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禁养鸟类名单,什么鸟不能当宠物养?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9 18:43:16 浏览4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养鸟处罚规定最新

在家里养鸟,进入国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是不能养的。百灵、画眉、绣眼、靛颏等“四大笼养鸟”也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新版名录已于2021年2月1日实施,这些常见的笼养鸟和蛇类已晋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需继续驯养繁殖,必须于2021年6月30日之前,名录调整的过渡衔接期期间,向市林业局申请核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如未能取得证件,必须在2021年6月30日之前移交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处理,不建议私自放生。2021年6月30日之后,无证继续养殖的,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家里养鸟,进入国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是不能养的。百灵、画眉、绣眼、靛颏等“四大笼养鸟”也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新版名录已于2021年2月1日实施,这些常见的笼养鸟和蛇类已晋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需继续驯养繁殖,必须于2021年6月30日之前,名录调整的过渡衔接期期间,向市林业局申请核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如未能取得证件,必须在2021年6月30日之前移交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处理,不建议私自放生。2021年6月30日之后,无证继续养殖的,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年禁养鸟类名单

2022年禁养鸟类名单
  2022年禁养鸟类名单,我们都知道我国有很多的动物都是二级保护动物,是不能捕猎和养植的,不然就是违法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以下为大家分享2022年禁养鸟类名单。
  2022年禁养鸟类名单1    1、彩虹鹦鹉
  虹彩吸蜜鹦鹉(学名:Trichoglossus haematodus)共有21个亚种,体长25-30厘米,羽色鲜艳。体重120-130克。嘴为桔红色,脚为蓝灰色。头顶、下颌及脸颊部为深蓝色。
  枕部和颈上部有紫褐色和黄绿色的环带。背部、翅膀和尾羽为绿色。胸部为红色,并具有黑色的带状块斑,腹部、两胁为暗绿色,并有红色横斑,尾下覆羽为黄色。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2、小葵花凤头鹦鹉
  小葵花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sulphurea)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的.鸟类,共有4个亚种。体长35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雪白漂亮,头顶具形长的耸立型黄色凤头冠羽,愤怒时会竖起头冠呈扇状,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 一类保护级别。
   3、短尾鹦鹉
  短尾鹦鹉(学名:Loriculus vernalis)是典型的攀禽,体形小,翅长在90毫米左右;尾较翅短;嘴较细削,其厚度不及嘴峰长度;腰下有朱红色块斑;雄鸟喉部有蓝色块斑。

  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劲有力,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体羽主要是绿色,红嘴红腰,翼下为青绿色带绿色翼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4、灰头鹦鹉
  紫红头鹦鹉(学名:Psittacula cyanocephala)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鸟体为绿色,头部中间为红色,下颏下方延伸到脸颊下方,环绕整个颈部有一条黑色的环状羽毛,并连接一条蓝绿色的条状羽毛。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5、花头鹦鹉
  花头鹦鹉(学名:Psittacula roseata)是中型鸟类,仅有2个亚种。体长26-36厘米,体重85-90克。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头部粉红色,到了头部后方、颈部均变为蓝紫色。体羽主要为黄绿色,上体颜色较深,翅绿色。雌雄鸟头部颜色有别:雄鸟为玫瑰红,雌鸟呈灰蓝色。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2022年禁养鸟类名单2    1、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学名:Platalea minor),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称饭匙鸟、黑面勺嘴,台湾赏鸟人士则俗称为“黑琵”。
  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
  属于鹳形目、鹮科、琵鹭亚科,琵鹭亚科的鸟类全世界共六种,其中以黑面琵鹭数量最为稀少(已知六种琵鹭当中唯黑面琵鹭属濒危物种),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

