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
- 2、吊民伐罪什么意思
- 3、吊民伐罪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
- 4、吊民伐罪成语的意思
- 5、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 6、吊民伐罪的意思是什么
- 7、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
- 8、“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是什么意思
- 9、王者之师吊民伐罪什么意思
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
意思: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征讨有罪者以抚慰百姓。
1、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意思是杀掉那里暴虐的国君,并安抚那些受暴君残酷欺压的百姓,像久旱中的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
2、近义词:
意思: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扩展资料:
反义词:
犯上作乱:
意思: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对领导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很少见的。有敬畏之心的人,而偏好造反的人是没有。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吊民伐罪什么意思
吊民伐罪意思是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征讨有罪者以抚慰百姓。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近义词:锄强扶弱、吊死问疾、救亡图存、除暴安良。反义词:犯上作乱。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例句: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今魏虏贪_,罔顾吊民伐罪之义,必欲肆其残忍,多所诛夷。
吊民伐罪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
词目,吊民伐罪,发音,diào mín fá zuì,释义,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近义词,锄强扶弱,引用,《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计之,整整五十年。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丞相兴仁义之兵, 吊民伐罪 ,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 ...,酌彼未萌,料其先见。愿陛下思忖。臣伏闻自古帝王,省方巡狩, 吊民伐罪 ,展义观风,然后便归九重,别安万姓。今陛下累曾游历,未... 《全梁文》卷六十八 ...取名誉。人主者,定天下,安社稷,目成大功。今魏虏贪忄林,罔顾 吊民伐罪 之义,必欲肆其残忍,多所诛夷,俘办士庶,并为军实。然此... 《全后魏文》卷十二 ...熊罢竞逐,虎豹争先,轩翥南溟,抟风北极,气震林原,势动山岳, 吊民伐罪 ,歼此鲸鲵。戮卒多于长平,积器高于熊耳。秦晋闻声而丧胆...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死彭城。大军未临,逆首奔溃。今乘机电举,当屠此城,遂平吴会, 吊民伐罪 。幸时归款,自求多福。(《魏书·孔伯恭传》)... 《全后魏文》卷五十 ...以货成,士民思化,十室而九,延颈北望,日觊王师。若命一偏将, 吊民伐罪 ,风尘不接,可传檄而定。守白帝之厄,据上流之险,循士治...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啜中山羹 西门豹乔送河伯妇 ...曰:“君子不居危国,不事乱朝。汝贪于富贵,不识去就,吾奉君命 吊民伐罪 ,可劝汝君速降,尚可相见!”乐舒曰:“降不降在君... 《全北齐文》卷一 ...之师,罄四海之锐,而坐观成败,不恤国家之难哉。方将总驭大军, 吊民伐罪 ,其指麾形势,备在檄书。若世隆等退出藩维,奉辞廷阙,臣... 《全北齐文》卷五 ...中溃,今也其时。 幕府师行以礼,兵动以义, 吊民伐罪 ,理有存焉。其有知机审变,翻然鹊起,立功立事,去危就安... 《两晋演义》第四回 图东吴羊祜定谋 讨西虏马隆奏捷 ...命访祜。祜语华道:“主上自受禅后,功德未著,今吴主不道,正可 吊民伐罪 ,混一(被禁止),上媲唐虞,奈何舍此不图呢?若孙皓不幸... 《两晋演义》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尽 弟陵兄晋道子专权 ...顾语诸将道:“我若果从建言,恐南人从此仇视,不愿向化,我方欲 吊民伐罪 ,怎可行得?” 吊民伐罪 一语,不免过夸,但珪之本心,却还... 《两晋演义》第八十八回 吕隆累败降秦室 刘裕屡胜走孙恩 ...百姓饥馑,死亡过半。明公位尊分陕,威振遐方,何不弃吕氏衰残, 吊民伐罪 ,救此一方涂炭呢?”也是一个虎伥。硕德遂转告秦主姚兴,... 《全隋文》卷六 ...耿介之士,乞师 *** ,盈庭满阙。帝乃悯然,矜彼黎献,授钺推毂, 吊民伐罪 ,已有别诏,惟废伪主之身,自馀士庶,普从肆眚。向所陈说... 《南北史演义》第九十四回 征高丽劳兵动众 溃萨水折将丧师 ...文升招抚辽左人民,免役十年,且下诏戒谕诸将道:“朕此次东征, 吊民伐罪 ,并非为功名起见,诸将或不识朕意,轻兵袭击,孤军独斗,... 《南北史演义》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关中 嘱献书矮奴死阙下 ...不及李密之光明。狎宫妃,事突厥,铤而走险,不过为身家计。初无 吊民伐罪 之心,其所由得入关中者,全仗世民一人。世民才智,远过乃... 《全唐文》第02部 卷一百十九 ...人外,其馀并放还,其今日已前放还人内,旧有职官者,量与叙用, 吊民伐罪 ,用生惩劝之思;改过自新,必务含宏之道,其襄州安从进。... 《全唐文》第09部 卷八百九十 ...彼未萌,料其先见,愿陛下思忖。 臣伏闻自古皇帝,省方巡狩, 吊民伐罪 ,展义观风,然後便归九重,别安万姓。陛下累会游历,未闻... 《全唐文》第09部 卷八百四十三 ... ◇ 请旋跸疏 巡狩省方,唐虞之旧典。 吊民伐罪 ,汤武之前功。陛下亲统貔貅,尽除枭獍。刷荡瑕秽,殄息氛...
