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鳗鱼品种大全,鳗鱼的品种大全及名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9 11:41:55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鳗鱼种类及图片大全

鳗鱼是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别称白鳗、河鳗、鳗鲡等,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在陆地的河川中生长,成熟后洄游到海洋中产卵地产卵,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就死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鳗鱼种类及图片大全吧!欧洲鳗欧洲鳗的成体在淡水中度过,通常在天黑以后捕食,猎物主要是小动物,许多年以来其生命周期一直是个谜。1920年,一次远洋研究表明成体欧洲鳗会穿越大西洋,到马尾藻海去产卵,然后成体欧洲鳗会死去,留下幼鱼自己返回欧洲,这次旅行要花掉3年时间。另一种类似的鳗鱼生活在北美洲,从马尾藻海出发的旅程只花1年时间。美洲鳗美洲鳗主要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地,1996年我国正式引进美洲鳗,主要放养于江、浙、闽、粤等沿海省份,引进数量达6吨(3000万尾)之多。如东县南港渔网厂于1996年4月12日引进美洲鳗苗8.3公斤(46994尾)进行试养。日本鳗日本鳗体长300~450毫米,体重在250~500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1.3米。体细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尖,吻部平扁,眼位于头的前部,口大,两颌及犁骨均具细齿,鳃孔在胸鳍基部的前方。鳞小,埋于皮下,体上多粘液。背鳍、臀鳍长而低,均与尾鳍相连,无腹鳍。体上部黑绿色,腹部灰白色。澳洲鳗澳洲鳗别称短鳍鳗、黑鳗等,全长1.2米,长相与其他鳗鲡大同小异,有着凸出的大眼睛,宽阔的大嘴巴。鳗鲡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每年春季,大批幼鳗成群自大海进入江河口。鲈鳗鲈鳗的身体粗长似蛇状,尾部侧扁。体背侧及鳍呈灰褐色或灰黄色,全身具多数不规则之花斑。为周缘性淡水鱼,降河洄游性鱼类。底栖肉食性,夜行摄食,食物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为主,但亦有摄食蟹、蛙、蛇及河边之嫩笋之记录。西里伯斯鳗西里伯斯鳗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外形似蛇,鳞片细小,埋于皮下,喜欢栖息在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主要分布于菲律宾、印尼和新几内亚西部等海域。

鳗鱼的品种大全及名字

鳗鱼的品种大全及名字:鳗鱼为鳗鲡科动物鳗鱼的肉或全体。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闽江、珠江流域、海南岛及江河湖泊中。鳗鱼在全世界有18种,其中台湾有日本鳗、鲈鳗、西里伯斯鳗和短鳍鳗四科,但是只有日本鳗最多,其它三种都甚少见。它们在地球上都存活了几千万年,但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只不过是最近的几十年。譬如1991年才发现它的真正产卵场,它的性别原来最受环境因子和密度的控制,当密度高,食物不足时会变成公鱼,反之变成母鱼。在台湾河川中由于鳗鱼数量很少,所以大多是母鱼。

世界上的鳗鱼种类有多少种?

鳗鱼也称鳗鲡,分为淡水鳗鱼、海水鳗鱼。淡水鳗鱼种类有:河鳗(白鳝、爽鳝)、花鳗(芦鳗、山鳗、鳗王)、裸背电鳗、光背电鳗,以上都是淡水品种。海里的有:海鳗(白鳗、日本鳗、门鳝)、康吉鳗、盲鳗(吸血鳗)、蛇鳗、锯齿鳗、欧洲鳗。
鳗鱼在全世界有18种,其中台湾有日本鳗、鲈鳗、西里伯斯鳗和短鳍鳗四科,但是只有日本鳗最多,其它三种都甚少见。它们在地球上都存活了几千万年,但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只不过是最近的几十年。譬如1991年才发现它的真正产卵场,它的性别原来最受环境因子和密度的控制,当密度高,食物不足时会变成公鱼,反之变成母鱼。在台湾河川中由于鳗鱼数量很少,所以大多是母鱼。
  鳗鱼苗不能用人工繁殖来培育,这主要是因为鳗鱼有很特别的生活史,很难在人为环境下来模拟。日本鳗在淡水的河川里长大为成鳗,到了夏天就开始降海洄游,也就是由河川游到海洋去产卵,和鳟鱼、鲑鱼由海洋中游回河川去产卵的溯河洄游正好相反。它的产卵场远在几千公里以外介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纳群岛中间的深海。科学家发现这个产卵场主要是因为在这里采获很多它刚孵化的仔鱼。
  鳗鱼的仔鱼体长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0.1克,但它的头狭小,身体高、薄又透明像片叶子一般,所以称为「柳叶鱼」。它的体液几乎和海水一样,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随着洋流作长距离的漂送。从产卵场漂回黑潮海流再流回台湾的海边大概要半年之久,在抵达岸边前一个月才开始变态为身体细长透明的鳗线,又称为「玻璃鱼」。所以在每年12-1月间渔民们会忙着在河口附近的海岸用手叉网来捕捞正要溯河的鳗线来卖给养殖户。养殖户在买回去放养后才慢慢有色泽出现,变成黄色的幼鳗和银色的成鳗。在自然条件下,可捕到的鳗鱼的最大个体为45厘米,体重1600克。
  鳗鱼在深海中产卵繁殖,在淡水环境中成长。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趋旋光性强,喜流水,好暖。
  成鳗生长快,外表圆碌碌,似圆椎形,色泽乌黑而令身,近年较多人工养殖,肉质爽脆。此鱼一年四季皆常见,但以夏冬两季最为肥美可口。鳗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少刺多肉,并具有清凉解暑、滋补强身的作用。
  另有黄鳝,属合鳃科,亦属鱼类,亦似蛇,无鳞,腹色黄,故名黄鳝。黄鳝生于池塘泥窟,或淡水河岸边,离水难以生活,给人捕获时满身涎沫滑潺。黄鳝不止是一种肉质嫩滑、味鲜美的美食,而且自古以来已认识它的滋补和医疗作用。
  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

海鳗和海鳝是同一种鱼吗?

不是。区别如下:
1、分布地区
海鳗:中国沿海均产,东海为主产区。
海鳝:热带、亚热带。
2、外观
海鳗:体呈长圆筒形,尾部侧扁。尾长大于头和躯干长度之和。头尖长。 眼椭圆形。口大, 舌附于口底。上颌牙强大锐利,3行; 犁骨中间具10~15个侧扁大牙。体无鳞,具侧线孔140~153个。背鳍和臀鳍与尾鳍相连。
海鳝:体长如蛇,脑袋小,嘴巴前凸,嘴里长满尖利的牙齿,牙齿大得嘴巴都合不上。
3、体长
海鳗:成鱼一般体长约600毫米。
海鳝:体长可达90厘米。
海鳗如图:
海鳝如图:
扩展资料:
海鳗营养分析:
1、 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
2、鳗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 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3、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4、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海鳗
百度百科-海鳝

海鳗和哪种鱼相似?

