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川时代,冰川时代是什么时代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9 18:24:13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求冰川时代IceAge(2002)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克里斯·韦奇的高清免费百度云资源

《冰川时代(冰河世纪)》全集网盘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SIqkZCxRGnUZpSxDjhI9Q?pwd=
pf2e提取码:pf2e
《冰川时代》是一部2002年蓝天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完全数字化的动画电影,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是《冰川时代》系列中的第一部,由克里斯·韦奇与卡洛斯·沙尔丹哈联袂执导 。影片描述在冰河纪这个充满惊喜与危险的蛮荒时代,因为一名突如其来的人类弃婴,让三只性格迥异的动物不得不凑在一起,尖酸刻薄的长毛象,粗野无礼的巨型树獭,以及诡计多端的剑齿虎,这三只史前动物不但要充当小宝宝的保姆,还要历经冰河与冰山各种千惊万险护送他回家 。
迪士尼动画电影如下:
迪士尼最具代表性的动画电影更是应有尽有,如《小美人鱼》、《花木兰》、《狮子王》,以及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寻梦环游记》都没有缺席。
除此之外,《冰川时代》、《加菲猫》与《辛普森一家》等属于二十世纪影业的作品,也同样被收录在迪士尼中,使该公司可以欣赏的动画电影从合家观赏到成人幽默类都有,选择之多想必令人看得眼花撩乱。
迪士尼电影公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没有被交易过的好莱坞大公司。迪士尼全称为TheWaltDisney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四十年代,涉足真人电影领域。
它先后收购了独立电影界巨头米拉麦克斯、3D动画霸主皮克斯、动漫巨头漫威和卢卡斯影业之后,迪士尼更是巩固了自己作为顶级电影公司的地位。
最受欢迎的动画角色是举世闻名的米老鼠,它诞生于1928年11月18日,那天也是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首次公映之日,而米老鼠则是这部动画片的主角。实际上,它并不是迪士尼而是另一位叫乌巴·伊威克斯的动画片家创造的。但米老鼠的声音则是迪士尼设计的。到1934年,米老鼠已成为接到影迷来信最多的好莱坞明星。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动画片共拍摄了11部,其中20世纪30年代制作87部。最后一部米老鼠动画片是1953年的《简单事情》。
《冰川时代(冰河世纪)》全集网盘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SIqkZCxRGnUZpSxDjhI9Q?pwd=
pf2e提取码:pf2e
《冰川时代》是一部2002年蓝天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完全数字化的动画电影,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是《冰川时代》系列中的第一部,由克里斯·韦奇与卡洛斯·沙尔丹哈联袂执导 。影片描述在冰河纪这个充满惊喜与危险的蛮荒时代,因为一名突如其来的人类弃婴,让三只性格迥异的动物不得不凑在一起,尖酸刻薄的长毛象,粗野无礼的巨型树獭,以及诡计多端的剑齿虎,这三只史前动物不但要充当小宝宝的保姆,还要历经冰河与冰山各种千惊万险护送他回家 。
迪士尼动画电影如下:
迪士尼最具代表性的动画电影更是应有尽有,如《小美人鱼》、《花木兰》、《狮子王》,以及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寻梦环游记》都没有缺席。
除此之外,《冰川时代》、《加菲猫》与《辛普森一家》等属于二十世纪影业的作品,也同样被收录在迪士尼中,使该公司可以欣赏的动画电影从合家观赏到成人幽默类都有,选择之多想必令人看得眼花撩乱。
迪士尼电影公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没有被交易过的好莱坞大公司。迪士尼全称为TheWaltDisney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四十年代,涉足真人电影领域。
它先后收购了独立电影界巨头米拉麦克斯、3D动画霸主皮克斯、动漫巨头漫威和卢卡斯影业之后,迪士尼更是巩固了自己作为顶级电影公司的地位。
最受欢迎的动画角色是举世闻名的米老鼠,它诞生于1928年11月18日,那天也是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首次公映之日,而米老鼠则是这部动画片的主角。实际上,它并不是迪士尼而是另一位叫乌巴·伊威克斯的动画片家创造的。但米老鼠的声音则是迪士尼设计的。到1934年,米老鼠已成为接到影迷来信最多的好莱坞明星。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动画片共拍摄了11部,其中20世纪30年代制作87部。最后一部米老鼠动画片是1953年的《简单事情》。
《冰川时代(冰河世纪)》全集网盘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SIqkZCxRGnUZpSxDjhI9Q?pwd=
pf2e提取码:pf2e
《冰川时代》是一部2002年蓝天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完全数字化的动画电影,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是《冰川时代》系列中的第一部,由克里斯·韦奇与卡洛斯·沙尔丹哈联袂执导 。影片描述在冰河纪这个充满惊喜与危险的蛮荒时代,因为一名突如其来的人类弃婴,让三只性格迥异的动物不得不凑在一起,尖酸刻薄的长毛象,粗野无礼的巨型树獭,以及诡计多端的剑齿虎,这三只史前动物不但要充当小宝宝的保姆,还要历经冰河与冰山各种千惊万险护送他回家 。
迪士尼动画电影如下:
迪士尼最具代表性的动画电影更是应有尽有,如《小美人鱼》、《花木兰》、《狮子王》,以及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寻梦环游记》都没有缺席。
除此之外,《冰川时代》、《加菲猫》与《辛普森一家》等属于二十世纪影业的作品,也同样被收录在迪士尼中,使该公司可以欣赏的动画电影从合家观赏到成人幽默类都有,选择之多想必令人看得眼花撩乱。
迪士尼电影公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没有被交易过的好莱坞大公司。迪士尼全称为TheWaltDisney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四十年代,涉足真人电影领域。
它先后收购了独立电影界巨头米拉麦克斯、3D动画霸主皮克斯、动漫巨头漫威和卢卡斯影业之后,迪士尼更是巩固了自己作为顶级电影公司的地位。
最受欢迎的动画角色是举世闻名的米老鼠,它诞生于1928年11月18日,那天也是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首次公映之日,而米老鼠则是这部动画片的主角。实际上,它并不是迪士尼而是另一位叫乌巴·伊威克斯的动画片家创造的。但米老鼠的声音则是迪士尼设计的。到1934年,米老鼠已成为接到影迷来信最多的好莱坞明星。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动画片共拍摄了11部,其中20世纪30年代制作87部。最后一部米老鼠动画片是1953年的《简单事情》。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Hq-HCWuV3trZ3HKhOMSLw
提取码: mq59
导演: 卡洛斯·沙尔丹哈 / 克里斯·韦奇
编剧: 迈克尔·伯格?/ 迈克尔·J·威尔森 / 彼得·阿克曼
主演: 雷·罗马诺 / 约翰·雷吉扎莫 / 丹尼斯·利瑞 / 杰克·布莱克
类型: 喜剧 / 动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克罗地亚语
上映日期: 2002-03-15(美国)
片长: 81 分钟
又名: 冰河世纪 / 冰原历险记
该影片讲述了冰河时期降至,动物们都急着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及储存食物。长毛象曼弗瑞德、树獭希德、剑齿虎迪亚戈为了帮助一个人类的婴儿回到父母身边,因而也掉了动物们迁徙的队伍。三只性格各异的动物,觉得集合力量帮助婴儿。一路上,善良的曼弗瑞德总觉得迪亚戈心怀鬼胎,想吃掉婴儿,互相猜疑。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能够真诚相对。
《冰川时代IceAge》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Hq-HCWuV3trZ3HKhOMSLw
提取码:mq59
《冰川时代2》(Ice Age: The Meltdown)是一部2006年的美国动画电影,为电影《冰川时代》的续集,由蓝天工作室制作,二十世纪福克斯发行,卡洛斯·沙尔丹哈执导,雷·罗马诺,约翰·雷吉扎莫,丹尼斯·利瑞,西恩·威廉·斯科特主演配音。