吊民伐罪成语的意思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á zuì]
基本释义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出 处
《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除暴安良 吊死问疾
反义词
犯上作乱
成语接龙
罪责难逃 逃之夭夭 夭桃襛李 李白斗酒 酒醉饭饱 饱经忧患患至呼天 天崩地陷 陷入僵局 局地扣天 天授地设 设心积虑虑周藻密 密云不雨 雨栋风帘 帘窥壁听 听之任之 之死靡他他山攻错 错节盘根 根椽片瓦 瓦灶绳床 床上叠床 床笫之私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译文: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安抚百姓,讨伐罪孽的人,有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阅读拓展:
? ? ? ? ? ? ? ? ? ? ? ? ? ? ? ? ? ? ?武王伐纣
距离现在大约3000年以前。商朝有一个非常凶残的国君,后世的人们都称他为纣王。
纣王年年对外发动战争,许多人都死在战场上,他对内还欺压百姓,许多人被他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折磨死了。纣王有一个宠爱的妃子叫妲己。为了哄妲己高兴,纣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建造了一座鹿台。纣王与妲己每天在露台饮酒作乐,不理国政。纣王的叔叔叫比干,他是商朝的宰相。比干不忍,比干不忍心看着人民受苦,国家衰败,就找到纣王,指出他的种种种劣迹,请求他改正。谁知纣王非但不听劝告,反而命人剖开了比干的心脏。比干死后,朝中再没有人敢给纣王提意见了,百姓们敢怒不敢言,都在心中无比痛恨着纣王。在商朝的西边,有一个叫周的部落,他们的国君姬发爱民如子,后世的人们都尊称他为武王。在军师姜子牙的辅佐下周王逐渐强大起来。武王看到商朝的百姓在受苦,决心消灭商君,拯救百姓。经过多年的准备,武王率领全国的士兵在牧野与纣王展开了一场决战。武王的士兵英勇无比。纣王的士兵却不愿再为纣王打仗,他们纷纷掉转头矛头杀向商军。战争很快就分出了胜负,丢盔弃甲的纣王逃回城中,点燃鹿台,与妲己一起烧死在里面。商朝灭亡了。
吊民伐罪的意思是什么
吊民伐罪
发音
diào mín fá zuì
释义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出处
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示例
丞相兴仁义之兵,~,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孟子·梁惠王下》:“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归市者:做买卖的人。《宋书·索虏传》:“吊民伐罪,积后已之情。”
近义词
锄强扶弱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吊民伐罪,周发商汤 历史逐渐向前,进入了夏商周。 吊,慰问之意。 吊民伐罪的意思是,慰问受苦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颇有锄强扶弱之意味。 历史上每个朝代末期统治者被推翻的原因多是无为、暴虐、不得民心,虽然不是全部原因,但民心非常重要。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因此就有了周发商汤,即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 商汤是商朝的创建者,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部落首领,13年为中国国王。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族部落首领,子姓。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 当时夏桀王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夏桀骄侈淫逸,宠用嬖臣,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他的残暴统治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易丧,予偕女皆亡”。可见夏桀的暴行已经不得民心,此时汤乘机起兵,他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虺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剪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后一举攻克夏邑,推翻了夏桀的残暴统治,顺应了民心。 周发是指周武王姬发,乃周文王姬昌次子,是中国西周第一代帝王。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 商朝末年,因商纣王感到周的发展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于是将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赎出,此后,在吕尚的辅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于游乐,对殷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而自称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到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水西岸)。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继续以吕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等人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此时商纣王昏庸暴虐,政治上十分腐朽,其残暴统治已不得民心。周武王联合各国诸侯,于第十二年二月甲子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建国后,周武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政权,收服人心,抚慰百姓。