无图 不宜分辨 , 可能是 不一定对
海鳗科 Muraenesocidae 海鳗属 Muraenesox 鱼类
下图为 海鳗 Muraenesox cinereus
粗鳍鱼科 Trachipteridae 海生鱼类 (下辖3属 约10种)
体延长或呈带状,甚侧扁,前部颇高,向尾端渐细窄。头较小。口小,上颌能伸缩,颌齿存在。眼大。无肋骨。体裸露无鳞,或有易脱落的圆鳞,或有特化的栉鳞。成鱼皮肤上有骨质或软骨质的瘤突,并有小孔。背鳍延长,起点于吻端后方、眼上方或眼前;无臀鳍;腹鳍退化;尾鳍上叶上翘,下叶鳍条退化或缺如。
皇带鱼科 Regalecidae 海生鱼类 (下辖2属 约4种)
分布于南半球温带海域,属深海鱼类,体呈银色,鱼鳍为玫瑰色,口部能伸展,身体布满很多坚硬小瘤,体长可达300厘米。

海鳗鱼胶的产地及分类

海鳗鱼胶多少钱一斤?海鳗鱼胶一般的价格在100-300元一斤左右,但具体也得看产地,比如我国沿海一带,这里可能盛产海鳗,因此价格可能会便宜一些。另外,也得看海鳗鱼胶的品种和品质,像高品质的海鳗鱼胶价格上千元一斤的也是有的。海鳗鱼胶的产地及分类1、产地海鳗鱼胶基本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海洋都有产出,如东南亚、南美等地区,而我国则主要产自东海、南海等海域。2、分类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黄门(也称金门)的黄门鳗鱼,地方俗称为黄门鳝鱼,其鱼胶制成品无论是在品质上,还是在营养功效上价值都是最高的,因此价格也是最贵的;第二类是潮汕及浙闽沿海一带所称的青门鳗鱼,在品质、营养功效、价格等方面都位居中等水平;第三类就是黑门鳗鱼,其鱼胶制成品黑门胶在市场价格、品质、功效等方面为最低。海鳗鱼胶怎么辨别真假?1、通透性真鱼胶它的通透性非常高的,也就是透明度比较好。而假鱼胶是没有通透度的,并且皱皮,铺满裂痕。2、气味真鱼胶能闻到海鳗独有的腥味,而不会有别的异味。如果是说有油味或者是酸味儿等其他异味的,则一般可认定为假鱼胶。3、看纹路真鱼胶都拥有其与众不同的纹路,这种纹路是没法作假的。假如没有纹路,表面是相当的光滑,那可能就是假的。4、看泡发一般假鱼胶在水中泡一段时间,样子会有显著更改,比如变大,有凹凸不平的迹象等。5、用手撕真鱼胶鱼肚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撕开后会出现一丝丝如网状,藕断丝连。比如鳗鱼胶泡发后,想用手撕开鳗鱼胶,却发现拉不断,就是因为纤维吸水后有韧性。

深海的礁石里有一种像鳗鱼一样的长的很吓人的鱼叫什么鱼

海鳗呗……
长的,但不长鳞,广东可以吃到。
  鳗鲡目、海鳗科的通称。约有8属14种。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为暖水性的底层鱼类,一般喜栖息于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区,有季节性洄游。主要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为食。性凶猛,贪食。晴天,风平浪静,海水透明度大时,多栖居于泥质洞穴内而减少取食活动。每当风浪大,水质混浊时,多四处觅食,尤以日落黄昏至凌晨时更加活跃,游动迅速。食物以虾、蟹、小鱼、章鱼为主。产卵期一般在3~7月,怀卵量约18~120万粒,产卵场多在泥或泥沙处。海鳗科鱼类中,以海鳗、山口海鳗数量多、产量大,是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含脂肪量高;鳔可作鱼肚,为名贵食品。除鲜销外,还可制成各种罐头或加工成鳗鱼鲞,是畅销食品。
  中国有2属5种:海鳗属的海鳗和山口海鳗的下颌无横卧牙,海鳗侧线孔140~153个,在中国各海区均有分布;山口海鳗侧线孔 128~134个,仅分布于南海和东海。鹤海鳗和原鹤海鳗的下颌具向外横卧牙,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4.1倍,仅分布于南海;而原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3.2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细颌鳗属的细颌鳗体侧扁,尾部短于头与躯干部的合长,犁骨牙细小,前鼻孔不呈短管状,分布于南海和东海。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01.htm?fr=ala0

海鱼有哪些品种?

