,数量更是超越人数的22倍,形象一点来说,就是蒙古均匀每个人就有22头牛羊,过度放牧也成为蒙古国荒漠化现象的一大元凶。
说来奇异,蒙古的畜牧业已有千年历史,为什么现往常才变成蒙古荒漠的缘由呢?是由于在当今社会,蒙古被鼎力开展,形成草原无休。依照以前的游牧民族习气,人们会迁移,轮番耕作,让土地得到休息。而到如今,在追随苏联的高度方案经济形式和鼎力开展生育的双重作用下,蒙古从建国初的70万人增加到330万人。
人口的大量增长招致物质生活消费材料的不时增长,本来四处游牧的游牧人民开端集群式养殖,开端创办工厂,开采煤矿等一系列毁坏生态的行为,只追求开展物资的行业。这样自觉的追求经济,而疏忽生态的行为,最后只会是自食恶果。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过度放牧和采矿业以及种植业的大肆开展,使得蒙古国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直接最为明显严重的结果就是水资源的短缺。
蒙古国的干旱使它南部的乌兰湖和奥罗克湖曾经近乎干涸,局部仍旧存在的河流也行将消逝殆尽,流量减少不说,水土流失还严重,而形成这的直接缘由又是大肆砍伐森林植被,百因必有果,正如宋代释慧远在《偈颂一百零二首》中写到:“木匠带枷,自食其果。”
虽说蒙古国地广人稀,可人员散布却极不平均,光首都就有150万人口,大量的人让生存条件愈加恶劣,工业化兴旺,可自然环境却差到令人难以启齿,人们关于每年的风暴也早已见怪不怪。人与自然就该调和相处,谁也别打搅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可持续开展道路,完成调和共生。
蒙古国现状是怎么样的?
八十年前位于中亚的蒙古国,是一个与世界各国隔绝,交通不发达,极为落后的国家,那时蒙古国人民只有六十多万,可以说蒙古已到了接近灭绝的边缘。二十世纪初期成吉思汗的后代确实处于这样一种状况,这一悲剧以1921年人民革命的发动而宣告终止。从此以后,蒙古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过去的八十年里,蒙古国经历了种种困难,现在蒙古国正为建立市场经济的民主国家而继续努力。
蒙古国领土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40多万,首都乌兰巴托有人口80多万。蒙古国最高立法机构是国家大呼拉尔,行政区划为21个省。位于中亚的蒙古国北部与俄国,南部与中国接壤。蒙古国领土的大部分是山区,位于蒙古国西北部一带地区,最大的山脉是阿尔泰山脉,总长1500多公里,最高山峰是海拔4374米的阿尔泰山五峰之一的友谊峰。蒙古国东南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戈壁。总的来说,蒙古国领土被分为杭爱、肯台和阿尔泰山区,东方草原区和戈壁区。蒙古是大陆性气候国家,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气候变化无常,在一天内气候常常变化几次,所以人们常说,有时在蒙古呆上一天,就可以看到一年四季,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蒙古有400多种植物,70多类140多种哺乳动物,390多种鸟类,70多种鱼。到目前为止,蒙古国已发现4000多种矿产品,其中黄金、铜、钼、萤石、铀和石油煤矿得到有效利用。在国际交通方面,蒙古国中部地区的铁路是连接俄国和中国首都的,我国有通往莫斯科、北京、汉城、伊尔库茨克和呼和浩特等世界各城市的直通航班。蒙古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农牧业和轻工业,人口的50%从事农牧业生产,目前有牲畜3000多万头。主要出口铜钼选矿、萤石、石油、畜产品原料、皮革、绒毛和纺织品。蒙古国教育事业十分发达,目前已消除文盲,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大中专院校学习。蒙古国是青少年之国,全国人口的70%是未满35岁的青少年,蒙古青少年在国内外各院校接受高等教育。