跪求《冰川时代32009》百度网盘无删减完整版在线观看,EuniceCho主演的

链接:
提取码:xpaw《冰川时代3》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麦克·特米尔编剧:迈克尔·伯格 、彼得·阿克曼、迈克·里斯、尤尼·布伦纳、彼得·高尔克、格里·斯沃洛、迈克尔·J·威尔森主演:Eunice Cho、麦丽·弗拉纳甘、杰森·弗里基奥内、比尔·哈德尔、Kelly Keaton、乔伊·金、奎恩·拉提法、丹尼斯·利瑞、Allegra Leguizamo、约翰·雷吉扎莫、Lucas Leguizamo、科里亚·刘易斯、简·林奇、乔希·佩克、西蒙·佩吉、雷·罗马诺、卡洛斯·沙尔丹哈、西恩·威廉·斯科特、辛迪·斯拉特里、克里斯·韦奇、克里斯汀·韦格、马特·阿德勒、史蒂夫·奥特曼、克劳迪娅·贝索、霍利·多夫、塞勒妮丝·雷瓦、蒂姆·诺德奎斯特、德维卡·帕利赫、乔纳森·柴可夫斯基、弗兰克·维尔克类型:喜剧、动画、冒险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上映日期:2009-07-08(中国大陆)、2009-07-01(美国)片长:94分钟又名:冰河世纪3:大威龙驾到、冰河时代3:恐龙的黎明、冰原历险记3、Ice Age 3一群老朋友又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当猛犸象曼尼(Manny)沉浸在马上要当爸爸的喜悦之时,剑齿虎迭戈(Diego)却为自己的逐渐衰老而黯然伤神,此时树懒希德(Sid)则发现了三枚恐龙蛋,居然“母爱”泛滥,想作这三只小霸王龙的妈妈,结果被小恐龙真正的妈妈霸王龙掳走。为了寻找同伴,一群可爱的动物朋友们走进了隐藏在冰河世纪之下的“侏罗纪公园”,在这片神奇的地方,他们会认识什么新朋友,又会遭遇到什么危险,这都让所有众多“冰粉”们充满期待。这部电影作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第一部3D形式大规模上映的动画片其制作成本达到1.2亿美元,几乎是《冰河世纪1》的两倍。