鱼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也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鱼肉也分为淡水鱼和深水鱼等。淡水鱼,就是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鲤鱼,草鱼等。深水鱼就是一般的海鱼,海鱼是指生活在海里的鱼,就如同带鱼,黄鱼等。海鱼因为生长条件的不同,所以到了淡水中就会死去,海鱼的营养比较丰富,适合清蒸和红烧。海鱼的种类也有很多,
1.三文鱼
三文鱼比较常见,在我们吃日料的时候会经常出现。三文鱼也叫做大马哈鱼。在不同的地区三文鱼的种类也不同,比如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指阿拉斯加鲑鱼,芬兰三文鱼主要是指红肉虹鳟,挪威三文鱼主要是指大西洋鲑鱼。三文鱼的肉质比较鲜美,可以生吃,也是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
2.金枪鱼
金枪鱼是海鱼的一种,在香港也称为吞拿鱼,金枪鱼一般作为罐头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金枪鱼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属于热带的鱼。虽然金枪鱼是属于海鱼的一种,但是金枪鱼也有很多品种,一般成年后的金枪鱼体积是比较大,最大的一般可以达到3.5米长。
3.秋刀鱼
秋刀鱼作为日料是很受人们欢迎的,秋刀鱼也是很重要的食用海鱼之一。秋刀鱼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是一般作为食物料理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秋刀鱼在日本是非常受欢迎的。
海鱼种类
4.鳕鱼
鳕鱼是一个很重要的海鱼,具有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鳕鱼主要分为大西洋鳕鱼,格陵兰鳕鱼和太平洋鳕鱼。也是我们世界上一年之中捕获量最大的鱼类之一,鳕鱼有很多种,根据资料记载,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鳕鱼种类已经有50多种,鳕鱼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北部。
5.带鱼
带鱼的肉质比较鲜美,而且鱼刺很少,营养丰富,比较适合老年人群和小孩人群。带鱼的形状很有特点,它的头比较尖,嘴巴比较大,尾部逐渐变细,通常有一米左右。带鱼在过年的时候,在很多家庭都会蒸煮或者是油炸。带鱼的价格不是很昂贵,在我们国家的东海,渤海,黄海地区都有,是属于经济鱼类。
6.石斑鱼
石斑鱼也是我们日常餐桌上经常出现的一种鱼类,石斑鱼的肉质比较细嫩而且洁白,有点像我们常吃的鸡肉。石斑鱼对于减肥人群来说是比较好的,因为它低脂肪高蛋白。也因为独特的肉质味道,深受人们的喜爱。
海鱼种类
海洋丰富多样,海鱼的种类也有很多,不仅仅是只是上述所述的,其他的海鱼也有很多种。海鱼和淡水鱼也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但其实不管是淡水鱼还是海鱼,他们的营养成分就是大体相同的,营养价值也是比较高。海鱼和淡水鱼不同的就是,矿物质和维生素是比较高的,所以对于人体也是比较好的。
声明:该作品系网友上传发布。九州醉餐饮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反馈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反馈】
本地美味打卡榜更多
秋之原涮肉坊(老北京铜锅涮肉店)
人均消费93元/位
3条评论
爵士音乐西餐厅(中昂时代广场店)
人均消费105元/位
3条评论
攀成钢小郡肝串串香(海淀金源店)
人均消费105元/位
3条评论
创业经验
如何才能提升寿司店的开店成功率,这三点尤为重要
3分钟2秒 3863次
如何开一家正宗的火锅店?
3分钟31秒 1558次
赵酸酸老坛四鲜米线创始人是谁
3分钟7秒 323次
其他用户还会继续看:
巴沙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
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而从人们的吃食中就能看出来。巴沙鱼,人们在日常的市场当中并不是非常常见的,哪么巴沙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呢?今天我就整理了一下,来为大家解答了。巴沙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对于淡水鱼和海水鱼有许多人都分不清楚哪些是属于淡水鱼哪些是属于海水鱼,哪么小编就来告诉大家。一般,海鱼中的寄生虫比淡水鱼少,所以食用上人们往往选择海水鱼,如龙利鱼。巴沙鱼虽然在市场上有售卖的,但是有的商
吃鱼肉会长胖吗,怎么做鱼肉才会好吃
鱼是我们平时吃的一种比较多的食物,现在市场上的鱼的种类也很多,深受小伙伴的喜欢。很多小伙伴喜欢吃鱼,但是总担心吃鱼会发胖,因此有些小伙伴非常的困惑,又想吃又不敢吃。那么吃鱼肉会长胖吗?针对这个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解答一下,看看吃鱼肉到底会不会长胖。吃鱼肉会长胖吗,怎么做鱼肉才会好吃通过研究表明,吃鱼是不会长胖的,所以小伙伴平时喜欢吃鱼肉的话可以多吃一些,不用担心它会给我们带来肥胖的困扰。接下来
鲈鱼产于哪里
鲈鱼是人们口中所认为的最好吃的一种鱼了,张爱玲曾说,“人生三恨,一恨海棠不香,二恨鲈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由此可见鲈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还有鲈鱼莼菜羹作为一道历史悠久的菜,也是闻名中外,那么,鲈鱼产自哪里呢,九州醉餐饮网的小编为大家做了调查。一、鲈鱼产于哪里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
快速提问,获得解答
我要提问
立即咨询
海鱼是一种统称,泛指所有生活在海水中的鱼类。根据分类学,海鱼可以分为硬骨鱼纲、软骨鱼纲、无脊椎动物和寄生性动物。其中,硬骨鱼纲和软骨鱼纲是海鱼的主要类别。
硬骨鱼纲包括很多我们熟悉的海鱼品种,如鲈鱼、石斑鱼、比目鱼、金枪鱼、马鲛鱼、巴沙鱼等。硬骨鱼纲的鱼类一般有鳞片,鳃盖骨和肋骨,心脏和呼吸系统比较发达,身体比较柔软。
软骨鱼纲包括鲨鱼和鳐鱼等品种。它们的骨骼和皮肤都是软骨,心脏和呼吸系统比较特殊,能够适应深海高压环境。
其他海鱼品种包括无脊椎动物和寄生性动物,如海葵、海藻、珊瑚、章鱼、鱿鱼、寄生虫等。
总之,海鱼品种繁多,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海鲜美食都来源于硬骨鱼纲和软骨鱼纲的鱼类。
海鱼的品种有:
黄花鱼,带鱼,鲅鱼,鱿鱼,墨鱼,偏口鱼, 鳕鲳鱼、鲈鱼、鳗鱼、马哈鱼、三文鱼、石斑鱼、马面鱼、大花尾 ,大懵仔,红柚,细鳞,青班,油锥,火点,鸡鱼,廉尖,红鱼,头鲈,金鮕,牙点,火点,石蚌,大星鲈,黄立仓,三刀鱼。
海鱼比河鱼营养高
严格说来,河鱼应该叫淡水鱼,常见的有鲤鱼、鲫鱼、草鱼、鳝鱼等;海鱼则包括带鱼、金枪鱼、大黄花鱼、小黄花鱼等。专家指出,不管是淡水鱼还是海鱼,其营养成分大体相同,总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海鱼在营养成分的含量上比河鱼多,营养价值略胜一筹。
海里的营养极其丰富,尤其含有大量营养盐,使海鱼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更高。此外,海鱼的肝油和体油中含有一种陆地上的动植物所不具备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有被称为DHA(俗称脑黄金)的成分,是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
另外,海鱼中的Ω-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鱼高得多,对心脏和大脑具有保护作用。
海鱼比河鱼味道鲜
从味道上来说,海鱼的味道也比河鱼鲜。这是因为海鱼的游动范围和游动时的力度比河鱼大,使它的肌肉弹性更好,味道鲜美。而河鱼吃起来有股土腥味,因为它们生长在腐殖质较多的水里。这样的环境适合放线菌繁殖生长,细菌通过鱼鳃侵入鱼体血液中,并分泌一种带有土腥味的褐色物质,这种土腥味在烹调过程中很难去掉。