蒙古国目前人民生活状况不太理想,这与我国在转入市场经济时国家经济陷入危机,以及最近几年连续遭受自然灾害有关,我国政府目前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克服这一困难。在我国人民遭受困难时,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此应该指出的是,日本、韩国、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向我国人民提供了帮助。蒙古国是联合国会员国,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蒙古国已被联合国宣布为无核区。蒙古国重视人权,国际名望正在逐步提高。今天,蒙古国已同世界14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也证明了我国国际声望在国际舞台的上升。
蒙古国的经济非常差,人口300万,一年的GDP只有110亿美元,和我老家河北一个县级市武安市差不多,我老家全县人口80万,蒙古国比我们县面积要大一千倍不止。但经济却差不多,我们县还不是中国的百强县。
蒙古国现在也不是全都是游牧了,也有自己的工业和其他产业,但是农牧业还是主业,这主要是因为蒙古国太穷了,人民生活比较贫困,比中国差远了
蒙古国是中国的北方邻国,从北京乘飞机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只要两小时,两国之间还有铁路相连。2003年共有约6万中国人持旅游签证进入蒙古国,他们大多是生意人和劳务人员,只有几千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者。目前,蒙古国已经成为中国新的旅游目的地国,具体协议正在商订中。
乌兰巴托人的衣食住行
乌兰巴托建在群山之间的丘陵地上。乌兰巴托主要街道的建筑有很浓的俄罗斯味,很雅致,一般3—5层,全城建筑最高的也只有十几层。市中心有很气派的大广场,商业区有一个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一模一样的商场,连楼梯扶手用的石材都是一样的,据说用的是同一张图纸。乌兰巴托新的居民生活区正在崛起,相比之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很像中国同时期建的五六层的楼房;再早些年代的的建筑虽然很陈旧,但是仔细看都很考究;还有大量低矮的房屋建在坡地上,中间夹着不少蒙古包。稍出市区,大片大片的山地草场扑面而来,草不高,牲畜自由啃食----蒙古国的牧业基本处于自然放牧状态。一到周末,草原上景色好的地方常有有城里人开车出来游玩。相对于首都的88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来说,乌兰巴托的汽车还是相当多的,大街上跑的全部是外国车,韩国二手车最多。蒙古国基本没有自已的制造业,经济上的三大支柱分别是采矿业、农牧业、和零售业。由于人少,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这里的住房使用大量木材,树木随便砍伐;下雨虽少但是城市不缺水,几条河流的水又多又清。蒙古国人盖房子用地除了在市中心,基本不受限制,很容易得到政府批准。 乌兰巴托是一个纬度和海拔都比较高的首都,又处内陆深处,因此冬天漫长。但是它的夏天却凉爽迷人,白天很长,晚上9时多天还亮着。乌兰巴托商场关门较早,百货大楼晚8时下班。乌兰巴托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比较悠闲,全市有3000多家酒吧、咖啡屋等休闲场所。对蒙古国人的生活水平很难下一个结论,蒙古国公务员的平均月工资大约80元美元,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挣150美元,但是大家的实际生活好像比这个数字反映的要好些。蒙古国人自己认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几年好多了。手机在乌兰巴托市已经相当普及,而且是单向收费;但是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上网不方便。 蒙古国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出过国的人很多,普遍见多识广。在牧区,我们参观了一个牧民家庭,除了老两口,还有4个女儿,其中2个在国外,蒙古包的墙上挂满了女儿们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老人骄傲地说,即使最偏远的牧民,也知道这个世界上在发生什么。乌兰巴托人的生活习惯受俄国的影响很大,食品结构虽然还是蒙古民族的,但是餐具和吃法都是西式的。3天下来,我们在乌兰巴托没遇到乞丐,但是旅游点卖小商品的儿童很多,有的缠着追着客人要求购买。 