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红海是什么意思
- 2、红海的海水一般呈什么色
- 3、红海是湖还是海,有能解答的吗?
- 4、红海为什么叫红海?
- 5、红海长度
- 6、红海的海水是什么颜色
- 7、红海的形成原因
- 8、红海是怎么形成的?
- 9、红海在哪里红海在哪里属于哪个国家
红海是什么意思
红海,是一个经济术语,指的是竞争相当激烈的市场,反义词为蓝海。
在红海中,产业边界是明晰和确定的,行业的竞争规则是已知的。身处红海的企业试图表现得超过竞争对手,以攫取已知需求下的更大市场份额。
红海与蓝海对应。蓝海,指的是未知的市场空间。企业要启动和保持获利性增长,就必须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这其中包括一块是突破性增长业务(旧市场新产品或新模式),一块是战略性新业务开发(创造新市场、新细分行业甚至全新行业)。相对于蓝海是指未知的市场空间,红海则是指已知的市场空间。
具体解释
红海是指已知的市场空间。一般进入市场面临的选择是在蓝海中开辟新的道路或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比喻在市场空间中生存的选择。
所谓红海是指竞争异常激烈,赢利非常困难的领域或商业模式。蓝海则是指竞争较少甚至没有竞争,赢利状况很好的领域或者商业模式。
中文名:红海。
说明:产业边界明晰的,已知的市场空间。
相关领域:经济学中。
反义词:蓝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红海
红海的海水一般呈什么色
红海海水一般呈蓝绿色。
红海,古希腊人称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从古希腊名演化而来的,意译即“红色的海洋”。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的。红海多数并不呈红色,但偶尔会季节性地出现大片红色藻类。这提供了其名称的一个可能的来源。另一些学者认为,“红”来源于其相对于命名者的方位,指南方或者西方。
红海名称的来源,解释甚多。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红海的简介:
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有一片颜色鲜红的海,这就是红海。它是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鳄鱼,从东北向东南,斜卧在那里。它长约2000多千米,较大宽度306千米,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
北端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通。海内的红藻,会发生季节性的大量繁殖,使整个海水变成红褐色,有时连天空、海岸,都映得红艳艳的,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因而叫它红海。实际上,在通常情况下,海水是蓝绿色的。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红海成为印度洋与地中海间的要道,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线;它使原来绕过好望角的航线,缩短了9000千米。红海是年轻的海。大约2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诞生了红海。现在还可看出,两岸的形状很相似,这是大陆被撕开留下的痕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红海
红海是湖还是海,有能解答的吗?
红海是海
红海是印度洋的附属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现狭长型。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是盐度最高的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
现代地理学上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通常大型内陆盐湖、没有与海洋连通的大型咸水湖泊.海又称为“大海”,是指与“大洋”相连接的大面积咸水区域,即大洋的边缘部分.地中海西面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接;红海通过亚丁湾与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接,因此都属于海。
红海为什么叫红海?
红海之所以叫红海是因为:
其一是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意译为泪之门,和海的颜色没有关系,红海并不是红色的。可能的来源包括:季节性出现的红色藻类;附近的红色山脉;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指南边(对应黑海的北边);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简介红海: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
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据研究,红海底部确属海洋性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带连接起来。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开始分离在2千万年前的中新世,目前还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继续扩张。
苏伊士运河连接苏伊士湾和北面的地中海,使红海成为欧洲、亚洲间的交通航道。北纬25~16°之间,红海的中央部分的海底地形十分崎岖,这里的主要海槽复杂多变,海岸线参差不一,整个红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红海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夹峙,常年空气闷热,尘埃弥漫,明朗的日较少。 红海降水量少,蒸发量却很高,盐度为40.1‰,夏季表层水温超过30℃,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海域。8月表层水温平均27℃至32℃。海水多呈蓝绿色,局部地区因红色海藻生长茂盛而呈红棕色,红海一称即源于此。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远远超过降水量,两岸无常年河流注入。海底为含有铁、锌、铜、铅,银、金的软泥。自古为交通要道,但因沿岸多岩岛与珊瑚礁,曼德海峡狭窄且多风暴,故航行不便。重要港口有苏伊士、埃拉特、亚喀巴、苏丹港、吉达、马萨瓦、荷台达和阿萨布。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红海两岸陡峭壁立,
红海沙滩岸滨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较少。北纬16°以南,因珊瑚礁海岸的大面积增长,使可以通航的航道十分狭窄,某些港口设施受到阻碍。在曼德海峡,要靠爆破和挖泥两种方式来打开航道。红海地区发现有5种主要类型的矿藏资源︰石油沉积、蒸发沉积物(由于升华沉淀作用而形成的沉积物,如岩盐、钾盐、石膏、白云岩)、硫磺、磷酸盐及重金属沉积物,均在主要深海槽底部的淤泥中。
相关信息如下:
你好:
红海名字的由来:
其一是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和海的颜色没有关系,红海并不是红色的。可能的来源包括:季节性出现的红色藻类;附近的红色山脉;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指南边(对应黑海的北边);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其五,源于莉莉丝的传说,她是与亚当同时被造出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原本应该是巴比伦传说中的女性,但是因为犹太教经典《塔木德》的记载而变得十分有名。 莉莉丝不愿听从亚当的命令因此离开他到红海去,以每天100个的速度产下恶魔之子。主命令三个天使去找她,天使们威胁说要每天杀掉她100个小孩,莉莉丝忍受不了天使的胁迫而跳红海自杀。但由于莉莉斯是由神所创造的,并不会轻易死去,她的灵魂一直在红海沉浮,一直等到天使路西法叛变上帝后,才与堕天使们一起前往了地狱。 莉莉丝居住的红海意味着所有生命孕育自女性的经血,而作为从血海中诞生万物的代价,也要向血海补充鲜血(例如人祭)。莉莉丝也被古代希伯来人视为大地和农耕部族的太母,当该隐杀死弟弟亚伯时,莉莉丝作为大地太母接受了该隐的祭品——亚伯流入田野的鲜血,并赐给前者永生不死的躯体和灵魂,开创了吸血鬼家族显赫一时的历史。因此很多小说作家把她写成吸血鬼女王。