日本水产品有哪些品种

日本水产品有金枪鱼、鲭鱼、鲑鱼、鲷鱼、虾、蟹等。
日本是一个岛国,其海域范围辽阔,包括了太平洋、日本海和东海等多个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日本海水温度的变化非常适宜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同时也是很多稀有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因此,在日本海域,可以找到许多独特的海鲜资源,如金枪鱼、鲭鱼、鲑鱼、鲷鱼、虾、蟹等。
日本习惯上将渔业生产划分成海洋捕捞(包括远洋渔业、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实际大致相当于我国渔业划分中的海洋捕捞和远洋渔业)、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淡水捕捞等几部分。海洋捕捞历来是日本渔业的主导产业,尽管连续减产,但八成以上的产量仍由海洋捕捞所得。
日本动物资源
日本的大小岛屿上同样也栖息着源于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动物。在琉球群岛的热带海洋中生长着大量色彩斑斓的热带珊瑚鱼、海龟和海蛇,这里同时还是儒艮和黑江豚的家园。在本州中部以北的海域,我们还可以看到海狮、海狗以及突吻鲸。北极区的动物,如海象等,有时也会造访北海道面朝鄂霍次克海一侧的海域。
在日本最南端的琉球群岛上,栖息的大多是热带动物,如冠状蛇鹰、狐蝠和变色龙等。在本州、四国和九州本土岛屿上,徜徉着狸猫、梅花鹿和鸳鸯,他们来自韩国的落叶林以及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动物的分布缺乏延续性,是历史上日本的岛屿与亚洲大陆多次分离又多次结合,使动物的迁徙变得异常复杂的结果。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日本的水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日本水产品品种:
1. 生鱼片(Sashimi):包括鲷鱼、鲭鱼、鳗鱼等。
2. 寿司(Sushi):包括金枪鱼、鲷鱼、章鱼、虾等。
3. 淡水鱼:包括鲈鱼、鳜鱼、鳊鱼等。
4. 海带(Kelp):包括昆布等。
5. 贝类:包括牡蛎、扇贝、蛤蜊等。
6. 海藻:包括紫菜、苔菜、海葡萄等。
7. 虾类:包括明虾、北海道虾等。
8. 鱼卵:包括鱼子、扇贝卵等。
9. 鸟贝:包括鸟贝、青口等。
10. 鳗鱼:常被制成鳗饭或鳗鱼饭。
这些只是一小部分日本水产品的品种,实际上日本还有很多其他的水产品。日本的水产品以新鲜、品质优良而闻名,很多都成为了日本传统料理的主要材料。
1、黒鲔(蓝鳍金枪鱼)
这是一条在日本冲绳海域捕获的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最小的也有35-40公斤,最大的可超过200公斤。
蓝鳍金枪鱼根据部位的不同分为赤身,中腹,大腹等。部位不同,其口感和价格也有明显的差异!
大腹(大トロ)
大腹 (又称 大腩) 指的是金枪鱼腹部脂肪最多,也是价格最昂贵的一部分,口感滑润,脂香浓郁,带有清晰的雪花纹路,呈粉红色,肉质嫩滑而带有独特的香味。在许多日料店中,大腹也叫大腩、Otoro。由于价格昂贵,在一些低端的日料店一般都不进货。
中腹(中トロ)
中腹(又称中腩),是 金枪鱼的中高级部位,主要分布在金枪鱼的腹部和背部,脂肪含量适中,食用时既有脂肪的甘甜柔润,又能品尝到鱼肉的微酸。将其与赤身部分调和,风味更佳。
金枪鱼寿司(赤身 )
金枪鱼最普通的部位,一般用酱油简单腌下再做成寿司。赤身这个部位颜色最红,脂肪最少,价格也相对最便宜,主要分布在金枪鱼的脊背部位。虽然没什么油脂,但这部分的肉质坚实而具有嚼感,金枪鱼特有的清淡微酸的味道在赤身部位也表现的最为突出。在一般寿司店,赤身就是金枪鱼的代名词。
大间金枪鱼
由于日本非常噬爱金枪鱼的美味,再加上野生的金枪鱼产量极其有限,大间一本钓的蓝鳍金枪鱼因此尤其珍贵。
2、南鲔
南鲔,即南方蓝鳍金枪鱼,在日本别名叫印度金枪鱼,全长2.5m左右,分布在南半球南纬60度之内的亚热带、温带海域。油脂丰富,也很适合做寿司。南方蓝鳍金枪鱼的时令是北半球的夏季,在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和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没那么肥美的季节,南方蓝鳍金枪鱼刚好展示出了闪亮的脂肪。
3、三文鱼
国人一进日料店,必点的一道料理就是三文鱼刺身或 三文鱼寿司。其实,在日本,以前人们是很少吃三文鱼的。普通 三文鱼的价格相对日本本土所产鱼类比较便宜,而且过去远洋运输和食品保险技术不够发达,进口的三文鱼运到日本后被认为鲜度不够达到做刺身的标准,所以高端料理店很少会用三文鱼。但是不能否认普通的三文鱼橙白相间、肥美滑嫩,价格又比较低廉,如今在日本也很流行。在国内的日料店,三文鱼刺身一般是流行厚切,认为这样会带来非常满足的口感。
中国是全世界消费三文鱼最多的国家,之前是美国。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出口到中国的三文鱼至少有10个国家以上。这些进口的三文鱼主要是养殖 三文鱼。