冰川时代是什么?

冰川时代是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
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都是依据气候划分的地质时间单位。大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世或大于世,两个大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几个亿,有人根据统计资料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1.50亿年的周期。冰期、间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时期。
扩展资料:
新生代以前的大冰期因时代古老,可辨认的冰川遗迹零散残缺,研究程度也较差,多依据地层中所含带冰川擦痕的混碛岩、页岩中的燧石结核和带冰川擦痕的基岩底盘等。新生代大冰期的冰川遗迹保存普遍较为完整,尤以晚新生代冰期的研究较为深入,如沉积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黄土等,能较完整地记录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用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年代测定及古地磁等方法力图恢复和重建晚新生代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作为划分冰期的重要依据。此外,包含海洋生物、哺乳动物、植物孢粉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地貌分析,沉积岩石学以及古土壤等方法也常作为研究晚新生代环境和冰期划分的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川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川地貌

冰川时代是什么时代

冰川时代也就是冰川期,是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据研究人们把过去160万年至1.1万年间的一段寒冷期命名为第四纪大冰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冰川时代。
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唯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在地球发展史上有冰期的时间只占整个地球历史时期的10%左右,而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温暖期。已被确认的大冰期有以下几次。
新太古代大冰期
是已知地球上最早的大冰期。以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大湖区西部的休伦群高干达组冰碛层为代表,该地层年代为距今27~23.5亿年前。另外,在南非、澳大利亚西部、印度都有这次冰期的产物。这次大冰期持续约4000万年。
前寒武纪大冰期
约距今9.5~6.15亿年前的一次影响广泛的大冰期。其遗迹除南极大陆尚未发现外,世界各大陆的许多地方都有保存,并多被非冰川沉积岩层所隔开,表明该冰期是多阶段性的。最早发现于苏格兰、挪威,此后在中国、澳大利亚、非洲、格陵兰和北美相继发现。以挪威北部芬马克的冰碛岩为其代表。在中国则为震旦系底部带擦痕的南沱冰碛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等处。
早古生代大冰期
发生在奥陶纪晚期至志留纪早期的大冰期。约距今4.6~4.4亿年前,有人认为可能延续到泥盆纪晚期(3.6 亿年前)。其混碛岩见于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南美、北非及苏联新地岛。北非的冰碛岩露头极佳,并保存有若干冰川地貌的遗迹,如保存极好的冰壅构造、鼓丘、蛇形丘和砂楔等地形。
晚古生代大冰期
发生在石炭纪中期至二叠纪初期的一次冰期。当时全球气温普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冰盖与冰川,持续时间长达80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大冰期。见于印度、澳大利亚、南美、非洲及南极大陆的边缘。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是这次大冰期冰川作用最强的地区。
晚新生代大冰期
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自新第三纪出现冰期与间冰期交替,一直延续至今。早在渐新世南极就开始出现冰盖,中新世中期冰盖已具规模,是最早进入冰期的地区。第四纪初期的冰期环境波及全球,中期达到最盛,所以晚新生代大冰期主要指第四纪冰期。当时,北半球有两个大冰盖,即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北美劳伦冰盖。前者的南界到达北纬50°,后者达北纬38°附近。此外,在中、低纬的一些高山区还发育了山麓冰川或小冰帽。大约在8000~10000年前,全球又普遍转暖,大量冰川和冰盖消失或收缩,地球进入冰后期。但是,诸大陆的冰川和冰盖并未完全消失。
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如下:
①世界的划分。1901~1909年德国A.彭克和E.布吕克纳陆续发表《冰川时期的阿尔卑斯山》(3卷),书中根据欧洲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上游几级砂砾阶地的发育,提出该山区有4次冰期和3次间冰期,由老到新分别命名为恭兹(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和玉木(Würm)冰期,恭兹-民德、民德-里斯和里斯-玉木间冰期。后来,B·艾伯尔和I·谢弗又补充了较老的多瑙(Donau)冰期和更老的拜伯(Biber)冰期。几十年来,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广为流传,为世界许多地区所采用,并作为典型冰期模式与世界各地对比。
20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根据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活动位置,将丹麦、荷兰、德国北部和波兰的终碛系列划出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自老到新为艾尔斯特(Elster)、萨勒(Saale)、瓦什(Warthe)、维塞尔(Weichsel)冰期,克罗默(Cromer)、霍尔斯坦(Holstein)和埃姆(Eem)间冰期。北美的冰期系列主要是按照北欧冰期划分方法确定的,根据冰碛物和终碛的位置划分出:维斯康辛、伊利诺安、堪山和内布拉斯加四个冰期及桑加蒙、雅莫斯和阿弗顿三个间冰期。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也划分了本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系列。后来,M·米兰科维奇建立的距今百万年以来太阳辐射变化曲线表明,至少可分出14~15个冰期轮回,即阿尔卑斯冰期系列中的每个冰期几乎都包含着2~3个冰期轮回。50年代发展起来的深海岩芯氧同位素研究,传统的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受到冲击,因为它不能完整地记录下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相关的地层和地貌极易被曲解。而深海岩芯同位素可以相当完整地记录至今最为精确的更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资料,几乎不受岩芯地理位置的影响,其连续性和在全球的广泛性都是惟一可以与其他气候地层学系统的可靠资料作对比和验证的。据太平洋深海岩芯18O记录,大约90万年以来可以划分出23个18O阶段和10个完整的冰川周期(由B期到K期),期间被11个终至界线(由Ⅰ至Ⅺ)所分开。在时间序列上可与阿尔卑斯冰期系统相对比。
黄土是陆地上广泛分布的更新世必层。自第四纪初就开始发育,几乎是连续沉积到今天。由于保存着完整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生物化石和气候信息,它是研究大陆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最理想的对象,同时还可以和深海沉积相对比。黄土大部分是冰期时的沉积物,在欧洲和北美多分布于古冰盖的外围。在冰盖退缩的间冰期里,气候湿润,发育了棕壤,形成黄土和棕壤交替沉积剖面,记录了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循环。欧洲的黄土-森林棕壤沉积层序可划分出若干沉积周期与亚周期,并可以与北欧冰期系列相对应。中国的黄土分布广,厚度可达410米。如今对陕西洛川剖面的研究表明,大约距今240万年以来,记录了11个古气候组,可与欧洲黄土沉积周期系列对比。其中距今90万年的黄土层序与海洋18O阶段1~23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②中国的划分和表现形式。中国西部高山地区的冰期划分已为人们所公认,以研究较好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区北坡为例,第四纪冰期划分为:a.依据希夏邦马峰北坡附近的老冰碛平台确立的早更新世的希夏邦马冰期。b.依据珠穆朗玛峰西侧聂聂雄拉高平台的冰水-冰碛沉积确立的中更新世的聂聂雄拉冰期。c.在绒布河谷中基隆寺附近的残破漂砾群及上游绒布寺的终碛垅分别代表晚更新世早期的基隆寺阶段和较晚期的绒布寺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了晚更新世的珠穆朗玛冰期,也有的学者将这两个阶段划为两个独立的冰期。
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问题,仍在争论中。1944年,李四光以庐山为样板,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由老到新划分出鄱阳、大姑、庐山冰期,再加上1937年H.von费师孟提出的末次冰期──大理冰期,建立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系列。对此,一些中外学者一直持有不同意见。80年代初,施雅风等提出:除太白山、长白山主峰区及台湾中央山脉等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外,长江中下游山地、广西桂林、湖北神农架、北京西山、东北大兴安岭等都缺乏可靠的古冰川证据;中国东部和西部在第四纪冰期时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东部地区不具备发育成山岳冰川的水、热和地形条件,只是处于一个气候较寒冷的时期,李四光所确认的东部古冰川遗迹实非冰川成因,如把泥石流堆积误认为冰碛物等;东部地区第四纪冰期系列,除大理冰期外,其他冰期均缺乏根据。
五段冰期
约24亿至21亿年前——休伦冰期
约8.5亿至6.35亿年前——成冰期
约4.5亿至4.2亿年前——奥陶纪
约3.6亿至2.6亿年前——石炭纪
约258万年前——第四纪冰期

冰川时代是什么?