   2、红胸黑雁
  红胸黑雁(学名:Branta ruficollis)为鸭科黑雁属的鸟类。小型雁类。全长55厘米左右。体羽有金属光泽。头、后颈黑褐色;两侧眼和嘴之间有一椭圆形白斑。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
  红胸黑雁没有亚种分化,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北极冻原地带,越冬于黑海西部、里海南部、咸海、波罗的海和波斯湾等地。在中国仅属于偶尔来越冬的迷鸟,仅见于湖南洞庭湖。
   3、红腹角雉
  红腹角雉(学名:Tragopan temminckii)属于鸡形目雉科,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
  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及印度等地。该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
  2022年禁养鸟类名单3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鸟类有哪些
  1、中国有1400多种鸟类,其中一级保护鸟类37种,二级保护鸟类74种。《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
  2、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虹雉(所有种)
  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 、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
  3、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角鸊鷉、赤颈鸊鷉、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黑颈鸬鹚、黄嘴白鹭、岩鹭、海南虎斑鳽、小苇鳽、彩鹳、彩鹮、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鸳鸯、其他鹰类、隼科(所有种)、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

  镰翅鸟、花尾榛鸡、雪鸡(所有种)、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蓝马鸡、黑鹇、白鹇、原鸡、勺鸡、白冠长尾雉、锦鸡(所有种)、灰鹤、沙丘鹤、白枕鹤、蓑羽鹤、长脚秧鸡、姬田鸡、棕背田鸡、花田鸡、铜翅水雉、小杓鹬、小青脚鹬、灰燕鸻、小鸥、黑浮鸥、黄嘴河燕鸥
  黑嘴端凤头燕鸥、黑腹沙鸡、绿鸠(所有种)、黑颏果鸠、皇鸠(所有种)、斑尾林鸽、鹃鸠(所有种)、鹦鹉科(所有种)、鸦鹃(所有种)
  灰喉针尾雨燕、凤头雨燕、橙胸咬鹃、蓝耳翠鸟、鹳嘴翠鸟、黑胸蜂虎、绿喉蜂虎、犀鸟科、白腹黑啄木鸟、阔嘴鸟科(所有种)、八色鸫科(所有种)。
  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于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名录中列入陆生野生动物33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共90多种。

什么鸟不能当宠物养?

首先,有保护级别的鸟类,都不可以当宠物养,私自饲养保护名录上的鸟类或动物,都是违法的。
其次,绝大多数的野生鸟类,都不是很适合当宠物养,一是因为在野外所以身上可能有各种病原,二是因为野性十足的鸟儿,关在笼子里会抑郁,养不长久。
最后,建议饲养一些已经经过长期驯化,适合家养笼养的小鸟,比如虎皮鹦鹉、文鸟等等。
只要是不在保护名录上的鸟类都可以饲养。
2022年5月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部分鹦鹉人工繁育作为宠物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1年开放式点的四种,新增了9种。其中也将试点时名称不准确的“紫腹吸蜜鹦鹉”更改为“彩虹吸蜜鹦鹉”第一批12种鹦鹉中,除去费氏牡丹、小太阳、和尚外,均为中型大型鹦鹉,如蓝黄金刚鹦鹉、葵花风头鹦鹉、非洲灰鹦鹉等人气超高的大型鹦鹉都在列。应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本土鹦鹉如红领绿鹦鹉(月轮)、绯胸鹦鹉、亚历山大鹦鹉也在列。