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
词语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下它的读音,解释,出处,造句,近反义词,词性以及英文翻译吧,这样一定能更系统的学习这个词。
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
【解释】:吊:慰问丧家或遭遇不幸者;伐:讨伐。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褒贬】:褒义词
【英语】:punish the tyrant and comfort the people;raise the army out of pity for the people and punish crimes ;
成语辨析
“吊民伐罪”和“除暴安良”的区别在于:“吊民伐罪”强调了公开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常指残暴无道的昏君;而“除暴安良”没有强调此意。
吊民伐罪的近义词
除暴安良 救亡图存 劫富济贫 锄强扶弱 安良除暴
吊民伐罪的反义词
助纣为虐 趁火打劫 以强凌弱 仗势欺人
吊民伐罪造句
起义军的口号就是吊民伐罪,替天行道。
他吊民伐罪,替天行道,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
雕梁画栋是什么意思
【拼音】:diāo liáng huà dòng
【解释】:雕:用彩画装饰。栋:古代房屋的脊檩。梁上和栋上都有雕刻和彩画,形容房屋建筑富丽堂皇。
【出自】: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正面五间上房,皆是~,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鹉画眉等雀儿。”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建筑物很华丽
【褒贬】:中性词
【英语】:carved beams and painted rafters -- a richly ornamented building;
雕梁画栋的近义词
琼楼玉宇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雕栏玉砌 丹楹刻桷 高堂华屋 亭台楼阁 雕梁绣柱
雕梁画栋的反义词
蓬门荜户 家徒四壁 断壁颓垣 破砖烂瓦 竹篱茅舍 土阶茅屋
雕梁画栋造句
北京颐和园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的宫殿住所喜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千门万户。
故宫的每一座建筑皆雕梁画栋,雕饰处处显示着帝王的权势和不可侵犯的尊严。
这里的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是什么意思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这两句话引出了中国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汤王和武王,他们是夏商周三代之王,也是三个时代的代表。禹王的事迹将在第三部分谈,此地只讲汤武二王。
周武王姓姬,名字叫发,所以称周发。他讨伐暴君商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他的父亲姬昌是商朝的西伯侯,曾被商纣囚禁七年,并没有对商朝采取军事报复行动。姬昌著易经,揽人才,使他的属地周,国富兵强,为武王伐纣积累了本钱。周朝建立以后才被尊封为周文王。
殷汤说的是成汤,成汤姓子,名履,他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因为他是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年号成汤,故此又被称作商汤。商汤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在位13年。十代以后的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的后期也称为殷商。这里不称商汤而称殷汤,有指整个商朝600年历史的意思。
"汤武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暴君的统治,打的旗号都是"吊民伐罪"。吊的意思是慰问,"吊民"就是安抚、慰问无辜的苦难百姓。伐是讨伐,是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一种暴力行为。讨伐罪恶的统治者,就是"伐罪"。
两句话的完整意思是:
安慰无辜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领头的是周武王发和殷成王汤。
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以培养道德来"渐变",以暴力相加的"突变"必引起一段时间的天下大乱,到时候受害最深的还是老百姓。所以孔子推崇文王的品德,对武王只是承认他划时代的革命作用。
注意这里"吊"一字,吊的本义是悼念死者,引申义是安抚活着的人。这个字的甲骨文形义是弓箭。因为远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野地里用柴薪一盖,因怕禽兽来吃,所以送丧的亲友就要带弓箭,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王者之师吊民伐罪什么意思
王者之师吊民伐罪的意思是:正义的军队,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