冰川时期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冰川时代
在地质史上,冰川曾多次滑过地球表面,冲击刻画过大地,形成许多湖泊和沼泽。最近的一次冰河时代发生在大约20亿年前。在加拿大南部,从东向西绵延1000英里的地面上,有一系列原始冰川的沉积物。这块最早的加拿大冰原,想必至少有1000英里长、1000英里宽,数千英尺厚。最新的证据表明冰块曾流到美国北部,至少进入了米歇根地区。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非、印度中部和澳洲西部发现的冰河沉积物与加拿大南部的冰河沉积物属于同一个时代。如果是这样,那么20亿年前的冰河时期想必非常广泛,并且延续了数百万年。从那以后,地球经历过若干次冰河时期。
大约在后10亿年当中,地球至少经历过6个主要冰河时期,每次发生的间隔大约为1.5亿年,每次都持续大约5000万年。至于为什么要有这种周期性的冰河时代,这是地球史的难解之谜。科学家们提出不少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从洋流的改变到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是没有哪一种理论站得住脚,令人信服。很明显,冰河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有一点看来是肯定的,地球目前仍然处于冰河时代。
冰川期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含糊不清。通常这一说法指的是地球上部分地区被冰川覆盖了一二百万年的那个时期。这些时代通常以一系列冰川前进或间冰期(冰川停止前进、溶化、后退)为标志。但是,地质学家所说冰河时代是指全球变冷的那段时间,可能延续了几百万年。前面提到的5000万年的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冰河时代。很明显,在一个冰河时代里可能、也确实发生过几个冰川期。
最近这次冰河时代大约在6500万年前开始,好像刚巧与白垩纪的大灭绝联系在一起。大量的证据表明地球曾与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相撞,后者的残余部分飞向外层空间,撞击造成的森林大火发出的大量烟尘弥漫了大气层的低层,挡住了阳光,结果使地球的温度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酸雨。这样,仅存的恐龙灭绝了,3/4现有植物和动物物种死光了。这次相撞还可能多少改变了一下地球的运行轨道,这就是为什么地球总保持这种温度较低的状态,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地球可能恢复到中生代适于恐龙生长的较热的气候。
冰河时代的开始是个缓慢的过程。大约在6500万年前南极开始形成冰川,冰面越来越大、变小、又扩大,逐渐形成厚厚的隆起的冰原。大约到2000万年前,冰面覆盖了整个南极大陆,这个过程现在仍在继续。大约到1200万年前,冰川才开始扩散、移动,并覆盖了阿拉斯加山区。在冰河时代,格陵兰冰川比较年轻,因为这块大陆直到大约300万年前才被冰川覆盖。
时光已经进入了新的冰川期,地质学家们称之为更新世。大约在200万年前大量冰川开始向前移动,有时覆盖地球陆地表面的1/4,厚达数千英尺。在这最后一个冰冻时期,冰川由于至少有4次溶化,因此,出现了几度前进、几度后退的现象。现在人们开始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冰川在下一次推进时总比前一次更凶猛。最凶的一次大约发生在5万年前,到1万年前停止。每当出现间冰期,全世界的气候就平均变暖,比现在还要暧得多。通常间冰期要持续好几千年。即使在最后这次冰川推进的高峰期,也有过若干次停止前进、发生溶化的过程,全世界的气温也在慢慢回升,也有上下波动。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仍然处在冰川阶段,因为1/10的地球表面仍然被坚冰覆盖。
格陵兰和南极地面上覆盖着共达500万立方英里的冰,世界各地崇山峻岭中峡谷冰川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历史记载清楚的表面,100年来地球正在经历一次间冰期。瑞士在本世纪初兴建的游览胜地曾使游客对冰雪美景一览无遗,而现在,那冰雪世界早已荡然无存!如果这次间冰期继续下去,地球上的冰川全部溶化,海面将上升200~300英尺,淹没全世界许多大城市。像纽约、波士顿只能由背负水下呼吸器的蛙人去参观游览了。
也许这次间冰期是暂时的,在未来的数千年中地球将会再次变冷,再次经受冰冻。巨大的冰山将再次出现并向世界各地推进,吞没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文明。或许冰川期确实正在结束:这一切只有让时间和被淹没的沿海城市能说清楚。
冰川时代就是冰期,气问要比现在低很多,这种变化的原因尚不清楚,他的变化周期也不稳定。但是他的周期很长。最主要的有寒武纪、石炭-二叠纪、第四纪大冰期。
冰川时代是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
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都是依据气候划分的地质时间单位。大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世或大于世,两个大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几个亿,有人根据统计资料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1.50亿年的周期。冰期、间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时期。
扩展资料:
新生代以前的大冰期因时代古老,可辨认的冰川遗迹零散残缺,研究程度也较差,多依据地层中所含带冰川擦痕的混碛岩、页岩中的燧石结核和带冰川擦痕的基岩底盘等。新生代大冰期的冰川遗迹保存普遍较为完整,尤以晚新生代冰期的研究较为深入,如沉积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黄土等,能较完整地记录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用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年代测定及古地磁等方法力图恢复和重建晚新生代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作为划分冰期的重要依据。此外,包含海洋生物、哺乳动物、植物孢粉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地貌分析,沉积岩石学以及古土壤等方法也常作为研究晚新生代环境和冰期划分的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川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川地貌