2022养鸟处罚规定最新


1. 2021年禁止养鸟政策只要是国家充许词养的鸟类就不犯法。
2. 2021年禁止养鸟政策解读2021年是可以养鸟的,但国家规定的保护鸟类不要养。
3. 2022年养鸟新规定提笼遛鸟已有数千年文化史,坊间爱好者无数,成都鸟市也在这几十年里兴起、繁盛。由此而来的野生鸟类非法捕捉贩卖,以及非人工养殖鸟类混卖等问题一直让相关管理部门十分头疼。
8月1日到9月1日,成都市全面禁止售卖画眉、八哥、鹩哥三种鸟类。专项行动结束后,9月1日起,鸟市商家引进和销售画眉、八哥和鹩哥,需确保能溯源人工繁殖种群后依法审批。
11月12日,专项行动启动3个多月后,记者走访成都青羊鸟市发现,过半以售卖笼养鸟为主营项目的店铺关门停业。成都野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这三种鸟类的人工繁殖尚不完善,市面上大多在售鸟类都属野生鸟类非法贩卖。“市场需要阵痛期,来进行自我进化和整改。”林业部门专家估计,整个成都画眉等三种鸟类进入人工繁殖合法出售并支撑市场需求的良性循环,还要两年时间。
4. 2021禁止养鸟了吗今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审核通过,从2021年2月1日开始,将画眉、鹩哥、红嘴相思、红胁绣眼等14种民间传统笼养观赏鸟,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后再到野外捕捉笼养就会构成犯罪,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今后养鸟、玩鸟、观鸟的爱好再也不能任性了。在该名录中,很多养在笼子里的雀形目观赏鸟升级成为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包括有数千年养殖观赏历史的靛颏、百灵、画眉、绣眼等“四大笼养鸟”,具体如下:
一、黄胸鹀(禾花雀)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每只核定价值3000元。
二、鹩哥、画眉、红嘴相思鸟、歌百灵、蒙古百灵、云雀(叫天)、震旦鸦雀、红胁绣眼鸟(粉眼儿)、黑喉噪鹛、棕噪鹛、银耳相思鸟红、红嘴相思鸟、红喉歌鸲(红靛颏)、蓝喉歌鸲(蓝靛颏)、新疆歌鸲、褐头朱雀、北朱雀(麻料)、红交嘴雀(交嘴)等12个物种升级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上述鸟类无论野外种群,还是人工繁育种群,均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5. 2020国家禁止养鸟虞城,是全国最大的鹦鹉人工繁育基地,养殖鹦鹉有近30年的历史,用途主要是作为宠物进入家庭。据今年年初统计,全市鹦鹉养殖户大约有930多户,鹦鹉存栏量在100万只以上,全国70%以上的小型观赏鹦鹉出自商丘。
我市鹦鹉养殖以虞城县、梁园区、示范区最多,养殖从业人员以下岗职工、留守妇女、残疾人为主,也有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业人员超3000人,年出栏鸟1000万只以上,产值在2亿元至3亿元。
由于多种原因,我市观赏鹦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办证率较低,产业发展存在盲目无序问题。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各地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不断加大执法打击力度,观赏鹦鹉非法饲养、经营没有了生存空间,导致矛盾凸显,大量人工鹦鹉销售受阻,由此引发了“不能卖、喂不起、只能饿死”等问题。
加载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之后,全市人工繁育鹦鹉养殖户的鹦鹉销售受阻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意味着我市以鹦鹉人工繁育为中心的集养殖、销售、笼具生产、饲料、防疫为一体的鹦鹉人工繁育产业链有望逐步恢复。
6. 2021年禁止养鸟政策有哪些八哥鸟。
2021年养八哥鸟是不违法的,八哥并不属于国家濒危保护动物,所以可以饲养。但是要拿到政府认可的许可证,而且野生八哥鸟是不可以养的,它们也属于有益并且有价值的野生动物,也是受到保护的,不可以进行买卖。
八哥鸟体长23-28厘米左右,主要栖息于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疏林中,在南方种群数量较为普遍,一般以昆虫为食,也可以吃一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喜欢群居,是一种农林益鸟,也是很受欢迎的笼养鸟。
7. 2021国家允许养的鸟类可以养零只,因为野生鸟类都是保护鸟类,不允许捕捉买卖饲养。