蒙古国媒体的格局近年来变化很大,但是“大哥大”依然是国家电视台,它有一个频道和400多名工作人员。乌兰巴托另有几家新的私营电视台,都只有几十人或百人左右,这只相当于大电视台的一个节目组。不过,乌兰巴托市民能看的电视频道有几十个,它们大都是国外的。乌兰巴托报纸种类挺多,但是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只卖1万多份。蒙古国近年来基本没生产过像样的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几乎全是进口的,中国的《还珠格格》家喻户晓。这个国家最红的几个明星都是歌星,大影星一个都没有。由于蒙古国自己生产文化产品的能力有限,蒙古国人实际在通过外部的资源充实自已的文化生活。世界上很多人口少的国家其实都是这样,人们并不因此感到寂寞。蒙古国去年生产国内生产总值11亿美元,与中国的贸易则达到4.4亿美元,是蒙俄贸易的两倍。中国是蒙古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国。蒙古国去年全年入境的外国人大约20万,中国人占了六七万。蒙古国出境的人中,到中国的也最多,去年达到41万多人。他们除了到中国旅游,做生意,每年有3万多人是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看病----内蒙古的一些医院与蒙古国方面签有合同,向这些病人提供优惠。还有很多人把北京当作中转站,前往美国、东南亚、澳大利亚及世界各地。像天津港成为蒙古国货物的最重要出海口一样,北京也成为越来越多蒙古国人出国的第一个落脚点。 中蒙之间的道路交通目前还不够发达,目前,中蒙间只有铁路相连,没有公路交通。中蒙铁路纵贯蒙古国,它是中蒙贸易的主要通道。乌兰巴托到中蒙边境扎门乌德的公路正在修建中,一共700公里,目前已经修好了500公里。这条路同时也将是连接中俄的公路干道。中蒙之间有11个边境口岸,但是目前只有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口岸是常年开放的。蒙古国全境无高速公路,我们见到的最好的公路也是上下各一车道,而且保养不理想,路面坑洼多。蒙古国人开玩笑说,这些路都是高速公路,因为他们的司机在这样的路上行驶,车速一点也不慢。 蒙古国欢迎中国游客 随着蒙古国成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国,大量中国游客去蒙古国观光的情况会不会出现呢?蒙古国方面非常希望事情会这样发展,但是从目前看问题还有不少。 首先是蒙古国的旅游设施不足,乌兰巴托市仅有4家按蒙古国标准评出的四星级饭店(相当于中国的三星级),全市所有的旅游床位加起来只有5600张。乌兰巴托市周围约有140个旅游点,但是模式比较单一,基本是草原上搭建起一些蒙古包。据蒙古国旅游局的官员介绍,西方游客来蒙古国,一是向往这片原始的自然风光,二是对真正的游牧生活充满兴趣。他们往往喜欢冒险,不怕在旅途中吃苦。比如在蒙古国最西部山区,也就是中国新疆著名景区喀纳斯湖对面的蒙古国境内,几乎没有路,但是去年1年约3000名西方旅游者在那里登山,在没有缆车(蒙古国全境无缆车)的陡坡上滑雪,睡帐篷。这位蒙古国旅游局官员坦陈,欧洲人好冒险,亚洲游客更偏好舒适。因此,蒙古国方面正积极发展旅游硬件设施,并且欢迎全世界的商人前来投资。 第二个问题是,蒙古国的物价比中国贵,虽然中国旅客对于去西方国家旅游费用较高能接受,但是他们往往把蒙古国想成是物从比较便宜的国家。蒙古国的旅馆都比中国相同标准的旅馆贵, 四星级的旅馆要70美元左右1天。旅游门票和机票目前还实行价格双轨制,对外国人的收费高。旅游局官员说,1个游客在蒙古国逗留一天,要花人民币大约800元(我们算着可能要高些),加上往返程机票3000多元,签证费200多元。如果参加蒙古国6日游,一个人至少要七八千元。这个价格显然对中国人来说偏高了。 但是蒙古国要吸引中国游客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从外交部到旅游局的高官,都一再向我们表达了这一点。旅游被确定为蒙古国经济新的最大亮点。最重要的是,神秘的蒙古国在吸引着中国人,这是一个纯天然的国家,空气与河流都是透明的,一出机场就能闻到草原的清香,入夜在市区就能看到满天的星斗。这里还有藏传佛教的寺院,中国建筑风格的古代宫殿,能看到“万寿无疆”“乐善好施”等中文牌匾。这里还有3000万头马牛羊和骆驼,有一望无际、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美丽大草原。
最强沙尘暴背后是被沙吞噬的蒙古国,为什么蒙古国有那么多沙漠呢?