冰川时代是如何产生的

冰川时代又称之为冰川时期,简称冰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1、天文学成因说天文学成因说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
②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2、地球物理学成因说地球物理学成因说影响因素较多,有大气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质方面的。
①大气透明度的影响。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大气层饱含着火山灰,透明度低,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
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造成陆地升降、陆块位移、视极移动,改变了海陆分布和环流型式,可使地球变冷。云量、蒸发和冰雪反射的反馈作用,进一步使地球变冷,促使冰期来临。
③大气中CO2的屏蔽作用。CO2 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果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果今日大气中的CO2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在地质时期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CO2含量有很大变化,当CO2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
冰川时代又称之为冰川时期,简称冰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1、天文学成因说
天文学成因说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
②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2、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地球物理学成因说影响因素较多,有大气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质方面的。
①大气透明度的影响。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大气层饱含着火山灰,透明度低,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
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造成陆地升降、陆块位移、视极移动,改变了海陆分布和环流型式,可使地球变冷。云量、蒸发和冰雪反射的反馈作用,进一步使地球变冷,促使冰期来临。
③大气中CO2的屏蔽作用。CO2 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果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果今日大气中的CO2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在地质时期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CO2含量有很大变化,当CO2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
冰川时代的产生有两个假说:
一、天文学成因说
天文学成因说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
2、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地球物理学成因说影响因素较多,有大气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质方面的。
1、大气透明度的影响。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大气层饱含着火山灰,透明度低,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
2、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造成陆地升降、陆块位移、视极移动,改变了海陆分布和环流型式,可使地球变冷。云量、蒸发和冰雪反射的反馈作用,进一步使地球变冷,促使冰期来临。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屏蔽作用。二氧化碳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果今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在地质时期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大变化,当二氧化碳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
扩展资料新元古代全球性冰期事件是地球历史中最严酷的古气候事件,由于它在重塑地球表面环境和生物演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影响,在最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地质学界的研究热点。雪球地球假说是关于新元古代冰期事件最流行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冰期时整个地球表面(包括海洋和大陆)均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并预测冰期的结束在全球范围内是等时和瞬时发生的。
已经报道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都表明成冰纪时期(~720-635Ma)发生了两次全球性冰期事件,即斯图特冰期和马里诺冰期。但是,高精度的年龄数据还比较缺乏,并且它们的地层和古地理分布十分有限,尚不足以证实冰期在全球范围内同时而快速结束的假说。
例如,根据已经获得的年龄数据,马里诺冰期的结束在澳大利亚晚于636.41±0.45Ma,在纳米比亚晚于635.21±0.59Ma,在华南介于636.3±4.9Ma和635.23±0.57Ma之间。上述年龄数据尽管与马里诺冰期结束的全球等时性相一致,但还不足以证实在上述三个板块冰期结束的等时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新元古代冰期消融瞬时性

冰川时代是哪年?