2022年禁养鸟类名单

国家林草局近日发布了通知,从而对64种禁止养殖食用野生动物区别管理,竹鼠、豪猪、果子狸、王锦蛇、蒙古兔、东北兔、草兔、蓝胸鹑、山斑鸠、灰斑鸠、黑水鸡、灰胸竹鸡、白骨顶、寒露林蛙、白腹巨鼠等45种动物列入最新禁止养殖名单。
由于2020年以来出现了新冠疫情,我国对野生动物的养殖和食用进行了防控,下面是2022年以来最新禁止养殖野生动物名单,仅供参考。
2020年2月,我国人大发布禁食野生动物相关决定,国家主管部门最近明确划出最新禁止野生动物名单,现公布范围如下:竹鼠、豪猪、果子狸、王锦蛇、赤链蛇、赤峰锦蛇、金环蛇、双斑锦蛇、短尾蝮、竹叶青蛇、蒙古兔、东北兔、草兔、蓝胸鹑、山斑鸠、灰斑鸠、豆雁、灰雁、石鸡、斑头雁、鸿雁、赤麂、小麂、狍、苍鹭、夜鹭、斑嘴鸭、针尾鸭、赤麻鸭、翘鼻麻鸭、绿翅鸭、花脸鸭、赤膀鸭、罗纹鸭、赤颈鸭、赤嘴潜鸭、红头潜鸭、白眉鸭、白眼潜鸭、斑背潜鸭、黑水鸡、灰胸竹鸡、白骨顶、寒露林蛙、白腹巨鼠。
以上这45种野生动物在2022年禁止养殖,禁止出现以食用、贩卖为最终目的的养殖行为,地方养殖户要逐渐停止养殖。
对于刺猬、狗獾、猪獾、海狸鼠、豚鼠、蓝孔雀、海狸鼠、黑眶蟾蜍、中华蟾蜍、齿缘龟、缅甸陆龟、锯缘摄龟、眼镜王蛇、乌梢蛇、黑眉锦蛇、银环蛇、灰鼠蛇、尖吻蝮、滑鼠蛇、眼镜蛇等19种野生动物,国家明令禁止存在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但可以用在制药、展观、研究等除食用性外的目的。
最新名单上的禁止野生动物该怎么处理一、放生到大自然中
经评价放生野外后不会对当地物种造成巨大影响和破坏的,可以在适当的引领和操作下放归森林,也算是给了小动物们一个回家的机会。
二、种质资源保护作用
品种优良的可以在处理后转运到相关的收容所等机构,进行下一步的物质资源保护活动。
三、目的转化
可以根据动物的相关作用,在制药,科研等方面进行用途转化。
四、无害化处理
有些野生动物难以处理或转化用处,可以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也能为养殖户减少麻烦和担忧。

2021年私人养费氏鹦鹉犯法吗

私人养费氏鹦鹉是犯法的,2021年费氏鹦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除了虎皮鹦鹉、牡丹鹦鹉、玄凤鹦鹉以外的所有鹦鹉种类归为国家保护动物。如果没有办理相关手续,非法饲养或买卖,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现如今,由于人类大量的捕获费氏鹦鹉进行出口,国内费氏鹦鹉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使得该物种成为濒危物种。费氏鹦鹉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养殖和售卖费氏鹦鹉均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你想在家中饲养费氏鹦鹉,首先要取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如果没有办理,则属于非法饲养。那么饲养人要将相关品种的鸟类进行放生,或移交林业部门。如果未办理人工繁育许可证,后续继续养殖的,将依法没收鸟类,并处价值1~5倍的罚款。如果有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鹦鹉,将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中国合法饲养的鸟类有哪些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是非常严格的,不是所有的鸟类都可以养。我们在购买鸟类之前,一定要确认好它的品种是不是国际保护动物,再进行购买。那么合法饲养的鸟类有哪些呢?1、鹦鹉类合法饲养的鹦鹉种类很多,其中包括虎皮鹦鹉、鸡尾鹦鹉、桃脸牡丹鹦_、红岭绿鹦鹉等,这些鹦鹉也是比较常见,且很多人喜欢饲养的鸟类。2、丝雀类灰燕、白燕、石蕉、银燕、柠檬燕等丝雀类鸟也都是国家允许饲养的鸟类。它们的叫声非常悦耳,很多人都愿意把它们作为笼养鸟来饲养。3、芙蓉鸟类芙蓉鸟又被称为育苗,可以合法饲养的芙蓉鸟类有白玉、红玉、黄玉、桂皮鸟等,它们可以作为观赏鸟来饲养,也是可以繁殖的鸟类。