红海是直接由 希腊文、 拉丁文、 阿拉伯文翻译过来。虽然红海在大多数时候并不呈红色,但是偶尔会季节性地出现大片红色。
这提供了其名称的一个可能的来源。另一些学者认为,“红”来源于其相对于命名者的方位(许多民族都有以颜色指代方向的传统),指南方或者西方。
另外一些该名称的可能来源是:附近的红色山脉;一个名称为红色的本地种族;红地的海(古埃及称沙漠为红地)等。
此名称的来源,解释甚多。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古希腊人称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从古希腊名演化而来的,..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红海水温、盐度很高,海里生长着一种水藻,大批死亡后呈红褐色,将海水染成红色.红海由此而得名
红海长度
大约2250公里。红海是一个形状细长的狭窄印度洋内海,表面积近44万平方公里,长度约2250公里,海域最宽处超350公里。红海的平均深度大约490米,但是其海槽的深度比较大,即中央的苏阿金海槽的最大深度达到了3000米。红海通常是蓝绿色的,只有被大量藻类占领时才会变成红色。
红海的海水是什么颜色
红海的海水是红色的。
红海地区的气候炎热干燥,海水蒸发强烈,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水温和较浓的盐度,这些条件非常适宜红色海藻生长和繁衍,当它们漂浮在海水表面时便会使得海水呈现红色。红海的表层水温在26℃-30℃左右,盐度达到3.6%左右,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两岸基本没有河川之水注入。
红海最早由埃及人发现,地处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狭长型。红海地处北回归线高压带控制的范围,腹背由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且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夹峙,气候终年干热,降水稀少,尘埃弥漫,水面温度较高。
红海的地理特征
红海两岸陡峭壁立,岸滨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较少。北纬25°-16°之间,红海中央部分的海底地形十分崎岖,海槽复杂多变,海岸线参差不一,整个红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北纬16°以南,因珊瑚礁海岸的大面积增长,使可以通航的航道十分狭窄,某些港口设施受到阻碍。在曼德海峡,要靠爆破和挖泥两种方式来打开航道。
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红海底部属海洋性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带连接起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红海
红海的形成原因
红海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
成因解析
大约25亿年前,印度洋板块和阿拉伯板块开始相互碰撞,这导致了板块间的挤压和变形。这种变形引起了红海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海逐渐形成。由于大裂谷的存在,红海周围的岩石变得非常热,导致了大量的火山活动。
这些火山活动释放出大量的岩浆和气体,进一步影响了红海的形成。此外,红海周围的山脉也对它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这些山脉阻挡了海水的流动,使得红海的水温逐渐升高,形成了一个温暖而浅水的海域。
红海地理位置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现狭长型。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是盐度最高的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
红海的地理特点
物种丰富
红海的地理特点最为人知的可能是它的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这些生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热带鱼、海龟、海豚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珊瑚,它们在海底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海岸线
红海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理现象,那就是它的海岸线。红海的海岸线非常曲折,有许多海湾和海峡,这使得红海的沿岸地区非常多样化和迷人。
气候
这里的气候非常温暖,几乎全年都是如此。即使在冬季,这里的海水也不会像其他海域那样冷。这种温暖的气候使得红海成为了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
水温
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海的表层水温8月可达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60℃。海底扩张使地壳出现了裂缝,岩浆沿裂缝不断上涌,海底岩石就被加热,所以海水底部水温较高。
红海是怎么形成的?
海底两万里中红海名字的由来是海水呈现的颜色,海水中有一种俗名为“三棱藻”的细小植物,它能产生朱红色的粘性物质,平均一平方厘米海面就有4000个三棱藻,这种植物使海水呈现出红色。
拓展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海底两万里》中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他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
红海在哪里红海在哪里属于哪个国家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现狭长型。红海的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是盐度最高的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红海底部属海洋性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带连接起来。红海两岸没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及水下岩岭,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难以进来,红海中较咸的海水也难以流出去。科学家还在海底深处发现了大面积的“热洞”。大量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涌到海底,岩浆加热了周围的岩石和海水,出现了深层海水的水温比表层还高的奇特现象。热气腾腾的深层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发,使盐的浓度越来越高。红海地处北回归线高压带控制的范围,腹背由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且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夹峙,气候终年干热,降水稀少,尘埃弥漫,水面温度较高。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终年高温。红海的气候是由两个季风季节组成,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季风是由陆地和海洋的温差造成。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海的表层水温8月可达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60℃。海底扩张使地壳出现了裂缝,岩浆沿裂缝不断上涌,海底岩石就被加热,所以海水底部水温较高。年蒸发量高,由亚丁湾通过曼德海峡东部水道流入的海水来弥补。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