挪威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养殖三文鱼,并将重点消费国指向日本。但无奈日本人对于三文鱼这种鱼不太爱吃,更重要的是 惧怕 三文鱼中的寄生虫, 而且当时日本的海产自给自足,比如金枪鱼就够多了。在挪威的不断努力下,一直到1980年,日本才从挪威进口了第一条三文鱼。至今三文鱼在日本,仍然是一种冷门的生食鱼类。
此外,为了确保生食的安全,日本人食用三文鱼也是采取一种冻熟的方法进行生食,因为能有效避免感染寄生虫。根据目前的科学报告证明,在零下20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异尖线虫的存活期不超过24小时。也就是说在-20℃以下的低温中冷冻24小时以上,可以杀死寄生虫。因此各国还建立了相关的安全标准。根据欧盟相关法律,生食三文鱼为确保安全,在食用前需在-20℃环境下保存7天,或在-35℃环境下保存15小时以上。在日本:-20℃,冷冻24小时以上(厚生劳动省指导)。美国:-35℃,冷冻15小时以上,或-20℃,一周以上的长期冷冻。
当然,如今市场上销售的三文鱼都是来自人工养殖,尽管海水养殖的三文鱼寄生虫要比野生的少很多。但为了保险起见, 小编建议最好还是按照欧盟或者美国的标准进行深冷杀虫为最高安全系数。此外,在餐厅点三文鱼刺身时应留意操作间卫生环境,以及有无杀菌消毒设备,比如紫光灯。 紫光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发出紫外线达到灭菌效果,在生食类海鲜工作间尤其必要。
4、鲑儿( 鲑児)
当然,日本产有不少种鲑鱼,其中最昂贵的就是 鲑儿,日本人称“幻之鲑”,市场价格高达几千元一公斤,是普通三文鱼的几十倍,堪称天价!鲑儿指的是生殖器官没有正常发育的鲑鱼,它的产量十分稀少,一万条里面才有一两条,只在十到十二月才有机会被捕获。鲑儿是鲑鱼里最名贵的一种,脂肪含量比普通的鲑鱼多出20-30%,令其肉质极鲜甜且细致如丝。
鲑児主要产于北海道地区,当地的鲑児溶冰刺身是当地著名的乡土料理,采用的是新鲜急冻的鲑儿。这种做法是有原因的,因为鲑儿的脂肪多,冰冻后薄薄的切鱼块做刺身,当放入口后,脂肪慢慢在口中溶化,口感味道十分甘香。
5、樱鳟
再比如樱鳟,也是比较知名的日本原产鲑鱼,鱼腹略有粉橘色,肉质滋润,富含油脂,是鲑鱼中的高级鱼。它诚如字意在每年樱花盛开之际,从外海再次洄游至日本海,此时的樱鳟肉质最为肥美结实,在春季品尝樱鳟也成为享受春天的主要方式。由于樱鳟腹部的肉质脂肪丰富,所以可以用来制作刺身享受油润的口感。
6、五月鱒
五月鱒学名为石川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 ishikawae),属于樱鳟的亚种,主要分布于环濑户内海沿岸(日本中西部和南部)。体长可达40厘米左右,通体银白色,背部有红色小斑点。最佳时令为冬季至次年春天,适宜刺身和寿司等料理方法。
7、鱒之介(帝王鲑)
8、鲑鱼子(いくら)
鲑鱼籽颜色艳丽,如同珍珠一般圆润饱满,晶莹剔透,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当你把这鱼卵送入口中时,用舌头和上颚压碎鱼卵的这一刻,你才能领会到,这小小鱼卵中爆涌而出的那种甘甜和海水的气息,绝能令你难忘。
我们经常食用的鲑鱼籽实际上取自大马哈鱼,也叫狗鲑。狗鲑的肉质相对较粗,脂肪含量低,吃起来口感不佳。 《欢迎加入厨影美食超级吃货群(加微信 xiaotudou2002 申请入群》。但它的鱼籽颗粒大且颜色鲜艳,因此较其他鲑鱼鱼籽价值更高。多数狗鲑经盐渍后销往日本,以ikura的名字销售。另外还有粉鲑的鱼籽也相当受欢迎。
三文鱼籽最常见的吃法,大概是鱼籽寿司和亲子丼了,米饭的粘糯+鱼籽的Q弹,真心是让人欲罢不能。
9、鲣鱼
“为买新鲣鱼,撂向砧板上,一枚小判金”。远在日本江户时代,新鲜鲣鱼的价格就贵得惊人。如今鲣鱼更有“小金枪鱼”之称,因肉质柔嫩,口感清淡深受人们喜爱。五月的鲣鱼肉质甜美,适宜以半生熟形式食用,才能真正品尝出鲣鱼的鲜甜真味。将鲣鱼肉用麦秆烟熏切片后用酱油轻腌握成寿司,这使得鱼肉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烟熏香气,配合鲣鱼含量适中的脂肪,味道别具一格。
10、缟鰹
学名为巴鲣,又叫白卜鲔、花烟仔。主要产于三重県、和歌山県、鹿児岛県,典型特征是背部靠近尾端的花纹,最佳赏味期是每年秋天至次年春天,其脂含量比鲣鱼稍高,口感很接近蓝鳍金枪鱼中腹,在日本已经开始广泛人工养殖。
11、歯鰹
学名东方狐鲣,俗称炸弹鱼、洋包鱼,为经济性食用鱼。体长1米左右,身体呈纺锤形,一口牙齿十分尖利,“歯鰹”之名也因此而得来。秋冬季节为最佳赏味期,刺身和寿司都非常美味。
12、騒多鰹
有小金枪鱼的美誉,体长60厘米左右。亦称「騒多鰹」、「宗太鰹」、「平騒多鰹」、「平宗太鰹」,体长六十厘米左右,头圆锥形,吻尖而短,尾柄细而有力,两侧各具一隆起脊,尾鳍呈新月形。背部青黑色,腹部浅灰色。侧线上方有不规则黑色斑纹。因这种鱼常常群聚在一起,在水面上一边发出声响,一边捕食小鱼,故称“騒多鰹”,有“聚集骚乱、吵闹”的意味在里面。
为了保证新鲜度,多在产地周边食用。无论是刺身和寿司都很美味。主要时令为秋冬季节,寒冷的时候脂肪含量较高,其美味程度不输于本鲔。
二大类:白身鱼系列
1、鰤鱼(ブリ)
鰤鱼、平政、间八这三种鱼被誉为最高级寿司食材中的前三名重量级食材。但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三种鱼的名字其实都是发生在一条鱼身上,并且远远不止三种名字。这是因为鰤鱼的生长周期比较漫长, 虽然80cm以上的成体鰤鱼都叫做ブリ,但是在长到80cm之前的悠长岁月里,每个不同的时期都会被赋予不同的名字,总的算下来大概有上百种别称。 这种在生活史的不同时期名字不一样的鱼在日本被称为 " 出世鱼 ",有 " 出人头地 " 的意思。意指一个人官做越做大,称呼也会随着官位而变化。