冰川时代 Ice Age (2002)
导演: 卡洛斯·沙尔丹哈 / 克里斯·韦奇
编剧: 迈克尔·伯格 / 迈克尔·J·威尔森 / 彼得·阿克曼
主演: 雷·罗马诺 / 约翰·雷吉扎莫 / 丹尼斯·利瑞 / 杰克·布莱克
类型: 喜剧 / 动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克罗地亚语
上映日期: 2002-03-15(美国)
片长: 81 分钟
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唯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在地球发展史上有冰期的时间只占整个地球历史时期的10%左右,而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温暖期。已被确认的大冰期有以下几次。
新太古代大冰期
是已知地球上最早的大冰期。以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大湖区西部的休伦群高干达组冰碛层为代表,该地层年代为距今27~23.5亿年前。另外,在南非、澳大利亚西部、印度都有这次冰期的产物。这次大冰期持续约4000万年。
前寒武纪大冰期
约距今9.5~6.15亿年前的一次影响广泛的大冰期。其遗迹除南极大陆尚未发现外,世界各大陆的许多地方都有保存,并多被非冰川沉积岩层所隔开,表明该冰期是多阶段性的。最早发现于苏格兰、挪威,此后在中国、澳大利亚、非洲、格陵兰和北美相继发现。以挪威北部芬马克的冰碛岩为其代表。在中国则为震旦系底部带擦痕的南沱冰碛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等处。
早古生代大冰期
发生在奥陶纪晚期至志留纪早期的大冰期。约距今4.6~4.4亿年前,有人认为可能延续到泥盆纪晚期(3.6 亿年前)。其混碛岩见于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南美、北非及苏联新地岛。北非的冰碛岩露头极佳,并保存有若干冰川地貌的遗迹,如保存极好的冰壅构造、鼓丘、蛇形丘和砂楔等地形。
晚古生代大冰期
发生在石炭纪中期至二叠纪初期的一次冰期。当时全球气温普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冰盖与冰川,持续时间长达80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大冰期。见于印度、澳大利亚、南美、非洲及南极大陆的边缘。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是这次大冰期冰川作用最强的地区。
晚新生代大冰期
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自新第三纪出现冰期与间冰期交替,一直延续至今。早在渐新世南极就开始出现冰盖,中新世中期冰盖已具规模,是最早进入冰期的地区。第四纪初期的冰期环境波及全球,中期达到最盛,所以晚新生代大冰期主要指第四纪冰期。当时,北半球有两个大冰盖,即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北美劳伦冰盖。前者的南界到达北纬50°,后者达北纬38°附近。此外,在中、低纬的一些高山区还发育了山麓冰川或小冰帽。大约在8000~10000年前,全球又普遍转暖,大量冰川和冰盖消失或收缩,地球进入冰后期。但是,诸大陆的冰川和冰盖并未完全消失。
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如下:
①世界的划分。1901~1909年德国A.彭克和E.布吕克纳陆续发表《冰川时期的阿尔卑斯山》(3卷),书中根据欧洲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上游几级砂砾阶地的发育,提出该山区有4次冰期和3次间冰期,由老到新分别命名为恭兹(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和玉木(Würm)冰期,恭兹-民德、民德-里斯和里斯-玉木间冰期。后来,B·艾伯尔和I·谢弗又补充了较老的多瑙(Donau)冰期和更老的拜伯(Biber)冰期。几十年来,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广为流传,为世界许多地区所采用,并作为典型冰期模式与世界各地对比。
20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根据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活动位置,将丹麦、荷兰、德国北部和波兰的终碛系列划出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自老到新为艾尔斯特(Elster)、萨勒(Saale)、瓦什(Warthe)、维塞尔(Weichsel)冰期,克罗默(Cromer)、霍尔斯坦(Holstein)和埃姆(Eem)间冰期。北美的冰期系列主要是按照北欧冰期划分方法确定的,根据冰碛物和终碛的位置划分出:维斯康辛、伊利诺安、堪山和内布拉斯加四个冰期及桑加蒙、雅莫斯和阿弗顿三个间冰期。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也划分了本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系列。后来,M·米兰科维奇建立的距今百万年以来太阳辐射变化曲线表明,至少可分出14~15个冰期轮回,即阿尔卑斯冰期系列中的每个冰期几乎都包含着2~3个冰期轮回。50年代发展起来的深海岩芯氧同位素研究,传统的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受到冲击,因为它不能完整地记录下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相关的地层和地貌极易被曲解。而深海岩芯同位素可以相当完整地记录至今最为精确的更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资料,几乎不受岩芯地理位置的影响,其连续性和在全球的广泛性都是惟一可以与其他气候地层学系统的可靠资料作对比和验证的。据太平洋深海岩芯18O记录,大约90万年以来可以划分出23个18O阶段和10个完整的冰川周期(由B期到K期),期间被11个终至界线(由Ⅰ至Ⅺ)所分开。在时间序列上可与阿尔卑斯冰期系统相对比。
黄土是陆地上广泛分布的更新世必层。自第四纪初就开始发育,几乎是连续沉积到今天。由于保存着完整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生物化石和气候信息,它是研究大陆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最理想的对象,同时还可以和深海沉积相对比。黄土大部分是冰期时的沉积物,在欧洲和北美多分布于古冰盖的外围。在冰盖退缩的间冰期里,气候湿润,发育了棕壤,形成黄土和棕壤交替沉积剖面,记录了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循环。欧洲的黄土-森林棕壤沉积层序可划分出若干沉积周期与亚周期,并可以与北欧冰期系列相对应。中国的黄土分布广,厚度可达410米。如今对陕西洛川剖面的研究表明,大约距今240万年以来,记录了11个古气候组,可与欧洲黄土沉积周期系列对比。其中距今90万年的黄土层序与海洋18O阶段1~23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②中国的划分和表现形式。中国西部高山地区的冰期划分已为人们所公认,以研究较好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区北坡为例,第四纪冰期划分为:a.依据希夏邦马峰北坡附近的老冰碛平台确立的早更新世的希夏邦马冰期。b.依据珠穆朗玛峰西侧聂聂雄拉高平台的冰水-冰碛沉积确立的中更新世的聂聂雄拉冰期。c.在绒布河谷中基隆寺附近的残破漂砾群及上游绒布寺的终碛垅分别代表晚更新世早期的基隆寺阶段和较晚期的绒布寺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了晚更新世的珠穆朗玛冰期,也有的学者将这两个阶段划为两个独立的冰期。
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问题,仍在争论中。1944年,李四光以庐山为样板,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由老到新划分出鄱阳、大姑、庐山冰期,再加上1937年H.von费师孟提出的末次冰期──大理冰期,建立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系列。对此,一些中外学者一直持有不同意见。80年代初,施雅风等提出:除太白山、长白山主峰区及台湾中央山脉等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外,长江中下游山地、广西桂林、湖北神农架、北京西山、东北大兴安岭等都缺乏可靠的古冰川证据;中国东部和西部在第四纪冰期时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东部地区不具备发育成山岳冰川的水、热和地形条件,只是处于一个气候较寒冷的时期,李四光所确认的东部古冰川遗迹实非冰川成因,如把泥石流堆积误认为冰碛物等;东部地区第四纪冰期系列,除大理冰期外,其他冰期均缺乏根据。
五段冰期
约24亿至21亿年前——休伦冰期
约8.5亿至6.35亿年前——成冰期
约4.5亿至4.2亿年前——奥陶纪
约3.6亿至2.6亿年前——石炭纪
约258万年前——第四纪冰期

