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分别是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4 00:44:18 浏览6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分别是

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分别是:显性、隐性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显性、隐性遗传定律:在杂种中,只有一种表现型状况表现出来,而另一种被掩盖住了。后代再经过自交或者杂交处理,隐性特征能够重新表现出来,即隐性基因没有失去作用。
2、分离定律:这是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一个自然界的特定特征经过杂交,在第一代子代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现,而且这些特征被分开并纯化。在第二代子代中,这个特征恢复到杂合状态。(即在杂合F1中, 一分为二变成两类, 在后代F2中, 这两类的比例大约是3:1)
3、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的基因之间相互独立,它们的组合和分配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每个细胞的配对基因都是随机选择的,不管另一方选择了什么样的基因组合方式。这指导了种群变异性的增加,使得进化成为生物界永恒的动力源。
这三个遗传定律,对后来的遗传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被公认为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是什么?


三大基本定律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3、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扩展资料:
孟德尔之后,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William Bateson,1861年—1926年)发明了“F1代”、“F2代”、“等位基因”、“合子”、“纯合子”、“杂合子”,他还从希腊字中创造了“遗传学genetics”来代替“传下去descent”;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Wilhelm Ludwig Johannsen,1857年—1927年)引进了“基因gene”这个概念来代替像“因子”、“性状”和“特征”之类的含糊术语,他还提出了表型(phenotype,也叫表现型)和基因型(genotype)的概念,分别用来表示个体的外貌和实际的遗传类型。

三大遗传定律

三大遗传定律如下:
1、第一定律:也称为分离定律或同等分离定律。该定律表明,个体在生殖时,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会分离,并以等概率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孟德尔通过豌豆植物的实验观察发现,基因以两个等量的部分分离传递给后代。
2、第二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或独立定律。该定律表明,基因在个体的生殖过程中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遗传,互不影响。即不同性状的基因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而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这一定律揭示了基因之间的独立性。
3、第三定律:也称为配对定律或配对分离定律。该定律表明,存在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可以在个体的生殖过程中分离,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意味着基因的遗传方式不是绝对的连锁,而是可以通过重组和重配的方式重新组合。
三大遗传定律的特点
1、简明性:三大遗传定律提供了简明而清晰的描述,使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得以准确阐述和传播。孟德尔通过豌豆植物的实验观察总结得出这些定律,将复杂的遗传现象归纳为简单的规律。
2、普适性:三大遗传定律适用于许多生物,不仅包括植物领域,还包括动物和微生物等。这些定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揭示了基因的传递和遗传变异的普遍规律。
3、实验基础:三大遗传定律的提出是基于孟德尔进行的精心设计的豌豆植物实验。孟德尔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了这些定律。
4、革命性:三大遗传定律的提出对遗传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们打破了当时关于遗传传递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基因的离散性和独立性,并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奠基之作。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所得出遗传规律。包括:
1、显性定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的全部个体只表现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的一个性状。因为这一对相对性状中,一个是显性的,才得以表现,另一个是隐性的,无从表现。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子一代全是红花,因红花对白花是显性; 白花对红花是隐性。
2、分离定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 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但子二代的个体中,既有表现显性性状的,又有表现隐性性状的,而且两者之比为3: 1。
3、自由组合定律:或称独立分配规律。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时,子二代中表现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或独立分配。
价值
从理论上讲,自由组合规律为解释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导致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却是出现生物性状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比如说,一对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这可以说明为什么世界生物种类为何如此繁多。
分离规律还可帮助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由于有些遗传疾病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些遗传病在通常情况下很少会出现,但是在近亲结婚(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从而使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必须禁止,这在我国婚姻法中已有明文规定。
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植物的杂交育种上。在杂交育种的实践中,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再经过自交,不断进行纯化和选择,从而得到一种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
比方说,有这样两个品种的番茄:一个是抗病、黄果肉品种,另一个是易感病、红果肉品种,需要培育出一个既能稳定遗传,又能抗病,而且还是红果肉的新品种。你就可以让这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在F2中就会出现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型品种。用它作种子繁殖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能稳定遗传的番茄新品种。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什么,遗传的3大基本定律

1.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是孟德尔于1856-186 摩尔根于1909-1911年期间提出来的。
2.三大基本定律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3. 实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遗传学三大定律是什么?