总体来说,只有体长达到80公分以上的成鱼才能叫做 鰤鱼, 鰤鱼脂肪含量丰富,非常肥美鲜嫩,口感与金枪鱼大卜口相比也不差。
2、平政
平政是指体长达1m以上, 口感清爽,除了刺身、寿司外做西京烧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可以称为顶级的食用鱼,一切都达到了最完美的平衡。平政的捕获量极少,所以在日料店如果凑巧碰到有货,一定不要错过。
3、间八
间八,鱼头正面可以看到「八」字,故此得名。间八是指体长达2m以上的大型鰤鱼,最好食用季节是初秋,它的鱼腩部位非常肥美,口感相当浓郁香醇。从肉质和口感上来看,间八与鰤鱼更为接近。最经典的吃法当然是刺身和寿司。
4、寒鰤
除了以上三种, 在冬天捕获的寒鰤也不可不提。 寒鰤被誉为鰤鱼中的王者。作为洄游鱼的鰤鱼在洄游过程中为了抵御寒冷,身上积累了大量的脂肪,同时由于一路与海浪搏斗,肉质非常紧实。所以寒鰤的品质是非常高的,油脂丰富,肉质鲜甜, 在冬季,地道的日料餐厅一定不会缺少「鰤鱼」的影子。此时的鰤鱼肉质甜美,脂膏丰腴,入口即能融化在舌尖之上,是当季的顶级食材。
冰见寒鰤
由于现在当地渔民也依然使用传统的定置网捕捞,每天渔获量只有几百条,售价是普通鰤鱼的好几倍。据称,冰见采用这种叫“定置网渔法”的寒鰤鱼捕捞方式已延续了400多年。为了产卵,南下的寒鰤鱼游到冰见的渔港一带被捕捞上岸,这时候的寒鰤鱼正好肉肥味美。对捕捞上岸的寒鰤鱼保鲜方式也会按照上面提到的保鲜方式处理,立马被放入冰水中的寒鰤鱼处于一种临时死亡的状态,最大限度保持了鱼的新鲜程度。冰见的鱼市场禁止不相关的人进入的,一般的客人只能从市场的二楼过道观看捕捞作业或竞卖情形。 取得“冰见寒鰤鱼”认证的寒鰤鱼,每条会发行一张销售证明书,只能使用一次贴在鱼身上,放入专用蓝色箱子里运往各地。
5、白金枪(剑鱼)
白金枪其实和金枪鱼没太大关系,主要是剑鱼的肉,这种鱼肉的颜色极其像肥肉,在李昂杜父鱼的微博中曾经有介绍,是食物链上层的鱼,油脂丰溢,汞含量偏高。在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老人捕捉到的巨大马林鱼就是这种鱼。
剑鱼的肉曾白色,日鱼称剑鱼为メカジキ。在日本,本没有白金枪一说,如果非要拿出一个白金枪,那只有是剑鱼。剑鱼是一种在海里游泳速度非常快的鱼,最高时速甚至可达到130公里。剑鱼的嘴占其全部身体的三分之一。它的主要食物是各种鱼类和乌贼,重量可达100公斤左右,长度2米左右。当剑鱼在高速游泳时,它的尾巴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其无比坚硬的上颌可以轻松的将50厘米厚的木船刺穿。
在日本气仙沼市的三陆冲渔场,是一个被誉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天然渔场,这里盛产剑鱼。国内的许多餐厅如今仍然用油甘鱼冒充白金枪来出售,以欺骗不明真相的小伙伴。我想那些有幸吃过“白金枪 ”的小伙伴一定会对“流油 ”这两个字记忆犹新吧!
6、斑鰶
斑鰶,俗名扁屏仔、油鱼、海鲫仔,作为制作寿司配菜是最劳心费时的食材。斑鰶的鲜味会很快流失,因此必须通过腌渍来激发鱼肉的鲜味,这一过程需要对鱼肉和调料的掌控都十分到位,没有丰富的经验很难达成。斑鰶的幼鱼(新子Shinko )是非常受欢迎的寿司食材。七月初,极少量的新子开始在市面出现,每当此时,东京的寿司界便开始暗流涌动,寿司职人们使尽浑身解数,互不相让的争夺这矜贵的新子。
7、针嘴鱼(サヨリ)
是一种体型细长的海洋性鱼类。口感清爽的美味小鱼, 鱼肉晶莹剔透。用来做寿司非常美味。
8、鳕鱼白子
白子,Shirako,日语意为“白色的孩子”,是鱼类的精巢。 日本人视之为美味。“白子”入口感觉滑腻,外皮薄而脆,内子滑而嫩,很有特色。同时,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被奉为补身极品。较常见的有河豚、鳕鱼的等。鳕鱼白子,又称为“云子”,看起来像朵云的模样。虽然鳕鱼体型较大,一条公鳕鱼据说只有500克到1000克的白子。
9、秋刀鱼
秋刀鱼是对新鲜度最最最敏感的鱼。在我国,秋刀鱼一般都是盐烤或者香煎,就算在日本,也少有人敢于挑战秋刀鱼刺身。想吃秋刀刺身,必须抓住秋风萧瑟的9月, 此时鱼肉口感最为浓郁。在厨师的巧手料理下,秋刀鱼被切成一寸多长的鱼片,那是极诱人的,一面闪着银色的幽光,另一面却是樱花般粉嫩的颜色,入口三分软润、三分香甜,别有一番滋味。 通常只有在三重县的志摩半岛至和歌山县的熊野滩沿岸能够品尝到秋刀鱼寿司。
10、平目
平目,又称鮃、平鱼、比目,体型侧扁,外形奇特。在日本各海域都可以见到,本州地区的最佳赏味期是秋冬季节,而北海道地区则从秋天到次年春天、初夏味道都很好。总的来说,天气越冷的时候,天然的平目就越美味。平目拥有雪白的半透明鱼肉,清淡,味鲜,肉质紧实,口感富有弹性,用来做刺身和寿司绝对是上等的美味。 被认为是最好的白身鱼之一。
11、 黄盖鲽
比目鱼的一种,夏季白身鱼的代表,初夏到初秋是其一年中最鲜美的时候。黄盖鲽味道比较清淡,但口感较为嫩滑,肉质甘甜,尤其是鱼身边缘的裙边肉“缘侧”坚韧有嚼劲,是食客们的最爱。
12、 牙鲆
也是比目鱼的一种,最佳赏味期在冬季,其肉质洁白通透几乎透明,口感富有弹性,搭配上酸橘酱油、辣萝卜泥和芽葱,是制作寿司的绝佳食材。
13、青花鱼
青花鱼又称日本鲭鱼,秋天油脂最为肥美,一般会先经过盐和米醋腌制再捏成寿司,不仅可以去腥,还能使青花鱼肉质更加柔软,食用时味道更好。
14、缟鲹