因为地理位置。蒙古国没有海,属于偏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并且没有山脉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风,所以风蚀现象严重,沙漠比较多。
因为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很特殊,所以才会导致沙尘暴。
蒙古国的15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当中,有约10%为森林覆盖,其余的大多数地区属蒙古高原,高山草原、干旱平原草原和沙漠草原的总覆盖面积超过80%。 并且为了经济发展,并没有治理沙漠,反而不断的破坏植被。
主要是因为蒙古国在防风治沙方面做的一直都非常差,所以让沙漠吞噬了很多土地吧。
主要就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蒙古那边的绿化做的不怎么好,所以沙漠就非常多。
因为蒙古土地沙漠化速度过快,所以才会造成蒙古拥有非常多的沙漠。
这次起源于蒙古的超大型沙尘暴影响到了蒙古周围国家,这也给很多国家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多的影响,而在大家的固有印象当中认为蒙古是一个遍地是草原的国家,然而通过这一次超大型沙尘暴,大家对于蒙古的真实情况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蒙古的真实现状并不像大家的印象当中那么美好,反而蒙古是一个土地沙漠化非常严重的国家,而造成如此严重的土壤沙漠化问题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蒙古到国内牧民出现了放牧过度的情况。
一、放牧过度造成了草原出现了严重荒漠化。畜牧业是蒙古的支柱产业之一,因为蒙古是一个牧民众多的国家,因此蒙古的很多老百姓都有从事着畜牧业工作,然而蒙古对于国内畜牧业的发展并没有进行太合理的规划,这也使得蒙古的老百姓经常会出现放牧过度的情况。而放牧过度对于草原的影响是有着很强的破坏性的,而一旦草原遭遇到严重的破坏就很难通过自然调节来进行恢复。因此草原沙漠化问题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过度采矿也是造成沙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矿业也是蒙古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些年蒙古通过采矿业的发展也赚取了很多的外汇,然而蒙古对于采矿业的发展也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处理,这也使得蒙古的采矿业发展是毫无节制性可言的。虽然蒙古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过度开采矿产也会造成土壤的荒漠化问题加速。
三、气候问题也是沙漠化问题的因素之一。由于极端气候的影响,也造成了蒙古的沙漠化速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而蒙古由于没有太多能力来进行环境治理,这也造成了蒙古沙漠化已经到了无法治理的程度。如果蒙古政府继续放任沙漠化问题不管的话,那么蒙古国内的土地很有可能会出现更大面积的沙漠化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对于蒙古的畜牧业以及采矿业发展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当然蒙古的沙漠化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当然我们也希望蒙古能够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环境保护合作以及治理工作,只有这样蒙古的沙漠化问题才不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如果不加强周边合作的话,蒙古的沙漠化问题一定会成为地区发展的隐患。
您觉得未来蒙古国是会继续亲俄呢?还是会改变呢?
会和俄保持距离,因为俄入侵了乌,且自身越来越虚弱,中亚小弟离心离德。从蒙古国恢复回鹘蒙文就能看出。以后和内蒙联系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蒙古国一直都是亲俄的,毕竟从地缘政治来看,蒙古国离俄罗斯更近,没有俄罗斯的庇护,蒙古国很难有所作为,甚至连如何生存都很难说。所以亲俄应该是蒙古国外交永远的主题。
但如果蒙古国领导人足够聪明,他们一定会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制衡俄罗斯,改变蒙古国过分依赖俄罗斯的局面。太过依赖一个大国,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好事。
所以我觉得,蒙古国依然会继续亲俄,他们根本无法改变亲俄的现状。但他们可以稍微借助美国的力量,防止俄罗斯一家独大,过分控制蒙古国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