1、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分离定律 law of segregation为孟德尔遗传定律之一。 孟德尔决定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杂种一代(F1)的个体中,但仍维持它们各自的个体性,在配子形成时互相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细胞中去。在孟德尔定律中最根本的就是分离定律。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在纯合子中相同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位置的来自双亲的二个基因决不会发生融合而是仍维持其个体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基因发生分离,其结果是杂种第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中性状会发生分离。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
3、连锁与互换规律
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摩尔根(1866—1945)和他的几位学生开始了对果蝇的遗传研究。 摩尔根果蝇是一种在夏天的水果摊上常见的小昆虫,它有一对小小的红眼睛。当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的第一年,他们发现了一种雄性白眼果蝇,这种新的果蝇是经过红眼果蝇自发突变而来的。
自由组合律是说生物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基因独立答行动,可分可合,以均等的机会组合到同一个配子中去。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于生殖细胞是自由组合律的细胞学基础。
连锁与交换律是说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互相连锁的,它们专常一起传递(连锁律),但有时也会发生分离和重组,是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各对等位基因进行了交换。属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是交换律的细胞学基础。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什么?


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分离定律又称孟德尔第一定律。其要点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分别进入一个配子中。该定律揭示了一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在减数分裂时经过复制后发生分离是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称基因的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它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经豌豆杂交试验发现。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决定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扩展资料:
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植物的杂交育种上。在杂交育种的实践中,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再经过自交,不断进行纯化和选择,从而得到一种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
比方说,有这样两个品种的番茄:一个是抗病、黄果肉品种,另一个是易感病、红果肉品种,需要培育出一个既能稳定遗传,又能抗病,而且还是红果肉的新品种。你就可以让这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在F2中就会出现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型品种。用它作种子繁殖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能稳定遗传的番茄新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离定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定律是什么?

问题一:孟德尔定律是什么 孟德尔定律是指孟德尔所提出的、解释遗传现象的三项基本定律和原则。
1、显性原则:“相对性状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之间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关系。”盂德尔用于实验的豌豆有外形圆滑和皱缩的,种于有黄的和绿的等区别,能够形成可进行区分的一对性状,孟德尔称这些性状为“相对性状”。具体讲就是当“圆滑”和“皱缩”这一对等位基同兼而有之的时候,则表现出显性的“圆滑”性状;而作为隐性的“皱缩”性状只有在拥有两个皱缩基因时才能够表现出来。
孟德尔那个时代还不知道染色体的存在。现在我们已经弄清,等位基因存在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
2、分离定律:“等位基因是在配子形成的时候开始分裂的,其中只有个等位基因被分配到配子中去。”例如:同时携带“圆滑”和“皱缩”两个等位基因的亲本所产生出来的配了只携带“圆滑”或“皱缩”中的某一个的基因。
3、独立分配定律:“完全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独立地分配到相互融合的配子当中去,”“或圆滑或皱缩”这一等位基因与“或黄或绿”这一对等位基因分别被分配到不同的配子当中去。这一定律不适用于基因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情况。

问题二:段子里的孟德尔定律是什么意思 孟德尔定律是指遗传定律,研究父母小孩之间的遗传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介意我与你一起造孩子(啪啪啪)吗?”

问题三:孟德尔遗传定律是什么内容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般指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孟德尔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规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是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 。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律。

基因控制性状的三大规律?

1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律 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挑选七对相对应的性状 ,年复一年地进行种植和杂交实验,分析这七对性状从上代至下代的遗传规律.经过八年反复试验,孟德尔总结出两条定律.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律. 孟德尔假设存在着控制遗传性状的因子,双倍体植株的细胞含有成对因子. 每对性状因子都有显性因子(用大写字母代表,如:
A)和隐性因子(用小写字母代表,如:a)之分.只有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因子情况下(可写为aa),才表现出隐性因子所代表的性状.如:白花,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因子(可写为AA),或一对遗传因子含一个显性因子一个隐性因子(可写为Aa),均表现出显性因子所代表的性状,如:
紫花.这样,人们将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表型,而将它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例如,紫花是表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和基因型为Aa的植株都具有紫花,这称为表型.
在从在双倍体植株产生单倍体的卵细胞或花粉细胞时,成对因子就会分离开来,每个单倍体的卵细胞或花粉细胞得到一个因子.经过授粉受精后,产生的种子从父本得到一个遗传因子,
从母本得到一个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均成对存在. 孟德尔第一定律认为,遗传因子在形成单倍体生殖细胞时分离,在受精时随机组合,这一规律被人们称之为分离律.
2.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律 一个个体的两对性状在遗传中是否相互影响?有什么样的遗传规律呢?
孟德尔仍通过遗传豌豆实验,提出人称为孟德尔第二规律的自由组合律.这个定律在肯定各对性状均服从上述分离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中彼此是独立的,因此,
控制两对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在遗传中表现出自由组合的特点.
3. 孟德尔学说的重要意义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明确地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且强调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独立性,
彼此间并不“融合”或“稀释”,这些提法或概念一改在他以前对生物体性状遗传捉摸不定,难以把握的状态. 孟德尔认为: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只是在形成单倍体生殖细胞时才分离开来,这些提法为后来人们寻找和确定遗传因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