冰川时代之后是什么时代

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称为冰川时期。
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一个“冰河时期”(其时间跨度是几千万年甚至2、3亿年)之中,一段持续的全球低温、大陆冰盖大幅度向赤道延伸的时期。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冰期称冰河时期(Ice Age)也称之为“大冰期”。相邻的冰河时期之间的地球气候比较温暖的时间段,称之为“大间冰期”。
地球在40多亿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多次显著降温变冷,形成冰期。特别是在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地质事件,通常称为大冰期。大冰期的时间尺度至少数百万年。大冰期内又有多次大幅度的气候冷暖交替和冰盖规模的扩展或退缩时期,这种扩展和退缩时期即为冰期和间冰期。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冰川时代是地球地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发生在距今2.5亿年至1.5亿年之间,持续了约1亿年。在冰川时代,地球上的气候非常寒冷,冰雪覆盖了大量的地区,导致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
在冰川时代之后,地球进入了现代世界,也就是人类所生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人类的开发和破坏。
除了现代世界,未来还可能存在许多其他时代,例如未来世界、1.5亿年后和2.5亿年后等。这些时代可能涉及到地球上的许多变化和演化,包括人类活动、自然灾害、行星撞击等。但是,这些时代目前还没有发生,因此无法确定它们的具体特征和影响。

冰川时代是什么意思

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唯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地球在40多亿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多次显著降温变冷,形成冰期。特别是在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地质事件,通常称为大冰期。大冰期的时间尺度至少数百万年。大冰期内又有多次大幅度的气候冷暖交替和冰盖规模的扩展或退缩时期,这种扩展和退缩时期即为冰期和间冰期。

冰川时代有哪些动物

冰川时代的动物有剑齿虎、猛犸象、大地懒、雷兽、巨齿鲨、爱尔兰麋鹿、北美巨熊等等。
冰川时代期间,温度下降,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植物相和生物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因此面临灭亡或被迫迁移,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幸存下来。
在冰川时代,冰层覆盖了世界上大片土地,这些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块,地面也凝结了厚厚的冰。同时,由于较多水分储在冰块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较低了。在欧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很多地方都有大片冰雪覆盖,而现在的冰帽和冰层就是那时剩下来的。
冰层的移动改变了陆地。冰层把大片的岩石刮光,刮下来的石屑就堆积在冰层边缘,称为冰碛。
冰河世纪巨兽:
1.洞狮:
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生存于距今30万到1万年期间,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和中部的草原——荒漠地区。洞狮四肢粗壮,全长2.7米,尾长1.2米,体重250公斤。在更新世的末期,作为它主要食物的大型欧洲野马灭绝而失去食物,洞狮随之灭绝。
2.刃齿虎:
刃齿虎(Smilodon)是一种出现于上新世晚期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们长有非常夸张而尖锐的“匕首牙”,体型巨大,而且灭绝晚,主要发现在美国,常常被当作是最“正宗”和“标准”的剑齿猫科动物。
尽管刃齿虎在国内广为人知,但是经常有人将其与短剑剑齿虎(Machairodus)相混淆。
3.恐狼:
恐狼在更新世的北美洲和南美洲非常普遍。恐狼体型比现代的狼大,身体更健壮结实,但比较矮,平均约有2米长,79公斤重,四肢比较细而且短,比较像鬣狗。恐狼的面颅比较粗短,脑容量要低一些。狼的栖息环境比较广泛。
直至一万年前,大部份的大型哺乳动物开始消失,恐狼由于失去了主要粮食灭绝了。
4.短面熊:
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在距今200万年前,在美洲大陆上生活,是一类可怕的掠食动物。由于它们的主要猎物为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故有时被称为“噬牛熊”。他们体重达到1600~1700公斤,站立时高度可达到4.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