2021年百灵鸟不让养了吗

2021年百灵鸟不让养了,因为百灵鸟已经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百灵鸟是鸟纲雀形目百灵属的总称。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往往边飞边鸣,由于飞得很高,人们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百灵鸟生活于干旱山地、荒漠、草地或岩石上,非繁殖期多结群生活,常作短距离低飞或奔跑,取食昆虫和草籽。百灵鸟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习性:
百灵鸟在食物上要求不高,春天它们就吃一些幼嫩的小草芽和一些昆虫。在夏天和秋天时,它们就要捕捉一些昆虫吃。到了冬天,它们只吃一些草籽和谷类来填饱它们的肚子。
有时还会意外地得到一些昆虫和虫卵。百灵鸟不会破坏农作物,在夏季刚刚来临时,它们还在抚育幼鸟的时期时,百灵鸟会捕捉大量的虫子来喂养小鸟,这样就为庄稼生长除了害,是生产区中不可缺少的益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百灵鸟

画眉鸟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画眉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自2021年2月1日起,画眉鸟已被列入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任何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画眉鸟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国际上已经将我国的画眉鸟与相思鸟一同列入禁止野外捕捉并贸易的名单。
画眉是中国特产鸟类,主要分布于中国,它不仅是重要的农林益鸟,而且鸣声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又能仿效其他鸟类鸣叫,被誉为“鹛类之王”驰名中外。因此每年不仅大量被民间捕捉饲养观赏,而且大量出口国外,致使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应加强保护,控制捕捉猎取。
画眉鸟身体修长,略呈两头尖中间大的梭子形,具有流线型的外廓。一般上体羽毛呈橄榄色,下腹羽毛呈绿褐色或黄褐色,下腹部中央小部分羽毛呈灰白色,没有斑纹;头、胸、颈部的羽毛和尾羽颜色较深,并有黑色条纹或横纹。它的眼圈为白色,眼边各有一条白眉,匀称地由前向后延伸,并多呈峨眉状,十分好看,故得此名。
画眉鸟的习性
(1)食性
画眉属杂食性鸟,以昆虫为主食,如蝗虫、蝽象、松毛虫、金龟甲、天杜蛾幼虫等,以及其他蛾类的幼虫都是画眉爱吃的食物。此外,秋冬季节,画眉也采食植物种子、果实、杂草籽实、野果等。
(2)繁殖习性
野生画眉每年三四月进入繁殖季节,一直延续到7月下旬,一年可繁殖1~2次,每窝产卵3~5枚。孵化由雌鸟承担,育雏则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为14~15天;育雏期约20天。画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于繁殖。
(3)好动性
由于画眉喜欢在树林的枝杈间跳跃、鸣唱,在笼养条件下,画眉的歌唱,舞蹈、休息都离不开栖杠,所以养画眉要设置一根好的栖杠。一般南方人喜欢用竹杠,北方人喜欢用沙杠。
(4)水浴习性
画眉爱清洁,喜欢水浴,因此要为画眉配备水浴笼。为画眉设制的水罐开口不宜过大,以免画眉在其中水浴,弄脏饮水。但开口也不能太小,以防鸟在采食和饮水过程中磨损颈羽和头部羽毛,影响美观。

2021年中国合法养的鸟类目录有哪些?

2021年中国合法养的鸟类:金丝雀、斑胸草雀、白腰文鸟、七彩文鸟、长尾草雀、八哥等。但在饲养鸟类的时候要注意,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一些野生的鸟类最好不要进行饲养,特别是一些国家的保护动物,不可以私自买卖、饲养,否则便是违法行为。
提示:
八哥是最常见也是很受欢迎的笼养鸟,它们能模仿简单的话语,还可以模仿其他鸟的叫声,八哥喜欢群居,属于杂食性鸟类,所以在平时主人可以喂食蝗虫、蚱蜢、毛虫、植物果实和种子等之类的食物。
自2021年2月1日起,国家林业草原局和农村部联合发布经国务院批准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在该名录中有部分涉及现用于观赏饲养的雀形观赏鸟升级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体如下:
(一)黄胸鹀(禾花雀)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二)鹩哥、画眉、红嘴相思鸟、歌百灵、蒙古百灵、云雀、震旦雅雀、红肋绣眼鸟(粉眼儿)、黑喉噪鹛、棕噪鹛、银耳相思红鸟、红嘴相思鸟、红喉歌鸲(红靛颏)、蓝喉歌鸲(蓝靛颏)、新疆歌鸲、褐头朱雀、北朱雀(麻料)、红交嘴雀(交嘴)等物种升级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