缟鲹又称大竹荚鱼、岛鰺、黄带拟鲹,鱼体两侧都有一条鲜黄颜色的带子,和鰤鱼很相像,但肉质更加细腻鲜甜。缟鲹的特别之处在于夏季也含有丰富的脂肪,乳白色的肉身略带浅琥珀色,口感清爽顺滑,肉质紧实肥嫩,属于日式刺身与寿司料理中的高级食材,备受推崇。
15、真鰺
日本所产的竹荚鱼,正式名称为“日本竹荚鱼”,日语汉字写作“真鰺”,但在菜单上一般就写作鰺,或者假名あじ。竹荚鱼一年四季在市场都能见到,时令期为夏季,此时竹荚鱼油脂丰厚,做成寿司料时味道鲜甜但温和,让人叫绝。竹荚鱼在日语里之所以读作aji(あじ),其语源就是因为“好吃(味がいい)”。
在日本料理里,竹荚鱼最早的做法是做成鱼干,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来自竹荚鱼的主要产地之一,神奈川县的乡土料理“小あじのたたき”在东京流行,使竹荚鱼的生食成为潮流。たたき的竹荚鱼鲜味和酱油、姜味很搭,即使在今天,一尝还是让人停不下来。
16、関鰺
关竹荚鱼,又名関鰺。产在大分县的关鯵(关鯵)是超高级品,适合作生鱼片和寿司。 而関鰺的捕捞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渔师海钓而得,尤其是“一本钓”的渔法,对鱼身损害较小,特别是配合过硬的活缔技术,捕获的鱼品质将有保证。
17、 丸小判(鰺)
成体可达50cm左右。天然捕获量非常稀少,市面上大部分是印尼等地的养殖鱼,冷冻后出售,价格较为便宜,当然,二者味道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天然マルコバン春天至夏天最为美味,可用于刺身和寿司。
18、 小判鰺
体长30厘米左右。产量比较稀少,产地以外几乎难以见到。肉质非常优良,生食味道最好。
19、日本真鲈
日本真鲈又称花鲈,一般认为关西濑户内海出产的鲈鱼品质最佳。鲈鱼的最佳季节在盛夏,鱼肉中脂肪较多,食用前鲈鱼的最佳季节在盛夏,鱼肉中开始慢慢蓄积脂肪,口味也变的鲜美。
20、沙丁鱼
沙丁鱼跟秋刀鱼相似,但体型更小,在日本这种鱼也有着“ 鰯”的称号,因为非常容易腐烂,对鲜度要求极高,只有对自己的货源和保鲜很有自信的料理店才有销售。处理后的鱼肉晶莹剔透,味道比秋刀鱼寡淡一些,但体脂稍高,有一种很特别的鲜味~
21、银带鲱
22、蓝点马鲛鱼(サワラ)
蓝点马鲛鱼,这种鱼的背部呈青灰色腹部为银白色,并且身体上布满蓝黑色的斑点。虽然马鲛鱼的盛产季为春季,不过日本人认为马鲛鱼真正好吃的季节,是在每年的深秋以及入冬之后,这是因为马鲛鱼属于洄游性鱼类,每年深秋它们会集体南下游往至亚热带或温带的海域越冬,这时的马鲛鱼由于天气变得寒冷,体内的脂肪也会越加变得肥厚,而隆冬至初春时节的马鲛鱼,更是一年中肉质最肥美的时候,日本人会将其称之为寒鰆。
23、 针鱼(サヨリ)
针鱼又称日本下鱵(zhēn)鱼,鱼体修长纤细,最显著的特点是那尖尖的鱼嘴。针鱼是典型的银身鱼,味道比较清淡爽口,鱼肉无需经过其他加工,直接捏成握寿司是最好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其鲜美的味道。
这种鱼对鲜度要求极高,新鲜的鱼肉不经过加工直接做成刺身,肉味清淡自然。
24、 伊佐木
汉字名为「伊佐几」、「伊佐木」、「鸡鱼」,在我国通常被称为三线矶鲈、石鲈,闽南人称其黄鸡仔。夏天是吃伊佐木最佳季节,此时的鱼肉鲜嫩细滑,,具有柔软的质感,味道浓郁,带有丰富的油脂,肥美甘香,口感十分出众。1岁13厘米,2岁20厘米,3岁24厘米,4岁30厘米。
25、飞鱼 トビウオ
飞鱼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如同机翼般又大又长。凭借自己流线型的优美体型,飞鱼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在空中飞掠400多米。初夏时节日本海的美味,当属飞鱼。这种鱼很适合做刺身,肉质柔软鲜嫩,清淡爽口。飞鱼的胸鳍做姿造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整个造型显得特别霸气。如果少了这两扇胸鳍,也许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飞鱼籽(とびこ),又叫做仿蟹籽,日料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鱼籽,为直径约1毫米的金黄色小球体通体透明,味道微咸,口感十分Q弹,常常被做成军舰卷或用来点缀食物。飞鱼籽原本为金黄色,人们有时为了美观会用食用色素给飞鱼籽着色,市面上也不乏以海藻酸钠为原料通过球化技术制成的人工飞鱼籽替代品,人工合成的飞鱼籽口感和味道与天然飞鱼籽十分类似。飞鱼籽还常常被做成军舰卷,飞鱼籽太卷 等等。
26、 鱚鱼
鱚鱼又称沙梭鱼,是江户前顶级食材,在日本被称作海滨沙滩贵妇。鲜度好的沙梭鱼肉质雪白有透明感,肉质细腻,清爽鲜美,很适合捏成握寿司。
27、 太刀鱼
太刀鱼即是我们中国的带鱼,因为它的体型细长表皮闪亮形似武士佩戴的太刀,所以在日本人们则称呼它为太刀鱼。太刀鱼主要产于大分県、和歌山県、爱媛県、长崎県、徳岛県、広岛県,虽然在中国白带鱼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不过在日本遵循应季而食的日本人,大多只会在夏季和秋季食用白带鱼,并且在高级的料亭中白带鱼也只有在夏季的菜单中出现。之所以在夏季吃太刀鱼是因为,太刀鱼每年夏季会到洄游到日本海域产卵,这时的太刀鱼体内的油脂最为丰富,肉质细嫩柔软味道和口感最佳,而进入秋天后产卵完毕的太刀鱼,虽然也可以大量捕获到,但其味道和口感均不如夏天的太刀鱼肥美。
28、 海鳗
相比人们所熟悉的星鳗、河鳗,海鳗的味道更加淡雅深远。一般来说日本本地出产的海鳗,都来自濑户内海的淡路湾,表皮和鱼骨相对的都比较柔软,是用来制作料理的上好选择。
海鳗体内具有无数根细小尖锐的鱼刺,必须采用骨切り这种传统的料理技法。所谓骨切り就是在海鳗的鱼肉上,几乎每隔一毫米切下一刀但不可切断鱼皮。经过这样的处理,鱼刺就会被细细切碎,在食用时完全不会刺伤舌头或感觉不适。日本人有一句谚语说海鳗需要一寸二十五切,就是一寸长的海鳗鱼片需要切二十五刀,可见这种处理方法有多么精细。切好以后的鳗鱼肉做成刺身,放置在盘中犹如一朵静静盛开的花朵,夹起一看形如镂空,入口丰厚而柔软,无论“色”还是“味”都是上佳。
29、 星鳗(穴子)
30、 河鳗
河鳗的身体粗壮呈圆柱形,背部呈青灰色或茶褐色没有斑点。肉质肥厚,烧烤后口感紧实柔软,一般用于制作白烧河鳗或蒲烧河鳗。也可捏成握寿司,但口感不如星鳗。
31、 鲋鱼
鲋鱼即鲫鱼,是日本滋贺县琵琶湖的名物。鲋寿司是把鲋鱼和米饭加盐发酵,除去米饭后,只吃鱼肉的料理。三月的鲋鱼即将产卵,此时最为肥美。将捕获的鲋鱼处理干净后加盐腌制,再将其与刚焖好的米饭交叠放入容器内腌制半年左右,至7月下旬左右,就发酵完成,成为最具有原始风味的寿司—“鲋寿司”。
32、 八角鱼
又名鰊鱼,是一种尖头、鱼鳍大得像翅膀的古怪鱼。横截面呈八角形,每端有尖刺。这种鱼是北海道的特产,出了北海道就吃不到了。虽然长相怪异,味道却不含糊,肉质非常细腻,油脂含量高,有人甚至说可以从中吃出初恋的味道。。。
33、 香鱼(鮎 )
对于拥有丰富海产资源的日本人来说,河鱼基本上不会广泛被用来食用,但有一种河鱼却是例外,那就是每到夏季就备受期待的香鱼。香鱼的存在似乎是一种奇迹,它只生活在水质干净清澈的河流或湖泊中,肉质细嫩柔软带有一丝甘甜,而且具有西瓜般清甜的香气,那是日本人心目中独属于夏天的风雅味道。
34、 赤鯥鱼(喉黑鱼)
赤鯥鱼是日本的高级鱼之一,鱼皮呈红色,与喜知次并称两大高级红皮鱼。由于喉部漆黑,也可称之为“喉黑鱼”,这个俗称在日本使用更为广泛。其油脂含量非常丰富,因其独特甜味而获选用,作为刺身非常鲜美。喉黑鱼是绝对的名贵鱼,在料理店吃上这鱼料理一般要花数千日元甚至上万日元。
35、 目张鱼
初夏时令代表性的白身鱼。吃起来肉质软滑,鲜味非常浓郁。
36、 褐菖鲉
褐菖鲉,又名石狗公、石头鱼,这种鱼长相丑陋,头大鳍硬,但肉味非常鲜美,做法也多种多样。当然对日本人来说,刺身姿造是最好的做法。
37、 六线鱼
六线鱼在日本有多个称呼,它的日文标准称呼是鲇鱼女,在关东人们习惯称它为爱鱼女,而在关西人们则称它为鲇并。六线鱼是每年春季迎来的最早的时令鱼类,肉质淡泊细嫩,清鲜甘甜,是典型的白肉鱼。
38、 喜知次
喜知次主要分布在日本骏河湾以北的太平洋沿岸和白令海,身体为鲜艳的朱红色,眼睛明亮。品尝喜知次的最佳时令是秋天到初春,这种鱼肉质柔软,油脂丰厚,据说是蔡澜先生最爱的鱼类之一,被他戏称为“流油鱼”。
喜知次 又名金吉鱼、吉次、黄血鱼,是高档日本料理鱼类之一,产量极少,难以捕捉,非常矜贵。素有红宝石的美誉,乃传统日本料理餐桌上绝对的皇者。 喜知次常年栖息在寒带深海,生长速度缓慢,长到1斤以上的 喜知次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也正因为如此, 喜知次体内蕴含了丰富的油脂,肉质极为细腻,薄切作为刺身食用,只觉滑溜鲜甜、香润可口。
39、 黒鯥
体长60cm左右,全身黑紫色,生活在200米~500米的深海区域,为十分少见的超高级鱼。最佳赏味期为每年的秋冬季节。适用于生食(刺身、寿司)。
40、 金目鲷
这鱼呈红色磷点状,肥而不腻,口感比三文鱼上了不止一个档次。金目鲷与红目鲢都是同一类型的深海鱼,又称大目鲢,两者最大区别在金目鲷的眼睛特别大,下鳍也较大,肉质相当Q嫩, 适合作生鱼片、寿司等料理。
41、金时鲷
金时鲷属于大眼鲷的一种,不是金目鲷哦,二者不是同一种鱼,需要加以区分。
42、 赤甘鲷
虽然叫做鲷,但甘鲷其实不是鲈形目鲷科的,而是鲈形目甘鲷科的。甘鲷的长相比较独特,头部略微呈现方形,因此又称为方头鱼、马头鱼。甘鲷大致上可分为三种,分别是鳞片为粉红色的赤甘鲷,淡黄色的黄甘鲷,以及银白色的白甘鲷。其中白甘鲷最为美味,但数量也最为稀少,市场上流通最多的是味道略次一等的赤甘鲷。所以甘鲷属于似鲷非鲷又叫鲷的一种鲷,确实很有意思。
43、 白甘鲷
白甘鲷主要产地为长崎県,秋冬之际是最佳赏味期。白甘鲷的肉质是同类鱼中最为紧实的,其鱼肉带有微微的甜味,非常鲜美。在传统的日本料理中,烤白甘鲷或蒸白甘鲷都是必备菜肴。除此之外,白甘鲷也适宜于若狭焼き、西京渍け、塩焼き、潮汁、唐扬げ以及刺身等各种料理方法。
44、 黄甘鲷
黄甘鲷一般体长40cm左右,全身整体呈红色,背部颜色较深,头部及尾、鳍部分呈金黄色。最佳赏味期在冬天,肉色雪白有透明感,肉质细嫩几乎感觉不到纤维,鱼肉中水分含量较高,但这种鱼对保鲜要求很高,稍不注意鲜度就会流失。
45、 浜鲷
浜鲷的特点是红艳的身体和长长的尾巴,生活在深海200-450米水域,主要产于鹿儿岛县、东京都(伊豆诸岛、小笠原)、冲绳等地,产量非常稀少,每公斤价格超过2000日元。最佳赏味期在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是著名的怎么做都好吃的高级鱼。
45、 恵比须鲷、夷鲷
体长超过40cm,全身被玻璃质感的鳞片覆盖,通体呈宝石红色,非常美丽。肉色雪白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肉味也非常鲜美,不过鳞片很硬,较难处理。由于体色鲜艳,也不会褪色,所以很难从外表来判断新鲜程度。捕获量较少,因此最佳赏味期是什么时候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